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利综合统计主要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26023215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5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水利综合统计主要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一 水利概况指标 各市县级填报单位必须分流域填报水利综合年报标准表,反映地理、气候、环境、水利及其它社会经济属性特征的概况指标必须如实填全,以利便分类汇总和统计分析1、 “主要地形”主要是指调查单位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可分为平原、丘陵和山区平原包括平川、平坝、湖区和牧区的草原等;丘陵包括半山区、近山区和浅丘区等;山区包括牧区草山2、“地区类型”中的“边疆地区”指边疆省份的边缘地区,“贫困地区”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贫困线标准所确定贫困县区属于省定贫困县的应在填表时注明凡根据统计局城市和农村住户调查结果,80%的人口人均年纯收入少于1000元的区域属于贫困区域3、“水资源紧缺地区”:凡人均年水新鲜资源量(即符合水质要求的淡水资源)少于3000立方米的地区均属于水资源紧缺地区具体标准如下:紧缺性人均水资源量(m3/年)主要问题轻度缺水1700-3000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出现水问题中度缺水1000~1700将出现同期性和规律性用水紧张重度缺水500一1000将经受持续性缺水经济农民受创损失人体健康重影响极度缺水<500将经受极其严重的缺水,需要调水4、“全国重点蓄滞洪区”:凡20%以上的部分行政区域面积位于如下国家重点蓄滞洪区内的市县。

      北京:水定河泛区、小治河分洪区;天津:永定河泛区、大清河东淀、贾口洼、文安洼;河北:永定河泛区、大清河东淀、滏阳河大陆泽与宁晋泽、大清河白洋淀、贾口洼、文安洼、永定河小清河分洪区;江苏:骆马湖黄墩湖蓄滞洪区;安徽:长江华阳河分洪区、淮河蒙洼、淮河城西湖、鄱阳湖分蓄洪区;山东:黄河东平湖分洪区、北展宽区、南展宽区、卫运河恩县洼;河南:黄河大功分洪区、北金堤滞洪区;湖北:长江杜家台分洪区、洪湖分洪区、荆江地区、武汉附近;湖南:长江洞庭湖分洪区6、“全国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凡属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覆盖的区域,均作为全国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全国水保“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按照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危害,将我国水土流失划分为八个类型区,分别确定重点治理工程如下:1) 内陆河流域水保重点治理工程:主要是河流川谷地带,生态绿洲保护;2) 珠江及西南诸河流域水保重点治理工程:主要是珠江上游石灰岩地区、花岗岩崩岗地区;3) 长江流域水保重点治理工程:主要是长江上中游西南石质山区;4) 黄河流域水保重点治理工程:主要是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5) 海河流域水保重点治理工程:主要是北方土石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和风沙区;6) 松辽河及东北诸河流域水保重点治理工程:主要是三江平原边缘地带和呼仑贝尔盟草原;7) 淮河流域水保重点治理工程:主要是北方土石山区;8) 太湖及东南诸河流域水保重点治理工程:主要是南方红土壤丘陵区;上述区域按水土流失类型和治理措施类型可分为:长江珠江上中游等水资源丰沛地区、黄河上中游多沙粗沙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及风沙草原区、南方丘陵红土区、东北黑土漫岗区、西南石漠化区和大别山、沂蒙山水土流失区。

