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影响户外用品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刘****2
  • 文档编号:349620032
  • 上传时间:2023-04-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09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影响户外用品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当前,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还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不够,户外运动装备器材便利化运输难题有待破解,户外运动专业人才缺乏、设施与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创新破解这些问题瓶颈,助力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一、 影响户外用品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一)户外用品行业发展有利因素1、国外户外产品用户基础庞大,户外用品需求稳定目前,户外运动在欧美已经成为节日度假、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之一,形成了庞大且坚实的用户基础,占据重要的行业地位;同时,户外用品具有一定的消耗性,产品存在更新换代的情形因此,国外户外产品的用户基础庞大保障了户外用品的稳定需求2、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促进国内户外运动行业良好发展近年来,国家相关单位颁布了一系列促进户外运动发展的产业政策,包括《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等,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休闲、登山、滑雪、潜水、探险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开发与营销服务属于鼓励类项目。

      目前,社会提倡全民健身,提倡进行户外运动、亲近大自然,在行业政策支持下以及社会全民健身氛围的促进下,户外运动行业将得到良好的发展3、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理念转变,促进户外用品行业的发展我我国经济的增长带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提升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年度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26,467.00元增加到2021年的47,412.00元,农村居民人均年度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9,429.60元增加到2021年的18,931.00元,年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56%、9.10%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居民消费能力、消费意愿有所增强,具备稳定收入的消费人群更加注重消费品质与体验,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成为消费新理念,有效带动了户外运动行业的发展户外用品的优质品牌注重产品品质及消费体验,充满时尚感、设计感的部分品牌备受消费者青睐,促进了户外用品行业的发展二)户外用品行业发展不利因素与欧美等境外国家较长时间的户外用品行业发展史相比,我国户外用品行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行业基础相对薄弱虽然近年来国内户外用品行业发展迅速,但是相比国外相对成熟的户外用品市场,国内户外用品市场潜力的释放仍需一定时间。

      相比国际户外用品行业巨头,国内企业资金实力相对较弱,对企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同时,国内企业拥有高端品牌相对较少,较多企业采取ODM/OEM形式为品牌商代工生产未来,随着国内户外用品市场的发展,企业若发展自有品牌,将对资金提出更高的要求二、 加快户外运动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强新材料、先进技术与设备在户外运动用品制造领域的应用,不断提高冰雪、水上、航空等户外运动装备器材的研发制造水平,打造中国智造品牌鼓励户外运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创建户外运动用品研发制造中心,通过资源共享、创新要素优化组合、重大科技任务牵引等手段,提高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鼓励户外运动用品制造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发展户外运动用品体验、竞赛表演、旅游、康养度假等产品三、 主要目标到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基本形成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产品与服务品牌彰显、业态与模式持续创新的发展格局户外运动场地设施持续增加,普及程度大幅提升,参与人数不断增长,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到2035年,户外运动产业规模更大、质量更优、动力更强、活力更足、发展更安全,成为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四、 促进区域户外运动产业协调发展深入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五区三带户外运动产业空间布局,形成重点项目突出、比较优势显著、区域融合互动的发展格局以京津冀为核心区域,以2022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推动东北、华北、西北冰雪运动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北方冰雪运动引领区支持长三角户外运动产业一体化发展,建设若干户外运动用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创新高地,发展露营、铁人三项、滑翔伞、滑水、桨板、骑行等项目,辐射带动华东地区,打造华东户外运动示范区推动中部地区山水陆空各类户外运动项目发展,因地制宜开发山地自行车、垂钓、航空运动等项目,打造中部户外运动体验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帆船、冲浪、海钓、潜水等项目,辐射带动华南地区,打造华南户外运动休闲区提升成渝双城经济圈户外运动产业协调发展水平,发展山地越野、定向、登山、攀岩、探洞、溯溪等具有区域特色的项目,辐射带动贵州、云南等省份,打造西南户外运动集聚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价值转换,开展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马拉松、徒步、自行车、汽车自驾等项目,打造黄河文化户外运动带支持长江经济带利用沿线水域资源发展皮划艇、赛艇、龙舟、漂流等水上运动项目,打造长江水上运动带。

      支持海南和有条件的东部沿海城市,大力发展各类水上运动项目,打造滨海户外运动带五、 优化重点项目空间布局推动冰雪、山地户外、水上、汽车摩托车、航空等重点户外运动项目差异化发展冰雪运动深入实施南展西扩东进战略,以京津冀为核心发展区域;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为重点发展区域,在河北崇礼、吉林长白山(非红线区)、黑龙江亚布力、新疆阿勒泰等地建设冰雪丝路带;南方地区为协同发展区域,形成东西南北交相呼应、春夏秋冬各具特色、冰上雪上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山地户外运动形成三纵四横(太行山及京杭大运河、西安至成都、青藏公路,丝绸之路、318国道、长江、黄河沿线)空间布局水上运动建设五方三点(以东优、西扩、南强、北进、中兴为五方特点的空间布局,以国民水上休闲运动中心为焦点、以绿水青山系列赛事为支点、以江河湖库海为发力点的三点式工作网络)产业集聚区汽车摩托车运动打造三圈三线(京津冀、长三角、泛珠三角,哈尔滨至三亚、北京至乌鲁木齐、上海至拉萨)辐射出的自驾运动精品路线和营地网络航空运动协调推进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资源禀赋区域发展,布局200公里航空体育飞行圈六、 加强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利用风景道、步道、水道、雪道、跑道、骑行道等线状道路,串联山地户外营地、航空飞行营地、滨海度假营地、汽车自驾运动营地、运动船艇码头、自行车驿站、滑雪场等设施,形成全域覆盖、配套完善的户外运动场地设施供给格局。

