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2X300MW供热机组(以大代小)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原则.pdf
43页F3611C-A-01国家电网STATE GRID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IENAN aECTRIC POIER SURVEY&DESIGN INSTITUTE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2X300MW供热机组(以大代小)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原则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设计证书甲级160001-sj勘察证书甲级160001-kj二0 0八 年 十 二 月 郑 州1总则1.1热负荷根 据 周口市城市供热规划(20062020年),本期工程供热范围内近期(2010年)工业热负荷采暖期平均为222t/h、非采暖期平均为164t/h,远期(2020年)工业热负荷采暖期平均为241t/h、非采暖期平均为188t/h考虑管网漏损系数和同时使用系数后,折算全厂设计工业热负荷采暖期平均为163t/h非采暖期平均为1 2 1 t/h.最小为109 t/ho1.2设计规模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一、二期工程(2X25MW+1X50MW)机组已关停,三期工程(2X135MW)于2004年投产发电本期工程在关停一、二期工程机组的基础上,按“上大压小”方式建设2X300MW热电联产供热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设施1.3建设场地本期工程建设场地位于三期工程2X135MW机组东侧,主要为电厂已征用 地(国有土地使用证:周口市国用 2007第250、255号);另需新征用地约5hm2,土地类别为建设用地。
厂区场地地势较平坦,地面标高在46.3047.54m(198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之间,不受百年一遇洪水影响厂区建设场地可利用面积约21hm;可满足本期工程2X300MW机组建设用地的需要1.4接入系统根据河南电网公司 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2X300MW供热机组接入系统设计(一次部分)审查意见(豫电计(2008)598号),本工程2X300MW机组分别以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组单元接线,接入规划中的220kV南郊变电站,线路长度约12km1.5煤源及运输1.5.1煤源本期工程需燃煤约150X 10t/a,拟燃用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禹州矿区的贫瘦煤北京三吉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 关于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2X300MW供热机组(以大代小)扩建工程锅炉燃煤煤质请示的批复(京能基字2008051号)确认了本期工程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的煤质资料1.5.2本期工程拟充分利用周口站(电厂接轨站)现有股道能力,站内不新增股道和其他设施,仅在厂区内设置满足双线卸煤沟卸煤的2条半列车卸煤线本期工程燃煤运输由铁路部门统一管理,采用由煤源装车点组织整列直达煤列,煤列到达周口接轨站后,由地方铁路机车将半列重车顶推至厂内卸煤线,卸后空车送至接轨站,按行车计划排空。
