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φ355m煅烧回转窑的设计计算及制造.docx
4页φ355m煅烧回转窑的设计计算及制造 赵恒涛摘 要:文章针对回转窑内煅烧物料的运动特点,计算出工艺煅烧时间通过对窑体回转力矩的分析,求得电机功率并叙述了主要部件窑体的制造工艺及质量控制关键词:回转窑;煅烧;回转力矩;制造工艺;质量控制1 设备简介φ355m煅烧回转窑是万吨级钛白生产装置中的重要设备,是一种连续逆流式(热风流动方向与物料移动方向相反)直接加热回转干燥器具有:大量连续处理(年产量20kt/a,按300个工作日计),适应被干燥物料性质的较大变化(入窑物料为偏钛酸,含湿量55~60%),能使用高温热风(窑头温度1000℃,窑尾温度450℃)的特点采用:提高入窑偏钛酸的固含量,利用真空转鼓过滤机对偏钛酸进行脱水;控制因窑内微负压引入的冷空气量,在下料口处设置液压双翻板下料阀;高温物料余热回收,冷却转筒采用风冷间接换热,通过二次风机回收从冷却转筒来的热空气送燃烧室的节能技术2 设计计算2.1 性能参数2.3 物料平均轴向运动速度煅烧物料从入窑时的泥糊状到出料时的粉末状,其运动轨迹复杂多变,文献[1]简化后分析认为:物料运动轨迹和速度主要受窑体内径、转速、倾角等影响,也与物料休止角和充满角有关。
3 制造工艺因窑体长度为55m,考虑运输、安装方便,采取分段供货,现场组焊的工艺方案为保证窑体的制造质量,从材料、制造组装工艺、焊接工艺及无损探伤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3.1 材料控制根据设计要求[2],钢板、手工电焊用焊条、埋弧焊用焊丝、焊剂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必须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对钢板外形及表面检查合格后进行喷砂除锈和涂漆防腐处理3.2 制造组装工艺(1)窑体筒节下料精度控制与标记移植:窑体筒节下料精度是窑体全面质量控制的第一步,必须将长度偏差控制在5mm,对角线长度偏差控制在2mm标记移植钢印全面、准确、清晰2)错边量控制:对窑体筒节等厚处焊接接头错边量按b≤1/4δ控制,对不等厚处采取外侧单面削薄厚板边缘后,其错边量按b≤1/4δ控制,确保窑体内径偏差不超标3)窑体筒节圆度、棱角度控制:卷制筒节时,钢板留出拉伸余量12-24mm不等,控制卷板机的压头速度,并经常用样板测量严格控制筒节环向棱角度E≤1/10δs+2,同一断面最大、最小直径差e≤1%DI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弯制校正或采用火焰法在平台上校正4)窑体筒节直线度控制:窑体长度为55m,组装后整体直线度是最关键最难控制的一项指标。
组装时,每道工序都着重强调直线度控制,根据现场条件专门设计可调试工装,以方便调整各段的组装在筒节轴向沿圆周0、90、180、270四个方向拉线,严格控制预组装直线度≤1%L,每一道环焊缝组对严格找正,避免偏差积累5)整体预组装:窑体筒节分段组装完毕,出厂前必须进行整体预组装,以检查调整各项整体指标,在分段处作出明显、清晰的标记,以便现场组装使用3.3 焊接工艺(1)焊接工艺评定:窑体筒节钢板焊接前制焊接试板,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认为焊接单位有能力制出符合设计要求的焊接接头2)窑体筒节焊接应力分析:根据有关文献[3],认为沿焊缝方向的焊接应力为拉应力,垂直于焊缝方向的焊接应力既有压应力(焊缝两端),也有拉应力3)减小焊接应力及变形措施:一是焊接顺序和方向,二是较小的焊接线能量,三是焊前预热4)焊接工序检查:要求施焊人员严格执行焊接工艺卡,检验人员随时监督,检查焊缝外观质量3.4 无损探伤按图样设计要求,对窑体焊缝进行不小于20%的射线无损探伤4 结束语φ355m煅烧回转窑设计制造安装后,经过三个月的运行,顺利达产,效果良好参考文献[1]彭思众,等.回转窑内物料流动模型研究[J].工业炉.[2]吴建国,等.450m3二次混料机的强度刚度分析及其优化设计[J].重型机械,1990,4.[3]王飞,等.萃取塔制造的质量控制[J].化工机械.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