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英美人交际差异.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36881141
  • 上传时间:2023-03-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83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 见面与交谈的时候的礼节 在见面时打招呼方面,我们中国人见面一般都会随意地微笑点头,有时见到熟人 还会付上一句:"你吃了吗?"或者会问:“你要去哪儿?”而在英国,人们在传统上 有一套繁琐的见面礼仪.从握手,问候到相互介绍都有约定俗成的习惯,但是在美 国,相比之下,就显得较随便了,当朋友见面时,通常便是一声热情的哈罗;要是第一 次见面的话,彼此笑一笑,或者直呼对方的名字,以表示亲热.但英美两国在正式的 场合,人们就会讲究礼节了.握手是最普通的见面礼.在握手时,一般都是由女方伸 出手,男方握时不可太紧,要是对方无意握手,则要点头鞠躬致意.不同阶层,不同年 龄的人握手,则有一定的顺序.比如:长幼之间,年长的先伸手;上下级之间,上级先 伸手;宾客之间,则由主人先伸手.还有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同他人握手时,眼睛应注 视着对方,并拿下手套.如果没来得及把手套拿下,须向对方说明缘由并表示歉意. 还有应注意人多时不可交叉握手.如果不握手也可以微微鞠一个躬也是有礼貌 的在打招呼方面,在中国,你问候别人时说:“你吃过了吗?”这是合礼节的,可是, 如果你问候一个西方人说:“你吃过了吗?”他会认为你在邀请他吃饭。

      中国人打 招呼时还经常说:“你遛弯儿哪啊?”“你等人啊?” 或者干脆问:“您上哪去啊?” 如果把这些话搬到英语里去,对方会觉得问话的人脑子有毛病,明明看见我在做 什么却还要问;至于最后一个问题他们更会认为说话的人是在干涉他的隐私,他 们可能的反应可能会是"mi nd your ow n busi ness!”"That's none of your bus in ess!”(你管得着吗?)"I'm going to meet my girl friend , so wha? ” 因此, 在与西方人相处时,我们最好用西方人的问候方式说起打招呼美国人最为自然 与豪放,在欧美等国家,见面时即使不认识也会微笑地对对方说[How do you do?]打招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跟你有进一步的交往,只是一种生活礼节形 式而在英国,熟人见面时谈论天气的话题最多,他们很忌讳别人问年龄'工资 等问题,所谓的西方女人不问高龄,男人不问收入这与在中国一逢人问:"你 吃了吗? ”是不同的,造成这不同的原因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食风甚盛,请客吃饭 司空见惯,吃是人们谈话常见的话题而英国位于大西洋北岸,属于海洋性气候, 受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四季变化不明显,但一日之内天气状况可能瞬息万 变,英国人认为"在本土没有气候,只有天气”,英国的天气每时每刻都是一个新 鲜而有趣的话题,因而长期以来养成了谈论天气情况的习惯。

      另外,由于生活习 惯和审美价值观的不同,英美人寒暄和中国人很不一样,这点在和英美人交谈时显 得特别重要汉语里的寒暄有时候还有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的气色看起 来不太好,生病了么? ”"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在中 国,人们不会为此感到生气,但在英美国,人们如果听到你说:"you are fat”或"you are so thin"即使很熟悉,也会感到尴尬地难以回答,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虽然英 美人会常说“ wish you good health! ”道别时常说“take care ”但一般不会把you are in good health 之类作为问候或者恭维人时说的话(在他们看来这句倒像是医生 对体检的人或是有病的人说的话)所以在寒暄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会与西方 国家的人闹出很多笑话来二. 餐桌上的礼节民以食为天,所以各国在用餐这方面是十分讲究的东方和西方的餐桌礼仪有很 多不同的地方,今天中西方人民之间的交往愈益频繁,了解餐桌上的礼仪也是十 分必要的如果参加较为正式的西餐宴会,规矩很多,所以对此一无所知的话, 说不定会闹出很多笑话来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希特勒举行的一次宴会上,一位 中国使节按照在国内吃西餐的习惯,在用餐时擦拭刀叉,并不知道这种做法是不 礼貌的,似乎是在责备餐具的不干净,希特勒看见此幕,立即命令侍者将餐桌上 的餐具全部换了,这使中国使节窘迫难堪。

