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pptx
20页说明事物 要抓住特征,写作,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写说明文,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课堂活动,猜一猜:,“全身盖着一层雪白的毛,它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睛,有腿,有尾巴 请你根据说明内容,猜猜写的是哪种动物没能说清这种事物自身独有的标志,现在我们把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独有标志换上另外一个名称,即事物的特征长着一身柔软的雪白的毛,嘴巴是三瓣的,一双眼睛又红又亮,两只耳朵很长,尾巴很短 你能看出写的是哪种动物吗?为什么?,写出了兔的毛、耳朵、眼睛、尾巴的独有标志请大家归纳整理一下,还“兔子”一个原来的模样细致具体,仔细观察它还有哪些标志?,生动描绘,“小白兔,披一身柔软雪白的长毛,蹲着时活像一个雪球,嘴巴尖尖的,嘴唇有三瓣眼睛像一对红色的宝石,见到阳光就微微颤动前腿短,后腿长,走起来一跳一跳的,尾巴短小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1.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要善于观察和比较 既要注意事物的总体面貌,也要观察其局部事物大都有主体部分或关键部分。
而这些往往能体现它的特征,观察时要特别注意例如:同是房间,其外观、内部摆设往往有所不同,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把握所要说明的特征,就容易把文章写清楚介绍人物,主要抓住人物的“经历特征”尤其是成就、有价值的生活阶段来加以说明介绍动物,抓住动物的形状和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介绍植物,着重说明它的生态和用途介绍某种器物,着重说明器物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等介绍建筑物,着重介绍它的外形特征、内部结构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特点用比较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水是无嗅、无味的豆浆是一种乳白色液体,是由大豆经过研磨后再与水混合而成的饮品水的性质 水是液体石块和木块有一定的形状,无论放在桌子上或者盒子里,它们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形状,都是固体水就不同,放在圆杯子里就成为圆形,放在方盒子里就成了方形,它没有一定的形状 水是无色透明的有人说水是白色的,这话错了拿水同牛奶比较一下就会明白,牛奶才是白色的,水是什么颜色也没有的如果把一根筷子插入牛奶里,我们就看不见它而把一根筷子插入清水中,我们能够透过清水看见插入的筷子 水是无嗅、无味的怎样来区分无色透明的烧酒和水呢?光凭肉眼是毫无办法的只要闻一闻,尝一尝就能正确无误地区分了。
烧酒有酒的气味和味道,而水却什么气味、什么味道也没有 因此,在正常的情况下,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2.实践:通过亲自做去了解事物的特征例如:中国石拱桥开篇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虽不是严格定义,但给我们勾勒了最“显眼”的形象 又如上面提到的“兔子眼睛像一对红色的宝石”就十分生动贴切3.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常见说明方法10种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打比方、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运用生动的说明方法,既突出事物的特征,也避免了文章的枯燥乏味吐鲁番盆地大都低于海平面,且它四面环山,中间有火焰山横卧在盆地的中央它是中国地势最低的城市,也是最热、最干旱的城市,素有“火洲”之称,;夏天的吐鲁番,最高气温可达48摄氏度,年降雨量平均只有16毫米,而年平均蒸发量却达两千多!由于这里常年干旱、缺水,聪慧的新疆人便利用特殊的地理条件,发明出独具特色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古称:“井渠”坎儿井,坎儿井是把地下的潜流水,通过人工开凿而形成的地下渠道你可能会问:“吐鲁番常年干旱、缺水,怎么会有地下的潜流水层呢?”潜流水层是吐鲁番的北部博格达雪山和西部的克拉乌成雪山融化后流向盆地,并深入戈壁地下形成的。
坎儿井,就是把地下的潜流引出汇集到一起,用于农田灌溉的水利工程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滞坝组成竖井主要用来开挖暗渠时人出入及出土的上下通道井口直径约七八十厘米,当时劳动人民出土仅用编织的篮子和辘辘把土运上来从一个地方开挖,一直到挖出水来再开始挖暗渠暗渠是坎儿井的主体,即地下水渠,深约1.5米,宽约0.7米滞坝就是暗渠出口,修建的一个蓄水池,暗渠中的水就流入这个地面上的蓄水池中所谓明渠,就是暗渠引水至农田之间的水渠,它跟暗渠不一样,它是一条条流在地面上的渠道吐鲁番共有坎儿井1100多条,总长5000多公里,犹如人体血脉般它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可不能小看新疆的坎儿井,它引出了地下河水,使沙漠变成了绿洲 尽管现在吐鲁番已新修了大渠、水库,但是,坎儿井在现代化建设中仍发挥着生命之泉的特殊作用它让我们不得不慨叹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实战演练,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物品,比如毛巾、炒锅、电视剧、、自行车等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查阅相关资料,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500字筷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据说,世界上共有三种吃东西的方式,直接用手拿的占40%;用筷子夹的占30%,用刀叉的也占30%。
中国早在殷商时代就开始使用筷子,不过,最初不叫“筷”在先秦文献中作者把筷子称为“著”隋朝时期,筷子又被称为“筋” 筷“这个称呼是怎样出现的呢?据明代陆容在菽目杂记中说,江南吴中称“著”为”“快儿”称帆布为“抹布”这是因为行船人忌讳“住”和“翻”大约在明朝以后,快字上又加了个“竹头”,成为“筷”这大概是由于筷子大多数是用竹子做的缘故吧我的生活少不了它,筷子的结构极为简单我国的筷子是上粗下细,下圆上方的当筷子传到日本时,日本人就把筷子制成圆锥型 筷子虽然简单,但中国人在筷子的材质和雕饰上却做了不少文章先秦时已有了象牙筷和铜筷,隋唐以来,宫廷,官府和富豪之家,用金银做筷子,用玉石,珊瑚等雕饰筷子考究的筷子还要镶个银头,这是用来试验食品是否有毒如果有毒,银头立刻会变成黑色或绿色中国人用筷子的功夫常常吸引外国人,西方近年兴起了“用筷热”还出现专门教人用筷子的“培训中心”有的医学家认为,使用筷子能带动人体的30多个关节个50多处肌肉,有助于手的灵巧和脑的发达也有人说,中国人手特别巧,与从小就使用筷子有很大的关系 据说,世界上第一家“筷子博物馆”在德国那里展览了一万多种产地不同,质地不同,以及时间不同的筷子,真可谓一应俱全呐!我们用的筷子原来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和如此高的地位。
你掌握了吗?如果掌握的不是太全面,那就请拿起筷子,好好研究一番吧!,。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