
专念弥陀之根据(经文、祖语).doc
11页专念弥陀之根据专念弥陀之根据( (经文、祖语经文、祖语) )专念弥陀之根据(经文、祖语)壹、经文一、本愿唯说念佛──《大经》 「第十八愿」之文: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二、愿成唯说念佛──《大经》 「十八愿成就文」: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三、三辈意在念佛──《大经》 「一向专念」之文: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四、释尊唯传念佛──《大经》 〈流通分〉之文: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五、释尊唯留念佛──《大经》 〈流通分〉之文: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六、释尊唯嘱念佛──《观经》 〈流通分〉之文言: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善导大师释言: 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七、光明唯摄念佛──《观经》 「第九观」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善导大师释言: 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相好弥多八万四,一一光明照十方;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八、小经唯言念佛──《阿弥陀经》 「少善不生」 、 「持名得生」之文: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善导大师释言: 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九、末法唯依念佛──《大集经》 「唯依念佛」之文:末法亿亿众生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十、欲生唯当念佛──《般舟三昧经》 「唯当念佛」之文:阿弥陀佛报言:欲来生者,当念我名,莫有休息,即得来生十一、 《庄严经》 「本愿偈」: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具来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慈悲,利益诸群品十二、 《大经》 「本愿成就偈」: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十三、 《大经》 「横截恶趣」之文: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彼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十四、 《庄严经》 「弥陀呼唤」之文: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剎受安乐十五、 《庄严经》 「度尽阿鼻」之文: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十六、 《无量寿如来会》 「当生究竟」之文:彼国众生,若当生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到涅盘处。
十七、 《阿弥陀经》 「愿生不退」之文: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十八、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慈悲加佑」之文: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十九、 《大悲经》 (卷二意) 「行大悲人」之文:何名为大悲?若专念佛,相续不断者,随其命终,定生安乐若能展转相劝行念佛者,当知此等,悉名行大悲人也贰、祖语一、龙树菩萨《易行品》 「本愿称名」之文: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 二、龙树菩萨《易行品》 「执持称名」之偈: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三、天亲菩萨《往生论》 「称名如实」之文: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四、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本愿称名」之文:以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五、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信佛因缘」之文: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六、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愿生即生」之文: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七、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不断得证」之文: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即是「不断烦恼得涅盘分」 ,焉可思议!八、道绰大师《安乐集》 「本愿取意」之文: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九、道绰大师《安乐集》 「常能念佛」之文: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十、道绰大师《安乐集》 「念佛要路」之文:所修万行,但能回愿,莫不皆生;然念佛一门,将为要路十一、道绰大师《安乐集》 「万劫齐功」之文:上尽一形,下至十念,无不皆往一到彼国,即入正定聚,与此修道一万劫齐功也十二、善导大师《观经疏》 「本愿称名」之文: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十三、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皆乘本愿」之文: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十四、道绰大师《安乐集》 「皆乘本愿」之文:十方人天,欲生我国者,莫不皆以阿弥陀如来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十五、善导大师《观经疏》 「皆乘本愿」之文: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十六、善导大师《观经疏》 「莫不皆往」之文: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十七、善导大师《观经疏》 「念佛易往」之文: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十八、善导大师《观经疏》释「四十八愿」言: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十九、善导大师《观念法门》 