      姑且不论故事的真伪性,但可看出了 解各国的餐桌礼节是多么重要对于英国人来说,是“轻食重饮”,这主要是因为英国在菜肴上没有太多的特色, 日常饮食也没有很大的变化,平时除了面包'火腿'牛肉之外就是土豆了炸鱼和 煮菜还有烤牛肉加纽克郡布丁是英国的国菜,主要禁粮是狗肉,他们不吃过辣或 带有粘汁的菜肴在英国人们大都喜欢喝红茶,还有威士忌 而美国人清蒸或 红烩的菜肴,不喜欢过烫过热的菜肴喜欢少盐,喜欢偏甜的食物,喜欢喝可乐' 啤酒'矿泉水'白兰地等,不喜欢人在自己的餐碟了剩食物,认为这是不礼貌的, 喜欢中国的苏菜'川菜'粤菜而中国人比较喜欢用筷子,喜欢吃地地道道的中国 菜,吃饭的时候也很随兴,没有太多的规矩和忌讳中国人吃饭比较随兴,可能 聊到开心处就大声说笑或是把餐厅当作自己家一样,让小孩跑来跑去,这在西方 国家是相当不礼貌的中国民族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 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一桌,主人总习惯 说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方法 叫客人吃多点,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究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 会做那么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影往客人的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 么就吃什么,他们不会强迫别人喝酒。

      另外就餐的时候,如果不懂得西餐的礼节,则须注意主人的动作,模仿他们来做,就 不会出错.上餐的时候,美国人往往会向我们介绍说:”这是我最拿手的菜,希望你们 可以喜欢.”他们不会像我们中国人一样谦虚,一个劲地说” 菜做得不好,请多多包 涵.”之类的话,还有当你在美国人家做客时,如果主人向你夹菜,你应说:”谢谢.”不 必像在中国人家做客时一直在推辞,这样的举动要美国人看来是不礼貌的,这定会 使他们觉得你是嫌弃她所做的菜.还有一点要了解的就是要等女主人动筷子后方 可跟着动筷,而且离席的时候也要等女主人离开后才能离开但是,现在东方和西方的人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发展渐渐融入了各自的餐饮习俗, 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三. 在称呼方面三国的异同 在英国国家,人们相互间的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较大,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来 有悖情理,不礼貌,没教养可是在英国国家却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相处的模式 例如: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ma和grandpa,而是直呼其名,他们认 为这是最得体,最亲切的一种方式,年轻人称老年人,可在其姓氏前加 Mr.Mrs 和Miss,男的用Mr,已婚的妇女用Mrs,未婚的小姐则用Miss如Mr Smith. Mrs Smith. Miss Alice 等。

      而在汉语里,我们可以用“老师,书记,经理,工程师, 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而在英语中却不能,我们不能说“teacher Zhang(张老师)”,“engineer Wu”(吴工程师)等,正确的说法是应按照英美人的习 惯把 Mr.Mrs Miss 与姓(名)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所以不论职位,年龄,人们在尽量喊对方的名字,他们认为这样可以缩短相互的 距离美国有家刊物曾专门就称呼问题在 150 种工商行业中做过调查,结果发 现他们之中 85%的称呼是只喊名字,大多数美国人不喜欢用先生.夫人或小姐这 类称呼,他们认为这类称呼过于郑重其事了,美国男女老少都喜欢别人直呼自己 的名字,并把它称为亲却友好的表示但是,在中国,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人们常常会用“大哥”, “二姐”, “大 嫂”, “李大伯”之类的,这些称呼不可用于英语,用英语称呼时不论是男人还是女 人,或是其他认识的人,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不论在英国,美国或是中国的人, 都习惯常把礼貌应语挂在嘴边,人们视它为生活中一剂不可缺少的调味剂,不管 何时何地,都会感到使用礼貌用语所带来的好处,人们毫不吝啬地把它奉献给其 他的人,对此对彼都是一种享受。

