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绘在矿山建设和生产中的.ppt
36页测绘在矿山建设和生产中的 应用概述 一、矿区(或矿井)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 1、建立矿区井上、下测量控制系统,为各项测 量工作提供起算数据 § 2、依据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首先进行必要的 设计检查和验算,再进行井工采掘(或露天剥离 )、土建、管线、机电运输设备安装等工程施工 测量工作,并在各个阶段检查和监督是否按设计 进行施工 § 3、利用测绘资料,解决矿井生产、建设和改造 中提出的各种测绘问题,并做好岗位内的业务保 安,为矿井灾害的预防、救护提供有关的测绘资 料,及时向相关部门发送安全或安全贯通通知单 § 4、测绘各种煤矿测量图,满足煤矿生产、建 设和规划各阶段的需要 § 5、定期进行矿井“三量”(指井工矿井)的统计 分析,做好矿井各级储量动态及损失量的统计和 管理工作,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进行业务监督 § 6、建立地表、岩层和建(构)筑物变形观测 站,开展矿区地表与岩层移动规律、采矿或非采 矿沉陷综合治理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研究 § 7、根据矿区地表与岩层移动变形参数,设计 和修改各类保护煤柱参与“三下”采煤和塌陷区 综合治理以及土地征用和村庄搬迁的方案设计和 实施。
§ 8、进行矿区范围内的地籍测量 § 9、参与本矿区月度、季度、年度生产计划和 长远发规划的编制工作二、联系测量 § 1、目的 § 是为了矿区井上下采用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而 且尽可能采用国家3°带高斯平面坐标系统同时也 是为了测绘成果、成图的相互利用,尽量避免将来 换算的麻烦 § 2、联系测量开始之前,矿区地面控制系统已经 建立,井底车场已经在稳固的岩石中或碹体上按标 准布设好四个以上永久导线点和三个以上高程基点 (当然,永久导线点同时也可以作为高程基点) § 3、联系测量开始之前,还必须在矿区井口附近 提前测设好满足使用的近井点和不少于两个的高程 基点(近井点同时也可作为高程基点)§ 近井点是在矿区三、四等以上高级点的基础上 测设的,可用插网、插点、敷设导线或直接采用 GPS定位的方法测设其点位中误差对于测设它 的高级点不得超过±7cm,后视边方位角中误差 不得超过±10“ § 4、进行井上下连接测量,投点传递平面坐标 和导入标高考虑井上下连接测量不可避免的长 短边的关系,解算得出的方位精度较低,因此井 底车场首条永久导线边一般还要进行陀螺定向, 以提高井下起始边方位的精度。
§ 5、此外近井点到井口的连测导线边数不得超 过3个,一般按5秒导线的要求进行测设(这是规 程规定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传递坐标的精度 ) § 6、规程规定,矿井应该尽量采用陀螺定向, 少用或不用几何定向三、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1、大型生产矿井井下导线都是分级布设的,一 般根据井田一翼的长度和采区一翼的长度来决定 矿井基本控制导线和采区控制导线的等级详见 下表 § 表一 基本控制导线主要技术指标井田一翼 长长度(km )测测角中误误 差 (“)一般边长边长 (m)导线导线 全长长相对闭对闭 合差附(闭)合 导线复测支导 线 ≥5±760~2001/80001/6000<5±1540~1401/60001/4000§ 表二 采区控制导线主要技术指标采区一翼长长 度(km)测测角中误误 差(“)一般边长边长 (m)导线导线 全长长相对闭对闭 合差附(闭)合 导线复测支 导线 ≥1±1530~901/40001/3000<1±30 ---1/30001/2000§ 2、井下基本控制导线和采区控制导线应该随着 井下巷道的掘进及时延长,距掘进头一般分别不得 超过500米和100米基本控制导线每隔1.5~ 2.0km还应加测陀螺定向边。
