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主要栽培品种.doc
8页水稻的主要栽培品种 常规水稻:主要昌粳8号、昌粳9号、预110、楚粳26号、楚粳27号、合系41号、滇系15等品种;搭配推广楚粳22号、楚粳24号、95-38-1、风稻17号、香粳834-1、云稻1号、云昌优1号、502-7、红优5号、岫136-14、岫4-10/沈农265等品种 水稻高产示范样板主要栽培措施 一、采用旱育秧:育秧地选靠近水源背风向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杂草少的旱地做秧床每亩大田用秧,准备秧床12—15平方米,施50公斤腐熟蓄肥做底肥播种前每15平方米用“壮秧剂”一包进行土壤处理,“壮秧剂”要与秧床上轻挖后充分混匀,做到上细地平,水要浇透秧床宽以塑料薄膜能盖严为宜,覆盖谷种不能净用锯木糠,锯木糠保水保温性差用菜园土加细粪覆盖最好,厚度l-1.5厘米盖膜前要用“丁草胺”进行除草,每5公斤水用“丁革胺”7毫升左右(药瓶盖一小盖) 二、做好种子处理:栽一亩大田需1.5-2公斤种子,泡谷种前晒种l-2天,淘汰瘪谷用“浸种灵”泡浴种子2.5公斤,药和水要充分搅拌均匀,再放入种子,泡种时间不能低于48小时(二天二夜),这样能有效防除恶苗病(公秧)、干尖线虫及稻瘟病捞出谷种不必用清水冲洗,催芽至2-3毫米才可播种。
三、实行规范化条裁:可采用单行或双行拉线条裁单行行距8寸,株距3.5至4寸双行大行8寸,小行4寸,株距4寸,每丛l—2苗移栽时要浅水浅栽,促进发棵 四、科学施肥:栽秧前每亩大田施用畜肥1000公斤做底肥,40公斤水稻专用肥做中层肥裁后7-10天结合除草每亩施尿素5-7公斤(如用“丁草胺”除草后l-3天就要进行,“丁草胺”除散稗效果特好、安全,每亩可用3至4两)裁后50天看苗势适当补施穗肥1.5公斤左右,以磷、钾肥为主(双例氮3:磷10:钾5)总的施肥原则为“前重、中控、后补”水稻抽穗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或“云大120”可减少空瘪粒 五、及时防治病虫害:水稻生长期主要有稻飞虱、稻螟虫、稻瘟病及白叶枯病杀虫剂可选用“杀虫磷”、“乐果”“安泰”、“速杀2000”等杀菌剂可选用“75%玉环唑”、“富士一号”、“异稻瘟净”、“硫磺唑”、“叶枯宁”等栽种“昌粳8号”品种一定要预防好穗瘟 水稻恶苗病的防治 水稻恶苗病又称“公秧”、“徒长病”,我镇均有发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大田发病节间明显伸长,下部茎节逆生多数不定须根,分蘖少或不分蘖。
抽穗期侵入谷粒,成为来年发病的初侵染源 防治方法:水稻恶苗病是一种可防不可治病害,只要按科学方法做好种子处理,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具体措施为:(1)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留不带病的种子2)加强栽培管理,不插带病秧苗3)清除病残体,及时拔除病株并销毁,病稻草收获后及时烧·毁或沤肥4)种子处理,用浸种灵(l0%二硫氰基甲烷乳油)2毫升/包,每包兑水4-6升后浸种3-4千克,2—3天后催芽播种;也可以用80%强氯精300倍液浸种2—3天后催芽播种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优质良种:根据栽培水平选用相应的良种优质良主要选择具有双低品质性状的甘蓝型涯油菜良种:花油三号、花油五号、花油六号等 二、适时播种:我镇直播最佳节令为l0月l0日至10月25日,10月20日至11月10日移栽,确保避过重霜期 三、合理密植:实行规格化种植:直播采用塘距25—30厘米,每塘2苗,每亩密度1.5—2.5万株,视土壤肥力和栽培水平确定相应密度;育苗移栽可采用30—40厘米行距南北向拉线开沟,20—25进而米株距条栽,密度0.8—1.5万株 四、 科学施肥:播种前施足底肥,每亩施畜肥1000-1500公斤,复合肥10—20公斤,磷肥30—40公斤,钾肥8—10公斤,硼砂0.5—1.0公斤,可达到平衡供肥,避免花而不实的产生:三叶期,间苗后用尿素15—20公斤兑水浇施、五叶期用尿素l5—20公兑水浇施或用清粪水1000公斤兑尿素10公斤浇施,同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使用“多效唑”能有效降低分枝部位,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的角粒数,并能增强植株的抗寒抗病、抗旱能力。
