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探究.doc
5页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探究[摘要]通过计算福州市主要工业行业能源消费量及相应 的碳排放量,总结了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的趋势和特点结 果表明,2010年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仍以原煤为主,占总能 耗的63%;然而与2007年相比,煤炭使用比例已有所下降, 电力使用比例上升近年来,福州市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有所 提高,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福州市能 耗较高、碳排放量较大的主要行业有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 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 织业另外,医药制造业虽然能耗较高,但其能源消费结构 比较合理,碳排放量较低;塑料制品业能源消费结构不够合 理,需进行优化调整[关键词]能源消费碳排放工业福州市2007年,福州持续27天35以上高温,"凤凰气象站” 将福州评为新“火炉”之首,城市热岛效应日益突显近年 来,福州市在保持工业经济增长较快的同时,工业能源消耗 量也快速增加,能源消耗量快速增长对碳排放的增加起着决 定性的作用[1],因而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作为海 峡西岸经济区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市已经明确要建设低碳的 生态宜居城市;但目前冶金、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仍占较 大比例,能源消耗较大,碳排放量居高不下,‘十二五”期 间节能减排的形势较为严峻。
工业与资源、环境存在极大的相关性,分析工业产业结 构与能源消耗的关系意义重大[2];而开展能源消费碳排放 研究,对了解碳排放机理、制定碳排放政策也具有重要意义 [3]目前已有不少学者研究碳排放的机制、规律及减排措 施,如能源利用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4, 5],王灿等开展了 碳减排对经济影响的研究[6],赵敏等人对上海市能源消费 碳排放进行了分析:7],肖黎姗[8]等人对福建省能源消费碳 排放的特点和趋势进行了研究,查冬兰等开展了地区能源效 率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差异性的研究[9];但与工业行业能源 消费情况相结合的研究较为少见因此,本文通过对近年来 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情况开展研究,就进一步加大 节能降耗工作力度提出建议,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确保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能耗消耗量与碳排 放量逐步下降1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分析1. 1工业能源消费趋势分析工业能耗是福州市能源消费的重点,近年来福州市工业 能源消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工业能源综合消费趋势见 图12007年,全市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为913.9万吨标煤, 至2010年,全市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快速上升,达1835.4万 吨标煤。
2005年〜2010年,福州市单位GDP能耗有所下降, 从0. 735吨标煤/万元减少至0. 64吨标煤/万元,下降13%, 说明福州市近年来的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2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结构分析2007年、2010年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结构见图3,其中 原煤消费量所占比例最高,2005年达70. 2%, 2010年下降至 63. 0%;其次是电力,2005年占15. 5%, 2010年上升至24%; 焦炭、燃料油、液化气等其他燃料分别占0.2%〜11. 1%O目 前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原煤,属于高 碳经济运行,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低近年来, 随着节能降耗工作的推进和清洁能源的推广,福州市工业原 煤消费比例有所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电力消费比例上升1. 3主要耗能行业分析根据2010年统计数据,福州市工业耗能最大的行业是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占45. 39%;前几位依次是黑色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医药 制造业等,前五位行业的综合耗能占总耗能的比例达到 83. 97%O其中,煤炭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福州的三大火电厂, 除了火力发电外,其他行业的能耗,还是以电力为主,其次 是燃油,说明福州开展禁煤、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取得一定成 1.3主要耗能行业分析根据2010年统计数据,福州市工业耗能最大的行业是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占45. 39%;前几位依次是黑色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医药 制造业等,前五位行业的综合耗能占总耗能的比例达到 83. 97%O其中,煤炭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福州的三大火电厂, 除了火力发电外,其他行业的能耗,还是以电力为主,其次 是燃油,说明福州开展禁煤、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取得一定成 2福州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2.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在计算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时,采用能源平衡表中的终端 消费量(标准量),不计加工转换、运输过程中损失能源的 碳排放。
由于无法收集到完整时间段的各类能源终端消费数 据,因此选用了覆盖研究时间段的几类主要能源,包括原煤、 焦炭、液化石油气、柴油、燃料油和电力,数据来源于福州 统计年鉴[10]由于这些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较 高,可以认为近似等于终端能源消费总量本文参考陈冠伟 等人[3]的方法,采用《IPCC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11]中的缺省二氧化碳排放系数,计算能源消费碳排放:式中:C——能源消费碳排放;Ei——第i种能源消费 量,万吨标准煤;P——标准煤热值,万吨标准煤热值为 2. 93X105GJ; Ai——第i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系数;n—— 能源种类数2007年〜2010年福州市工业主要能源消费量 及各类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系数见表2表2中,碳排放强度 等于碳排放量与GDP的比值[7],由于本文主要研究工业能 源碳排放,因此用工业总产值代替GDP进行计算2. 2结果分析由图4可知,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逐年增长, 由2007年的3144. 8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5042. 8万吨,增 长60. 4%; 2007年〜2010年福州市工业总产值从2751. 7亿 元增长到4528.6亿元,增长64. 6%;二者的增长趋势较为接 近,印证了工业的发展是能源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动力。
就一 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历程而言,碳排放强度可以反映其在经 济发展的同时对减缓气候变化的贡献,从某种程度上碳排放 强度下降率可反映能源利用和相应碳排放的经济效益提高 程度[13] o福州市2008年碳排放强度有较大的上升,2009 年〜2010年呈下降趋势,总体上看,福州市能源利用效率和 碳排放经济效益呈上升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