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立体几何专题3 平行的证明常考题型专题练习——【含答案】.pdf
18页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 平行的证明 【方法总结】 1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平行,关键是寻找平面内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 线 2证线线平行的方法常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平行公理等 3. 应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时,应着力寻找过已知直线的平面与已知平面的交线 4. 有时为了得到交线还需作出辅助平面,而且证明与平行有关的问题时,常与公理 4 等结合 起来使用 【分题型练习】 考向一 证明线面平行 例 1、如图,四棱锥PABCD中, 90BADABC = = ,证明:BC平面PAD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2 【答案】证明过程见详解; 【解析】因为四棱锥PABCD中,90= =BADABC, 所以BCAD,因为AD 平面PAD,BC 平面PAD,所以BC平面PAD; 例 2、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F是AB的中 点,E是PD的中 点,/ /PB平面AEC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连接BD,设BD与AC的交点为O,连接EO. 因为四边形ABCD为矩形,所以O为BD的中点, 又因为E为PD的中点,所以//EOPB, 因为EO平面AEC,PB 平面AEC,所以/ /PB平面AEC.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3 例 3、 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直角梯形, //ABDC且 1 2 DCAB=,M是PB 的中点,证明: / /MC平面PAD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证明:取PA中点为N,因为,N M分别是 ,PA PB中点, 所以 1 / / 2 MNAB,又因为 1 / / 2 DCAB,所以MN/ /DC, 所以四边形MNDC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MCND,ND平面PAD,MC 平面PAD,所以/ /MC平面PAD. 例 4、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M是AD的中点,P是BM的中点,点Q段AC 上,且3AC=求证://PQ平面BCD.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4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 如下图所示, 取BD的中点O, 段CD上取点F, 使得3DFFC=, 连接OP、 OF、FQ. 3AC=Q , 3 AQDF QCFC == ,//QF AD,且 1 4 QFAD=. O、P分别为BD、BM的中点,//OP AD,且 1 2 OPDM=. M为AD的中点, 1 4 OPAD=. //OP QF 且OPQF=,四边形OPQF是平行四边形,//PQ OF. PQ Q 平面BCD,OF 平面BCD,//PQ平面BCD. 【巩固练习】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5 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点M为PC中点,证明: / /PA平面BDM; 【答案】 (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解析】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OM, 因为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O为AC中点. 在PAC中,又M为PC中点,所以/ /OMPA. 又PA平面BDM,OM 平面BDM,所以/ /PA平面BDM. 2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点M,N分别在棱AC,CD的中点,求证:AD平面BMN 【答案】详见解析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6 【解析】证明:在ACD中,因为M,N分别为棱AC,CD的中点, 所以//MN AD,又AD平面BMN,MN 平面BMN,所以AD平面BMN 3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菱形,求证:/ /CD平面PAB 【答案】详见解析 【解析】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DAB, 又因为AB平面PAB,CD 平面PAB,所以/ /CD平面PAB。
4 如图, 已知四棱锥PABCD中, 底面ABCD是棱长为 2 的菱形,2,60PAABC==, E是BC中点,若H为PD上的点,2AH =,求证:EH平面PAB 【答案】见解析 【解析】由题意,可得2,2PAADAH===,所以H为PD的中点, 取PA的中点M,连接,HM MB, 则 1 2 HMAD=且//HMAD, 1 2 BDAD=且//BDAD,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7 所以//HMBD且HMBD=,所以四边形DHMB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EHBM,又由EH 平面,PAB BM 平面PAB,所以//EH平面PAB. 5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点O是对角线AC与BD的交点, M是PD的中点,求证:OM平面PAB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证明:在PBD中,O、M分别是BD、PD的中点, OM是PBD的中位线,OMPB, OM平面PAB,PB平面PAB, OM平面PAB; 6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DDC=,点E是PC的中点,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8 求证:/ /PA平面BDE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 连接AC交BD于O, 连接OE, 由题意可知,,PEEC AOOC==,//PAEO, 又PA在平面BED外,EO平面BED,所以/ /PA平面BED. 