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巢湖地区地质调查报告 最终版.doc

47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88892858
  • 上传时间:2019-05-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56MB
  • / 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巢湖北部地区地质调查实习报告姓 名: 季林 学 号: 2012213013 班 级: 勘查2012级1班指导教师:施小平 钱家忠 严小三 马雷 刘国生时 间:2014.12.25—2015.1.7 目 录第一章 前言 1 一、实习任务 1二、实习目的 1第二章 实习区概况 2第三章 地质条件分析 4一、地层 4二、矿产 14三、岩浆岩 15四、构造 15(1)褶皱 15(2)断层 18(3)节理 20第四章 地貌、水文与工程地质 22一、地貌 22二、水文地质 24三、工程地质 24第五章 结语 26一、实习的见闻和思考 26二、实习感想 26参考文献 28 第一章 前言野外地质实习是我们勘查专业学生最重要的教学实践活动之一,更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虽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并日益广泛地渗透到地学领域中来,但是迄今为止,解决地质问题的新技术、新方法所需要的大量原始地质信息(资料与数据),主要还是通过野外实地的地质调查而获得开始本专业的学习以来,我们在三年的时间里先后学习了《地球科学概论》、《构造地质学》、《测量学》、《地貌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学基础》、《岩体力学与工程》、《矿物岩石学》等基础地质勘查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课程,通过对这些课程学习以及大一的地质认识实习和小学期的工地实地观摩,我们对基础的理论知识有了比较全面的掌握和深刻的认识。

      本次巢湖地质填图实习涉及到众多基础地质理论,诸如矿物学、岩石学、地层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貌学等学科,因此它实际上是对我们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一次大检阅,一次综合性的实习,同时也是一次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的综合而有系统的训练学院组织本次实习的目的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即将之前所学的书本的知识同野外各种地质现象相联系,进一步认识各种地质构造和水文及地质工程现象,从而在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其次就是引导我们运用在课堂上了解的地质学基础理论和方法去认识实习区的地质现象,即从专业的角度认识我们熟悉的山、水、土、石,从而观察了解过去或现代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再次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通过本次实习能够熟悉区域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让我们掌握野外地质路线踏勘、地层标准剖面测量、地质填图和地质报告编写的基本知识、方法与技能通过学习这些野外的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初步建立地学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独立从事地质调查设计和野外调查研究的能力,为今后的课程学习和地质勘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此次实习的主要任务有:(1)熟练掌握罗盘的使用方法和野外地质观测的记录方法。

      2)了解实习区地层时代、层序、岩性、化石、矿产、厚度和接触关系,并能应用所学知识对实习区沉积相、岩相、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进行初步分析3)肉眼较熟练的鉴别实习区各种沉积岩(碎屑岩、黏土岩及生物和化学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和各类矿产,并能掌握主要岩石类型和矿产特征的描述方法4)认识实习区沉积岩层中的原生构造(波痕、层理、缝合线、虫迹等),并能应用这些原生构造解决有关地质问题5)掌握褶皱和断层等构造野外研究方法和识别标志,认识实习区的构造特征,并能根据实习区褶皱和断裂的组合特征进行初步的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追溯构造演化史6)初步了解实习区地貌、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特征7)掌握野外原始资料编录方法,学会画信手剖面图、路线平面地质图和露头地质素描图8)掌握实测地层剖面图的编制方法和绘图基本技能,学会1:2.5万实际材料图的读图以及填图方法,掌握1:5万地质图的填图和彩绘方法9)掌握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内容、格式和要求,学会撰写实习报告总之,地学实习,尤其是区域地质调查实习是我们专业学生最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涉及众多的基础地质知识、技能和方法,是大学阶段一次比较系统的综合训练过程。

      在我们将来的工作中会有很有用的价值,所以我们对于这次地学实习应该全身心的投入,认真完成任务,达到我们预想的目的第一章 实习区概况一、 巢北地区概况巢湖市位于安徽省城合肥的南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淮南、合九铁路及合宁、沪蓉、合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长江流经巢湖市182公里,芜湖长江大桥和铜陵长江大桥横跨长江天堑,是巢湖市连接江南的跨江通道巢湖北部地质实习区位于巢湖市北郊,距合肥66km,其范围是东经117°47′—117°54 ′,北纬31°36′—31°42 ′,面积33km2,山脉走向北东向10°—40°,平面“M”型展布,由西向东主要由龟山、马家山—平顶山、朝阳山、碾盘山、凤凰山一麒麟山一大尖山、柜嶂山等组成最高山峰大尖山海拔350m,一般山峰海拔高100-300m最低处20m实习区内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北西为低山丘陵,海拔在20-400米之间,一般山峰在200米左右山脉走向为南西向展布南部为安徽省最大淡水湖,面积753平方公里,湖面高程10米,湖水容量18亿立方米图 2-1 巢湖北部地区卫星影像图实习区交通条件优越,铁路(淮南线)、高速公路(合—裕高速公路)贯穿境内高速公路主干线连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江苏省南京市以及邻县庐江、无为、含山等地,乡村都有支线相通。