      7、农村电气化县和节水增产示范县 不管是已经建成的或正在实施的,只要是国家确定的,均作为农村电气化县或节水增产示范县填报有关指标比如农村电气化县,不管是第一、第二、第三批,还是新确定的,不管是初级电气化、基本电气化,还是小康电气化均作为农村电气化县二 水利灌溉指标 1、总灌溉面积:农、林、牧灌溉面积构成了总灌溉面积指标体系总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田)+林地灌溉面积+果园灌溉面积+牧草灌溉面积+其他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田):是指灌溉工程或设备已基本配套,有一定水源,土地比较平整,在一般年景可以进行正常灌溉的有效灌溉面积2、有效实灌面积:指利用灌溉工程和设施,在有效灌溉面积中当年实际已进行正常(灌水一次以上)灌溉的耕地面积在同一亩耕地上,报告期内无论灌水几次,都应按一亩计算,而不应按灌溉亩次计算凡是肩挑、人抬、马拉旱点种的面积,一律不算实灌面积3、旱涝保收面积:是指有效灌溉面积中,遇旱能灌,遇涝能排的面积,灌溉设施的抗旱能力,按各地不同情况,应达到三十天到五十天,适宜发展双季稻的地方,应达到五十到七十天,除涝达到五年一遇以上标准,防洪一般达到二十年一遇标准的有效灌溉面积有效实灌面积≤有效灌溉面积4、机电灌溉面积:是指在有效灌溉面积中,利用机、电动力机械,以江河、湖泊、水库、塘坝、水井、渠道等为水源进行灌溉的耕地面积。

      只要有固定的机械灌溉的设施,能够进行正常灌溉,不论当年是否进行灌溉,都应统计为机电有效灌溉面积含灌排结合面积)机电灌溉面积=电力灌溉面积+机械灌溉面积电力灌溉面积=井电灌+站电灌+机电灌+喷滴电灌机械灌溉面积=井机灌+电机灌+机灌+喷滴机灌机电灌溉面积=机电井灌面积+固定站灌面积+流动机灌面积+喷滴灌灌溉面积(1)机电井灌溉面积:是指在有效灌溉面积中,使用已配套机电井进行灌溉的耕地面积.不论是纯井灌,还是井、渠双灌的面积,均应统计在内在分别统计机配井灌溉面积和电配井灌溉面积时,如遇机、电交叉灌溉或机、电双配井进行灌溉,应以机或电那种为主就统计到那里去在统计机电井灌溉面积时,要按实际可进行正常灌溉的井灌面积计算,而不能按设计定额(或估算的定额)乘机、电井眼数进行推算机电井灌溉面积=机电井电灌+机电井机灌(2)固定站灌溉面积:是指以江、河、湖、库等地面水为水源由固定排灌站提水进行灌溉的耕地面积,灌排结合面积,单灌面积之和固定站灌溉面积=固定站电灌+固定站机灌(3)流动机灌溉面积:指使用流动机(包括南方的流动排灌船)进行灌溉,且效益比较正常和稳定可靠的耕地面积流动机灌溉面积=流动机电灌+流动机机灌5、节水灌溉面积:指利用渠道防渗、管灌、喷滴灌等工程节水措施所灌溉的农田、果园、林地、牧草等的面积,不包括农作物种植方式、种植品种改变等非工程节水措施的灌溉面积。

      其中,实际喷灌面积是指有水源保证,使用各种型式的喷灌机具,设备配套齐全,当年已进行正常喷灌的面积不包括用简易方法临时抗旱的面积实际滴灌面积:是市使用滴灌机具当年实际进行的滴灌面积,不包括“土滴灌”面积喷滴灌溉面积=喷滴电灌面积+喷滴机灌面积6、机电排灌面积是指由固定站、流动机、机电井、喷灌机械等所有机、电动力设备进行排水、灌溉的耕地面积包括单纯排水、单纯灌溉、灌排结合的面积在内排灌结合的面积只计算其中一次,不得重复计算机电排灌面积=机电灌溉面积+纯排面积纯排面积:指利用固定站、流动机、机电井等机电排灌设备仅进行排除洪、涝水患的耕地面积排灌结合的耕地面积已包括在机电灌溉面积中,纯排面积中不再包括三、除涝1、易涝面积:是指抗涝能力标准低的低洼涝耕地面积2003年年报开始只统计“十五”现状数,即2001年初的时点数,包括未治理的易涝耕地面积和排涝设施严重老化毁损的易涝面积2、除涝面积:指由于兴修治涝工程或安装排涝机械等水利设施(或进行改种),使易涝耕地免除淹涝,除涝标准达到三年一遇以上者易涝面积虽经过治理,但标准尚未达到三年一遇标准的,不做为除涝面积统计易涝面积≥除涝面积易涝面积=除涝面积+现有易涝面积(即尚未治理面积+虽经过治理,标准尚未达到三年一遇的标准)除涝面积=三年至五年治理面积+五年至十年治理面积+十年以上治理面积除涝面积=上年除涝面积(上年基数)+本年新增除涝面积—本年减少除涝面积3、‘十五’ 易涝耕地(现状)面积(现状数)≥‘十五’计划除涝面积(目标数)≥‘十五’累积除涝面积(完成数)四、治碱1、盐碱耕地面积:是指土壤中含有盐碱,影响农作物生长,成苗率(促苗率)不足70%的耕地面积。

