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欧盟十国乡村建设见闻录三那里的乡村社区有四大形体特征叶齐茂.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12031423
  • 上传时间:2017-09-0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49M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06国际城市规划2007 Vol.22, No.1欧盟十国乡村建设见闻录(三)——那里的乡村社区有四大形体特征Walk into the Rural Communities of the Countries in EU —— Four Physical Features of Those RuralCommunities叶齐茂1 “田园式”的形体特征那里的村庄真美!从数千米高空的飞机窗口向下看,无垠的浅绿色的田野、牧场和山川之中镶嵌着星星点点的深绿色的簇团,在这些簇团中依稀可见五彩缤纷的楼宇,灰白色的道路蜿蜒地把这些簇团串在一起,然后,再向着遥远的天边延伸下去美在哪?美就美在它们融入了大自然,没有留下多少人工雕琢的痕迹,仿佛它们本来就是这绿洲中的一员那里的村庄真美!从数百米远的水平角度平视,如果那里是无垠的田野和牧场,它总会在一些树林边嘎然而止,定神一看,树林深处有人家,教堂的塔顶构成了那里的天际线;如果那里是山区,峰回路转处总有一些散落的村庄,一览无遗美在哪?美就美在它们用人的语言重写了那里的山川谷地,留下一些惊叹,却又没有喧宾夺主,仿佛它们本来就在这群山之中那里的村庄真美!实际体验一下村落里的生活,看不见垃圾和污水,听不到汽车的噪音,闻不出异味,平静得似乎只有你一个人和唧唧咋咋的鸟。

      美在哪?美就美在城里有的基础设施它有了,城里没有的自然环境和人的尺度它也有;传统的和现代的、人工的和自然的,统统恰如其分地交融在一起,断然没有悲剧[1]的色彩 (见图 1) 那里的村庄真美!走进村落,似乎走进了巴尔扎克的 “人间喜剧” ,那里还保留着传统市民社会的要素,那里还使用着传统的建筑语言,那里恰似一座建筑尺度上缩小了的传统城市,却又有绿色的田野和牧场把它环抱其中美在哪?美就美在他们把各自民族的千年市民社会的建筑艺术遗风融合到了现代生活中,却又处在有意无意间中国有 320万个村庄其实,在欧洲人的心目中,中国的村落,特别是江南水乡和云贵高原的村落,也是很美的美就美在它们处在自然之中,美就美在它们蕴涵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美就美在它们功能有效形体的美反映了这个形体内在的可持续作者:叶齐茂,《国外城市规划》特邀编辑yeduchu@[1] 在文艺复兴时期,一个叫色里欧的舞台艺术家,为当时的舞台剧创造了三种类型的舞台布景,“悲剧场景”、“喜剧场景”、和“田园场景”悲剧场景”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生活的地方,由宫廷、战争纪念碑、其他纪念性建筑物组成,建筑物满是雕梁刻柱和皇家装饰;“喜剧场景”反映的是平民生活的场景,它由酒馆、市政厅、教堂、平民住宅组成;“田园场景”模仿的是自然界,山川河流、花鸟树木。

      三种类型舞台布景的布局大体一样,左右对称,“悲剧场景”以拱门结束,“喜剧场景”则以教堂结束以后,三种类型的舞台布景成为三类建筑的象征,不可混杂这里,我们借用它们来说明,那里的村庄和原野仍然看上去与戏剧的场景相似图 1 田园般的欧洲村庄国际城市规划2007 Vol.22, No.1107性和合理性可是,我们还有多少这样的村落, 100万个?这里,我们只是通过欧洲的所见所闻来介绍那里村庄的形体特征,绝不是意味着说 “这里的村庄不美” ,或 “那里的村庄都美” 如果我们可以从欧洲的村庄中发现那些近年来经过我们精心建设或改造的村庄所没有的形体特征的话,不妨做些反思,然后,也来共同创造出数百年后的儿孙们还交口称赞的村庄来2 “没有形体”的形体特征既在又似不在,既有形又似无形,这就是那里平原地区村庄的形体特征之一这一点在法国、英格兰、荷兰、比利时和德国的平原地区表现得尤为尽致说得恰当一点,那里的村庄是装在“绿盒子” 里的村庄,虽然上面有一缕蓝天,却总有一个不可逾越的教堂,在那里形成了一个 “盒盖” ,于是,它既在又似不在,既有形又似无形 (见图 2) 这些村落的存在是无疑的,但是,它们常常表现得好像不存在。

