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苗学--营养繁殖苗的培育课件.ppt
40页第四章营养繁殖苗的培育一、 定义1、营养繁殖法:利用乔灌木树种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等)培育苗木的方法又称无性繁殖法 2、 营养繁殖苗:用营养繁殖法培育的苗木称营养繁殖苗二、优缺点v(一)营养繁殖法具以下优点: 1.有利于保护母本优良性状种子繁殖变异性大,无性繁殖变异小 2.弥补某些树种子不足或种子繁殖难成功,用营养繁殖可延续这些结实少、播种育苗难成功树种的后代 3.能提早开发结实营养繁殖苗因延续母本的营养器官发育阶段,故能提早结实v(二)营养繁殖缺点: 1.因繁殖材料来源不足,则 大面积育苗受到限制; 2.造林后期生长不 实生苗, 并且寿命较短四、常见无性繁殖方法插条 插根 埋条 嫁接 根孽 压条其中插条、嫁接在苗圃中应用最广§1. 插条育苗v一、截取材木的苗干或枝条的一部分做育苗材料进行育苗的方法。
经过截制的育苗材料称插穗v二、成活原理及生根机制 1.成活原理: ①细胞全能性:指离体的植物体细胞,都具有发育或保存遗传特性及形态结构的潜力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与母体相似的生物体 ②极性;指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在不同轴向存在形态结构差异形态上端称“茎极”,下端称“根极” ③插条育苗成活关键是插穗能否形成根系 v 2.生根机制v 插穗的生根部位是在皮部和愈合组织部分有些树种如杨、柳等以皮部生根为主;而悬铃木等以愈合组织生根为主;嫩枝插条尚无根原基,均从愈合组织生出新根 ①皮部生根 木质化(硬枝)插穗容易生根的树种(杨、柳等),其皮部能形成大量特殊的薄壁细胞群,即不是根原始体这种薄壁细胞群多位于枝条内最宽髓射线与形成层的结合点上,这是因为宽髓射线处营养物质贮藏丰富,适于形成层细胞的迅速分裂插穗入土后,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下,根原始体不断发育,并穿越韧皮部和皮层长出不定根 ②愈合组织生根 植物局部受伤后,具有恢复生根,保护伤口,形成俞伤组织的能力树木插穗的下切口因受愈伤激素的刺激,引起薄壁细胞的分裂,而形成一种半透明的突起物,即初生愈合组织。
其作用是保护伤口免受外界影响,并吸收水分、养分初生愈合组织继续分生,进一步形成与插穗相应的形成层、木质部、韧皮部等组织在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条件下,从生长点或形成层中分化产生出大量不定根 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v(一)内因;包括树种的遗传特性,母树及枝条的年龄、枝条部分及营养含量等 1.树种 不同树种插穗成活难易差别很大易生根树种:杨、柳、悬铃木、杉木、水杉、银杏、无花果等;不太易生根树种:雪松、龙柏、刺槐、女贞等;难生根种;马尾松、樟、板栗、核桃、苹果等 2.母树年龄:母树年龄越大,枝条生根越困难插穗以一年生枝为好 3.枝条部位:根颈处萌发的枝条再生能力强;着生在主干上的枝条,再生能力较强;而树冠部分和多次分枝的侧枝插穗成活率低同一枝条的中下部位插穗成活率高,梢部最差 4.枝条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越高,越易生根,即C/N大,插穗发根快而多因而常绿树种插穗带适量叶片能促进生根(叶能供营养物质及生长刺激素)v (二) 外因:插穗的成活和生长与土壤、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1.土壤 土壤中水分、温度、质地影响最大,①扦插后,若水分不足,既不利生根,又会失去平衡。
应保持土壤湿润;②生根最适温为20℃±,常绿树以23-25℃宜;③生根时呼吸强烈,需通气良好 2.气象 大气相对湿度和日照较重要增加湿度(遮荫、喷水)可减少水分蒸腾;一定的光照是光合必需条件,但强烈的直射光常使土壤干燥、蒸腾加速,因而必要时适当遮荫 三、截制插穗 v 1、采截时间:多数树种宜秋末冬初落叶后采集枝条,并及时截制插穗v 2、截条部位 枝条中、下段的生根率最高,因为枝条基部和中部插穗所含营养物质多,且枝条中下部插穗的根原始体数量多v 3、插穗长度 根据树种生长迅速及环境条件而定,生根快、湿润地区宜短,反之长,一般常绿树种10-35cm;池杉、水杉、湿地杉10-15 cm,雪松15cm±必须保护好插穗上端的第一个侧芽或顶芽v4、下切口形状 有平口(∪),钭口(V),双钭(V),干旱条件下,生根慢树种宜钭切,切口要平滑,上切口不应离第1个芽太近,应有1-2cm间距v5、插穗的水分 插穗失水会影响生根率及成活率,应在背风处或室内截制,按小头直径分级后,50或100根为1捆,在扦插前与湿砂层放于沟内贮藏 四、促进插穗生根的方法 v 1、浸水处理 扦插前,将插穗放水中浸泡3-5天,使吸足水分,有利于生根、抗旱,同时对生根抑制物的消除有作用。
