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当代文学论文试论基于存在主义哲学视野中臧利敏的诗歌创作.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7607492
  • 上传时间:2022-05-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7.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试论基于存在主义哲学视野中臧利敏的诗歌创作存在主义哲学对时间极度关注,存在主义学者热衷在时间中探求人的存在特 征海德格尔认为时间构成了人的实体或存在,自我存在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 它的时间性,〃自我的存在处于时间中,它瞬息万变,没有任何质的稳定性它 的过去已归泡影,当下刹那即逝,而未来则渺茫而不可预知并且,死亡随时可 以到来,因而它是一个’虚无"而诗人们对时间也非常敏感,换句话说,时 间与诗歌有着很深的机缘在古代,中国诗人面对不断变化的自然界,体会着有 时限的现实人生,很自然地将对自然、世事的很多感悟凝聚于时间上,因万物而 发乎内心的有关时间流逝、感怀忆岁的慨叹极其普遍,时间从而成为中国诗歌里 重要的表现主题此类诗句不胜枚举,例如:〃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古 诗十九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曹操《短歌行》);〃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纵j良大化 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陶渊明《禅释》):〃只恐夜深花 睡去,故烧高烛照红装〃(苏轼《海棠》)臧利敏的诗歌试图在瞬息万变的时间中寻求生命的存在与永恒,又不可避免 地发现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力感,这使臧利敏的诗歌运行在一种命定论的抒写逻 辑中:或悲欢离合、盛极必'衰;或荣华正好,无常又到;或世事无常、浮生若梦。

      无声无息暗香浮动仿佛存在就是为了消失仿佛一生就是为了坠落的美丽——《是槐花》成熟的麦子全部走掉剩下这一片纯粹的麦茬终于知道在畅饮了饱满的幸福之后要独自承受瞬间失去的痛苦——《麦茬地》二、自由选择中的〃存在〃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田可根据和理由,人本身应该 就是〃虚无"的,正因为〃虚无〃,所以人应该进行绝对的〃自由选择〃,用自 己的生存活动支撑和承担自己的〃虚无〃,因此〃自由选择〃、〃重在行动〃成 为存在主义的另一重要特色萨特曾说:〃正是这种虚无才是行动意志的基础21就是说,人作为一个"自为"的存在,必须有意识地以〃生存"去面对和担当在对生存的承担中,进行绝对的自由选择,在行动中获取人存在的本质萨 特认为,除了自由,你与我都没有既定不变的〃本质〃,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那是你的自由;你要获得什么样的本质,那要看你怎样进行你的自由选择萨特 强调自由是存在主义的核心学说,无论人的处境多么恶劣,意识总是自由的,思 想总是由自己支配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行为走向,并在这个自由的选 择中找寻和接近〃存在〃臧利敏的诗与她的生活具有精神上的同构关系,在诗歌中,臧利敏表现了三 种情结:乡土情结、田园情结和童心情结。

      在诗中,她表达了对乡土人情的怀念, 对自然田园的喜爱,对孩童们纯真心灵的向往以及诗歌在自己日常生活中不可或 缺的重要性这三大情结是诗人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中书写虚无感和无力感时找 到的通往生命存在的密钥,她用自己的自由行动与意志去勇敢地面对和担当人生 中的痛苦臧利敏的作品在细致的生命体验中将人与生命意识的关注表现得真实可感, 无论是感觉的触角还是诗思的睿智,作为一名新世纪带有存在主义色彩的诗人, 她在对时间与空间的书写中以缄默而真挚、宁静而淡泊的品格展示了其诗歌丰富 的思想内涵,揭示了人生的苦痛和生存的艰难,并在感受生命的孤独和虚无之后, 自觉地寻找从虚无通往存在的秘密通道,那些倔强而坚强的诗行告诉我们生命的 意义在于自由的选择:在对乡土的眷恋中体味质朴的人情,在对大自然的细腻感 受中寻找一方田园净土,在对童年的往昔追忆中保持一颗童稚之心在存在主义 哲学视野下,臧利敏的诗歌体现了对个体的人文关怀,也完成了对生命的关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