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类,关系,限制概括定义,划分.doc
12页种类,关系,限制概括定义,划分概念具有主观性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词语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词语的思想内容(2)概念与语词的区别第一,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词语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实词是表达概念的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 第二,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第三,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由于语境不同,同一个语词 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概念内涵与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 “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回答“是什么”:概念是什么意思 说明对象有何性质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 “对象” 即概念的适用范围回答:“有多少”:概念包括哪些对象 范围如何 该名称适用的事物类、分子、子类、空类(虚概念)注意:内涵工特有属性 外延工对象概念内涵、外延的确定性和变动性(灵活性)1.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依从,互相制约的概念的内涵指概念质的方面,外延指概念量的方面”2.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又具有灵活性概念种类根据外延大小: 1.单独概念(独一无二,专有名词2. 普遍概念(两个或以上) 根据对象是否为集合(根据环境而视):1.集合概念(两或两以上 具有个体没有的功能)2. 非集合概念根据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1.正概念(具有)肯定概念2.负概念 否定概念概念间的关系1. 同一关系(全同关系)2•真包含于关系 凡B是A,并且有A不是Bo则A真包含B, B真包含于A。
真包含关系和真包含于关系是相对互逆的3•真包含关系 属概念与种概念不能同时用,最低的种概念是单独概念4•交叉关系 概念A、B的交叉关系:有A是B,有A不是B,并且有B不是Ao5.矛盾关系 一个整体由A和B组成,A与B的关系全异关系 ——概念的外延之间没有任何部分是重合的(所有A不是B,所有B也不是A)6.反对关系 一个整体由很多组成,其中的两个的关系7.并列关系 1.相容的并列关系(同一个大圈中的小圈有交叉)2. 不相容的并列关系(同一个大圈中的小圈无交叉)一、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 反变关系(内涵越多,外延越小;否则相反)是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依据概念的限制:(通过增加内涵,来缩外延)1. 定义:亦称概念外延的缩小法,是通过增加概念内涵以缩小概念外 延的一种逻辑方法2. 根据: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3. 思维路径:是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也有方向性,是从一个外延 较大的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小的概念4. 语言方法:增加附加语或限制词,如在名词前加定语,动词、形容 词前加状语注意:限制必须在有种属关系的概念之间进行(如亚洲和东南亚); 单独概念或集合概念也不能再进行限制 (如“月亮”不能限制为“十五的月亮”)。
概念的概括(减少内涵,,扩大外延)1. 定义:亦称概念外延的扩大法,就是通过减少概念内涵以扩大概念 外延的一种逻辑方法2. 根据: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3. 思维路径:是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有方向性,是从一个概念外 延较小的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大的概念4. 语言方法:减去附加语或限制词例如: 中国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基本称职 称职 注意:概念的概括可以连续进行;概括只能在属种关系的概念之间进 行概念概括的极限是哲学范畴定义1. 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逻辑方法2. 定义的结构:被定义项(概念), 用 Ds 表示;定义项(概念),用 Dp 表示;定义联项,用“是”表示;定义可表达为:Ds是Dp.属加种差定义(1)公式表示为:被定义概念=属概念+种差( 2 )三步骤:第一步,找出被定义项的邻近的属概念 第二步,找出种差,也就是找出它的特有属性第三步,按照 DS 是 DP 这一形式把定义表述出来定义类型1. 性质定义(性质种差)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2. 发生定义(形成的方式)例如:犯罪集团是三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 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3. 关系定义(事物间的关系)例如:偶数就是能被2 整除的数4. 功用定义(事物功能)例如: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2.语词定义(1)语词定义是说明或规定语词含义的定义2)种类: 说明的语词定义 规定的语词定义(3)语词定义的五类适用场合:① 古语、土语、外来语② 用符号公式、简称表达复杂概念 举例:坚持“两手抓”就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③ 使用新语词 举例:“新长征”指我国人民为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进行的长期斗争④ 在新的意义上使用旧语词 举例:“君子协定”就是不用书面缔约达成的协定⑤ 确定虚幻概念的含义 举例:“白骨精”指阴险善变的女坏蛋定义规则1.定义必须相应相称 “定义过宽”,如:刑法是国家制定的法律 “定义过窄”,如:刑法是惩治贪污犯的法律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同语反复) 如 罪犯是犯了罪的人3. 定义项一般不能用否定句形式或负概念 举例:合法行为就是不违反法律的行为4. 定义项必须用清楚确切的科学术语划分1. 划分是通过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若干个小类,来揭示这 个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2. 划分的组成: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划分的标准(也称划分的 依据)。
划分的母项必须是普遍概念,不能是单独概念3. 划分与分解不同:① 划分是根据概念的属种关系,把一个大类(属)分成许多小类(种) 分解是把一个整体事物分成各个组成部分② 划分后的种概念具有属概念的属性;分解后组成部分不具有整体事 物的属性③ 划分后的子项可以用母项的名称去指称,而分解后的部分则不能用整体的名称去指称4. 划分与分类(1) 联系:分类是划分的特殊形式,它是根据事物的特有属性进行 的划分所有的分类都是划分,并非所有的划分都是分类2) 区别:① 分类的根据必须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划分则可以按照需要选取事物 任一属性作为划分根据举例:在阶级社会里,按照经济地位把人们分为若干阶级请同学们 指出这是分类还是划分② 分类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在新的分类没有产生以前,原来的分类 都起作用;划分则有临时性,当某一项事情达到目的后,划分往往不 再起作用1. 划分的方法:一次划分、连续划分(1)一次划分:就是根据划分标准把母项的外延一次划分完毕,这种划分只有母项和子项两层2) 二分法是一次划分的特殊方式二分法是根据被划分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将母项划分为两个互相矛盾的子项的划分方法3) 连续划分:是将一个母项分为若干子项,接着又将子项(作为母项)划分为更小的子项。
2. 划分规则1. 划分必须相应相称划分过宽:如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音乐、雕塑 划分不全:如刑罚的主刑可分为管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2. 划分的标准必须同一多标准划分:如法律可分为国内法、国际法和程序法3. 划分后的各子项必须互相排斥子项相容:如我班的同学有来自北方的、南方的、浙江的,还有杭州的4. 划分的层次必须清楚层次不清:如我国的刑罚可分为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