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长期环境保护规划.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08559227
  • 上传时间:2024-0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长期环境保护规划   乡镇环境保护规划  一、仙女镇区域背景 (一)地理位置   仙女镇东与问安镇接壤,南与马家店街道办事处、董市镇交界,西与安福寺镇相连,北与当阳市毗邻,总面积170.67平方千米 (二)气候条件 仙女镇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雨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特点,主要气候指标如下: 气温年平均气温15-16℃,月平均最高气温28-30℃,月平均最低气温2-6℃ 降水量年降雨量1025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5-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1%左右 无霜期无霜期270天以上 (三)区位优势 全镇区位独特,交通便捷沪蓉高速公路、汉宜高速铁路、枝当公路纵贯仙女全境,沪蓉高速公路与京珠高速公路互通,枝江道口在仙女镇境内,汉宜高速铁路枝江火车站设在仙女镇距焦柳铁路枝江火车站、三峡国际机场、枝江港码头均不足20分钟车程,距武汉天河机场240公里,构成了水、陆、空、铁“四位一体”的交通网络,交通条件极为便利  (四)社会经济发展状况202X年,全镇完成农业总产值63500万元,同比增长18.03%;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48300万元,增长96.77%;实现财政总收入2702.69万元,增长20.17%;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36.46万元,增长59.57%;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480元,增长10.68%。

        近年来,仙女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镇内共有中小学6所,教师182人,在校学生1771人投资120万元新建的卫生院门诊大楼、投资近200万元的综合文化站已先后投入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均超过98%,群众满意率超过95%,群众群体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 (五)条件分析 纵观仙女镇的生态乡镇创建形势,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并存,只要全镇共同努力,我镇的创建目标一定能够得以实现   1、有利条件 (1)国家政策导向的优势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向农业倾斜,各种惠农政策和补贴相继出台作为枝江市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即将赢来现代农业发展的机遇期 (2)旅游资源潜力较大枝江步步升、仙女农家乐构成了独特的风景,具有非常大的开发潜力  (3)市委、市政府和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仙女镇环境保护工作4)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步提高  (5)仙女镇工业发展实行“一镇两区”规划布局,主要工业基本全部放在仙女工业园区,园内基本无工业污染   2、不利条件:   (1)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水平不够,现代化、大规模种植没有形成燎原之势,缺乏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

        (2)资源条件相对缺乏,特别是矿产资源匮乏,较大程度地限制了乡镇企业发展的门类   二、规划目标与指标   (一)仙女镇的功能定位   仙女的功能定位:休闲旅游、宜居生态   (二)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湖北省重要的生态休闲旅游名镇 具体目标按照高速公路以南激活“一方热土”,建“工业新区”;高速公路以北保持“一方净土”,建“生态新区”的思路,大力推进生态休闲旅游名镇建设   (三)规划指标  1、经济社会发展    202X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0.20亿元,财政总收入14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45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00元;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全镇通村公路通达率、硬化率达到95%以上;农田排灌沟渠硬化率达到70%以上,灌溉保证率达到90%以上;加大投入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  2、城镇环境目标   力争到202X年,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5平方米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城镇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 3、乡镇生态环境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标准要求,逐步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努力实现创建宜昌市市级生态乡镇。

         三、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一)水环境保护规划   1、规划目标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宣传来提高人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大力开展依法检查来促进水资源保护,来实现水资源无污染的保护目标 2、水资源保护措施  (1)增强水污染保护的宣传工作力度,提高人们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性2)严把有污染水资源项目关   (3)加强村民自觉参加到保护水资源的活动中来,做到不往河内倒脏水、垃圾、农药瓶、化纤衣服等污染性东西4)不往河内排污5)农村饮用水源划标立界 3、水污染防治措施(1)加大依法宣传的力度,人人都做防治水污染的宣传员、监督员2)对有水污染的企业生产项目实行整改3)对水资源周围实行围堰保护,建设天然屏障4)开展依法检查,制止破坏水资源的污染行为5)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栽种风景林6)防治不法分子的破坏,保证水资源及安全 (二)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1、规划目标   力争到202X年全镇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不引进带有空气污染排放气体的项目2)使用节能环保锅炉,确保烟尘达标排放。