本期工程按租用调车机方式进行厂内调车作业本期工程公路运煤主要利用溪周公路运输,运输距离约lOOknio河南省交通厅以 关于周口 2 X300MW供热机组扩建工程利用公路运输燃煤请示的批复,同意本期工程约50X 10t/a燃煤利用周口地区的公路运输网络进行运输本期工程进厂道路和运灰渣道路利用电厂原有道路,不再新建本期工程大件设备运输拟采用铁路运输方式1.6 水源:本期工程2X300MW机组采用二次循环冷却方式,夏季纯凝工况最大用水量1451nl3/h,供热工况用水量1472m3/h,耗水指标0.67m7(s-G W),全年用水量约eio x io W o其中循环补充水拟优先采用周口市沙南污水净化中心经二级处理后的再生水,不足部分由沙颖河周口闸上取地表水补充;锅炉补给水和其他用水231 X lO W/a,拟在沙颖河周口闸上游取用地表水沙颖河地表水同时作为再生水的备用水源165义10W/a1.7灰场:本期工程拟利用电厂沙河南滩地灰场的南部灰场作为事故备用灰场该灰场原为电厂已拆除的一、二期机组灰场,用地面积约14 hm2,设计库容 约97X 10W,原有堆灰基本已挖出综合利用该灰场库容可以满足本期工程2X300MW供热机组半年和三期工程2X 135MW机组约5年的堆灰要求。
1.8工程地质根据河南省地震局 关于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2X300MW供热机组扩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的评审意见(豫震评2007 1 8 0号),本期工程建设场地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 5 4 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本期工程场地在地貌上属于冲洪积平原,地基土由较厚的第四系冲洪积成因的粘性土、粉土和粉细砂组成地表普遍有厚度不大的杂填土,其下为层软塑的粉质粘土和层可塑的粉质粘土,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80kPa和140kPa由于上部地层工程性质较差,主要建(构)筑物和荷重大的附属、辅助建(构)筑物需要进行地基处理1.9工程气象条件表1.9.1周口市气象站气象特征值表序号项 目单位特征值出 现 时 间统计年限1多年平均气温1 4.81 971 2 0 0 02多年平均气压h P a1 0 1 1.31 971 2 0 0 03多年平均风速m/s2.21 971 2 0 0 04多年平均降水量m m80 5.61 971 2 0 0 05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21 971 2 0 0 06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3.21 966.0 7.1 9建站2 0 0 0序号项 目单位特征值出 现 时 间统计年限7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 6.71 964.0 2.1 8建站2 0 0 08历年最大-日降水量m m2 1 6.01 988.0 7.2 4建站2 0 0 09历年最大定时风速m/s2 02 N、3Y、3T建站2 0 0 01 0历年最大积雪深度c m2 61 989.1 2.2 3建站2 0 0 01 1历年最大冻土厚度c m2 21 Y建站2 0 0 01.9.2 30年一遇最低气温用19642000年长系列资料统计分析得30年一遇最低气温为T7.0。
1.9.3 设计风压用1959-2000年长系列资料统计分析得各频率风压及相应风速见表1.9.3o表 1.9.3频 率风速(m/s)风 压(k N/n?)2%(五十年一遇)2 5.00.401%(百年一遇)2 7.20.501.9.4 P=10%湿球温度用逐点法统计20012005年6、7、8三 个 月10%湿球温度为27.1,相应的日平均气象参数见表1.9.4o表1.9.4 P=10%的湿球温度(27.1 )所相应气象要素出现时间气温()相对湿度()气压(h P a)风速(m/s)2 0 0 1.0 7.2 032.168996.92.02 0 0 1.0 8.0 52 9.4831 0 0 3.30.52 0 0 4.0 6.2 931.570994.71.5表 1.9.5 周口气象站累年各月各气象要素统计表项目一单位12345678911 11 2全年平均本站气压h P a1 0 2 2.0 1 0 1 9.61 0 1 5.41 0 0 9.2 1 0 0 5.1 1 0 0 0.0 998.0 1 0 0 1.2 1 0 0 8.71 0 1 5.1 1 0 1 9.61 0 2 2.1 1 0 1 1.3平均气温1.03.58.41 5.52 0.72 5.52 7.42 6.42 1.71 5.88.83.01 4.8平均相对湿度%69676969706981827875736973降水量m m1 6.01 9.141.445.464.21 0 3.2 1 98.0 1 38.579.557.92 8.71 3.880 5.6蒸发量m m46.063.11 0 4.01 47.11 80.32 0 5.91 76.81 55.91 2 5.397.464.649.51 41 5.93;平均风速m/s2.12.32.62.72.32.22.12.01.81.82.02.12.21.10三大主机条件1.10.1 锅 炉:亚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四角切圆或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固态排渣、全钢炉架、露天布置汽包炉。
