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复调小说_及其理论问题_巴赫金的叙述理论之一.doc
30页_复调小说复调小说_ _及其理论问题及其理论问题_ _巴赫金的叙述理论之一巴赫金的叙述理论之一“复调小说”及其理论问题— 巴赫金的叙述理论之一钱中文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文学语言美学和长篇小说理论, 在当代叙述理论中独树一帜而颇有影响, 同时对于小说创作来说, 它也是一种很有实践意义的理论海明威曾经说过, 他不仅向画家学习, 而且也向音乐家学习 “ 我觉得我个人向作曲家学习的东西和从和声学及对位法学到的东西是很明显的 ” .. 苏联作家阿纳尼耶夫发表了长篇巨著《没有战争的年代,.. 已出三卷 后说, 他的小说采用了“复调”结构 “ 对位” 、 “ 复调” , 原是音乐中的现象, 如今在外国谈论小说时常常谈及它们不过在文艺理论中、作家研究中, 巴赫金早就注意到了这些现象, 并对它们作过详细的论述, 成为一种很有特色的小说理论二十年代末, 巴赫金出版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诸问题》一书, 提出“复调” 或称“ 多声部” 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根本艺术特征当时这一富有创新精神的观点, 大受卢那察尔斯基的赏识, 曾专门撰文作了评述 其后过去三十余年, 一九六三年, 此书得到再版机会, 作者说他自己是从“艺术形式的独特性” . 出发, 来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创作的, 对“复调” 、 “对位” 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 于是便将原著更名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诸问题》# . 一九七二年, 此书印了第三版, 一九七九年出了第四版, 而且数量很大。
从理论性著作的印数来说, 它在苏联称得上是首屈一指的了此外, 巴赫金在一九六五年出版过《拉伯雷的创作》一书. 一九七五年即巴赫金去世的一年, 出版了《文学和美学诸问题》, 一九七九年, 又经人整理遗稿, 出版了《文学创作美学》 后两本著作是他几十年里写的论文汇集, 其中不少论著在他生前未发表过巴赫金的这些著作出版后, 在苏联, 特别在西欧文艺界, 对它们发生了极大的兴趣, 有人把它们当作一个独特的文学理论学派的代表作来看待的巴赫金的叙述理论中确有不少独到的见解, 其中自然也不乏争论之处五十年代中期, 他的“ 复调小说” 理论, 在苏联学术界引起过异议% , 这是正常现象, 六十年代中期, 苏联学术界讨论巴赫金的著作时, 有的文章把巴赫金捧的极高, 有的文章论及巴赫金的理论时态度极为严峻 、:4 4、5 2 见弗里特林捷尔(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实主义》, 苏科学出版社, 1. 34 年第 13 . , 16 , 页 + 2 《文学遗产》, 第 5: 卷, 苏科学出版社, 1. 6 1 年 4 9 9 、4 1 6 、16 :、4 4 6 页 《托尔斯泰论文学》, 苏文学出版社, 1 . 5 5 年第 47 3 页。
罗森勃柳姆在其《陀思妥耶夫斯荃的创作日记》一书中提出, 把“ 个人和社会的悲剧发展为人民的甚至是世界性的悲剧.. 照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就是‘ 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 ”, 这一见解值得重视引语见该书第 13. 页< 《俄国作家论创作》, 第:卷第 1 :3 、14 7 一 14. 页介绍苏联文艺研究的新方法吴元迈在《苏联的文艺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文学评论》7: 年 4 期 一文中, 对苏联学者在近年来文艺研究的新方法.. 如综合研究、系统分析、类型研究、历史功能阐释、历史比较研究、阐释和评价的方法 作了详细介绍文章指出( 所谓综合研究, 实际上有两层涵义, 一是要把艺术现象看作综合研究的对象, 二是要把艺术研究本身也看作综合研究的对象, 也就是说, 艺术研究的一切方面( 美学、文学理论、艺术社会学、文艺心理学. . 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随着综合研究方法的提出, 在文艺学中如何运用控制论、符号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方法的著作, 也相继问世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 学者之间尚存在不同的意见季摩菲耶夫等认为, 有的“ 新” 方法回到了苏联二十年代“形式主义学派” 关于艺术形式的方法研究的老路. 赫拉普钦柯等则认为, 在文艺研究中运用现代科学的“ 精密” 方法是符合现代科学知识的性质的, 不失为一种辅助方法, 但不能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
系统分析是文艺研究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可以把文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文艺研究工作中的系统分析是以承认艺术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方面性为其基础的它把人类的艺术活动看作系统的对象, 亦即完整的结构, 而不是看作各种不同的特性、方面、功能的简单组合, 并且认为这样做, 就可以克服艺术分析的多元论和具体地实现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性的原则任何文艺现象—大到世界文学、民族文学和文学时代, 小到文艺流派和文艺作品, 全都不是偶然的东西, 而是一个整体或系统每一个有才华的作家的创作都是一个系统它的系统的组成是以主题、思想、形象、艺术个性的独特印记为特征的, 即使在创作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最尖锐的矛盾, 但通常也不会破坏大作家的创作活动的系统评论界以前对作品的分析往往突出其中一种成分而忽视其他成分, 甚至用对一种成分的分析来取代对整个作品的分析, 把作品的主题思想看得高于一切, 从而对作品的其他成分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一笔抹杀比如说, 若不研究作品的“ 音调组成” 和“ 感情投影系统” , 是不可能理解一个作家艺术地把握世界的特点的所以一部作品的其他成分—结构、情节、人物、事件及其同环境的关系, 全都应该加以研究当然作品中的一系列成分并不都是一样的, 有的成分具有从属的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