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oc
47页目录1 总 则2 一般规 定工艺计算站、场、库及石油化工装置设备和管道布置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材料选用管道应力设计管道和设备隔热管道和设备涂漆压力管道支吊架设计规定压力管道强度计算规定聚乙烯管道设计规定3 压 力管 道设 计遵 循 的 标准和 规 范目的 : 为了统 一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要求, 提高 压力 管道 设计水平, 确保 压 力管 道设 计质 量, 特 制定 本规 定遵守的原则:优化设计方案,确定经济合理的工艺及最佳工艺参数;做到 技术先进,经 济合理,安全适 用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输油、输气管道工程、给排水及消防工程、热力 工程 、城 市燃 气工 程 及石 油化 工工 程2 一 般规 定工 艺计 算2.1.1 输油、输气 管道 需要进行 管道的水力计算、温降 计算 其计 算公 式按 《输油 管 道工 程设 计 规范 》( GB50253-2014 )、《 输气 管道 工 程设 计规 范 》 ( GB50251-2015 )《 城镇 燃气 设计 规范》( GB50028-2006 ) 执 行2.1.2 对于特殊的管道穿跨越工程按《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 50423-2007 )和《 油气输送管 道跨越工 程设计 规范》( GB 50459-2009 )执行。
站、场 、库 及石 油化工装置 设备 及管 道的布 置2.2.1 设备布 置2.2.1.1 装置的总体布置应根据装置在工厂总平面上的位置以及与有关装 置、罐区、主 管廊、道路等相 对位置确 定,并与相 邻装置的 布置相 协调2.2.1.2 装置的竖 向布置应根据 装置生产特 点, 充分考虑 操作、检修 要求, 满足交通运输要求;考虑装置内外地坪标高的协调及其内外道路、排水的合 理衔接,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装置场地应采用平坡式布置,并采用有组织 排水,所有的 雨水经过暗管排 入地下排 水管网 2.2.1.3 设备布置 应满足工 艺流 程、安 全生 产、环 境保 护的 要求,并应 便于 操作、维护、 检修、防爆及消 防,并注 意节约用2.2.1.4 设备布置 应按 工艺流程 顺序和同类设备 适当集中 相结合的方 式,并 结合 风向 条件 确定 设备、建筑 物与 其它 设施的 相对 位置 2.2.1.5 设备布置 应根据气温、 降水量等气候条 件和工艺 与设备特殊 要求, 决定 是否 采用 室内 布 置2.2.1.6 装置的控 制室、变配 电室、化验室 布置在装 置的 一侧,位 于爆 炸危 险区范围以外 ,并位于甲类设 备全年最 小频率风向 的下风侧 。
2.2.1.7 设备、建筑物 和构筑物 应根据生产 过程的特 点和火灾危险性 类别分 区布置,其间 距符合现行的有 关防火规 范的要求2.2.1.8 设备之间的距离除要满 足防火、防爆的要求外 ,还要满 足下列要求:1) 设备操作、维修、吊装场 地及通道;2) 构筑物(包括梯子和平台 )的布置;3) 设备基础、地下管道、管 沟及排水井的布置;4) 管道及仪表 的安装2.2.1.9 泵布 置在 室内 时, 应成 排布 置并满 足如 下要 求:1) 所有的泵端出口中心线应 对齐或泵端基础面对齐,两台 泵之间的净距< 0.8m ,泵端前操作通道的宽度玄1m;2) 室内布置时,两排泵之间的净距玄2.0m;3) 泵端/泵侧与墙之间的净距< 1.0m2.2.1.10 通道和防火设备的布置要考虑对空间的安全要求, 在紧急情况下 迅速 采取 行动 ,减 少 对临 近的 设备 的危 害 2.2.1.11 装置内最小通道宽度为:1)消 防通 道6m(弯道半 径12m);2)公 共主 干道6m(弯道半 径12m);3)主 要车 行通 道4m(弯道半 径9m);4)检 修通 道4m(弯道半 径9m);5)次 要车 行通 道3m(弯道半 径6m);6)泵 区检 修通 道2m?7)操 作通 道0.8m。
