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雕人物题材寓意介绍.pdf
23页玉雕人物题材寓意介绍人物题材类如来: 即如来佛,是万佛之祖,娑婆世界的教主,有通天彻地之能佛可保佑平安,寓意有福(佛)相伴佛头:如果人物身体没有露出来只露了个人头,即为深(身)藏不漏,也叫出人头地达摩:达摩是南宋时期南天竺僧人, 航海到中国, 在洛阳、嵩山传教,曾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有“ 面壁九年成正果,风风火火渡江来”的说法是中国禅宗的始祖常见相关题材有达摩渡江、达摩过海、达摩面壁等造型布袋和尚: 又称弥勒佛,五代后梁时期的僧人,法名契此,又号长汀子常以杖背布袋云游四方,能示人吉凶,消灾解难,除恶辟邪,十分灵验后相传为弥勒菩萨转世 相传布袋和尚所背的八宝乾坤袋可装天地万物,也可装天下财宝, 人们常佩戴或陈列家中, 可消灾解难、招财进宝弥勒佛大腹便便、五短身材、笑容可掬的造型,又是解脱烦恼的化身,常有笑口常开、知足常乐、常乐佛、笑弥勒等说法观音:观音是西方三圣之一,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大悲观世音菩萨普度众生,是救苦救难的化身,遇难众生只要念其名号,观音就前去拯救解脱观音菩萨的道场在浙江普陀寺,延辰日为阴历二月十九,成道日六月十九,涅槃日九月十九观世音是最为常见的玉雕题材,人们常佩戴或供奉在家中, 祈求平安吉祥。
常有慈悲观音、南海观音、净瓶观音、诵经观音、滴水观音、送子观音、千手千眼观音、佑安康观音、保平安观音、赐福观音等说法,都是保平安吉祥的意思钟馗:扬善驱邪 常有钟馗捉鬼的造型 (钟馗驱邪) ,(白脸)财神,福神,门神;(黑脸)鬼见愁传说唐明皇患病时梦见大鬼吃小鬼,明皇问之,大鬼自称钟馗, 生前应试武举获得会元,殿试时因其相貌丑而被黜,受到不公平对待,忿极便触石阶而身亡,为此决心消灭天下妖孽睡梦醒来,明皇召画工吴道子绘出钟馗图像,敕令于岁暮之时悬挂以祛邪魅钟馗吃鬼、钟馗打鬼、钟馗嫁妹、钟馗役鬼、钟馗斩狐等均为镇邪除恶的内容 民间在屋内挂钟馗的画像, 可以镇宅辟邪挡灾天中辟邪: 天中指阴历五月初五的天中节,即端午节,画面由钟馗手持宝剑表示,寓意端午避除邪祟,保平安财神:招财进宝之意,或者叫天降财神财神是传说中给人带来财运的一位神仙,身佩玉财神,财源滚滚来八仙:八仙分别是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蓝采和、曹国舅有时用八仙持的神物法器寓意八仙或八宝八种法器是葫芦、蒲扇、鱼鼓、宝剑、横笛、荷花、花篮、阴阳板八仙另有 “ 上八仙” 之说,分别是王母、 杨戬、寒山、拾得、刘海、白猿、太白、寿星。
八仙过海: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图案为八个神仙各持法宝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各显法力 八仙故事多见于唐、 宋、元、明文人的记载 “ 八仙庆寿 ” 、“ 八仙过海 ” 的故事流传最广罗汉: 有十八罗汉、一百零八罗汉造型均是驱邪镇恶的护身神灵释迦牟尼佛曾令十六罗汉前往人世间普度众生,后增加到十八位罗汉十八罗汉形态各异, 各司其职据说佩戴或供奉罗汉可以保平安、祛邪恶,是玉雕中的常见题材寿星公: 寓意长寿,或者叫寿星高照寿星公即南极仙翁;福、禄、寿三星之一寿星玉饰送老人,即祝愿老人健康长寿三星高照: 古称福、禄、寿三神为 “ 三星” ,传说福星司祸福、禄星司富贵、寿星司生死 “ 三星高照 ” 象征幸福、富有和长寿福、禄、寿三神,也称三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分别表示司福、司禄、司长寿的三星亦有图案为一老寿星、一鹿、一飞蝠的,称之为“ 福禄寿” 天官赐福:道家以阴历正月十五为天官赐福的日子天官是天上赐福人间的神仙 天官赐福 ” 亦称“ 受天福禄 ” 旧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民间传说是天官下降,赐福人间通常由天官和展翅飞翔之蝙蝠(或长条的画幅卷轴)构成图纹借“ 蝠” 、“ 幅” 的谐音寓 “ 福” 。