      以巢湖为中心,水上运输可通往合肥及长江沿岸各城市图 2-2 巢湖地区交通图本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分,无霜期长年平均温度为15.7℃—16.2℃,最高可达40℃,最低在-7℃年平均降水量1200mm,一般在1000-1158mm之间季节分布不均,春季(三-五月)占年降水量28-32%,夏季(六-八月)占38-44%,秋季(九-十一月)占18-19%,冬季(十二-二月)占10-11%,一年内七月降水最多,十二月最少区内属于季风气候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0—3.4m/s二、 前人研究成果1) 实习区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1934年,最早对巢湖北部山区进行地质调查的当推巢湖人徐克勤(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著有《安徽省巢县北部地质报告(1:5万)》2) 早在20世纪50年代,合肥矿业学院地质系(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前身)就将巢湖市北部山区作为地学教学实习基地3) 解放后不久,原华东地质局巢县地质队曾做过1:1万煤田普查,于1956年著有《安徽含山、巢县、怀宁一带煤田普查报告》4) 1956年,罗庆坤、郑成等老师对巢北山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地质调查研究,著有《巢县北部地质纲要》。

      5) l958年大跃进年代,为了寻找铁矿资源大办钢铁,原安徽省地质局合肥市地质队李云祝等,在该区曾做过1:l万泥盆纪铁矿普查,著有《安徽巢县凤凰山一炬峰山铁矿评价报告》,1974一1978年,安徽区域地质调查队进行了1:20万区域地质测量,著有《1:20万合肥、定远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6) 20世纪60年代,刘嘉龙、方观希和陆光森等老师合作编写《巢县地区常见古生物化石手册》,专供实习师生参考7) 20世纪60年代中期,金福全等老师在巢湖铸造厂西侧围墙外小池塘内(干涸见底)发现了大量古植物化石,从而首次确认巢北山区侏罗系的存在与此同时,在大力寺水库北猫耳洞附近发观了李氏野猪牙齿化石8) 1981年9月,以金福全老师为首的实习队在猫耳洞以北的灰岩洞穴中,发现并采集了大量的古脊椎动物(主要是哺乳动物)化石9) 1982年.刘嘉龙和金福全老师等对所采集的化石进行了系统地鉴定、研究,先后在淮南矿业学院院报和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专刊上撰写“安徽巢县第四纪地层及所含脊椎动物化石新种的特征”及“安徽巢县中更新世哺乳类化石新种一一兼论淮河过渡区地域分异、性状接引原则及自然史工程”等论文10) 1983年,安徽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运用“岩石地层单位填图”新方法,以巢湖市等幅做试验研究.进行了1:5万区域地质测量,著有《1:5万巢湖市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1) 1996年,李双应老师在巢湖下三更统南陵湖组中发现海底深水斜坡一盆地相英安质火山碎屑流沉积12) 2003年,王道轩老师陪同西北大学地质系张复新老师踏勘时,在大力寺水库北和州组中发现一小型小石柱珊瑚礁通过前人不懈的研究,大大地丰富了野外教学内容,加深了对实习区的地质认识,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区的地质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地质资料也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了基础自从八十年代后,区内先后有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30余所院校来此实习九十年代中期,我校承担的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地球科学专业群巢湖实习基地的建设》的研究和实施,深化了科研程度,丰富了教学内容,积聚了教学资料,并使得该教学基地能适应于大地学专业中不同专业的教学需要图 2-3 巢湖北部地区地质图第二章 地质条件分析区域地质概况安徽巢湖地质教学实习基地的大地构造位子处于扬子地块东北部的下扬子坳陷,西以郯(城)庐(江)断裂带与华北地块相分隔,东与太平洋板块相邻,其西南部与大别造山带相毗邻在地层区划上属于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六合巢县地层小区。

      该实习区的地质发展演化主要与上述相邻的大地构造单元相关整个扬子地块在青白口纪末期的晋宁运动(800Ma)完成基底固结,此后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大地构造单元演化阶段实习区地质条件一、地层巢湖市北郊山区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六合-巢县地层小区实习区内出露的地层有上震旦统、下—中志留统、上泥盆统、石炭系、二叠系、下—中三叠统、下侏罗统和第四系下—中志留统与中—下三叠统分别构成凤凰山背斜和平顶山向斜的核部,其他地层依次分布在它们两侧以古生界发育为特点,其中尤以晚古生界和下、中三叠统发育最完整且研究较详细(如表3-1)区内地层除古近系、新近系缺失外,自上震旦统灯影组至第四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尤以上古生界至下三叠统发育较为齐全;特别是下三叠统剖面完整,露头连续,化石丰富,是国际地科联印度阶和阿勒尼克阶“金钉子”被选层型之一从志留系的高家边组到三叠系的东马鞍山组,在实习区内出露较好,化石丰富表3—1巢湖地区综合地层简表 代纪世组代号厚度(cm)岩  性  描  述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芜湖组Qhw>10上段:灰黄色粉质亚粘土,含砾粗砂,底为锈黄色铁锰层中段:灰黄色粉质重亚粘土,棕褐色粗砂夹浅灰色粉质重亚粘土。

      下段:灰黄色粉质轻粘土,砂、砂砾更新世下蜀组Qpx2—38黄褐色含铁锰结核粉质轻粘土,下部含钙质结核泊岗组Qpb1—51浅棕红色微含砂粉质轻粘土,粉质重亚粘土,碎砾层,铁皮层山麓带青灰色含砾粘土夹砂、亚砂土透镜体侏罗纪晚毛坦厂组J3m>151紫灰色安山岩,粗安质火山角砾岩夹凝灰质岩屑细砂岩、粉砂岩早磨山组J1m>20砖红色中厚层砂砾岩与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三叠纪中东马鞍山组T2d96上部:灰黄色厚层状角砾状灰岩、泥质白云质灰岩下部灰色薄—中层灰岩,灰紫色含石膏假晶灰质白云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