v 2、生根促进剂处理 ① ABT生根粉(生长素、微量元素、赤霉素);② 茶乙酸: 哚丁酸等生长素类;③维生素B1及维他命H等维生素类;④高锰酸钾、硫酸锰、硝酸银等药剂类;⑤蔗糖、葡萄糖、尿素等营养物质类五、扦插技术 v1、扦插季节 春秋两季均可,但以春插为主,春插宜早,在土壤刚化冻、芽未萌动前扦插;秋插为防止干旱,插后应覆土,到春季萌动时,将土扒开v扦插前需细致整地,施足基肥,使土壤疏松、水分充足密度因树种生长速度及土壤肥沃程度而定,一般行距30-80cm,株距10-30cmv 2、扦插角度及深度 落叶树种的长插穗宜钭插,一般短插穗垂直插;干旱或土很松处直插,湿润条件宜钭插,常绿树种一般直插v 落叶树种在条件较好处,地上露1-2个芽,在干旱或沙地苗圃则全插入土中,常绿树种插入1/2~2/3六、插条地的管理及苗木保护v1、灌溉 扦插后要及时灌溉,但落叶树种春插地不宜过多灌溉v2、中耕 插穗生根及发芽过程呼吸强烈,故通气需良好灌溉后及时中耕,结合除草,病虫防治v3、控制蒸腾措施 遮荫、喷灌v4、除萌、抹芽 荫芽强的树种(杨柳),需除去主株以外的萌条,及时摘去叶以及腋间生长的嫩侧枝、芽。
§2 嫁接育苗 嫁接——切取植物枝或芽(接穗),接在同种或另一种植物的干上或根上,胚芽上(砧木),使之愈合成为一个独立的植株 v特点:v① 抗生强因嫁接苗地下部分是砧木的根系;通过选择适宜的砧木种类来增强其适应性v② 开花结实早嫁接苗的地上部分(接穗)是:其母株生长发育的延续,可造壮龄树花枝,提前花实v③ 节省种子等,对于不易得到种子或扦插难以生根的树种,此为最佳繁殖方法v④ 提高观赏价值,可通过选择矮砧等目的性状之一,嫁接目的品种一、嫁接的成活原理v嫁接成活的前提取决于砧木与接穗的新和力 亲和力——砧穗双方愈合并生长发育成一新株的能力,即双方在内部组织结构、生理、遗传上相近,并能形成统一的代谢过程的能力 亲和力强弱与砧穗间的亲缘关系相关亲缘关系越近,亲和力越强同种或同品种间嫁接亲和力最强,这种组合叫共砧(或同砧)同属间有一定亲和力,不同属间嫁接困难 v嫁接的成活,主要依靠砧木和接穗形成层细胞的再生及隔洽能力成活的嫁接苗砧穗为一体,地上部分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矿质营养靠砧木供给,开根系生长发育所需的碳水化合物等靠接穗形成的树冠来供给 二、砧木和接穗的选取v 1、砧木的选择① 与接穗有良好的亲和力② 适应栽培地的环境条件③ 对所要栽培的树种、品种的生长发育有良好的影响④ 易于繁殖⑤ 具有符合栽培的特殊性状v2、接穗的选取① 栽培目的树种或品种② 发育健壮,无检疫病虫害的优良植株③ 母树中上部,发育充实,节短,芽体饱满的枝条,以一年生枝为主。
春季枝接在休眠期(1-2月份)采穗,芽接随采随接,采当年生健壮枝,并立即剪掉叶片,将下端浸于水中 三、嫁接主要方法 1、枝接 用枝条作接穗进行嫁接时间以砧木树液开始流动时最好对伤流大的,可提前5天折断枝条) (1)劈接:适于较细(D=2cm±)的砧木将接穗削成楔形,削 长2.5-3cm,削面平滑;将砧木从地表以上8-10cm平滑处剪断,并削平剪口再选顺直面劈切口,劈口通过砧木横断面中心(髓心)用劈刀将劈口撬开,轻轻将接穗插入,接穗可外露0.3cm±注意使砧穗形成层对准夹力小的,用塑料薄膜条(或黄麻)缝紧再用堆上、套袋、缠缚、涂封等措施保持接口和接穗顶端的湿度 v(2)切接:适于稍粗点(3-4cm±)的砧木将接穗肖带木质部(不过髓心)处削一个长削面(3-5cm),其背面末端削小钭面(0.8-1cm),留2-3芽剪断剪砧,在略带木质部垂直向下切开砧木,切口长与接穗长削面相当长削面朝内插入砧木切口,使形成层对准 接切接的接口必须绑缚严紧,接穗顶端涂保护剂封顶(沥青油等) v (3)插皮接:适于直径较粗砧木将接穗从砧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插入,长削面朝木质部v (4)髓心形成层对接:多用于针叶树嫁接。