刘海:刘海原名叫刘海蟾,号海蟾子,五代后梁陕西人,燕王刘守光的丞相,后睹异人垒钱之危而悟道成仙化鹤而去道家南宗奉其为祖,常现招财童子相,后人当做吉星福神现今画面由刘海做童稚状,蓬发大口,身着博袖之衫,戏钓三足金蟾,寓意有福有钱传说刘海每戏一次金蟾,金蟾就吐一个钱币,故有招财之意,整个画面取富贵幸福之吉祥寓意渔翁得利:传说中一位捕鱼的仙翁, 每下一网,皆大丰收佩戴渔翁,生意兴旺,连连得利,寓意福祥吉利有些图案上则增加鹬、蚌的造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寓意上无太大差别东方朔:汉代忠臣,长于文才传说东方朔特别喜欢桃,常偷王母的寿桃吃,王母的桃要三千年才结一次果实,而东方朔偷了三次,意味着遇上了三次结桃, 可见东方朔寿命之长, 世人也视东方朔为长生不死的神仙 所以“ 东方朔偷桃 ” 就成了民间祝寿图长盛不衰的题材,取长寿之寓意天使,丘比特: 寓意一箭(见)钟情和合二仙: “ 和合如意 ” ,“ 和” 与“ 合” 均为唐代僧人,即 “ 寒山” 与“ 拾得” ,后封为和仙和合仙,两人姓虽相异,但亲逾兄弟两人同爱一女子而彼此不知,及至寒山临婚,始知拾得亦爱恋此女,于是断然弃家出走,至苏州枫桥削发为僧,结庐修行。
拾得知悉此情后,亦舍女往觅寒山,探得寒山茅庐之所,乃折一盛开花荷前往礼见寒山见拾得远道寻来,喜出望外,恐其饥馁,急捧一食盒出迎,二人喜甚,俱为僧侣,开山立庙,称 “ 寒山寺 ” 寒山” 、“ 拾得” 二仙形象,常出现于画幅及工艺品中,两人蓬首笑面,着绿衣,一持“ 荷花” ,一捧 “ 圆盒” ,借“ 荷” 、“ 盒” 谐“ 和” 、“ 合” ,取其“ 和谐合好 ” 之寓意关公:名羽,字云长,三国名将,文武双全、 忠勇仁义,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后人尊其为“ 武圣” 、“ 武财神” ,道教尊为 “ 关圣帝君” 民间相传拜关公,能保佑仕途官运亨通、平步青云;能保佑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保佑学业识文知书,学贯古今;保佑生活家业兴旺, 人生平安台湾“ 拜关公 ” 尤为盛行,2040 万人中关公信徒达800多万人,关帝庙达3000 多座刘关张(桃园结义): 述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志同道合、意气相投的仁人志士, 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于桃花盛开的季节,在一个桃花绽放的园林中举酒结义,对天盟誓,“ 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 ,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西王母: 又称王母、金母、王母娘娘,住在昆仑之巅的金宫玉殿,左有瑶池,右有翠水,每逢蟠桃成熟的三月三,王母就大摆寿筵,邀众仙赴会瑶池庆寿,为此人们将王母视为长生不老的象征。
群仙祝寿:图案为众多仙人各持礼物为王母娘娘祝寿的场面传说三月三日王母娘娘寿诞之日, 各路神仙前来祝贺, 以此取其吉祥喜庆之意玉跪人:“ 玉” 与“ 遇” 谐音,“ 跪” 与“ 贵” 谐音,玉跪人,即遇贵人之意童子:童子天真活泼,逗人喜爱与童子有关的题材非常多,例如送财童子、欢喜童子、麒麟送子等子承大业:画面常见一个笑逐颜开的童子手执一张造型夸张的大荷叶 叶” 与“ 业” 同音,寓意子嗣兴旺发达,承前启后,家族昌盛喜相逢:两个童子相遇,谈笑风生,意指彼此相见欣喜不已,称之为“ 喜相逢 ” 福源善庆: 老人带着童子,拿着蒲扇,童子拿着石磬玩耍,天空飞舞蝙蝠 “ 蝠” 与“ 福” 、“ 扇” 与“ 善” 、“ 磬” 与“ 庆” 同音,意为福源善庆,寓意善良、吉庆会带来福气吉庆有余: 图案为一磬一鱼或一磬双鱼,一童子击磬一童子持鱼,意为“ 吉庆有余 ” ,寓意吉祥、欢乐和富裕四喜人: 横向与纵向都喜笑颜开的四个手足相连的童子称“ 四喜人 ” 人们认为 “ 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是四件喜事,也有人将享有福气、高官、长寿和好运之人称为四喜人加官晋爵: 画面以童子向官宦敬酒表示,过去酒杯称爵,敬即晋,意指升官晋级。
五子登科: 画面以五个童子争夺一顶冠表示,夺魁是争取第一之意,科举分五经取士,每经第一名称经魁,殿试第一名称大魁百子图: 由一百个形态各异的童子构成,表示子孙众多,人丁兴旺,家业辉煌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三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也有人认为五常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画面由五个人在品尝三只缸中的酒表示指日高升:画面由一个身穿官服之人指着高高升起的太阳构成寓意在短时间里将晋升高官女娲补天: 中华上古大神,是中华民族人始之初的三皇之一,相传是人类的始祖, “ 