蕾苔期视苗情而定,适时施肥:在五叶期和蕾苔期要及时喷施0.1%-0.2%的硼肥溶液 五、加强田间管理: (1)早间苗、早定苗,培育壮苗壮苗是高产的基础,一般在三叶期,第一次间苗;五叶期根据设计密度定苗,一般每塘留2苗,做到苗匀苗壮 (2)铲除杂草,中耕培土杂草较多的田块可用“盖草能”喷雾除草,效果较好移栽田经培土可防止中后期倒伏 (3)在抽苔期、盛花期、青角果期分别灌水一次,有利于保花保荚增粒 六、认真搞好病虫害的综合: 幼苗期主要是叶蜂、跳甲、菜青虫,中后期主要是蚜虫、幼苗期可用“菊马乳油、多杀菊脂”等农药防治,蚜虫在12月底以前挑治,压低虫口基数,初花期普遍防治,整个生育期防治蚜虫2—3次病害注意防治白锈病,用粉锈宁、甲基托布津等喷雾防治 包谷的主要栽培品种 包谷主推海禾1号、川单15、会单4号等品种;搭配推广保玉7号、雅玉2号等品种栽培方式以条播为主 种好包谷的主要技术措施 第一、抓住最佳节令,适时播种 第二、精细整地,要求认真打碎土块,整平,实行拉线开沟,双行条播,每亩保证4500株—5000株 第三、施足肥料,做到氮、磷、钾配合施,要求每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尿素40公斤,硫酸钾15公斤,硫酸锌1公斤。
第四、要做到播种前晒种1—2天,并进行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 第五、加强中耕管理,及时施肥,在重施底肥的基础上,对弱苗进行偏施,促使幼苗生长整齐,并视苗情施好拔节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120”各一次,为提高产量打下基础玉米目前最突出的病害是“锈病”和“玉米大小斑病”防治的技术是:玉米锈病用粉锈灵、粉锈清来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选用7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或每亩10%世高水分散粒剂50克或65%代森锌500倍液75%,白菌清300倍液等农药喷雾防治,药液用量每亩不少于50kg,农药交替使用可以避免病菌产生 大麦高产栽培要抓住几条技术措施 1、选好品种,播好种子 目前主要推广的品种有V06、V24、YS500、8640-1等播种时要注意晒种,种子精选、种子消毒、种子育肥等技术环节 2、认真选地,精细整地 3、抓住节令,适时播种一般播种时间在十一月上中旬播 4、因地制宜,合理密植 每亩播种量8—9千克,亩有效穗55—60万,每穗22—24粒,千粒重43—45克 5、重施底肥,巧施追肥 施肥是大麦增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麦生长发育既需要大量元素,也需要微量元素,高产大麦每亩用农家肥1000—2000公斤/亩,尿素30千克,普钙34—40千克/亩,硫酸钾8—10千克,施肥原则就是“前促、中控、后补”。
6、抓住中心,科学管理 田间管理的中心是养根保叶,保持根系活力,延长上部叶片功能,防止烂根早衰,贪清倒伏,争取粒多、粒重、稳产高产,生产上要抓好小水灌溉,根外追肥,加强对白粉病、麦蚜为主的病虫防治 7、适时收割,增产增收 适时收获的大麦产量高、品质好,收获过早产量不高、千粒重低,饱满度差,皮壳呈黄白色而无光泽,品质下降;收获过迟,茎秆和穗颈干枯变脆,容易折秆断穗,造成损失 小麦的主要栽培品种 主要品种:春436—18、春18、98—4 栽培方式:小墒撒播、板根麦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主要防治小麦锈病、小麦蚜虫,防治小麦锈病用“粉锈宁”、“粉锈清”,蚜虫主要用“菊马乳油”、“乐果”等 田园镇马铃薯的主要栽培品种 1、选择早熟品种主要有:中甸红、会-2、BP04、BP06等,收获的商品薯主要以市场销售为主 2、选茬整地 马铃薯不宜连作,也不要与茄科作物进行轮种 3、种薯处理 用200—250倍的“福尔马林”液浸种30分钟,或用1000倍液的“农用链霉素”喷雾等 4、合理密植 每亩种植4000—5500塘为宜,每亩用种量在125—180千克,播种深度为10—12cm。
5、合理施肥,及时中耕除草 马铃薯是需肥较高的高产作物,生育期短,应以基肥为主,农家肥1500—2000千克/亩,普钙40千克/亩,硫酸钾10千克/亩,磷酸氢铵40千克或尿素10千克或复合肥30千克 6、加强田间管理,适时灌水 7、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1)马铃薯虫害防治 ①马铃薯块茎蛾,在成虫产卵盛期或幼虫孵化期喷洒 “20%速灭杀丁”2000倍液进行药剂防治 ②蚜虫、小地老虎,用菊脂类、功夫、敌百虫等农药进行药剂防治 (2)马铃薯病害防治 ①马铃薯晚疫病,先用58%甲霜磷锰锌喷种 ②马铃薯青枯病,在病穴灌注2%的福尔马林液或20%的石灰水,也可以在拔除病穴撒施生石灰,以防止土壤病菌扩散 ③马铃薯病毒病,目前防治马铃薯病毒病的有效措施就是防治传毒昆虫,切断传播途径,拔除病株,控制毒源 8、适时收获,做好薯块的保存 收获过早,块茎不成熟,干物质积累少,产量低,收获过迟,容易造成烂薯,降低品质,影响产量收获时应选择晴天进行,收获的马铃薯放置于通风、阴凉、干燥的室内,贮藏避免阳光照射,否则薯块会变绿,从而影响马铃薯的品质和价格到目前为止,全镇大面积种植,在右文村建成“千亩马铃薯连片种植样榜”。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