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图案特征研究.docx
9页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图案特征研究 庞大伟摘要:本文从喀尔喀蒙古部溯源开始,对其地理位置、历史渊源、宗教信仰等方面着眼,分析了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对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实物样本的调研、分析并总结家具彩绘图案的显著特征,即图案明显的原生态特征、多样化的色彩表现、浓郁的宗教气息,从而印证了藏传佛教和萨满教对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影响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研究将为完善草原文化研究体系作出有益的补充关键词:蒙古族 传统家具 图案特征一、喀尔喀蒙古部溯源1. 地理位置喀尔喀蒙古部是一支历史渊源悠久的蒙古族部落分支的总称,据文献记载,“喀尔喀”这一称呼始于清末明初,是中国清代漠北蒙古族诸部的名称,该词源于著名的喀尔喀河从地理位置分析,喀尔喀蒙古东接呼伦贝尔,西至阿尔泰山,南临大漠,北与俄罗斯接壤2. 历史渊源分布于喀尔喀河的蒙古诸部落统称为“喀尔喀蒙古部”,喀尔喀蒙古部的形成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5世纪末叶15世纪末叶,元太祖15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东部蒙古后,将漠南、漠北原来各不相属的大小领地合并为6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喀尔喀万户属左翼,共十二部内五部居喀尔喀河以东,巴图孟克封授第五子阿尔楚博罗特;外七部居河西,封授幼子格埒森扎札赉尔珲。
巴图孟克死后,内五部逐渐南徙,清初编旗,属内札萨克旗,今中国内蒙古;格埒森扎留居故地,其号所部为喀尔喀,辖地逐渐扩大,据有漠北地区,今蒙古国根据上述有关地理位置对蒙古族渊源的描述,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部落属于“漠南蒙古”,喀尔喀蒙古部也称为“漠北蒙古”3. 宗教信仰鉴于喀尔喀蒙古部的历史渊源,其宗教信仰也保留了较为完整和淳朴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进而又影响到了喀尔喀蒙古部的民俗民风和生活用具的方方面面佛教”和“萨满教”是喀尔喀蒙古部传统的两大宗教信仰佛教分为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喀尔喀蒙古部及中国境内内蒙古地区信奉的佛教均为藏传佛教蒙古族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民族,这也体现在其对各种宗教的广泛接纳在蒙古族聚居的地区原来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等蒙哥汗时期 (公元1209~1259年),蒙哥汗和皇族除信奉萨满教外,也奉养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道教弟子和佛教僧侣,并亲自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元朝时也采取同样的政策元朝时期伊斯兰教徒的建寺活动遍及蒙古各地,基督教也受到重视和保护国师八思巴曾向忽必烈及其王后、王子等多人灌顶藏传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是对于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却是至深至远的。
公元1247 年蒙古皇子阔端台与萨迦派首领萨迦班智达的凉州会晤,标志着蒙古族与藏传佛教正式结缘的开端在这之后,藏传佛教(主要指格鲁派)逐渐在蒙古草原传播开来,与萨满教共同构成了蒙古族传统宗教信仰的两大主体萨满教是喀尔喀蒙古部古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蒙古族的先祖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崇拜“长生天”直到元朝,萨满教在蒙古社会占统治地位,在蒙古皇族、王公贵族和民间中仍有重要影响皇室祭祖、祭太庙、皇帝驾幸上都时,都由萨满教主持祭祀二、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图案特征1. 图案的原生态特征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图案具有很强的原生态特征原生态”一词原指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民俗文化及艺术形态,是一种可以称为“非物质文化”的代名词在这里借用“原生态”一词指代没有被外来其他文化侵袭的,具有喀尔喀蒙古部传统特征的图案及表现形式纹样”是蒙古族传统绘画艺术中一项重要的创作类型,而在喀尔喀蒙古族传统家具中这种艺术形式表现得尤其具有地域特征在喀尔喀蒙古部的传统家具彩绘中,多数实物样本中的绘画均采用图案化的特征,具象的图形出现的较少,大量实物样本的调研很好地例证了这一“原生态”特征。
实物样本“双屉朱底金漆彩绘植物纹木桌(图1)”上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边角纹样、连续纹样和中心纹样,这样的全部采用纹样的组合来装饰家具表面的做法在其他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上均有反映调研中的有些复杂而精美的图案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彩绘图案用今天的印刷工具甚至都很难完成,而在过去全由工匠手工绘制,由此可见喀尔喀部传统手工匠人的高超技艺(图2)白色被蒙古民族视为圣洁的颜色,白云在蒙古族中是吉祥圣洁的寓意,云纹是蒙古部传统家具中应用较多的纹饰图案在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彩绘图案中,对云纹图案没有进行过多的变形处理,而是用了较为淳朴的绘画方法,将云纹直接沿小木桌的束腰处连续围合绘制,再在云纹中填以金漆,这样的图案及彩绘方法也决定了该木桌作为供奉的明确用途(图3)2. 图案色彩的多样化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图案彩绘用色丰富,具有多样化的色彩特征这一特征在橱柜类家具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在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传统家具彩绘图案中,色彩搭配采用较接近的色彩,一般不会采用明度、纯度或色相相差太大的配色方案但是通过对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实物样本的调研,使我对蒙古族传统家具的图案色彩有了重新的认识在相当数量的样本中,图案色彩采用了色彩相差较远的搭配方法,这不仅没有让图案色彩混乱,反之这样的“非常规”的配色使得家具整体视觉感受变得更加丰富。