炼石补天,捏土造人,立极造物,别男女,通婚姻,造笙簧 ” 民间传说,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作战落败,一怒之下头触不周山不周山乃撑天之柱,天柱折断,于是山体崩塌,大地向东南倾斜,海水向陆地倒灌水灾泛滥,猛兽肆虐,人类遭受了空前的灾难,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后女娲娘娘炼五色石补天,折断鳌足支撑四极,战洪水,驱野兽,使人类安居乐业 故而“ 女娲补天 ” 有国泰平安、天下太平之意后羿射日: 传说太阳是天帝的儿子,其母名羲和,生有十个太阳在日月图中一边羲和捧日, 一边常羲捧月太阳居住在汤谷的扶桑树上,由阳鸟每天驮载一个太阳升至天空,给人类带来光明。
可是在尧帝时期,十日并出,使得庄稼晒死,草木焦灭,百姓无法生存,尧便命神箭手后羿射十日,连续射下九日,留下一日,保留至今夸父逐日: 民间传说,夸父族首领,为挽救苍生,累死在追日途中传说夸父为了追求光明, 跟着太阳跑, 终于在禺谷这个地方追上了太阳但是夸父又累又渴,他喝干了黄河和渭河的水,又去喝北方大泽的水,但还是在半路渴死了他的身躯变成了一座大山,他的手杖变成了大片郁郁葱葱的桃树林嫦娥奔月: 嫦娥,神话中后羿之妻,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嫦娥私自偷吃长生不老药后飘然飞天,住在月中广寒宫, 与捣药的玉兔和砍树的吴刚为伴,人们将嫦娥称做月神状元及第: 殿试第一名即称 “ 状元” ;第二名称 “ 榜眼” ,第三名称 “ 探花” 殿试后列榜有甲、乙次第,通常前三名由天子赐进士及第,后七名赐进士出身图案通常以戴冠童子乘龙构成 冠” 与“ 官” 谐音,戴冠寓言为高中状元鲤鱼跃龙门可以变成龙,童子乘龙寓意“ 独占鳌头” 而喻“ 状元” 及第麻姑献寿: 麻姑,传说中的仙女,住在蓬莱岛,传说她能掷米成珠每年三月三,王母寿辰,举办蟠桃盛会, 麻姑在绛珠河畔用灵芝酿酒,携酒前去向王母献寿礼 祝贺女寿星时常用此语。
图案多以仙姑手托酒盘或寿桃表示昭君出塞: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传说王昭君是天上的仙女,下凡来平息汉匈长年的战乱公元前54 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 三入长安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 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 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出现了久违的太平盛世苏武牧羊: 苏武,西汉杜陵人西汉天汉元年,苏武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北部匈奴被扣匈奴王欲劝苏武投降,苏武威武不屈,最后持汉书到荒凉的贝加尔湖牧羊十九年,汉匈和亲,苏武才获释回汉,此时已须发皆白苏武荒原牧羊十九年,始终威武不屈、正义凛然,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伯牙摔琴:一人举琴面对一墓, 旁立一老人 伯牙,春秋人,善弹琴伯牙学琴三年不成,一日随师父成连到蓬莱,闻听大海澎湃之声,受到启发,琴艺大进传说俞伯牙一日乘舟游至汉阳江口,命童仆取琴焚香,调弦转轸,一曲未终而弦断,疑有人听琴,令左右搜之,遇樵夫钟子期二人登舟促膝而谈,意合知音,结为兄弟,约定来年江边相见当俞伯牙按期来到江边时,钟子期已病故伯牙闻知,泪如泉涌,去子期坟前祭拜,并割断琴弦,双手举琴向祭石台上一摔,摔得玉轸摧残,金徽零乱。
老者惊问:“ 先生为何摔此琴? ” 伯牙道: “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自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故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之说天女散花: 佛经故事,描写佛界维摩室中有一天女,姿色绝美,她常以天花散在各菩萨和弟子身上,花散在菩萨身上时皆落下, 散在大弟子身上花却不会落下, 谓以天女散花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宋之问《设斋叹佛文》: “ 天女散花,缀山林之草树 故取其“ 春满人间 ”之意,后寓意。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