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曹雪芹的写作主张.doc
3页浅谈曹雪芹的写作主张浅谈曹雪芹的写作主张摘耍《红楼梦》是一部有世界影响的伟大作品作者一方面 继承了前代作家的创作经验,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创造在《红楼梦》 一书中,可以看到很多有关写作的主张,多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言论来 阐述,总结其耍,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关键词曹雪芹《红楼梦》写作主张一、 曹雪芹认为写诗作文“第一是立意耍紧”《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林黛玉与香菱论诗黛玉说:“词句 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都不用修饰, 自是好的所谓“立意”即我们现在说的“主题”主题的深刻与否真接决定了文学作品质量的高低曹雪芹的“第 一立意耍紧”,明确提出了文学作品主题的重耍性其实在曹雪芹之 前就有人提出类似的观点,如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 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曹雪芹则更直接、更 明确的提出了主题的重要性此外,曹雪芹还指出“意趣”耍真在第四十二回中,曹雪芹借 宝钗论画,表达了他对文学艺术创作的这一观点:“你若照样往低上 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 该添耍添,该藏该减的耍藏耍减,该露的耍露从这里可以看出, 曹雪芹提倡的“真”,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提高了的艺术真实,而 不是生活的照样记录。
另外曹雪芹学提出“立意要清新” O第三十七 回中这样写道:“头一件,只耍立意清新,措词自然就不俗了把 “意趣”耍“真”和立意耍“清新”联系起来看,就是指主题在文学 作品中的表现,必须准确、深刻、鲜明、新颖曹雪芹特别强调立意“新颖别致”极力反对“千部一腔,千人一 面”他说:“若耍随人脚踪去走,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 竟算不得好诗以上所举都表明了曹雪芹对“立意”的重视二、 “未下剪时,须度其身量”曹雪芹认为文学作品的结构形式,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笫七十八回写文学作品如何结构吋说:“每一题到手,必先度其 体格宜与不宜这便是是老手妙法就如裁衣一般,未下剪时,须度 其身量曹雪芹用量体裁衣这个形象的比喻,说明文学作晶的结构 形式,必须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有了丰富的材料、正确的观点,还 要有比较恰当的表达方式,才能完成文学作品的创作笫七十八回中曹雪芹通过贾宝玉说:“这个题目,似不称近体, 须得古体,或歌或行,长篇…首,方能恳切这就进…步告诉我们, 要透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就必须选择最合适的体裁方能恳 切曹雪芹是不赞成回为形式而影响思想内容的充分表露的第三十 七冋中,薛宝钗说:“我平生最不喜限韵,分明有好诗,何若为韵所 缚。
笫三十八回贾宝玉乂说:“我也最不喜限韵曹雪芹借作品 中的人物,批评了迁就用韵、迁就形式的写作风气曹雪芹的这种主 张,不仅指写诗,也适用于各种文学形式的写作三、“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 •曹雪芹很讲究语言的锤炼,对文学 语言提出了准确、简炼、生动、朴素的要求在第四十二回中有这样一段话:“把市俗粗语,撮其要,删其繁, 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 形景都画出来了在第五十回谈写诗的经验时,更说“越是粗话越 好” O所谓“市俗粗语”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语言曹雪芹对民众的 语言是赞赏的,这点在《红楼梦》中有很多表现当然,文学作晶完全照录人们的11语,也是不行的曹雪芹说对 群众的语言,要“撮其要,删其繁”,这就是说,“市俗粗语”要经 过作者的反复推敲,形成鲜明、流畅、准确、朴素而不浅露、概括而 又清新的文学语言曹雪芹所说的加以“润色”,就是作者加工和提 炼的过程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了大量的看来很难进入艺术的家常絮 语,既贴切,乂寓意深长如“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 风”;“一个个不象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千 里搭长棚一一没有个不散的筵席”等等,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细心揣摩熟透”U!《红楼梦》第四十八冋,林黛玉向香菱介绍学诗的方法:“你只 听我说,你若真正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 律一百首细心揣摩熟透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 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 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等人的一看,你乂是一个极聪明伶俐 的人,不用一年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曹雪芹介绍的学习方法,着重在打底子,而且要“细心揣摩熟 透”,这是十分正确的无论干什么都要有基本功文学创作也是如 此,必须把基础打得扎扎实实,再加上长期的勤奋努力,细心揣摩, 才可能在创作上有所建树综上所述,曹雪芹在前人基础上所提邮购的写作主张是很独到、 很精炼的,能够指导人们更好的去写作,值得后人学习借鉴参考文献:[1]曹雪芹•红楼梦[⑷•中华书局.⑵王夫之•船山遗书[M].北京出版社.(作者单位:郑州工业贸易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