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09933652
  • 上传时间:2021-11-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国金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摘要随着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成为必然要求本 文从社会责任的内涵入手,对金业社会责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针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 法律规制现状,提出了相关的法律规制建议关键诃 企业社会责任 利益相关者法律规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 人嘱目的成就但是,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却在近年來面临严峻的考验,经济与社会、人与自 然坏境的才盾FI益突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程度的加剧导致社会处于才盾集中多发时期, 不和谐因素越来越多理论界和企业界开始侣导“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新的企业价值理念 金业社会责任必须充分体现和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木要求,而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机制是使企业社会责任符合和谐社会的耍求的基本前提因此,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 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企业社会责任于20世纪初由美国学者最早提出,早期的企业社会责任侧重于伦理道徳层次, 后来逐渐进入法律视野,成为一个涉及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的重要命 题 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在其著作中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最早提出这个概 念,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认为企业社 会责任含冇道德因索在内。

      他主张“公司经营战略对社区提供的服务冇利于增进社区利益, 社区利益作为一项衡量尺度,远远高于公司的尺度”金业是以追求利益最人化为0的还是要承担社会责任,历來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赞成金 业社会责任论者认为,企业不仅仅应当为股东利益最人化承担责任,还应当对社区、雇员、消 费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而反对企业社会责任论者认为,股东作为公司风险的 最终承担者,企业应当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其惟一目的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來,消费者维 权运动、劳工运动的不断兴起以及伴随而來的金业信用危机、环境污染、能源危机、道德缺 失等问题的频繁出现,严重的危及到了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促使了人们开始对企业社会责任 问题的积极思考因此,到了 20惟纪90年代末期,企业社会责任逐步走上制度化的发展轨道 近年來金业的社会责任己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目前,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基木上达成了一致的观点,一般认为,所谓企业社会责任, 就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负冇一定的法律与道德义务以维护和增进企业 相关者乃至社会的利益其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法律责任企业在正常的 经营活动中应遵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做到合法经营,正当纳税;第二是对利益相关者的责 任。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雇员、债权人、消费者等企业作为一个理性的社会主体, 它的目标就是最人限度的取得经济利益但与此同时,必须兼顾对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保护,这 样才能为企业的持续稳定的实现赢利FI标打下棊础;笫三是环境责任,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 军,是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主耍主休,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其活动范围已经远远超出股东 利益之外,对社会、资源、牛态环境等的重大影响力己是其他主体所不能比拟的目前,虽然 各国都规定了相关环保方而的法律,但法律仅仅是最底限,不能够、也不可能涵盖所有的问题, 还是要求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第四是公益责任企业对社会公益的责 任内容非常广泛向社会公益事业提供扌廿赠与资助,设立学校的各种奖学金、助学金项目,促 进社会就业等等一系列活动,均可归入此责任范围企业进行这些慈善活动可以帮助企业自 身建立知名度,加强或者改善企业形象,社会公益责任多是道徳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应在 坚持企业自愿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法律的正确引导,以真正实现该社会责任的实际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木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其自身经营行为的道徳约束,它既是企业的 宗旨和经营理念,乂是企业用来约束其自身经营行为的一套管理标准和体系,是对传统经营 理念把赚収利润作为惟一口标的突破。

      这种新理念强调在经营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对 人的权益的尊重及対环境与社会的贡献,是-•种新的金业价值观金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个道 徳理念,在当今社会已成为对企业的现实衡量标准二、我国金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的现状分析我国法学界的冇识Z士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大力呼吁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立法规制 伴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在相关立法中逐步休现了金业社会责任的思想虽没有明 确出现“社会责任”一词,但法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承认已经零星地体现在公司法、劳动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法、社会保障法、公益事业捐赠法,以 及其他一些规范企业的法律法规中2005年10月27 H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人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新《公司法》, 其中第5条第1款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导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徳、商业道 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公司应当承担社 会责任,表明了社会责任的法律理念己经了注入我国《公司法》的立法精神当前,我国金业的社会责任正在得到不断强化和不断落实各地也涌现出了不少遵纪守法、 践行社会公徳、注重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和企业家。