2.2.1.12装置内 最小通道高 度为:1)公 共主 干道5.0m?2)消 防道 路5.0m?3)主 要车 行通 道4.5m?4)检 修通 道4.5m?5)次 要车 行通 道3.0m?6)管 带下 泵区 检修 通道 3.0m?7)人 行通 道2.5m?8)操 作通 道2.2m?2.2.1.13 标高的 确定为 :1) 建筑物室内地面应高出室 外地面玄200mm2) 控制室 、配 电室 室内 地面 应高 出室 外地面 600mm;3) 设备的基础面一般应高出地面玄200m泵的基础面视泵的形式而定2.2.2 管 道布 置2.2.2.1 管道布置 设计应严格遵 守管道仪表流程 图的设计 要求2.2.2.2 管道布置设计应做到安 全可靠、经济合 理、在满足施工、操作、维修、消防等方 面的要求下,同时尽量做 到整齐 美观2.2.2.3 管道 应尽 可能 地上 敷设,并集 中成 排布 置地 上管 道设 在管 廊或 管 墩上,给排水 、污水和消防水管道要埋 地敷设2.2.2.4 装置 主管 廊应 留有 10~20%的 预留 空间 ,并 考虑 其 荷载 2.2.2.5 管道 布置 应满 足抗 震要 求。
2.2.2.6 对有 特殊 工艺 要求 的管 道、高 温、高 压、大口 径及 与重 要设 备连 接的管道和需要柔性计算管道的布置,应优先考虑并做好规划,尽量利用管道 的自然形状吸 收热胀,自行补偿、减少 投资2.2.2.7 与动设备连接的管道,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其弹性、支撑、震动 、 压力脉动、气蚀等方面的要求,作用于设备接口上的推力和力矩不得大于允 许值 2.2.2.8 管道 布置 应尽 量避 免出 现气 袋、液 袋和 “盲 肠”2.2.2.9 管道除与阀门、仪表和设备之间的连接需要 必要的法兰 和螺纹连接 外,其余均采 用焊接连接,避 免泄漏2.2.2.10 管道穿过墙壁和楼 板, 均应 配有 套管 ,套 管的直 径大于管 道隔 热 层的 外径 ,管 道焊 缝 到套 管的 端部 距离 不 小于 150mm2.2.2.11 由于管道布置形成 的高 点或 低点 ,应 根据 操作、 维修等需 要, 设 置放 空阀 、排 液阀 2.2.2.12 阀门的设置应考虑 操作 的需 要, 设置 在便 于操作 和维护的 地方 , 同时对较大差 压、较大口径、较大压力 操作的阀门 设置旁通或齿轮操作等。
2.2.2.13 阀门设在容易接近 、便 于操 作、 维修 的地 方,成 排管道的 阀门 集 中布置,阀门手轮最小间距为100mm立管上阀门手轮的安装高度宜为1.2m , 不宜 超过 1.8m ,如 超过 2.0m (且 经常 操作 的), 应设 置梯 子及 平台 2.2.2.14 为了便于操作、维护和安装, 装置区内应设置必要的软管站, 服 务半 径为 15m2.2.2.15 管架上敷设的管道无论有无 隔热层,其 净距应不小于 50mm, 法兰 外缘 与相 邻管 道的 净 距应 不小于 25mm; 管道 外壁 或管 道隔 热层的 外壁 的最突 出部分,距管 架或框架的支柱、建筑物墙壁的净距应不 小于100mm有侧向位 移的 管道 应加 大其 管 道间 的净 距2.2.2.16 取样系统管道的布置应避免死角或袋形管, 取样口的布置应使采 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取样阀安装在便于操作的地方, 并使设备或管道与取 样阀 之间 的管 段尽 量短2.2.2.17 安全阀应直立安装 并靠 近被 保护 设备 如 不能靠 近布置, 则从 被保护 设备 到安 全阀 入口的管道 压头 总损 失,不 应超 过该 阀定 压值的 3%;其背 压不 应超 过该 阀定 压 值的 10%。
