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哈尔滨十大著名建筑.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388231525
  • 上传时间:2022-11-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09.26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哈尔滨十大历史著名建筑1、精巧玲珑的木构建筑-圣•尼古拉教堂2、活泼温馨的花园住宅-中东铁路官员私邸3、舒展迷人的"新艺术"建筑-哈尔滨老火车站4、典雅庄重的"新艺术"殿堂--"大石头房子"5、富丽堂皇的"小凡尔赛"宫殿-马迭尔宾馆6、妩媚优雅的梦幻城堡-莫斯科商场7、儒雅俊逸的巴洛克商行-秋林公司8、高贵华美的巴洛克建筑-松浦洋行9、雄浑古朴的中国式建筑-文庙10、简洁明快的"手风琴"式建筑-国际饭店1、精巧玲珑的木构建筑-圣•尼古拉教堂随着俄国人的不断涌人,作为俄国国教的东正教也堂而皇之地在哈尔滨传播开来,各种东正教堂不断兴建,1898 年7 月,铁路 所属第一座东正教堂在香坊率先建成从这座简易教堂开始至奉世纪30年代,哈尔滨陆续建造了近30 座东正教堂,而俗称喇嘛台 的圣•尼古拉教堂是其中木构教堂的精品喇嘛台是哈尔滨最负盛名的东正教堂之一,它位于南岗中心广场(今博物馆广场)的正中央,原名圣•尼古拉教堂,亦称中央寺院 教堂的设计方案在俄国圣彼德堡完成,经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修建,以沙皇的名字命名,故名'圣•尼古拉”教堂于1899年10月13 日举行奠基仪式, 1900年春动工, 7月间义和团围攻哈尔滨,工程暂停,至1 900年1 2月竣工,历时1 1年。

      建成后的教堂成为南岗区乃至全城的制高点和标志性建筑南岗区是哈尔滨地势最高的区域,东西走向的大直街被老百姓称为" 龙脊”,而大直街与红军街相交成中心广场,位于广场中央的教堂无疑成为全城的景观控制点继圣•尼古拉教堂之后,中心广场周 围陆续修建了莫斯科商场(今黑龙江省博物馆)、秋林俱乐部(今秋林公司中山商场)、新哈尔滨旅馆(今国际饭店)等建筑,风格比较统 一,与周围合成良好的广场空间至此,中心广场及广场中心的教堂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中心站在教堂的台基上,西侧有莫斯科 商场红色穹顶的呼应;东侧与远处秋林商行银灰色的穹顶相对;而南侧则是与优美舒展的哈尔滨火车站遥遥相望这座精致玲珑的 八面体教堂,其尖尖的帐篷顶,小巧的"洋葱头"以及阳光下变幻迷离的光影是如此的迷人,在任何角度观赏建筑都会获得良好的景 观由于教堂处于广场中央,要求考虑来自不同方向人流的视觉效果,因而建筑采用近似于希腊十字的八角形布局,东面凸出而为 圣坛,西面为主人口,南北两侧均略凸成为次入口,平面布局简洁紧凑而合理有时人们不禁怀疑,如此错落有致的丰富形体,其 平面结构居然如此简单?事实上,这正是教堂的精彩之处这是一座典型的井干式木结构建筑,带有浓郁的俄罗斯民间建筑色彩。

      以整齐的圆木水平叠砌成为墙体,墙体交叉之处,圆木 相互咬合,这种连接的形式完全暴露,显示出清晰的结构特征,透出粗扩豪放的气质主入口处有双向室外木楼梯,覆以双坡顶篷 中部交叉成焰心状尖拱,拱心饰以精致的木刻花饰楼梯,栏杆及栏板同样饰以精美的雕刻;主入口上层为耸起的钟楼,四面透空, 覆盖陡峭的四坡顶,正中穿插坡度稍缓的双坡屋顶,下悬一口大钟,两侧各悬挂几口小钟每当铿锵的钟声响起,袅袅余音一定会 随着正脊耸立的三个小"洋葱头"屋顶飘向空中这三个并排而立的"洋葱头"顶饱满圆润,形态优美建筑正中耸起向内收缩的八面体鼓座,南北两侧次要入口上方穿插以双坡屋顶,山花板饰以精致的雕刻八面体鼓座之上是一 段略有放开的过渡结构,在此之上耸立高高的帐篷顶在帐篷顶基部呈十字形穿插四个焰心形尖拱,与主入口上方的尖拱相呼应 在帐篷顶的端部又接一个小"洋葱头"顶,使屋顶的形态更加丰满,同时也起到了统一和协调其他几个"洋葱头"的作用,使整个建筑 造型完美匀称圣•尼古拉教堂精确的比例、错落的形体、精美的装饰以及优雅的造型,昭示出其神圣的特质令人痛惜的是,这样一座堪称精 品的建筑,"文革"期间被拆毁了,人们再也无法目睹其迷人的风资姿。