剪取10cm±带顶芽的1年生枝作接接穗,从顶芽下2cm,逐渐向下过髓心平直切削6cm土削面,再背面钭削一子钭面,砧木是主干顶端1年生枝,在略粗于接穗的部位摘掉针叶切削,并去掉切井的砧木皮层,将接穗长削面朝,对准形或层,使子削面插入砧木面之切口内,然后用塑料条绑紧 2、芽接 芽接是从接穗的枝条上切取1个芽嫁接到砧木上,春、夏、秋凡皮层能剥离时均可从接穗枝条芽的上主1-1.5cm,处下刀,带木质部直向下平削至芽基以下1.5-2cm,横向钭切一刀取下芽片在砧木上距地面8-10cm迎风面平滑处,从上向下削与接芽片宽相当的切面,下端横切一刀去掉削片,随即将芽片插入砧木切口,形成层紧贴对准,除芽体外,伤口全部用塑料薄膜条缠严缚紧秋季较好,芽饱) §3 其它营养繁殖苗的培育 v一、埋条育苗 将整个枝条水平埋于土中,使其生根成苗,埋条枝条比插条长一处生根,全条成活,适用于扦插不入易成活的树种(如毛白杨等),当苗高50cm±,要从苗木株间截断埋条v二、压条育苗 将未离母体的枝条压于土中,待其生根后,再从母体上切断,使独立成株,用于韧皮纤维长的树种v三、根蘖育苗 用于根部萌芽性强的树种。
将母树附近土壤挖开,切伤根系,诱发大量蘖苗,将这些从生苗分开移植到苗圃中培育 第五章 育苗新技术 §1、组培育苗一、概述v 1、定义 植物组织培养——指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各种活的植物组织或部分器官,给以适合其生长发育的条件,使之分生出新植珠的一种技术v 2、组培种类: 器官培养,胚胎培养,子房和胚珠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融合v 3、在育苗上的应用 脱毒(茎尖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扩繁)二、操作技术v1、准备室: ①洗涤—配培养基—培养基分容器后,与滤纸、无菌水等—同高压锅消毒②外植体冲洗漂→冲 v 2、接种室 ①先用紫外灯灭菌半小时,熄灯20分钟后进入; ②用升汞消毒外植体(5-10分钟),再用无菌水漂洗3-5次;③打开超净工作台;④取无菌滤纸及火焰灭菌工具;⑤外植体放无菌滤纸上吸水后切成含1-2个节间的茎;⑥垂直插入培养茎;⑦烧瓶口,封口 v3、培养室:20-25℃;光10-14h,2000Lx; PH55.5-6.5 植物组织培养能否成功,选择适合的培养基是重要因素促进愈合组织生长、分化和生根,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动素和生长素的含量,过高过低均不利。
v4、移栽 试管里具有3-5条根后可移栽先锻炼:打开试管,放在与培养环境相近处3-5天移栽:用清水洗净琼脂—栽入底部粗砾、上部覆细土,或(粗砂+石至 石等)——塑料 膜盖于室内10-30天—移入田间§2 无土栽培一、不用土壤,用其它基质培养植物 优点:1、可直接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 分、水分,通气条件好,所以成活 率高 2、不受环境(尤其土壤限制)水培有机基质培 营养液 ≠ 培养基 ≠ 培养基质 全光扦插喷露育苗 大棚或露天 无菌固定作用 §3 容器育苗容器育苗 :利用容器装入培养基质培育苗木一、优点v1、造林成活率高 因为根系无损,处于自然状态v2、节省土壤、劳力、种子 对因地要求不严,减少了除草人力,播种量小v3、利于机械化 节省了起苗,假植,从肓苗—造林可机械化操作v4、缩短肓苗周期 劳力利用均衡,秋季补植宜用v 5、适于恶劣环境地区的造林绿化 所以带原基质 从造林效果看,容器育苗是最经济的育苗方式但技术较复杂,运输费用等二、容器种类及规格 v1、种类 制作材料来源广、加工易、成本低、保水性能好、不易破碎。
塑料薄膜容器、泥质容器、蜂窝纸杯、硬塑杯、竹筒、泥炭杯、稻草杯、木片、牛皮纸、树皮、牛粪杯v 2、容器规格 (Φ×h) 取决于树种、育苗年限、立地条件等 在保证造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小规格容器 三、育苗基质v 就地取材:来源广、成本低、有一定肥力、理化性能好,排水通气良、质轻、不带病原菌及杂草种v基本基质(黄心土、火烧土、腐殖质土、泥炭等)v+肥料(有机肥或过磷酸钙等)v+酸验度调节(福尔马林等消毒,石灰或酸性化肥调pH) 四、培育v整地作床——装填基质——摆放容器——播种、扦插——移植(芽苗移栽:难出苗;成苗移入容器:恶劣地造林)——苗期管理(追肥、浇水、间苗、除草、病虫防治)v灌水:相对湿度60%,基质含水量18-60% 追肥幼苗期:N:P:K=10:52:10 硬化期:N:P:K=0:52:34 硬化期:N:P:K=0:52:34 速生期:N:P:K=20:20:20 §4 棚室育苗 v优点: ① 可人为控制湿、温、CO2浓度 ② 便于机械化作业(喷灌、施肥) ③ 可反季生产名贵花木、以满足市场v缺点:棚室土培,病害多v以配合消毒肥基质为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