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行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价值.docx
5页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行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价值 【摘要】目的: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行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价值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分为研究组(行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小肠内排列术)和对照组(行传统肠梗阻松解术)对比(1)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两组术后12月肠梗阻复发率结果:(1)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2月肠梗阻复发率分别为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行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复发率低,手术创伤小关键词】广泛粘连性肠梗阻;小肠内排列术;肠梗阻松解术粘连性肠梗阻大部分由手术引起,传统手术松解术术后复发率高,术后6月发生再次肠梗阻的几率达到15%~22%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复发率低的优点[1]因此本文拟收集2011年4月~2015年3月我院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探讨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手术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收集近几年我院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分为研究组(行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小肠内排列术)和对照组(行传统肠梗阻松解术)。
研究组平均年龄(47.8±12.8)岁,男性23人,女性17人;对照组平均年龄(49.8±11.7)岁,男性24人,女性16人;2组人员性别,年龄无统计学意义1.2手术方法1.2.1对照组从原手术切口入路,根据术前X线提示选择梗阻严重部位作为手术切口,逐层切口腹部皮下组织,找到梗阻部位,无血运障碍者,将引起梗阻的粘连带进行松解;血运障碍者,行肠切除肠吻合;肠粘连成团状时,行局部切除;不易切除的部分,可用梗阻的上下肠襻间做侧侧吻合捷径手术术后胃肠减压、抑酸、补液等治疗,逐步开始进流质饮食、半流质及普食1.2.2研究组麻醉方法及手术入路同对照组,行全小肠游离,血运障碍或粘连成团的肠段处理同对照组,切除阑尾后于残端开口处插入M-A管,逆行插入空肠,并将肠袢作盘状排列阑尾根部的荷包缝线,M-A管右下腹引出并与腹壁固定术后胃肠减压、抑酸、补液等治疗,术后2~3天开始使用肠内营养液,根据肠道恢复情况过渡饮食2周左右造口与戳孔腹壁将形成隧道,可拔管,瘘孔能自行闭合1.3评价标准对比(1)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两组术后12月肠梗阻复发率1.4统计学采取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当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术后12月肠梗阻复发率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2月肠梗阻复发率分别为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一般主要以补液、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后,只能采取手术治疗手术包括松解粘连后行肠外排列或内排列[1]肠外排列手术繁琐,固定转角部分时,需精确把握,若太长会发生坏死肠内排列利用导管的弹性,使肠袢形成半环状,使杂乱的肠粘连变成可控制的肠粘连[3]本文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12月肠梗阻复发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在手术时间长的主要原因与小肠内排列术中需要松解全部小肠并且排放肠管有关但是手术时间的延长给患者带来的益处同样十分明显:(1)通过肠道减压,促进术后肠蠕动功能的恢复2)更早的接受肠内营养,维护肠道黏膜的屏障[4]3)术后再发肠梗阻明显降低此外M-A管的放置时间不易过长,以避免压迫肠黏膜形成溃疡出血,或出现功能性梗阻[5]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行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复发率低,手术创伤小。
参考文献:[1]陈国卫,刘玉村.肠梗阻的手术适应证和剖腹探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23(7):398[2]张林,杨传承,陈贵武.肠内置管排列及经管肠内营养治疗复杂肠梗阻[J].临床外科杂志,2014,12(6):386[3]郑其龙,邹寿春,张成武.小肠内支撑排列术治疗多次术后广泛粘连性肠梗阻[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7(6):471[4]李应红.小儿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附28例报告)[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2(6):519[5]黎介寿.改善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手术质量[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20(8):450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