      宦10占拉敕楚2、活泼温馨的花园住宅--中东铁路官员私邸哈尔滨城市建设初期,在今红军街、公司街、花园街建造了几座级别较高的花园住宅,作为中东铁路官员的私邸这些住宅风 格一致,外观却有差别,或呈尖尖的俄式帐篷顶,或呈缓缓的坡屋顶,小巧而精致,是典型的"新艺术"建筑今黑龙扛省社会科学 联合会即是其中保存较好的一座这里原为中东铁路局局级官员住宅,建于1900 年遥想当年,中东铁路局官员颐指气使,住在优 美的田园住宅中,可曾想到会有那么一天被赶出这个本属于别人的家园吗?有趣的是,日本占领哈尔滨后,这里成了日本特务机关的 秘密瞭望点从住宅的楼梯间直达顶屋的阁楼,阁楼四面通透,成为良好的隙望所与之隔街而望的是 1924 年开设的苏联领事馆(今 位于跃景街上的黑龙江作家协会),当年日本特务即在此观察苏联领事馆的风吹草动,也许俄国人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宅第会成为被人 监视的"近水楼台"呢解放初期,苏联援建专家曾在此居住之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曾占用此房,现为黑龙江省社 科联所在地这座建筑历史百年,几度沧桑,数易其主,但其玲珑优雅的风姿却没有丝毫的改变这座住宅规模不是很大,使用面积约为 340 平方米,地上部分为二层,楼梯间局部三层顶部为四面开敞的小阁楼,建筑另有一 层地下室,整体尺度不大,亲切宜人。

      建筑沿花园街立面面宽较小,精巧的门斗位于建筑一角;二层开敞的木制凉廊轻捷飘逸;极 富特色的窄长的梯形窗使楼梯间倍添挺拔之感这些细部的处理,使建筑精致而玲珑,与其作为住宅建筑的个性十分适宜建筑立 面造型是典型的"新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窗洞、凉廊、烟囱、入口等细部的处理上这座住宅窗洞设计十分有特点窗子形式丰 富多彩,有窄长的梯形窗,直角梯形窗,窗上饰以圆滑的贴脸;有圆额倒梯形窗;圆额双梯形窗;扁椭圆形窗;圆窗与倒梯形复合 窗;双圆形复合窗;矩形窗及正方形窗等九种之多入口位于建筑一隔,几步台阶,一个木制的单坡雨篷,以木柱支撑,柱端饰以简化的孔雀尾状曲线,整个雨篷漆成褚红色,温 暖而热情;木制的雨篷,石砌的踏道,粗糙的毛石勒脚,土黄色的墙面,深红色的曲线门棂木门,如水墨画般淡淡几笔便勾勒出入 口的小小空间,尽管简洁,却很生动凉廊的设计也反映了"新艺术"擅长运用曲线装饰的特征凉廊的顶篷是很缓的单坡顶,檐下 有简洁的矩形线条装饰凉廊的底部类似阳台的处理手法,两个角上有窄小的曲线形柱墩,柱墩之间的空间略呈船形这座花园住 宅的烟囱却颇具童话色彩;烟囱伸出屋面,顶端呈半圆形,并重下落水曲线形墙墩,顶冠下面饰以矩形线脚,烟囱的形象极似竖起的大姆指,富于装饰效果与个性,这小小的烟囱似乎也在夸耀其优美的造型。

      建筑的一层平面以走廊为界,左侧为卫生间、厨房等辅助用房,右侧分别为客厅、办公室、餐厅及与餐厅尽端相连的太阳同 太阳间是俄罗斯住宅所固有的形式,四面开窗,是夏季的纳凉、冬季晒太阳的地方太阳间外侧又与一带木栅栏的露台相连;建筑 的二层为主卧室、女客厅、儿童室、家庭教师室、卫生间及储藏室,功能区分比较明确建筑室内最具生活气息且最有个性的是火墙及壁炉的设计火墙表面饰以铸铁的浅浮雕花饰,模仿自然界植物花朵、叶片及丝 蔓的形式,十分生动饰面的质感犹如雕花面砖,图案很丰富而客厅里的壁炉也十分精美表面贴赭色的釉面砖,呈略扁的矩形 壁炉顶部与檐口处理相近似,饰以花状曲线壁炉,正中饰以方形的植物花饰浅浮雕,下部为添炉火的本制小栅栏这座住宅(姑且继 续这样称呼它)堪称哈尔滨居住建筑的杰作3、舒展迷人的"新艺术"建筑--哈尔滨老火车站哈尔滨老火车站的选址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它位于南岗与遭里区的交界处,成为分隔并联系这两个行政区的纽带由车站街(今 红军街)、铁路街(今曲线街)、松花江街及医院街(今颐园街)相交而成半圆形的广场,交通便捷这个半圆形广场为欣赏建筑提供了 良好的视距和视点每当广场上鲜花盛开,繁茂的树木成为初托建筑的绿色飘带,建筑优美而舒展的丰姿尽现眼前。