      在日益繁荣的人背景下,富有的企 业家们捐赠社会已成为无可置疑的人趋势2007年12刀,冇瑞银投资银行发表的报告指 )11,2006年中国前50位慈善家的公开捐款在三年小增长到原来的8倍,截至到去年,捐款额达 到109亿美元然而,就冃前的形势來看,我国规制市场经济的法律还不够完善譬如,公司法修改以后,在强化 公司社会责任方而做了很多规定,但其存在的某些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将社会责任明 确写入公司法,其意义虽然重大,但由于其规定过于原则,而没有具体规定予以支持,因此缺乏 可操作性其次,公司法虽然增加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规定,但仍然存在着难以对公司债权 人提供周详保护的局限性在这样的悄况下,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制,一•些企业社会责任缺 失的现彖依然较为严垂例如,冇些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利用其经济实力及掌握 的信息优势,损害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些企业生产销伟假冒 伪劣商晶,视消费者的健康和人身安全而不顾;有些企业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转移其资产,逃避 债务,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有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顾法律规定,随意排放废弃物,不考虑口然 环境的承受能力,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还有诸如企业的丿崔仰纠纷,与劳动法相冲突的 管理制度问题、小煤矿的安全问题等等这些现彖说明在我国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是很 有必要的如果过分强调企业以营利为本、以股东利益为重的传统理念,势必会损害其他利 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三、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对策分析(一) 制定与完善与金业社会责任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法律法规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也是政府推动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在相关法律体系 建设中,应遵循以经济法为主导,其他法律辅助规制的方针企业是因在经营过程中产生外部 性效应而承担社会责任的而经济法的基木作用之一就是通过规制市场活动主体的外部性效 应,来侨正被扭曲的市场机制,限制“市场失灵”情况的发生而其他法律如商事法律侧重 于规范企业内部运转、经营行为,而非对外产生不良效应的行为任何一个部门法对其部门 内的法律行为的调整必须要借助于英他部门因而,需完善相关配套的法律体系建设二) 健全企业社会责任的惩罚制度,加强对现行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从FI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惜况来看,仍有一些企业钻法律法规的空子,不能很好的履行社会 责任原因是,冇的法律只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不具冇可操作性;冇的只规定了责任和义务,没冇 对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务的行为进行处罚的条款,所以在执法检查中不能起到惩戒作用,缺乏 威慑力。

      因此除了完善法律法规,增加相关处罚条款外,政府应当健全监管机制,加人执法力度, 使遵守者受到保护,违背者受到惩罚通过这些搖施,增大违背者的利益成本、道德成木乃至 政治成本,使行为主体面对高额的“交易成本”吋,惟一理智的选择就是口觉承担起社会责任三) 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行社会与政府的双向规制企业根植于社会,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植在当代,企业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是社会・政府评估企业运作情况的重要内容企业在口身的发展中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金业社会责任的和対方是社会的利益相关者广大的利益相关者对自身利益的呼吁可成为企 业发展的压力和动力,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持续发展政府作为金业社会责任 的相关主体,是一个特殊的利益相关者监督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也是政府的基木职能之一 企业社会责任暗含着这样一个理论预设:国家应适度干预社会的经济生活这就意味着政府 有必耍建立起激励利约束企业经济活动的长效机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使市场充分发挥其资 源配置的基本功用,同时尽可能为金业提供最大的发展空间四) 建立公益诉讼制度近年来如苏丹红、紫金矿业污染等类似事件的不断发生,公益诉讼制度日益为人们所关注。

      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对提起诉讼的主体进行了明确限制,即只有玄接利害关系人才有资格提 起诉讼现实中当企业违反社会责任时,涉及的侵害对象往往范围较广却缺乏直接的受侵害 人此外,受侵害对象比较分散及诉讼成木高昂等因素也导致了社会公共利益受损而无人追 究的现象公益诉讼制度能够较为冇效地克服这方面的弊端在公益诉讼中,原告可以是与 该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任何公民、社会团体乃至检察机关即一旦发现某企业有环境侵 权行为或产品质最问题,不管其白身利益是否遭受损害,都具启起诉资格为提高各种主体参 与侵害人众利益案件积极性,还可以考虑在胜诉后给了起诉人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除对 起诉主体资格加以规定Z外,公益诉讼制度述应该对诉讼参与人的确定、证据的收集、诉讼 结果的承担、费用的分配等程序性问题作出比较切实可行的规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