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大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6页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大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铁块Q静止在轻弹簧上方.一个底部有少量胶水的木块P从Q的正上方某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落到Q上后立即和Q粘在一起共同运动,它们共同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速度减小到零关于P、Q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在以上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Q一起共同下落的过程中速度一直是减小的B.P、Q一起共同下落的过程中动能的减少量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加量C.全过程中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系统弹性势能的增加量D.全过程中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系统弹性势能的增加量参考答案:C 当弹簧的弹力小于P、Q的总重力时,P、Q一起下落的加速度向下,速度是增大的,选项A错误;由能量守恒可知P、Q一起共同下落的过程中动能的减少量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之和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加量,选项B错误;P、Q刚接触时由于碰撞必然要有能量损失,故选项C对D错2. (多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对放射性物质施加压力,其半衰期将减少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C.汤姆逊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D.自然界中含有少量的,具有放射性,能够自发地进行β衰变,因此在考古中可利用来测定年代参考答案:ABC3. 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为,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B. C. D.参考答案:A4. (多选题)2015年12月10日,我国成功将中星1C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如图所示是某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的示意图,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卫星远地点P距地心O的距离为3R.则( )A.卫星在远地点的速度大于B.卫星经过远地点时速度最小C.卫星经过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D.卫星经过远地点时加速,卫星将不能再次经过远地点参考答案:BC【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分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和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列出等式进行比较求解.【解答】解:A、若卫星以半径为3R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在根据GM=R2g,整理可以得到,由于卫星到达远地点P后做近心椭圆运动,故在P点速度小于,故A错误;B、根据半径与速度的关系可以知道,半径越大则速度越小,故远地点速度最小,故B正确;C、根据,,则在远地点,,故C正确;D、卫星经过远地点时加速,则可以以半径为3R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可以再次经过远地点,故D错误.故选:BC5.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 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牛顿成功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D.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参考答案:A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滑块与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在倾角为的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甲固定在斜面上,光电门乙的位置可以变化当一个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匀加速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乙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并用米尺测量甲、乙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记下相应的x和t值,所得数据见下表l)滑块每次都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设经过光电门甲处的速度为,下滑的加速度为a则、a、x、t四个物理量之间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下面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图线 (3)由(2)中所画出的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___,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__g取l0,两空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7. 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方案B:弹簧固定,用手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除了实验必需的弹簧测力计、木板、木块、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质量为200 g的砝码若干个.(g=10 m/s2)(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是方案________(2)该同学在重2N的木块上加放了2个砝码,弹簧测力计稳定后的示数为1.5N , 则木板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参考答案:8. 如图所示,质量为m,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AB边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垂直于斜面的推力F作用下,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则物块受到墙面的弹力大小为_________;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9. (9分)简易温度计构造如图所示两内径均匀的竖直玻璃管下端与软管连接,在管中灌入液体后,将左管上端通过橡皮塞插入玻璃泡在标准大气压下,调节右管的高度,使左右两管的液面相平,在左管液面位置标上相应的温度刻度,多次改变温度,重复上述操作1)(单选题)此温度计的特点是A.