§ 3、15秒以上的控制导线遇短边必须独立对中2 ~3次,每次对中对应2~3个测回 § 4、根据仪器等级,注意测站的限差要求半 测回差、测回差、两次对中测回差,J2仪器分别为 20秒、12秒、30秒;J6仪器分别为40秒、30秒、 60秒)§ 5、井下平面控制测量,如果是钢尺量边,则需 同时测记钢尺附近温度;如果是光电测距,需同 时测记环境温度 、气压等,以便内业计算进行相 应改正钢尺量边,内业需要加入比长、温度、 垂曲、高斯归化及投影等改正;光电测距,内业 需加入气象、加乘常数、高斯归化及投影改正等 § 6、井下控制导线应该尽量布设成附闭合形式 ,以便构成平差条件,提高导线成果精度支导 线必须进行往返测或复测四、井下高程控制测量§ 1、井下高程控制测量分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 量,前者一般在平巷进行,后者随导线测量同时 进行 § 2、井下水准测量相邻两点一般采用2次仪器高 观测,2次仪器高测得的高差互差不大于5mm时 ,取平均值作为观测结果§ 3、井下水准测量也尽量布设成附闭合形式,或 者进行往返测,往返高差较差(或高程闭合差) 不得大于±50√R (R为环线长度或水准点间路线长 度,km)。
§ 4、三角高程相邻2点往返高差互差不应大于 10mm+0.3mm×L(L为导线水平边长,m);三 角高程闭合差不得大于± 100mm√L(L为导线长 度,km)五、井下日常测量工作§ 1、井下日常测量工作一般就是新开口放线或延 长导线,同时给出掘进工作面掘进所需要的中腰线 § 2、新开口放线前,即下井前,必须对收到的设 计文件和图纸进行认真的闭合验算,算出新巷道各 拐点的设计坐标,有设计坡度的还要算出设计高程 (腰线或巷道底板或轨面,根据实际需要计算,巷 道底板要分清毛底板和净底板)设计有问题必须 及时向设计部门反映§ 3、根据现有的测量资料及闭合验算后的设计图 纸,下井放线前,矿井测量人员必须首先计算出 新开口巷道的位置(即距离井下某个最近的导线 点的水平距离)和标定角考虑到已知点距离开 口点稍远或前方可能有障碍物,矿井测量人员经 常带着新开口巷道的设计方位、开口点设计坐标 、已知点坐标和已知边方位,先测导线,然后在 现场计算开口位置和标定角,进行开口标定放线 § 4、导线延长前必须先进行检查测量检查结果 与所带的检查角互差,对于7″、15″、30″导线分 别不得大于20″、40″、80″。
否则退后继续检查, 直到满足要求 2√(2)mβ 】 § 5、放线结束后,除现场向当班施工负责人交 代清楚中线距离巷道左右帮的数据、腰线距离巷 道底板或轨面的数据外,升井后必须以书面形式 通知施工单位 § 6、上山巷道或下山巷道,用经纬仪给掘进腰 线时,应该注意“伪倾角”的问题或者尽量贴近 巷道一帮放腰线§ 7、巷道每掘进100米,要及时对中腰线进行检 查并调整 § 8、中腰线距离掘进头,一般不要超过30~40 米如果巷道掘进速度较快,可以安装激光指向 仪,以激光光束指导巷道掘进,并书面通知激光 光束到巷道左右帮和巷道顶板(岩巷通常是拱顶 )的数据沿煤层(或导向层)掘进的煤巷一般 只通知左右帮数据)六、贯通测量§ 1、巷道贯通是矿井测量人员经常面对的测量 工作贯通工作开始前,要绘制贯通导线设计图 ,开始后要及时填绘贯通工作进度图,比例尺均 不得小于1:2000 § 2、即将贯通前最后一次标定贯通方向,贯通 两头距离不得小于50米 § 3、普通掘进贯通前岩巷剩余20~30米、煤巷 剩余30~40米,快速掘进剩余50~100米,矿井 测量部门必须及时向矿领导及有关部门发送安全 贯通通知书,做好本专业的业务保安工作。