本期工程锅炉采用低NOX燃烧技术,同步建设烟气脱除氮氧化物装置锅炉采用节油点火装置,为保证锅炉的整体性能,建议将其纳入锅炉厂的设计和供货范围1.10.2汽轮机为满足采暖热负荷和工业热负荷的需要,本期工程汽轮机拟采用亚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单 轴、两 缸 两 排 汽(或 三 缸两排 汽)、双抽供热凝汽式汽轮机,暂按汽机额定工业抽汽量8 5 t/h,最 大 抽 汽 量2 0 0 t/h,抽 汽 压 力1.101.30MPa(a);额定采暖 抽 汽 量2 8 5 t/h,最 大 抽 汽 量5 0 0 t/h,抽 汽 压 力0.2450.349MPa(a)设计1.10.3发电机采用水一氢一氢冷却方式,励磁系统采用自并励静止励磁或无刷励磁方式,通过招标确定1.1 0.4本期工程汽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危急跳闸保护系统和监视仪表系统由汽机厂供货,控制策略由汽机厂负责DEH硬件尽可能与机组DCS 一致1.10.5锅炉吹灰控制系统、火检及冷却风仪控系统、汽包水位电视、锅炉炉膛火焰电视可由建设单位单独招标采购,其它由锅炉厂提供的仪表、执行器和FSSS炉前仪控设备的选型与配置应能满足整体自动化水平和系统接口要求。
2总图运输专业2.1 厂区总平面布置格局为四列式布置:厂区由北向南依次为配电装置、主厂房与烟囱及脱硫设施区、冷却塔、卸煤沟与贮煤场的四列式布置格局,主厂房固定端朝东,化学水及循环水处理设施布置在固定端,厂前建筑布置在厂区东北角运煤栈桥从主厂房固定端进入煤仓间2.2 铁路专用线从厂区东部进入,本期扩建,拆除一、二期的部分铁路线,保留一、二期电厂最南侧的#3铁路线,改造为火车卸煤沟,以承担本期电厂扩建的燃煤运输扩建后的专用线管理体制及交接方式不变电厂设有两个主要出入口,电厂主要进厂道路从厂区北侧的七一道路引接;电厂运煤、灰道路从厂区南侧潦周公路进入厂区2.3 厂区竖向采用平坡式布置3热机专业3.1热力系统热力系统中除辅助蒸汽、供热系统及压缩空气系统两台机组有关联外,其它系统均采用单元制系统3.1.1 热力循环采用八级回热抽汽系统,设有三台高压加热器、一台除氧器和四台低压加热器3.1.2 主蒸汽管道及再热蒸汽管道均以单管从锅炉接出,至汽机前分成两路分别与汽机接口相连每台机组设置一套容 量 为30%锅炉最大连续出力的二级串联旁路系统3.1.3 给 水系统采用单列高加,大旁路,省煤器入口设置旁路调节。
3.1.4 主蒸汽管道、再热(热段)蒸汽管道的主管采用按美国A S T MA 3 3 5 P 2 2 标 准 生 产 的 无 缝 钢 管(内 径 管),给 水 采 用1 5 N i C u M o N b 5-6-4,冷段采用 A6 7 2-B7 0 c L 3 23.1.5 每台机组设置一套除氧器及给水箱除氧器出力按VWO工况设计3.1.6 凝汽器采用单背压、双流程、表面冷却式3.1.7 给水系统按每台机组配置2 X 5 0%汽动给水泵3.1.8 凝结水系统三台5 0%凝结水泵3.1.9 开式冷却水及闭式冷却水系统开式水系统设置开式升压泵,水-水换热器采用板式换热器,并在循环水供水系统设置二次滤网闭式冷却水系统设有两台1 0 0%容量的闭式循环冷却水泵、两台6 5%容量的闭式水热交换器、一台1 0 m:闭式循环冷却水膨胀水箱3.1.10系统设有两台1 0 0%容量的机械真空泵,机组启动时,两台真空泵同时投入运行,以加快抽真空过程正常运行时,一台运行,一台备用3.1.1 1 给水泵汽轮机的润滑汕系统和主汽轮机的润滑汕系统分开,各自设有单独的润滑油系统主汽轮机与小汽机各用一套油净化装置3.1.12工业蒸汽网系统由每台汽轮机供热抽汽口接出的一根抽汽管道(1 X D N 4 5 0 汽轮机厂接口)引至蒸汽供热蒸汽联箱后,从厂房固定端引出至接至厂外蒸汽管网。
为防止供热管道倒流引起汽轮机超速,在抽汽供热管道上分别装有抽汽快关阀(0.5 s)和止回阀和电动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