实物样本“三屉红底单面金漆彩绘盘肠纹木橱”中红色做底,加以金漆彩绘花纹和浅蓝色彩绘边框装饰(图4)另一件实物样本“五屉红底单面彩绘卷草纹木橱”也采用了类似的色彩搭配方法,这样的色彩搭配案例是在内蒙古的蒙古族传统家具中没有的(图5)在蒙古族传统家具的图案用色中,偏好使用红色和金色,黑色较少出现,黑色的使用也是很慎重的关于蒙古族传统家具图案彩绘中使用黑色的案例,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家具中均未见案例,但在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中,这样的实物样本也使得我对黑色在蒙古族传统家具的图案彩绘中重新审视实物样本“翻盖红底单面金漆彩绘卷草纹经卷盒”(图6)中间“池子”部分用黑色做底,在其上施以金漆彩绘,加之这件家具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是收纳经卷所用另一件实物样本“红底单面金漆彩绘植物纹木桌(图7)”也采用相似的彩绘技法,是不可多得的该类家具的精品 图案色彩的多样化还体现在其他方面,如同一家具上相同图案采用不同色彩但又采用对角线呼应的彩绘方法,“对开门红底彩绘团花盘肠纹橱柜”就是这样一件精彩实物样本(图8)其他在同一家具上具有丰富色彩搭配的实物样本均印证了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图案色彩的多样化”这一特征(图9)。
3. 图案的宗教气息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图案的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表现为具有明显的佛教题材特征如实物样本“翻盖红底三面彩绘生命树小盒(图10)”中,绘制了佛教中特有的生命树,其所绘形态同时也可视做或喻为萨满教中的“长生天”由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第五代祖师八思巴(公元1235~1280年)创建的八思巴文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实物样本的图案彩绘中可见其一斑(图11)为了表达对美好、善良的追求并寄托蒙古人的精神世界,彩绘时将八思巴文加以美化,升华了图案彩绘,创作了赋予精神追求的、经过美化的八思巴文纹饰(图12)其他实物样本中均不同反应了浓郁的宗教题材,“红底单面彩绘佛教故事纹经卷盒(图13)”上的图案是佛教八宝纹样和佛教故事纹样的结合,“束腰红底单面金漆彩绘摩尼宝珠纹供桌(图14)”样本中图案为佛教中有美好吉祥寓意的莲花座和摩尼宝珠纹样的结合三、结论通过对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实物样本的调研和初步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宗教对喀尔喀蒙古部家具图案特征的影响巨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图案的原生态特征;2.图案色彩的多样化特征;3.图案题材的宗教化特征在宗教对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图案的影响中,又数藏传佛教对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影响最大,主要表现在“绘画”和“雕刻”题材两方面。
家具表面彩绘中大量佛教题材的绘画、图案和文字使家具的装饰更好地服务于功能,这样的家具用于供奉、诵经和藏经,家具表面各种关于佛教题材的内容寄托了使用者虔诚的祈祷和企盼在普通牧民家庭中常见的诵读经文的诵经桌,既有诵经的台面又有储藏经卷的抽屉,这便于虔诚的信仰者在草原上随身携带经卷、随时诵经(图15)在喀尔喀蒙古族的传统家具上,装饰题材较多地使用了“佛教”题材通过调研发现,佛教文化的影响深入到喀尔喀蒙古部传统用具和家具等方方面面,这种在家具上施以宗教题材的彩绘和雕刻更反映了喀尔喀蒙古族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对于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成果也将逐渐得出,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喀尔喀蒙古部的传统艺术和文化特色,对完善草原文化研究体系也将作出有益的补充参考文献:乌日切夫.《蒙古族家具》.民族出版社,2009阿木尔巴图.《蒙古族图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郑宏奎.《蒙古族文化图典——游乐卷》.文物出版社,2008尚刚.《元代工艺美术史》.辽宁万有图书发行有限公司,1999郭雨桥.《细说蒙古包》.东方出版社,2010额博.《蒙古人写真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韩宝花.《阿拉善蒙古族民俗风情荟萃》.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郑宏奎.蒙古族游乐文化.艺术评论,2008(12)张欣宏.蒙古族传统家具图案元素分析.家具,2006(01)张欣宏.艳丽吉祥的蒙古族家具.新居室,2007(01)张欣宏.蒙古族传统家具研究—分类与审美.艺术评论,2008(12)王丽.蒙古族传统家具造型特色研究.美与时代,2010(07)王丽.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造型研究.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金光.传统蒙古包装饰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张欣宏.蒙古族传统家具装饰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6吴珊丹.蒙古族传统图案的数字化技术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