§ 4、贯通后,要及时进行中腰线、导线点、导线 边的连测,以便对贯通效果及精度进行评定 § 5、大于等于3000米的贯通,或者两井之间的 贯通,或者重要贯通工程,开始前须编制贯通测 量设计书,包括工程概况、贯通精度和工程要求 、误差预计、确定的测量方案和限差要求、人员 组织和分工、贯通前的准备工作等开始后,除 了定期检查仪器工具,还要及时分析整理贯通测 量导线成果结束后,编写技术总结七、微机制图§ 微机制图,可能各矿区采用的软件不尽相同, 就我公司来说,基本采用AUTOCAD和北京龙软 开发的矿图制图软件两者图形文件可以相互转 换编辑各种基本矿图绘制内容和注记要求如下 § 1、井田区域地形图 § 1)各级平面和高程测量控制点,注明点号、高程 ; § 2)居民区,包括各类房屋、窑洞和各种公共建筑 设施等,单独或总体注记名称;§ 3) 重要的独立地物如井口(包括废弃不用的井口 和小煤窑井口并注记名称),钻孔及其编号、烟囱 、水塔、电线杆(塔)和坟地等; § 4) 各种管线和垣栅如高、低压输电线、通讯线 、煤气管道、围墙,铁丝网和篱笆等; § 5) 各种道路如铁路、轻便铁路、架空索道、公 路、大车道和乡村路等。
注记铁路及主要公路名 称; § 6) 水系及其附属设施如河流、湖泊、水库,沟 渠、输水槽、桥梁、渡口、泉和水井等注记河 流、湖泊、水库及主要沟渠名称;§ 7) 以等高线和符号表示的地表自然形态及由于生 物活动引起的地面特有地貌如塌陷坑、塌陷台 阶、积水区、矸石山(堆)等; § 8) 土质和植被情况; § 9) 各种境界线如省、市、县界,煤矿占地边界 等§ 2、工业广场平面图 § 1) 测量控制点(平面和高程)、井口十字中线基点 ,注明点号、高程; § 2) 各种永久和临时建(构)筑物如办公楼、绞车 房、井架、选煤厂、锅炉房,机修厂、食堂、仓 库、储木场、水塔、烟囱、贮水池、广场和花园 等注记主要建(构)筑物名称; § 3) 各种井口(包括废弃不用的井口),注明名称、 高程; § 4) 各种交通运输设施如铁路、轻便铁道和公路 等注记主要铁路及公路名称;§ 5) 各种管线和垣栅如高、低压输电线、通讯线 、煤气管道、围墙、铁丝网和篱笆等; § 6) 供水,排水和消防系统如排水沟(渠)、下水 道、供水管、暖气管或消火栓等; § 7) 隐蔽工程如电缆沟、防空洞、扇风机风道等 ; § 8) 以等高线和符号表示的地表自然形态及由于生 物活动引起的地面特有地貌。
如塌陷坑、塌陷台 阶、积水区、矸石山(堆)等若地形特别平坦或 工业广场很平整不便以等高线表示时,要适当增 加高程注记点的个数; § 9) 保安煤柱围护带,注明批准文号§ 3.井底车场平面图 § 1) 井底车场内的所有生产设施,如各类巷道、硐 室和水闸门、水闸墙、防火门等轨道要注明坡 向和坡度,区分单轨和双轨;曲线巷道应标出曲 率半径、转向角和弧长;巷道交叉和变坡处,应 注记轨面或底板高程;泵房要表示各台水泵的位 置,注明排水能力、扬程和功率;水仓应注明容 量; § 2) 永久导线点和水准点,注明点号和高程 § 图上应附有主要硐室和巷道的大比例尺断面图, 绘出硐室和巷道的衬砌材料和厚度、轨道与排水 沟的位置,并标注有关尺寸§4、采掘工程平面图 § 1)井田技术边界,保安煤柱及其它边界线,注明 名称和批准文号; § 2) 本煤层以及与开采本煤层有关的巷道(主要巷道 应注明名称和月末工作面位置,斜巷应注记倾向 和倾角,巷道交叉口、变坡以及平巷等特征点, 在图上每隔50—100mm应注记轨面或底板高程) ; § 3) 回采工作面及采空区,注记工作面月末位置、 平均采厚、煤层倾角、开采方法、开采方法、开 采年度和煤层小柱状;丢煤区应注明丢煤原因和 煤量;注销区应注明批准文号和煤量;§ 4) 永久导线点和水准点,注明点号和高程;临时 点根据需要注记; § 5) 钻孔、勘探线,煤层露头线、风化带、煤层变 簿区、尖灭区、陷落柱和火成岩侵入区、煤厚点 、煤样点以及实测的主要地质构造; § 6) 发火区、积水区,煤及瓦斯突出区、冒流砂区 等,应注明发生时间等有关情况; § 7) 井田边界外100m以内的邻矿采掘工程和地质 情况,井田范围内的小煤窑及其开采范围; § 8) 根据图面允许和实际要求,还可加绘煤层底板 等高线、地面重要工业建筑区、铁路、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