考向二 面面平行的证明 例 1、如图,在正方体 1111 ABCDABC D 中, ,E F分别为 11 ,AB C D的中点 求证:平面 1 ADF平面 1 B EC;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9 【答案】 (1)详见解析; (2) 2 6 5 . 【解析】 (1)证明:因为在正方体 1111 ABCDABC D 中,,E F分别为 11 ,AB C D的中点, 所以 11 ADBC, 1 AFEC, 又 1 A D 平面 1 B EC, 1 BC 平面 1 B EC, 1 AF 平面 1 B EC,EC 平面 1 B EC, 1 AD平面 1 B EC; 1 AF P平面 1 B EC; 因为 1 A D 平面 1 ADF, 1 A F 平面 1 ADF,且 111 =ADAFA, 平面 1 ADF平面 1 B EC; 【巩固练习】 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AD=,ADCD,60BAD=,M,N分别 为AD,PA的中点,证明:平面BMN P平面PCD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连接BD,ABAD=,60BAD=,ABD为正三角形. M为AD的中点,BMAD. ADCD,,CD BM 平面ABCD,BMCDP.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0 又BM 平面PCD,CD 平面PCD,BM平面PCD. M,N分别为AD,PA的中点,MNPDP. 又MN 平面PCD,PD 平面PCD,MN平面PCD. 又,BM MN 平面BMN,BMMNM=,平面BMN P平面PCD. 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E为PA的中点,F为BC的中点,底面ABCD是菱形, 对角线AC,BD交于点O求证:平面EFO平面PCD 【答案】见解析 【解析】因为E为PA的中点,O为AC的中点,所以EOPC 又EO平面PCD,PC平面PCD,所以EO平面PCD 同理可证,FO平面PCD,又EOFOO所以,平面EFO平面PCD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1 考向三 动点问题(线面平行) 例 1、如图,四棱锥SABCD的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ABCD,试在棱AB上找一 点M,使得BC平面SDM 【答案】M为AB边的中点 【解析】因为BC平面SDM,BCABCD 平面, 平面SDM 平面ABCDDM=,所以BCDM由题设可知点M为AB边的中点 例 2如图,在斜三棱柱 111 ABCABC 中, 1 D为 11 AC上的点。
当 11 11 AD DC 为何值时, 1 BC 平面 11 AB D?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2 【答案】当 11 11 1 AD DC = 时, 1 BC平面 11 AB D. 【解析】当 11 11 1 AD DC = 时, 1 BC平面 11 AB D. 如图,连接 1 AB交 1 AB于点O,连接 1 OD. 由三棱柱的性质知,四边形 11 A ABB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点O为 1 AB的中点. 在 11 ABCV 中, 1 OD, 分别为 111 ABAC, 的中点, 11 ODBC . 又 1 OD 平面 11 AB D, 1 BC 平面 11 AB D, 1 BC平面 11 AB D, 当 11 11 1 AD DC = 时, 1 BC平面 11 AB D. 【巩固练习】 1 如图, 在等腰梯形ABCD中,M为AB的中点,/ /ADBC, 棱AD上是否存在一点N, 使得/ /PD平面MNC?请说明你的结论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3 【答案】见解析 【解析】如图,取N为AD的中点,连接MN,CN, 由,M N均为,PA AD的中点,则MN为APD的中位线,所以//MNPD, 又MN 面MNC,PD面MNC,所以/ /PD平面MNC 2如图,四棱锥中,底面为菱形, 为中点,段上求一点 ,使 得平面; 【答案】见证明 【解析】设线段的中点为 ,则 为所求 设线段中点为 ,连结,,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4 在中,,, 四边形是菱形,为中点, ,,,,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且, 平面,平面, 平面, 即 为线段中点时,满足平面 3如图,四边形 ABCD 是梯形,四边形 CDEF 是矩形,BAD=CDA=90, AB=AD=DE= 1 2 CD,M 是线段 DE 上的动点,试确定点 M 的位置,使 BE平面 MAC, 并说明理由 【答案】见解析 【解析】当 1 3 EMDE=时,BE平面MAC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5 证明如下:连接BD,交AC于N,连接MN, 由于 1 2 ABCD=, =2 DN NB ,得MNBE, 由于MN 平面MAC,BE 平面 MAC,BE平面MAC; 考向四 动点问题(面面平行) 例 1、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四边形ABCD是矩形,E为棱SA上中点,P为AD 的中点,F是SB的中点,求证:平面PEF平面SCD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证明:因为E、F分别是SA、SB的中点,所以EFAB,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6 在矩形ABCD中,ABCD,所以EFCD, 又因为E、P分别是SA、AD的中点,所以EPSD, 又因为EFCD,EFEPE=,,EF EP 平面PEF,,SD CD 平面SCD, 所以平面PEF平面SCD. 【巩固练习】 1 在正方体 1 AC中,E、F分别为 11 DC、 11 BC的中点,ACBDP=I , 11 ACEFQ=I , 如图. (1)若 1 AC交平面EFBD于点R,证明:P、Q、R三点共线; (2)线段AC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平面 11 //B D M 平面EFBD,若存在确定M的位置,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 (1)证明见解析; (2)存在,且 1 4 AM AC =. 【解析】 (1)ACBDP=QI,AC 平面 11 AAC C,BD 平面EFBD,所以,点P是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7 平面 11 AAC C和平面EFBD的一个公共点, 同理可知, 点Q也是平面 11 AAC C和平面EFBD 的公共点,则平面 11 AAC C和平面EFBD的交线为PQ, 1 AC 平面EFBDR=, 1 AC 平面 11 AAC C,所以,点R也是平面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