      3)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4)实行循环再利用  (5)推广“四位一体”沼气池,使用清洁能源  (三)噪声及固体废物控制规划    1、噪声控制(1)目标:    通过对环境的综合治理,切实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噪声污染,创造最佳的人居环境,达到国家一级标准2)控制措施限制噪音污染项目的引进,对现有的企业有噪音污染的进行综合治理,通过植树、修高围墙、更换和革新改造设备减少噪音污染,禁止使用大功率的有噪声污染的音响设备   2、固体废物控制   主要固体废物有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煤矸石、秸秆及其它工厂边角余料1)规划目标  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工厂边角余料回收厂制造新的工业原材料,达到无害化目标2)控制措施   一是建设垃圾处理厂,对垃圾实行分类存放、处理,暂时采用填埋式,202X年时采用无害化处理  二是人畜粪便再利用,作为沼气池的原料,生产沼气和优质有机肥三是将秸秆用于制作秸秆饲料或秸秆还田作有机肥   (四)生态建设规划 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小城镇建设规划编制规划》为依据,从治理环境脏、乱、差入手,按照“一镇两区”的发展思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现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四赢目标,把仙女镇打造成生态休闲旅游乡镇。

      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抓好生态旅游产业园区建设二是抓好集镇美化、绿化、亮化工程三是抓好环境保护工作 1、生态旅游旅游名镇 积极支持步步升文化村建设全国旅游名村;支持武汉归元寺恢复重建枝江弥陀寺,打造枝江佛教圣地;科学规划,丰富植被,提高品位,把晒金山林场打造为城市森林公园;支持建设东湖湖畔休闲观光度假区,支持新引进的中山日威食品公司建设中国最大的月饼博物馆,集游、食、购和亲身体验为一体,探索发展工业旅游加快推进仙周公路沿线花卉苗木产业带建设,尽快形成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生态绿化长廊倾力打造以步步升-日威食品-晒金山林场-弥陀寺-东湖为主要景点的生态休闲旅游区  (1)制定生态旅游休闲名镇总体规划2)种花种草种树,增加绿色覆盖面3)发展“农家乐”,丰富旅游项目4)镇内的所有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5)加大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   2、生态农业区   (1)编制生态农业总体规划2)发展有机无公害无污染绿色农业 (3)重点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扩大有机蔬菜、水果大棚种植面积4)重点发展有机蔬菜和水果,重塑百里洲品牌    (5)按绿色农产品标准化、技术化操作规范生产流程,不过度施用化肥,引进多种生物防治虫害等技术。

       (五)乡镇建设总体规划    1、建立1个中心集镇、22个村、6个居民点  2、建设一个垃圾处理厂 3、建设一个污水处理厂    (六)生态文明村镇建设规划   1、清洁能源的使用 施用煤气、沼气等清洁能源,力争到202X年,75%的农户使用清洁能源202X年,现实90%的农户用上清洁能源   2、生活环境的整洁   对村内闲置宅基地和违章建筑全部清理;家禽、家畜集中圈养,人畜分离;村内有专用公共厕所;垃圾废弃物集中处理,保洁制度健全    3、排水排污系统的完善 对污水、污气和固体垃圾处理,实现各项质量指标符合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标准,污水处理率达到98%以上   4、实施绿化工程  每村建设1-4米的绿化带,栽种行道树1.5万棵  5、村庄亮化工程    对汉宜沿线的农房进行外墙面改造,使村环境整洁优美 四、环境保护工程   (一)安全饮水工程   1、拟新建镇区自来水厂一座,增加安全饮水日供给量 2、扩建污水处理厂,对水源进行安全处理,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合格率 3、切实做好开源节流,加强《水法》宣传教育,动员全镇一起加入到节约用水、水土保持的行列中来。

        (二)污染控制工程   1、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2、坚持不上有污染的项目 3、加大污水处理的资金投入  (三)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1、集镇内绿化工程 2、沼气能源推广工程 3、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五、规划实施与保障 (一)组织保障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保证工作落到实处,成立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确保规划的贯彻落实  (二)政策保障   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水法》、《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加大执法力度,保护我们的环境   (三)经济保障 镇财政每年拿出一定的财政收入用于生态环境建设,保障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   (四)社会保障   广泛宣传教育,动员全民参加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开展好植树造林活动,组织广大党团员青少年义务植树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