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郑秉文三中全会《决定》对养老保险在理论上有两层突破.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6184675
  • 上传时间:2017-09-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8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郑 秉 文 :三 中 全 会 《 决 定 》 对 养 老 保 险 在 理 论 上 有 两 层 突 破2014 年 12 月 28 日 12:32来源:中证网0 人参与 0 评论中证网讯 社会保障国际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 2014》发布式 12 月 28 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教授在发布式上表示,三中全会《决定》对于养老金制度在理论上有两个层面上的突破第一个突破就是在名义账户 NDC下消除了扩大激励机制的制约, 为扩大账户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二个是突破混合型制度以下是他的发言实录:郑秉文:各位领导,今天是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 2014 发布会 ,主题为三中全会的理论突破与名义账户感谢各位领导参加第一单元发布报告,通告我们团队经过一年的工作的结果致辞之前我必须向大家说一下,养老金报告是 8 个同志近九个月艰苦的工作的成果 ,他们今天从外地赶过来,我代表社科院的团队 ,对八位同志表示谢意 !我们分报告写的内容非常集中,研究名义账户方面目前国内是最好的, 也是最前沿的,最结合实际的我们这个团队对国外的名义账户追踪也是最紧密的,目前手里做的名义账户最新的翻译,明年发布。

      如何看待中国三中全会改革形势 ,为什么向名义账户转型我讲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社保的突破三中全会内容十分丰富,核心思想是经济体制改革在现阶段应该深化, 应该摆正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社会保障领域是否有市场和政府重新处理关系的问题,在社会保障改革领域当中如何处理好五个市场的关系,这个思想是非常深邃的三中全会决定 45 项内容对社会保障制度做明确的规定是这样的表述, 为节省时间就不读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社会保障公平和效率问题相辅相成同时指出全面改革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完善个人账户制度 ,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参保人的权益,这是核心这条内容的关键是我们从以往的 13 年的做实个人账户试点 ,完善个人账户确立可持续,精算平衡的原则三中全会不仅仅强调坚持结合的形式, 不仅仅是如何建立账户的形式,更重要是引入账户初衷 ,建立账户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我们要回归,回归建立个人账户的本原,本原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是非常重要的理论突破我理解两层含义:在名义账户 NDC 下消除了扩大激励机制的制约 ,为扩大账户提供了理论支撑1997 年建立账户的比例是 11%东三省以外的其他省份做实账户的时候开始,世界银行和其他的学者一直问最终要做实 8%。

      很难解释 ,要想扩大账户的比例,想提高激励性很难,受做实账户机制 ,转型成本,这个回顾告诉我们这个道理第二个突破混合型制度,我们在建立制度之初 ,明确建立是混合制度 ,混合型制度有很多种,我们现在正式纳入到中国的混合制当中来 ,看成是我们所追随的这样的制度还有一种是积分制的,混合型名义账户是从 90 年代初兴起,现在是 7 个国家采取这样的措施中国在明年就是第 8 个国家, 我们要成为第 8 个国家制度作为社科院做出的应有的贡献第二点为什么要转型,我们做实 14 年,为什么不做实呢?我们也想怎么样来表达,得做一个解释,这个解释既很学术,又很艺术从两条来解释:第一条向名义账户转型直接原因,第二条深层原因直接原因是什么?表面上看是转型成本巨大, 需要很多的钱, 需要三万四千亿,已经做实四千亿,成本承受不了 ,财政压力大在解决成本的时候各国有各国的高招 ,有的国家是私有化等等但是当我们说直接原因的时候一定会问到一个事实,有三万四千亿的记账额, 全国是二万八千亿,相差不多,一做实剩不了几千亿,压力不是很大啊?这个问题确实是这样的有钱的地方做实的多,没钱的地方根本无法做实这就是转型的直接原因, 成本巨大。

      但是我现在确实也差不多有这么多钱,不可能做实差不多这么大的规模的账户原因, 这是最后一根稻草,但是还有根本,就是深层的原因我们做的是符合艾伦规律 ,就是大家学界都说的一个人口自然增长率,加上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二者之和 ,如果要是大于投资收益率的话不这么做有损失就是二者相加, 投资收益率或者叫内部收益率 ,或者叫生物收益率,实际收益率是有巨大的差别这个差别在中国来说太巨大了,前面二者加接近 15%,后面收益率就是 2%,损失是 12%,十几年损失一万三千多亿,这是巨大隐性的损失, 这个隐性的损失就是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钱,不能做实这么多账户的原因我们财政这么紧张还是有一些钱也不愿意做实的原则, 上海从 2008 年做实两年 ,每年是 2 个亿的利息钱,这也是中央政府不愿意做实的原因这么做是理性的,这个理性思维是导致目前制度转型的重要的深层的原因, 是根本,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我们要这个账户的目的还有什么?只有一个目的,只有它是目前能够拯救这个制度的根本我们在转型的时候向名义账户转型不应该简单的把账做空(混合化) 扩大账户比例,让账户持有人得到实惠 ,增加激励性,增加他们的缴费,未来可以获得更高的替代率,养老金更多一些,这是对个人来说。

      对制度来说可以增加制度的收入 ,扩大制度的老龄化,这个是转型的根本目的我们这个研究设定了三个假定条件,一个是小账户, 第二是 16%+12%,第三是 28%+0%,全账户,我们在这个基础上要分析重点放在第三个全账户上, 全账户是本项研究的政策主张,我们倾向于全账户全账户有很多的不同的假定 ,不同于小的方案一个是引入社会养老金, 规模和基础以 2013 年的 3190 亿为基础,占 GDP 不到 0.5%,相当于替代率 5%,统筹养老金来自于财政转移支付统账结合的同城乡居保,现在的城镇职工来自于雇主的缴费公共财政全民应该均等的制度第二特点,如果用财政做一个统筹养老金的话把雇主养老金做成统筹基金, 拿到以后可以得到 9 个制度上运行上的提升一个最大的提升是我们消除了制度的便携性的困难,不能从这个地方转移到那个地方, 统筹基金仍然为地方政府的羊肉不能提高统筹层次, 导致很多制度的弊端,这里有九条,不一一说了,非常的重要人口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财政负担不是很严峻的,全国 4 千万人党政机关地方单位分布在地方个人,在座党政机关好多专家,还有一些领导同志,做课题汇报!下面由课题组的五个同志给大家汇报,讲机关事业单位改革方案,然后对照机关事业单位的方案对企业进行改革,再对三个方案进行比较,以及改革潜在的隐性财政负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