2.2.2.18 安全泄压装置出口 管的 布置 ,应 考虑 由于 泄压排 放引起的 反作 用力, 合理 设置 支架 2.2.2.19 管道上 的仪表或测 量元 件应 布置在 便于 安装 、观察和维 修的 位置; 必要 时可 设置 专用 的平台或梯 子2.2.2.20 控制阀 和相邻管道 的布 置和 支撑要 便于 控制 阀的 移开2.2.2.21 在靠近设备、集中 载荷 、弯 管、 大直 径三 通分支 管的附近 设置 必要的 支架 2.2.2.22 管道及其组成件的 最小 壁厚 度应 按有 关规 范来计 算,并根 据介 质特性 和设 计寿 命, 考 虑一 定的 腐蚀 裕度 输油、 输气 管道 线路工 程2.3.1 线路走 向选 择2.3.1.1 线路 走向 选择 原则 线路选择应遵循安全、经济、方便,同时达到最佳化的原则,既满足建 设单位对工程提出的要求,又使工程费用和运行期间管线的操作维修费用最 低 线路 走向 选择 原则如 下:1) 管线敷 设地 区的 选择 应符 合我 国现 行的有 关规 定,线路 走向应 避开 城 市规 划区 、文 物古 迹、风景名 胜、 自然 保护区 等2) 线路应 尽可 能取 直, 缩短 线路 长度 ,同时 线路 也要 尽可 能靠近 气田 、 城镇 和工 矿企 业。
3) 线路应 尽可 能利 用现 有公 路,方 便施 工和 管理同时 应尽 可能 利用 现 有国 家电 网供 电, 以 降低 工程 费用 4) 线路尽 可能 避开 高烈 度地 震区 、沙漠、沼 泽、滑 坡、泥 石流等 不良 工 程地 质地 区和 施工 困难地 区5) 站场及 大、中型 河流 穿、跨 越位 置选 址应 服从 大的 线路 走向,线 路局 部走 向应 服从 站场 和 穿、 跨越 工程 的位 置 2.3.1.2 线路 勘察 根据设计的不同的阶段,对工程线路按不同的内容和深度,进行线路勘 察,一般可分为踏勘、初勘和详勘三个阶段勘察内容和深度要求按有关规 范执 行2.3.1.3 定线 应遵 循的 原则 定线是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所推荐的走向方案,确定线路中线位置定 线是线路施工图设计的基础,对 线路走向的每个桩位置 进行认真推敲,力求 定出一条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线路线路定线时遵循下述原则和要求1) 线路应力求顺直,以缩短长度;2) 应尽量减少线路与公路、铁路、河流 等天然和人工障碍的交叉,当必 须交叉时,宜垂直交叉3) 宜避开多年生经济作物区和重要的农田水利设施;4) 应尽量靠近公路,方便施工和管理;5) 线路必须避开重要的军事设施、易燃易爆仓库、国家重点文件保护单位 的安全保护区,线路还应避开机场、火车站、码头、自然保护区;6) 线路宜避开滑坡、沼泽、软土、泥石流等不良工程地质地段,确需 通 过时,需经技术经济对比和采取可靠的工程措施。
7) 线路应避开地震烈度大于7度的地震断裂带,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抗 震措施2.3.2 管道敷设232.1 管道敷设的方式的确定管道的敷设方式可分为埋地敷设和架空敷设两种埋地敷设可采用沟埋 敷设和筑土堤敷设;架空敷设可分为低架(管墩支撑)和高架(管 架)敷设 将管线裸露敷设于地面的方式只适用于临时管线埋地敷设方式不影响农业 耕作和地面人类活动,还可以保护管线,减少自然和人为的损坏,因此,长 输管道应尽量采用埋地敷设方式1)埋地敷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