      原因有四,一是高大的乔木和缜密的灌木把这个村落围合起来;二是村落内部布局相对紧凑,加之人口规模不大,从而形成较小的村庄规模;三是严格的土地使用规划,使村庄不可能超出原有边界向外蔓延;四是村庄建筑物的高度受到村里教堂高度的限制,一般不会超过 10m, 而这恰恰是一 般乔木的自然高度所以,除了教堂外,村庄里的建筑物总是淹没在绿树中单个的村落一般不会在广袤的开放空间里形成一个支配性的建筑景观,但是,如果没有恰当的区域发展规划,让它们连成一片,就有可能反客为主,取代自然景观可以预测,由于欧洲人口的衰退,在今后数百年里,这种状况不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按照这个比例来看村庄及其周围农田、草场和森林的关系,可以说一个独立的村庄总是处在一个比它大 10倍以上的开放空间里只要村庄与村庄之间不连成一片而成为一个建筑板块的话,在广袤的开放空间里它们仍然不过是一些星星点点的绿洲,不可能在形体上成为支配性的建筑景观然而如果单个村落不是组团式布局,而是沿道路线性布局的话,就有可能和道路一起成为一个支配性的建筑景观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普遍是这样一种景观在欧洲的访问中,没有见到这样的村庄一般情况下,那里的村庄远远避开了高速公路,由其他类型的地方道路把它们与高速公路连接起来。

      另外,我们见到的村庄都有它们自己独立的进出村的道路,而过境道路避开村庄绕行偶尔不排除沿过境道路设置的工厂、仓库、加油站等,但绝对没有沿道路设置的商业设施于是,从道路上看去,那里的村庄既在又似不在,既有形又似无形我们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描述那里村庄的这一形体特征,是为了强调三个村庄规划的原则第一,村庄是有界的,它不应当越过它的绿色边界,也不应当越过它的高度边界;第二,村庄与村庄不应当连成一片;第三,过境道路不应当穿村而过3 “喜剧式”的形体特征直觉告诉我们,有教堂的地方必有村庄事实上,我们朝着有教堂地方走,的确总能找到一个村庄教堂是村庄标志性的建筑当然,教堂并非在村口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总是村口的村名牌、路标、交通标志和迫使汽车减速的路坎等等,而没有非功能性的装饰物,尤其是不可能出现拱形门楼或雕塑之类的象征性建筑物在这一点上,它们与内城的宫廷区域的入口有明显的区别因此, “平民化” 或功能化的村口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村庄的 “喜剧性” 的形体特征因村庄大小而异,一般不到 10~ 15min的步行距离,就可以到达村庄的中心;那里有咖啡馆、小商店、邮筒、村里的通告栏、街头花园和椅子等;僻静之处就是那座教堂,还有小学校、篮球场之类的设施。

      再往下走,情形大体一样,又是村口了;村口外,还是广袤的田野、牧场和山川这就是我们见到的最普遍的村庄了首先,一个景观系列在我们的步行中展开了村两头和村里的中心构成了三个基本节点很少见到横生枝节的另一个基本节点道路用来承担汽车交通,建筑承担居住的、社会的和做生意的功能;人行道、村里的中心和若干个街头小广场是人们非正式社会交往的必不可少的场所;村头犹如一篇文章的标题,起到告示来客的功能如此简明的布局形态,各个部分朴实地执行它特定的功能,既有利于村庄的交通组织和社区安全,也有利于村民的社会交往和生活事实上,如同细胞一样,那里的村庄具有最基本和简单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在调查期间,我们也到过这 10个国家许多重要城市的历史文化核心区我们发现,那里除了在属性上、尺度上和复杂程度上的不同于村庄外,它们在总体结构和每个独立部分上都与村庄十分相似换句话说,那里的传统历史文化核心区只不过是放大了的村庄我们常常思考,究竟是村庄复制了城图 2 教堂是村落不可逾越的高度欧盟十国乡村建设见闻录(三)——那里的乡村社区有四大形体特征 108国际城市规划2007 Vol.22, No.1市,还是城市复制了村庄?从城市发展史上讲,那些古老的城市都是从最早的村庄单元成长起来的,不过由后来的王宫贵族赋予了它们 “悲剧性” ,而那些没有成为城市发展细胞的村庄,至今依然保留着它们的 “ 喜剧性” 。