刻度均匀,刻度值上小下大B.刻度均匀,刻度值上大下小C.刻度不均匀,刻度值上小下大D.刻度不均匀,刻度值上大下小(2)(多选题)影响这个温度计灵敏度的因素有A.液体密度 B.玻璃泡大小 C.左管内径粗细 D.右管内径粗细(3)若管中液体是水银,当大气压变为75cmHg时,用该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为测得准确的温度,在测量时需__________参考答案:(1)A (2)BC (3)偏大;调整两管液面高度差,使右管液面比左管液面高1cm,然后读数【考点定位】 气体的状态方程10. 小楠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1)C点相对应刻度尺的读数为 cm;(2)打E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E=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3.00;(2)0.24;(3)0.40.【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分析】根据图示刻度尺确定其分度值,然后读出刻度尺示数;由△x=at2求出加速度,根据匀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瞬时速度求解B点对应的速度.【解答】解:(1)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其分度值为1mm,由图可知,C、D、E、F四点对应的刻度分别是3.00 cm、4.90 cm、7.00cm、9.60cm,(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E==≈0.24m/s(3)由△x=at2可知,小车的加速度:a==≈0.40m/s2.故答案为:(1)3.00;(2)0.24;(3)0.40.11. 如图,光滑绝缘细管与水平面成30°角,在管的上方P点固定一个点电荷+Q,P点与细管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管的顶端A与P点连线水平,PB⊥AC,AB=BC=15cm,B是AC的中点.电荷量为+q的小球(小球直径略小于细管内径)从管中A处以速度v=1m/s开始沿管向下运动,在A处时小球的加速度为a=4m/s2.则小球运动到C处速度大小为 2 m/s,加速度大小为 6 m/s2.参考答案:考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1)从A到C的过程中,因AC两点处于同一等势面上,故电场力做功为零,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即可求的速度;(2)根据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的加速度解答:解:(1)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代入数据解得vC=2m/s(2)在A处时小球的加速度为a,对A点受力分析,电场力、重力与支持力,由力的合成法则可知,合外力由重力与电场力沿着细管方向的分力之和提供的;当在C处时,小球仍受到重力、电场力与支持力,合外力是由重力与电场力沿着细管方向的分力之差提供的,即为a′=g﹣a=10﹣4m/s2=6m/s2.故答案为:2;6点评:考查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掌握矢量的合成法则,利用动能定理求解,理解牛顿第二定律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综合应用12.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0.1kg的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A、B,现被绝缘细线悬挂在O点,悬线长均为10cm.平衡时,OA悬线处于竖直方向,A球倚于绝缘墙上,而B球却偏离竖直方向60°,此时A球对B球的库仑力为 1 N.若由于漏电B球逐渐摆下,则悬挂A球的细绳拉力将 变大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参考答案:考点:库仑定律.分析:对B球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库仑力和细线的拉力;先对B球受力分析求解拉力;再对AB球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细线对A球拉力的变化情况.解答:解:对B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拉力和库仑力,如图所示:结合几何关系可知图中的力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故:库仑力:F=mg=0.1×10=1N;拉力:T=mg=0.1×10=1N漏电后,先对B球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T=mg再对AB球整体,有:T′=Tcosθ+mg解得:T′=mg+mgcosθθ变小,故T′变大;故答案为:1,变大.点评:本题关键是灵活选择研究对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并采用相似三角形法和正交分解法列式分析,不难.13. (4分)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800N/m的轻弹簧两端各焊接着两个质量均为m=12kg的物体A、B。
开始时物体A、B和轻弹簧竖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要在上面物体A上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使物体A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0.4s物体B刚要离开地面,设整个过程中弹簧都处于弹性限度内,取g=10m/s2 ,求:此过程中外力F所做的功为_____ J 参考答案:答案:49.5J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选修3-3)(6分)如图所示,用面积为S 的活塞在汽缸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空气,活塞质量为m,在活塞上加一恒定压力F,使活塞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 已知此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外界大气压强为p0,问此过程中被封闭气体的内能变化了多少? 参考答案:解析: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得 △U=(F+mg+P0S)△h-Q (6分)15. 如图所示,甲为某一列简谐波t=t0时刻的图象,乙是这列波上P点从这一时刻起的振动图象,试讨论:① 波的传播方向和传播速度.② 求0~2.3 s内P质点通过的路程.参考答案:①x轴正方向传播,5.0m/s ②2.3m解:(1)根据振动图象可知判断P点在t=t0时刻在平衡位置且向负的最大位移运动,则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甲图可知,波长λ=2m,由乙图可知,周期T=0.4s,则波速(2)由于T=0.4s,则,则路程【点睛】本题中根据质点的振动方向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可采用波形的平移法和质点的振动法等等方法,知道波速、波长、周期的关系.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在半径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