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流程.doc
2页道路施工流程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用经纬仪定位道路中心线,放出桩号,两侧栓桩,并记录数据,以待后用,2. 依据已有高程,每隔100 米,引一固定高程点(设在施工范围外,不宜移动之处),做 好标记,记录数据,以防丢失3. 施工前,在道路两头,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对道路以围挡进行半封闭4. 探明并记录道路沿线管道、线路等隐蔽构筑物位置,做好保护措施,在地面做好明显标 志,并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以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破坏5. 施工前,应与道路沿线住户提前进行沟通,将施工范围内的物品清理干净6. 提前联系好管材厂家生产管材(雨600水泥管,污600HPDE钢带管)、砖、水泥、沙等 施工材料,以待施工过程中,可以随时送达,或提前储备,存放料场,以便随时取用7. 沟槽开挖前将道路两侧花砖及路缘石起出,与土分类堆放,素土回填管顶后,用渣土回 填二、 雨污管道1.依据道路中心线,放出沟槽内外边线,东侧(北侧内边线,外边线,南侧内边线,外边 线),西侧(内边线外边线)注:需验算后进行3. 开挖前,应提前测量出两头的老雨水井深度,并预留20m距离顺接到设计槽底高度4.选定两辆中小型挖掘机(带油锤),与道路的南北两头同时施工(东侧南头需破碎路面), 并分别派专人在现场看顾指挥,测量标高,防止超挖,挖偏、以及对沿线管线造成损坏!(槽深为设计路基高程下,路东槽底宽度为,路西槽底宽度为)5. 沟槽开挖后,联系管材按照开挖速度提前进场卸车,需有专人验收并安排堆放位置(提 前进行交底),6. 两头沟槽开挖各有 50m 后,选定一辆中小型挖掘机、一辆铲车并委派队伍,开始下管。
(10cm 砂石垫层,用挖机和铲车配合倾洒,人工整平,下管前,应放出管道中心线,以便管道顺直,并提前在预留井口位置做好明显标记,具体施工措施,参考技术交底)7. 管道安装完毕200m以上后,安排检查井砌筑班组进场,进行检查井砌筑及抹带(检查 井高度比人行道设计高程底5cm,检查井浆底,抹带外罩铁丝网,抹口到底,检查井预留 雨水口)8. 检查井砌筑完毕后,进行管道分层回填(注意盖住井口及集水口),并对人行道进行整平,挖填至设计标高(虚数),碾压密实(成型后,比设计高程高8cm),9. 联系中型挖掘机油锤,对车行道路面病害处,进行切割破碎挖除,并利用混凝土修补,病害四周需分别加大20-50cm,设台阶,(此项工作可在人行道整平后进行)三、 水稳摊铺1、 摊铺前,恢复桩号,放出道路中心线及边线,测量高程,为摊铺做好准备(分两组,一 组恢复一组测量)2、 摊铺前,提前封堵道路,以免车辆碾压,造成路面破坏3、 摊铺前,对两头接茬处进行处理,既下挖25cm,便于水稳顺接4、摊铺后,及时进行毛毡覆盖,洒水养护至少一周,摊铺标准参照水稳摊铺技术交底)四、路缘石、集水井砌筑及集水管安装1、 水稳摊铺后,利用全站仪,恢复道路中心线,并与道两边7m处,每隔40m砸钉定位, 并以此为依据,放出道路边线。
2、 依据道路边线,开挖集水井,联系开槽机,开槽路缘石边沟3、 安装集水管,并进行集水井砌筑(砌筑高度与水稳摊铺高度等高,注:需验算,可仅挖 水稳,后抹灰遮盖),4、 安装路缘石(比水稳面层高22cm(21),具体施工标准参照路缘石砌筑技术交底)5、 定位及砌筑树池(注:高度参照已修道路高度)五、 人行道1、 人行道回填 15(10) cm 碎石垫层(预留树池位置,以便后期恢复绿化),碾压密实(完 成后,比水稳面高1cm,注:需验算)2、 联系施工队伍,进行15cm(12cm)厚人行道混凝土垫层浇筑(注意外侧宽度预留)六、 沥青铺设1、 沥青层施工前,应先对路基进行清扫,在基层表面少量洒水,并对路缘石进行薄膜覆盖, 随后洒布乳化沥青,当有遗漏及路边缘喷洒不到部位,应人工补洒,乳化沥青洒布 24h 之后,方可铺筑沥青层2、 底层沥青摊铺前,需按照井篦尺寸切割模板,对集水井进行覆盖,顶层沥青摊铺前,需 将集水井篦提前安装完成此项工作可在人行道混凝土垫层浇筑完毕2天后进行)七、 人行道花砖铺设及绿化恢复(花砖铺设完成后,内侧比沥青路面高15cm)八、 每项结构层施工前,按交底安排机械及人员分工。
九、 注意难点1.地下管线2.交通管制3.工序衔接,避免返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