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主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
65页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有限公司15#z 主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 1目 录目 录 ....................................................................................................1第一章 依据及编制原则 ........................................................................1第一节 编制依据 ..............................................................................1第二节 编制原则 ..............................................................................2第二章 工程概况 ....................................................................................2第一节 矿井概况 ............................................................................2第二节 地质及水文特征 ................................................................3第三节 工程概况 ................................................................................6第三章 施工准备 ....................................................................................9第四章 施工方案 ..................................................................................10第五章 作业方式及劳动组织 ..............................................................21第六章 工期和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22第七章 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23第八章 安全保证措施 ..........................................................................32第九章 “一通三防”管理措施 ............................................................43第一节 通风 ....................................................................................43第二节 综合防尘 ............................................................................44 2第三节 防灭火 ................................................................................44第四节 安全监控 ............................................................................44第十章 冬雨季施工措施 ........................................................................45第十一章 农忙季节、节假日连续施工措施 ......................................46第十二章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47第十三章 成品保护的保证措施 ..........................................................51第十四章 优化目标网络工期计划 ......................................................54第十五章 四新技术的应用 ..................................................................55第十六章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56第一节 灾害应急措施 ....................................................................56第二节 灾害处理程序及措施 ........................................................58第三节 避灾路线 ............................................................................59第十七章 附图表 ..................................................................................60 1第一章 依据及编制原则第一节 编制依据1、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有限公司 15#煤主水泵房工程由太原市明仕达煤炭设计有限公司设计,重庆川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承建,为了把该项目建设成为优质、安全、快速、高效的工程,加快矿井开拓,保证矿井生产部署,加快矿井早日投入生产,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
本设计编制依据如下:2、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有限公司初步设计3、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有限公司 15 号煤主水泵房工程施工图 S1300—119--014、国家关于工程建设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现行的规范、标准及行业的有关规定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及标准:①《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②《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③《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④《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⑤《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5、施工安全管理规范、规程规定①《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②《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6、其他需要执行的法规标准和规范规程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②煤矿安全规程;③煤矿安全建设规定;④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2⑤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⑥矿山井巷工程测量规范;⑦有关采矿、建井、建筑工程手册等7、 《煤炭工业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管理规定》等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部颁及公司现行有效的各种技术规范、规程、规定第二节 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建设方针和技术政策,在确保安全施工和工程质量以及合同所规定其它指标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组织施工2、积极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优选施工方案,组织平行交叉作业,加快施工进度。
3、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4、合理安排资源,优化劳动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人力和物力,确保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全面实现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矿井概况一、地理位置及交通井田位于山西省高平市米山镇境内,行政区划隶属高平市米山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北纬 35°46′59″—35°49′19″,东经 113°02′15″—113°04′08″15#主水泵房地面相对位置位于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有限公司的工业广场和山地,地面标高为+948m〈低〉+1105m 〈高 〉 该整合区位于高平市东侧,距高平市 11km,西距沁(水) —辉(县)公路 3km,西南距高平市米山集煤站 7km,各村镇之间均有柏油公路相通,交通运输较为便利二、自然地理条件井田地处太行山中南段的泽州盆地北部,属中低山区,沟谷及山梁发育, 3地形切割剧烈,井田内总的地势东高西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中部的山梁,海拔 1203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北部,海拔 919.6m,相对高差 283.4m本区属大陆性温带半干旱气候,受冬夏季风影响,年内干冷、湿热交替明显,冬长夏短,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少雨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天气凉爽;冬季寒冷少雪。
据高平市近 40 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 10.2℃,最高气温 38.5℃(1978 年 6 月 30 日) ,最低气温-23.1℃(1972 年 1 月 2 日) ,无霜期 191 天年最大降水量 870.7mm(2003 年) ,最小 305.9mm(1997 年) ,日最大降水量 136.1mm(1980 年 6 月 29 日) ,时最大降水量 90mm,年平均降水量 567.1mm,年平均蒸发量 1827.8mm,超过降水量的 3 倍;最大冻土深度 54cm结冰与降雪期为 11 月至次年 3 月底风向春、秋、冬季多为西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夏季最大风速 17.0m/s,冬季最大风速 18.4m/s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S(2001)060 号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S(2001)060 号,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地震动反应谱周期为 0.45s根据国家地震局 1:400 万《中国地震综合等震线图》 ,本区地震烈度为Ⅵ度第二节 地质及水文特征1、本区地处太行山中南段的泽州盆地北部,属中低山区,沟谷及山梁发育,地形切割剧烈,井田内总的地势东高西低,相对高差 283.4m。
此巷道位于该矿的西部,根据已有钻孔资料未发现断层、陷落柱,如遇特殊构造掘进时断层时应短掘短支此巷道沿着 15#煤顶板掘进:顶板:多为 K2 石灰岩,层位稳定厚度大,局部为泥岩15#煤:煤层厚度 2.03m~3.86m,平均 3.31m,煤层结构简单,含 1~2层夹矸,夹矸厚度 0.05m~0.45 m 不等底板:多为泥岩,局部为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或铝土泥岩2、井田水系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丹河支流井田内地形切割深度较大,区内绝大部分地表水系均为洪流沟谷, 4无常年地表迳流和大的地表水体,主要水源为大气降水,雨季时节沟谷流水径流不长,大气降水沿沟谷自然排泄一)矿区内主要含水层依据区内分布含水层的时代、岩性、地下水类型等,井田内综合划分以下主要含水层(组):① 松散岩孔隙含水岩组该含水层主要由具孔隙的亚粘土、砂、砾石等组成,区内大面积出露水位埋藏一般较浅,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该含水层渗透性好,仅局部含水,属富水性弱的孔隙含水层地下水动态变化较大,而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及水质类型与前述相应的区域含水层组的情况基本一致② 碎屑岩裂隙含水岩组该含水岩组主要指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砂岩及基岩风化带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取决于岩石裂隙的发育程度与所处构造条件,一般为弱富水性。
受区域广泛开采 3 号煤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