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N排班与护士分层级管理.doc
6页APN排班与护士分层级管理阳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陈美莲APN排班前言:传统的护士工作模式被动式的医嘱为主和完成治疗及小部分生活护理为中心不能体现护士的层级指导,责任落实不到位,不能保证工作质量现行临床护理工作模式:分层级管理的APN排班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连续性排班/责任制护理重点交接班实时护理记录书写临床护士工作模式: 护士工作站得改变——床边工作制/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及变化/满是患者要求APN排班的实施:APN排班的实施 是护理事业发展、管理模式变革的需要APN的认识定位 APN定位:不仅是排班方式改变而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变革是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基础,是落实核心工作制度的保障何谓APN排班 是将不同层级、不同工作经验的护士分成几个责任小组,对病人实施连续性护理,保证每班有两个以上值班的护理排班模式APN排班的时间安排: A班 8:00~16:00 P班 16:00~22:00 N班 22:00~次日8:00APN排班原则: 连续性 均衡性 以病人为中心合理搭配连续性排班临床要求 护士按早、中、晚(APN)三班工作,护士工作时间分配大改为A班8:00~16:00;P班15:30~22:30;N班22:00~8:30。
晚、夜班至22时前交接减少护士夜班数除护士长外科室能有护士进入APN排班系统(个别电脑班)每日各班护士工作时间连续不间断日、夜班护士人力相对均衡: ( A班:3~5人 ; P班:2~3人 ; N班:1~2人 )夜班护士人力足够,危重手术及重病人多时双人排班护士周班时35~40h/日工作不超过12h/两班间休息时间12h以上建立排班需要登记本力求;公开、公平、公正,人性化管理护士交接班时间计入工作时间减少拖班加班责任制护理临床要求: 每个注册护士都是责任护士 每位责任护士都能完成工作 责任护士对自己的执业行为负责,也对分管病人负责 高级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助理护士按层级小组责任制每责任组护士人力优化组合以班次划分小组责任制:即同一APN班可设一个或几个责任组,每组分管若干病人以病人划分小组责任制:APN各班的3~4个责任护士形成一个负责小组,负责某重病人的护理责任组长由组长或专科护士担任所有护士管床/管病人同一患者的所有治疗/护理/文书等大都由一个责任护士统筹完成,评估或健康教育由组长,基础护理由助理护士完成护理记录适时动态,护士工作站前移病房(床边工作制),全面、完整、连续排班。
APN排班模式APN排班模式:护士人数大于16名APN模式1: N>16名 工作时间 及人员安排班次工作时间人员称谓A班组长2名8:00A1、A2护理组长A班责任护士2~4名9::00~17:308:00~16:006:00~13:00a1、a2责任护士P班组长1名15::30~22:30P组长P班责任护士1~3名15:30~22:30P班责任护士或见习护士N班2名22:00~8:30N班1名当值组长、责任护士、N班实习护士办公班8:00~12:0015:00~18:00责任护士APN排班模式:护士人数大于13名APN模式2: N>13名 工作时间 及人员安排班次工作时间人员称谓人员称谓A班组长2名8:00~16:00A1、A2护理组长A班责任护士2~3名9::00~17:308:00~16:006:00~13:00a1、a2责任护士P班当值组长1名15::30~22:30P组长P班责任护士1~2名15:30~22:30P班责任护士或见习护士、实习学生、助理护士N班1名22:00~8:30N班1名当值组长、责任护士、N班实习护士、助理护士办公班8:00~12:0015:00~18:00责任护士APN排班模式:护士人数大于12名APN模式3: N>12~13名 工作时间 及人员安排班次工作时间人员称谓A班组长1名8:00~16:00A护理组长A班责任护士9::00~17:308:00~16:006:00~13:00a责任护士、实习生、助理护士P班当值组长1名15::30~22:30P组长P班责任护士1~2名15:30~22:30P班责任护士、实习生、助理护士N班1名22:00~8:30N班责任组长办公班8:00~12:0015:00~18:00责任护士连续性排班优越性传统排班模式 日、夜班不均衡,夜班护士人力和骨干力量薄弱。