      启示,不同的地方决定着不同的称呼方式,不同的称呼方式又蕴含着不同的文化 背景,从我国与西方的名国的称呼方面的差异性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不同地区 而特有的文化内涵,人们日常生活中特有的习惯,让我领略到了文化的多样性与 丰富多彩四. 在送礼方面东西方各有哪些习惯各区域的文化背景决定着区域独特的风俗习惯,使我们认识到了文化的独特性 送礼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节日婚嫁生日感谢帮助送别亲友及回礼送礼是重要 的是显示心意,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应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来选择 和购买礼物,这样受礼者若了解真相,也会收得安心有一点应该注意,给人送 礼时最好加上精美的包装纸这样既显出你已“落足心思”,又能引起对方的好奇 心但当你与美国人相处时,记住,除非在节日或生病才会给对方送礼外,在一般的情况下,都不会送礼,所以我们不要随便地给他们送礼.要不他们在收到礼物时会感 到难为情.特别是在他们没有准备回礼的情况下,会觉得很难堪.此外,美国人钟爱 单数,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数字,而且不会在意所收到的礼物是否贵重,有时候在富 丽堂皇的鲜丽包装下里面有可能只是几颗巧克力但是逢到节日、生日、婚礼或 探视病人时,送礼还是免不了的。

      美国人最盛行在圣诞节互赠礼品,小孩受到礼 物时会天真的认为是圣诞老人送给他们的礼物,礼物多用花纸包好,再系上丝带 而中国人无论大大小小的节日都会送上一点礼物以表示自己的心意特别是在春 节的时候,人们更会把互赠礼物当成一种吉利、幸福、礼貌,无论是送的人还是 收到礼物的人,都会有一种幸福的感觉还有,美国人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有时 只送三个犁也不感到菲薄不同于中国人讲究一定要成双成队,而且数量过少的话 会觉得不好意思难以送出去,美国人收到时一定要马上打开当着送礼人的面 欣赏或品尝礼物,并立即向送礼者道谢而这种行为在中国却是万万不可的,如 果当着送礼的人的面欣赏或品尝礼物,会被当作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不仅会让 送礼的人感到难堪,而且会染他觉得你这个人没有教养,没有礼貌在中 国如果要拆的话,也一定要在背后打开,千万不可以当着送礼人的面五. 三国间的待客之道和做客之道 美国人讲究约会要周到,赴约要守时,做客时要彬彬有礼,自然大方,而且还讲究办 事讲求效率,重视有计划地安排自己每天的时间.什么时候做什么,一般都会先安 排下来.所以他们不喜欢别人的突然来访,打乱他们的计划,让他们措手无策,毫无 准备,所以如果我们如果要去他们家做客时,必须事先打个招呼,说你什么时候要 过去,也让他们有时间准备.万一你临时有事不能赴约,应该尽早地通知对方,并表 示自己的歉意,并说明原因,与人约定好后不能失约,失约是一件非常不礼貌的行 为.去赴约的时候最好要准时到达,因为迟到让别人等你是非常失礼的.当你到达 的时候,你首先要按门铃或敲门,在征得主人的同意后方可进入,如果门口有放擦 鞋的棕毯时,就应该把鞋上的泥土擦干净,避免弄赃主人家的地板.如果戴有帽子 的要把帽子脱下来.在房间里戴帽子是很不礼貌的.如果是在下雨天拜访的话,应 该把雨伞放在室外,进去后当你脱掉外套或大衣时,主人帮你挂起来时,你不必客 气.进屋后,要先向女主人问好,然后是男主人,如果发现主人家里宾朋满堂的话,就 需同男主人握手和相识者握手,对于其他人微笑点头致意即可.在美国人家中做客, 如果主人请你入座,请你不要推托,大方入座即可.反之,主人则会以为是桌椅有不 干净的东西还是你嫌弃了呢.只有不要乱动主人家的东西,也不要随便询问家中摆 设的价格,更不要随便抽烟,如果要抽的话请先征求旁边女士的同意,方可抽烟,而 且当男主人向你递烟时,请你大方接受,如果推辞后抽自己的烟,这也是一件非常 不礼貌的事,主人也会以为你是看不起他而感到非常的不愉快.自从中国加入WTO.与其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再加上奥运年,这是个新的起点.中国即将迎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但是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