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思想汇报读《实践论》 (3).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pm****9
  • 文档编号:209939297
  • 上传时间:2021-11-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7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思想汇报读《实践论》 论认识与实践关系——读《实践论》 《实践论》是毛泽东的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从副标题“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就看出这是一篇讨论实践与认识关系的文章 文章首先说明了人类的生产活动的重要性,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根本来源”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人类生产活动是慢慢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的认识也同样由低向高,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发展并且确定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通过实践获得经验,通过经验再次实践所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随后文章又提出了实践在人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实践是人们认识自然,了解事物的来源,排斥一切否认实践的重要性、使认识脱离实践的错误理论。

      实践在人的认识过程中时刻检验着认识的对错,也只有实践能用来检验认识的对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两点体现出了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不能一味得照本宣科,照搬书本上的一切而不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毕竟书本上的东西也是前人经过实践总结而来的认识与经验但前人总结的经验也未必完全是自己亲身实践得来,也许是推断而来,而且每个人实践的环境因人而异,所以必须自己亲身实践,否则可能会出错 “然而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文章稍后用认识的发展过程来解释这一个问题人在实践过后便会对事物产生一个初步的认识,这就是所谓的“感性认识”,即“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阶段随着实践的进一步继续,“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产生了概念”即“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第二阶段这整个过程可以总结为:实践——感性认识——再实践——理性认识但是真实过程并不是这么简单,它应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实践与认识不断交替进行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绝不能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认识开始于经验”,“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

      最后,文章提出“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辨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是整篇《实践论》的核心思想,全文也很好地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成功地理清了知和行的关系看完整篇文章对我来说确实不易,有些地方必须认真研读几遍才能理解,读完全文真需一些时间《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实践是真理的来源,实践同时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比如说我们化学学习过程,书本上有相当多的实验研究过程,这都是前人不断实践认识得来的经验,并且都经过别人一遍又一遍实践检验而我们理论学习是研究前人的认识,如果不通过实验,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能完全理解,必须通过实验,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实践过程来检验前人的真理,也更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真理的理解然而有时候实践就不一定必然成功,自己的思想不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实践就会失败这就牵扯到一个实践的勇气问题,文章后面也有提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古人对于实践勇气问题的答案,要敢于实践,大胆实践,要有信心,不要害怕犯错误,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

      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而人类最初实践的来源正是在对世界不了解的状态下慢慢探索和积累而来,正是犯了无数错误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不经历这些失败错误的实践过程,不敢于开始实践,就永远不会了解真理,当然就更不会有后来的“再实践、再认识""”过程 从实践中得到经验,了解真理,又回到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形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良性循环 第4页 共4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