      火车站与中心 广场的圣•尼古拉教堂遥遥相望,互为对衬这两个广场,两座优雅的建筑连成为一条景观轴线,二者同时成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作为火车站建筑,从功能上看,其平面布局比较严谨而合理建筑由一、二、三等候车室、中央门厅、餐厅及处于最右端的中 国人候车室等五个大厅构成,围绕着这五个大厅分别布置了售票室、行李房、服务员室、警察室、站长室、小卖部及卫生间等辅助 用房,总面积为 1619.?8 平方米建筑正中是中央门厅,高 9.07 米,宽敞明亮门厅作为整个建筑的核心,其它几个候车室通过厅联系在一起,成为流动而连续的空间各候车室有独立的出人口及检票口,便于人流的集散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建筑优雅而生动的造型建筑的立面设计非常精彩,是典型的"新艺术"风格据记载,哈尔滨老火车站的设 计方案是俄国完成的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重要枢纽,其站舍成为沙俄借以炫耀其所谓进步文化及强大国力的手段,因而建筑风 格采用西欧及俄罗斯盛行的"新艺术"风格一眼望去,建筑通体的柔软曲线装饰令人眼花缘乱--曲线的门窗、曲线的墙墩、曲线的铸 铁线条装饰、曲线的女儿墙甚至曲线的车站名称,犹如各种自由曲线的悔洋,节奏感极强正立面明显地分三个层次,以主入口及 两个次要入口为构图中心,其中主人口即门厅入口是整个建筑的焦点。

      循着宽阔的石阶而上,入口两侧竖起高大的柱墩,饰有双层 线脚,上半部分向内收缩,呈类似瓶状,“瓶颈”部分各有一个以柔和曲线贴脸装饰的矩形条窗,划分为细小的方格;柱墩顶部“瓶口” 部分线脚丰富,均为柔滑的曲线,正是这些曲线做法使原本尺度较大的柱墩显得活泼丰富两个柱墩之间即是主入口,主入口下部 是两扇饰有曲线门棂的大门,门与门之间饰以圆环状线脚;大门上方是一尺度较大的扁圆形窗,柔美自然,饰以曲线的贴脸、墙面 上刻划曲线的站名字母,然后又是弧度一致的几层曲线线脚,丰富而不凌乱,柔美而不夸张,极好地烘托出主入口的空间个性另 外,从柱墩顶如行云流水般泻下曲线形墙墩,使整个入口处理更加均衡完美其它两个次要入口的设计相对简洁,但是同样以曲线 的门窗贴脸及铸铁的曲线装饰,利用厚重的墙面与门窗的轻盈及铁件的柔美形成对比,渲染出适宜的空间氛围可惜的是1959 年火车站扩建时老站舍被拆毁了在今天的新站舍设计中依稀有些老建筑的痕迹,而老站舍的迷人风采已随风而 逝了4、典雅庄重的"新艺术"殿堂--"大石头房子"本世纪初城市初期规划中,以南岗区作为城市的行政中心,以今博物馆广场为中心,以大直街为轴线陆续建造了圣•尼古拉教堂, 中东铁路管理局、莫斯利•商场、哈尔滨铁路技术学校、秋林商行等建筑,而中东铁路管理局作为中东铁路"司令部”,无疑是其中最 重要的建筑之一。

      哈尔滨铁路管理局,原名中东铁路管理局,俗称"大石头房子",始建1902年,于1904年建成,而1905年前后3 次被义和团运动的大火焚烧,后于1906 年重建,即为今天的铁路局抛开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不谈,单从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来看, 它可以称为哈尔滨"新艺术"建筑的典范建筑的总平面布局可谓独具匠心建筑师德尼索夫是中东铁路技师,其铁路局的设计方案是在圣彼德堡举行的设计竞赛的获奖 方案在总体布局中,考虑到建筑复杂的使用功能所形成的较舒展体量,将建筑退后达64米,因而,尽管建筑正立面长达 187 米, 但是从道路中线处望去,建筑的整体轮廓清晰且完整建筑的退后布局,在建筑与街道之间便形成了一个小广场广场上花木繁盛, 苍松桧柏遍布其中,浓浓的绿意与建筑本身的暗绿色调十分适宜,典雅而素洁;另一方面,作为大型行政办公建筑,它需要营造一 种庄严的气氛,一种高高在上的威慑,因而建筑的这种退后处理,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人与建筑的距离,缺乏亲近感,再加上深沉 而独特的色调,建筑所需的威严油然而生作为中东铁路管理的中枢所在,中东铁路管理局的平面比较复杂在这一问题上,建筑师亦解决得很好建筑平面分主楼、配 楼、前楼、中楼、后楼几部分,有的以过街楼相连而为一个整体,彼此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