「本愿取意」之文: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二十、善导大师《往生礼赞》 「四十八字愿成释」之文: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二十一、善导大师《往生礼赞》 「名号摄化」之文: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二十二、善导大师《观经疏》 「正定业」之文: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二十三、善导大师《观念法门》 「佛圣迎接」之文:若佛在世,若佛灭后,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二十四、善导大师《观经疏》 「增上缘」之文: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二十五、善导大师《观经疏》 「专念弥陀」之文: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二十六、善导大师《观经疏》 「唯劝称名」之文:所闻化赞,但述「称佛之功,我来迎汝」 ,不论闻经之事;然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善二十七、善导大师《观经疏》 「佛劝念佛」之文:《弥陀经》中说:「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又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 」二十八、善导大师《观经疏》 「十方佛证」之文: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二十九、善导大师《观经疏》 「念佛延促」之文: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三十、善导大师《观经疏》 「正念直来」之文: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三十一、善导大师《观经疏》 「立即得生」之文:弥陀在空而立者,但使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也三十二、善导大师《观念法门》 「劝专念佛」之文: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
三十三、善导大师《往生礼赞》 「信知定生」之文: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三十四、善导大师《往生礼赞》 「护念经意」之文:云何名护念?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一日及七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证诚此事,故名护念经三十五、善导大师《法事赞》 「皆得往生」之文: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三十六、善导大师《法事赞》 「回心皆往」之文: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三十七、善导大师《法事赞》 「无过念佛」之文:如来出现于五浊,随宜方便化群萌,或说多闻而得度,或说少解证三明,或教福慧双除障,或教禅念坐思量;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三十八、善导大师《法事赞》 「偏标念佛」之文: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三十九、善导大师《法事赞》 「教专念佛」之文: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四十、善导大师《法事赞》 「诸佛共证」之文言:为断凡夫疑见执,皆舒舌相覆三千,共证七日称名号,又表释迦言说真四十一、善导大师《般舟赞》 「顿教菩萨藏」之文言:璎珞经中说渐教,万劫修功证不退;观经弥陀经等说,即是顿教菩萨藏。
一日七日专称佛,命断须臾生安乐;一入弥陀涅盘国,即得不退证无生 四十二、善导大师《般舟赞》 「不如专念」之文言:得免娑婆长劫苦,特蒙知识释迦恩,种种思量巧方便,选得弥陀弘誓门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念念称名常忏悔,人能念佛佛还忆四十三、善导大师《般舟赞》 「念佛最尊」之文言:万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回生杂善恐力弱,无过一日七日念四十四、善导大师《般舟赞》 「毕命专念」之文:毕命为期专念佛,须臾命断佛迎将一切时中相续作,至死为期专复专四十五、善导大师《般舟赞》 「唯觅念佛」之文:相好弥多八万四,一一光明照十方,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四十六、善导大师《般舟赞》 「念佛除罪」之文: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四十七、善导大师《般舟赞》 「护业念佛」之文:普劝众生护三业,行住坐卧念弥陀;一切时中忆地狱,发起增上往生心四十八、善导大师《般舟赞》 「菩萨为友、人中上人」之文:普劝有缘常念佛,观音大势为同学若能念佛人中上,愿得同生诸佛家四十九、善导大师《般舟赞》 「念佛涅盘」之文:念佛即是涅盘门五十、善导大师《往生礼赞》 「六方佛证」之文: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到彼花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五十一、善导大师《往生礼赞》 「百即百生」之文: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五十二、善导大师《往生礼赞》 「千中无一」之文: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五十三、善导大师《往生礼赞》 「唯观念佛」之文: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五十四、善导大师《观经疏》 「六字释」之文:「南无」者:即是「归命」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五十五、慈愍大师「普摄万机」之偈: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五十六、慈愍大师「称名灭罪」之偈:借问今生多罪障,如何净土肯相容?报道称名罪消灭,喻若明灯入闇中借问凡夫得生否,如何一念闇中明?报道除疑多念佛,弥陀决定自亲迎五十七、法照大师「称名皆往」之偈:如来尊号甚分明,十方世界普流行;但有称名皆得往,观音势至自来迎五十八、法照大师「本愿称名」之偈:弥陀本愿特超殊,慈悲方便引凡夫;一切众生皆度脱,称名即得罪消除五十九、法照大师「往生罪消」之偈:凡夫若得到西方,旷劫尘沙罪消亡;具六神通得自在,永除老病离无常。
六十、法照大师「逆恶往生」之偈:十恶五逆至愚人,永劫沉沦在久尘;一念称得弥陀号,至彼还同法性身六十一、法照大师「端坐念佛」之偈:西方进道胜娑婆,缘无五欲及邪魔;成佛不劳诸善业,华台端坐念弥陀六十二、法照大师「不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