交接班频繁,护理工作缺乏连续性 高峰时段人力薄弱,护士拖班加班严重 中午和夜班段缺乏高年资护士的指导连续性排班优越性连续性排班模式:交接班次数由5次减为3次、体验了无缝隙护理通过各班工作职责重组和细化,均衡人力,工作的配置使各班的工作量基本平衡、饱和度合理避免白天护士多,晚上护士少,头重脚轻的工作情况保障了夜晚的工作质量及病人的安全发挥了老护士的作用对病人的病情清晰度提高减少夜班次数,P班不为夜班及作为卡班,使得照顾家庭的时间更多了团结协助精神增加利于护理层级管理APN效果——对护士的成长和人文关怀使护理的层级管理成为可能高级责任护士和老护士发挥了传、帮、带作用年轻护士加快成长APN效果——病人护理质量交接班次数由5次减为3次,体验科无缝隙护理,N班交接更安全,质量更有保障服务均衡了,红灯率减少,病人需求得到满足,服务更细微了护理组长跟主任和医生查房,对病人的病情清晰度提高各专科的护理质量管理下放至护理组长,使护理质量管理贯穿APN护理工作质量的薄弱环节得到改善APN效果——管理护理团队的小组责任制得形式工作,通过各班工作职责重组和细化,均衡人力,工作的配置;避免了正常班护士多、中午、晚上护士少、护理质量和服务的不均衡,使各班的工作量基本平衡,饱和度合理。
护理查房更有保障,是使有效提升专科护理质量成为可能各专科的护理质量管理下放置当值组长,使护理质量管理贯穿APNAPN护理工作的“四个”改变 护理交接班由交工作转为交病人 护理工作从护士单力完成职责转为责任小组共同完成职责,保证了服务的均衡性 从护士个人承担风险转变为团队共同减低护理和病人安全风险 从终未质量管理转变为连续的动态的环节质量管理护理工作质量管理重心下移,责任小组对质量负责,当值护理组长动态连续性临床护理能量进行跟踪、改进和管理APN排班现状问题及应对流于形式,只改变上班时间,实质之变:加强内涵理解、实施存在功能制护理,落实层级管理、分工责任小组不固定:岗位责任小组成员在相对一段时间内固定排班较混乱:除护长外全体人员进行APN排班成功开展APN的关键尽量做到工作量,工作职责和人力资源的均衡化、科学化分层级管理分层级管理 人力资源的管理 不同层面的人做不同的事 人尽其才,各尽其职分层级管理 层级架构 护理组长 责任护士 助理护士分层级管理各层级人员的定位工作范围护理组长:指导、参与护理急危重疤、指导下级护士的工作责任护士:执行医嘱,观察病情。
助理护士:基本的生活护理分层级管理护理组长的基本条件主管护师的职称或优秀护师本专科工作5年以上,表现优秀者可适当缩短年限分层级管理组长角色定位 管病人——实践者 护士导师——指导者 专业培训——培训者 专业底蕴——学习者质量控制——质控者小组工作安排——统筹者分层级管理护理组长的工作职责团队的核心,有责任带领其他成员高质量的完成本班工作,出入院病人、疑难、危重、纠纷病人的评估、计划和执行护士与病人、医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和协调者健康教育的督导、落实者(饮食、生活指导、功能锻炼、自我监测指导等)分层级管理护理组长主要工作内容落实护理评估、制订护理计划、评价护理效果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指导出院病人家庭护理的复诊直接护理急危重症病人、疑难纠纷病人二级护理查房、检查和指导下级护士的工作专业团队的有效沟通与协调分层级管理工作侧重点——做什么新入院病人评估患者并做好入院指导指导下级护士或者独立完成书写护理评估单和记录单指导初级责任护士、指导标本送检跟进标本的检验结果、并做专科分析指导下一步工作住院病人每日评估病人状况,掌握疾病发展的过程及可能的后果针对疾病的状况及患者的特点进行疾病健康教育告知手术、检验等事宜并做好相应宣教工作。
帮助患者解决疑难问题分层级管理工作侧重点——做什么手术(检查)病人进行术前教育手术当日检查准备情况,接送手术病人处理发生的问题,进行康复指导 出院病人检查出院病人护理工作完成情况(如:是否有留置针,胶布痕,皮肤破损、敷料包扎等)进行出院指导有条件时送病人离院分层级管理 工作侧重点——做什么危重患者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主要观察内容,观察指标的意义指导进一步工作分层级管理责任护士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了解病人能正确安全执行各次治疗和护理——如何做?*能评估和了解为什么这样做?*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监督带领下一级——助护、生活助理分层级管理责任护士工作内容1、 负责床号交接班2、 负责分管病人基础护理,各项治疗及专科护理3、 负责所分管病人病情观察记录,掌握病人“十知道”4、 负责病人抢救及出入院处理5、 负责整理护理病历6、 负责健康教育工作7、 负责对下级护理人员业务指导及教学工作分层级管理 助理护士角色 对病人实施、提供基础护理分层级管理助理护士工作内容在责任护士指导下完成低技术性的基础护理工作及非技术性护理工作分层级管理分层级管理意义:保证各环节护理质量。
保障护理安全利于人才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