      为什么要对村庄做如此详尽的描述呢?无非是想解析出在那些看得见的东西的背后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即村口、道路、住宅、公共场所背后的结构、语言、标点以及由它们产生出来的 “喜剧性” 的形体特征村口我们这里说的 “ 村口” 是指进入村庄主要道路的入口处,特别是指机动车进入村庄的入口处,不排除还有若干其他可供人行的入口我们到过那里许多村庄,每个村庄的村口当然都不会是一样的,但是,有些方面却是共同的: 第一,村口总有一个类似交通标志大小的村牌、路标、交通限速标志、允许通行车辆的种类、汽车减速的路坎等设施;第二,如果村里设有餐馆和旅馆,就会有些招牌,若不是刻意寻找食宿者,这些招牌不会主导视线;第三,从一个村口不可能看到另一端的村口,不是因为路长的缘故,而是道路在进村不远处就转了弯;第四,建筑物和人行道一般即始于村口;除此之外,别无它物与国内一些村庄乐于建设牌楼、岗楼、大型广告牌、笔直的进村大道等,却很少见到交通标志相比,欧洲的村落似乎非常朴实和平民化,注重的是交通安全,那里各类交通安全设施应有尽有那里村口的功能无非有三:叶齐茂● 在村庄和周围的自然环境间建立一个界限 (见图 3) ;● 向来客作若干提示;● 此端不见彼端产生了曲径通幽的效果 (见图 4) 。

      没有渲染,也不奢华,仅仅是功能有效的 “ 平民化” 的村口设计,从一开始便使那里的村庄具有了 “喜剧性” 的形体特征道路对于外来客,进入村庄只有一个选择,沿着主路走下去如果说那里的村口不会给人以太深刻印象的话,主路无疑会给人留下一些印象这些印象也不一定是因为刻意的装饰而致,还是来自功能道路平坦,方便行车;路标清晰,不致迷路;人行道和各式各样的道路安全设施,使人在这个汽车的世界里有了安全感 (见图 5) ; 人行道旁形态各异却又不会超过 1.6米高度的篱笆或开放的草坪既把私人地产与公共地产划分开来,又留下了邻里间相互关照的可能 (见图 6) ; 下雨不用担心,路中或路牙边就有排水暗沟;天一黑,路灯就亮了,直到天亮时才会熄灭在现代型的乡村,住宅高度与村中主要道路宽度及退后红线之比约在 1:3,给人以开敞的感觉 (见图 7) ;在传统型的乡村,住宅高度与村中道路宽度之比约在 1:1, 在南欧、德国和意大利,村庄聚集程度历来就高于英国和法国,因此,这个比例更高,围合感成为那里的村庄特征之一 (见图 8) 主路在村中绕行,而非贯穿性的直路,避免了村庄的带状布局,从而形成组团式紧凑型的布局形式这样,道路布局图 3 简朴、简单的村庄入口图 4 曲径通幽的村落图 5 带有人行道的村庄小路图 6 不会超过 1.6m高度的篱笆或开放的草坪把私人地产与公共地产划分隔开来图 7 现代型的村落给人以开敞的感觉图 8 围合感很强的乡村图 3图 4图 5图 6图 7 图 8国际城市规划2007 Vol.22, No.1109形式决定了宅基地的划分和住宅建设。

      除了主路,就是支路,支路是每户住宅门前的道路,除了道路宽度减小为一个车道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大部分的支路是 “死胡同” 这样就避免把支路变成了主路,保证了大部分车辆在主路上行驶,从而减少对住户的干扰我们几乎没有看到哪个村落采取棋盘式的道路布局一个原因是地形,二是因为这些村庄大多有久远的历史,基本布局模式已经在汽车时代前就确定下来了,没有人再去改变它最后,就是步行道了步行道是村庄道路系统中唯一不为汽车交通服务的道路,它直接与村庄周围的田野和山川相联系,主要承担村庄居民的休闲功能 (见图 9) 近年来,欧洲流行 “步行健身” ,所以,它又成了城市居民乡村旅游的重要部分这些道路一般没有铺装,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清理罢了,宽窄仅够一人通行如果这些道路可能被外来人使用,地方政府都在路口处标志了 “公共路径” ,以免误入他人的私家宅院或不敢进入同时,一些地方政府或特殊环境保护社团还制作了专门的通告牌,说明这些路径周围的野生动植物和保护事项与其他正式的公共场所一样,村庄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