      加强户外运动场地设施运营管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升场地设施运营水平七、 基本原则(一)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扩大户外运动覆盖面,推动户外运动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户外运动需求二)坚持生态优先深入贯彻两山理念,增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价值转化意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引导户外运动项目绿色开发,推动户外运动产业可持续发展三)坚持改革创新以改革为动力,破除制约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瓶颈难题以创新为引领,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四)坚持市场主导完善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积极培育多元市场主体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增加高品质户外运动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释放户外运动消费潜力五)坚持安全发展坚守安全底线,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户外运动赛事活动安全监管,落实各方责任,完善安全规范,为户外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八、 释放户外运动消费潜力(一)加强户外运动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各级户外运动协会、俱乐部开展户外运动技能培训与指导支持校企合作开发覆盖全年龄段的户外运动技能培训课程,发挥户外运动达人、户外运动明星等名人效应,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创新户外运动技能普及推广手段,培育、扩大户外运动参与人群。

      大力开展各级各类户外运动赛事活动,完善户外运动等级标准,不断提高户外运动爱好者技能水平,增强消费粘性二)完善户外运动消费政策发挥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示范城市作用,将户外运动消费作为促进体育消费的重要内容鼓励发放体育消费券的地区将户外运动消费纳入使用范围引导和支持各地开展融合文体旅多业态的消费季、消费月活动,营造户外运动消费氛围鼓励各类健身活动向户外运动倾斜,激发群众参与户外运动的积极性三)创新户外运动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推动科技赋能户外运动场景,开发智能骑行、智能划船、模拟飞行等线上产品和服务,打造户外运动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消费新模式鼓励将户外运动装备门店打造成为沉浸体验中心、创新科技展馆和品牌文化中心创新户外运动用品柔性制造与个性化设计,开拓户外运动个性化、智能化、时尚化消费新业态,引导高端消费回流推进户外运动消费场景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融合,转化绿水青山生态价值支持和引导滑雪场等户外运动场所创新四季运营产品鼓励有条件的户外运动场所延时经营,挖掘夜间户外运动消费潜力九、 户外运动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三五时期,随着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户外运动逐渐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方式,户外运动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一是参与人数持续增加各类户外运动协会组织、户外运动俱乐部等发展迅速,带动户外运动参与人数不断增加,截至2021年底,全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已超过4亿人二是产品供给日益丰富基本形成了山水陆空全覆盖的户外运动产品供给体系,登山、徒步、马拉松、自行车、滑雪、皮划艇、滑翔伞、定向等一大批户外运动项目蓬勃发展,涌现出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产品三是场地设施逐渐完善滑雪场、山地户外营地、航空飞行营地、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公共船艇码头、攀岩场地以及公园、绿道、健身步道等户外活动场地大幅增长四是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体育总局会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了冰雪、山地户外、水上、航空、汽车摩托车、自行车、马拉松、马术等户外运动产业规划当前,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还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不够,户外运动装备器材便利化运输难题有待破解,户外运动专业人才缺乏、设施与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创新破解这些问题瓶颈,助力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户外运动产业将迎来发展新机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激发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活力;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人民群众增进健康、亲近自然的需求将刺激户外运动产品和服务供给;5G、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助推户外运动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增加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动力十、 推进户外运动装备器材便利化运输研究探索在部分户外运动目的地为骑行、滑雪爱好者试点提供便利化运载服务,为户外运动参与者跨区域流动提供条件引导企业积极研发体积小、可折叠、便携式、易运输的户外运动装备器材鼓励邮政快递企业面向户外运动俱乐部、目的地、参与者等不同主体,提供户外运动装备器材精准寄递服务十一、 推动户外运动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加强户外运动与教育融合,有序发展户外运动教育与培训市场推进户外运动与旅游深度融合,以徒步、骑行、汽车自驾、航空运动等项目串联景区景点、度假区推动户外运动与卫生、健康、养老等融合,开展户外运动健康干预、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等多样化康体服务,发展户外运动康复产业支持户外运动与文化产业融合,开展户外运动电影、纪录片、摄影、动漫、收藏品等创作及展示展览活动,发展户外运动文化产业。

      推动户外运动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巩固拓展体育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生态户外运动、绿色户外运动、低碳户外运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