      2003年年报开始只统计“十五”现状数,即2001年初的时点数,包括未改良的老盐碱耕地以及未改良的次生盐碱耕地和盐碱耕地改良后又盐碱化的面积之和盐碱耕地面积≥盐碱耕地改良面积2、盐碱耕地改良面积:是指在老盐碱地、次生盐碱地上进行水利、农业、土壤改良等措施,在正常年景使作物成苗率(促苗率)达到70%以上的盐碱耕地面积在同一块土地上,除涝、治碱并举,应分别统计除涝面积和盐碱耕地改良面积3、本年新增改良面积:是指在报告期当年(日历年度),对尚未经过治理的盐碱耕地,采取水利、农业、化学等改碱措施,使其脱盐(碱),达到盐碱地改良标准的面积不包括在已改良过(已被统计除涝面积)的面积上,采取治碱措施,而被改善、提高的面积4、本年减少改良面积:是指已被改良的盐碱地面积中由于建设占地、退耕养殖、工程老化失修或不合理的人为措施重又退化积盐,沦为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盐碱耕地的面积盐碱耕地改良面积=上年盐碱耕地改良面积(上年基数)+本年新增改良面积—本年减少改良面积5、‘十五’ 盐碱地面积(现状数)≥‘十五’计划改良面积(目标数)≥‘十五’累积改良面积(完成数)五、水土保持1、水土流失面积:是指自然因素(如风蚀、水蚀、冻融蚀等)和人为因素(过度砍伐、放牧、开垦等),使山丘地区地表土壤及母质受到各种破坏和移动,造成水土流失的面积。

      2003年年报开始只统计“十五”现状数,即2001年初的时点数,包括未治理的历史性的水土流失面积以及新发展的水土流失面积之和新发展的水土流失面积包括经过治理后又重新恶化的面积2、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又称水土保持面积):是指在山丘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上,按照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各种治理措施如:水平梯田、淤地坝、谷坊、造林种草、封山育林育草(指有早林、种草补植任务的)等,以及按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所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总和3、小流域治理面积:是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流域内的自然条件,按照土壤侵蚀的类型特点和农业区划方向,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副各业用地,布置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林草措施与工程措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综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凡列入县级以上治理规划,并进行重点治理的,流域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小流域治理面积均进行统计4、本年新增治理面积(也称本年新增水土保持面积):是指在山、丘水土流失区,由于采取各种水土保持措施,或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报告期年度,新增加的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注意:不包括已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以往年度已经统计,而在本年度内又增建或更新改造水保措施,而得到提高改善的面积。

      5、本年减少的治理面积:是指在报告期内,由于各种原因,如基建占地、人为破坏、自然灾害、各类生产活动、工程老化失修等,使原已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重又产生水土流失的那部分面积6、指标关系: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上年累计达到治理面积+本年新增治理面积—本年减少治理面积7、‘十五’ 水土流失面积(现状数)≥‘十五’计划治理面积(目标数)≥‘十五’累积完成综合治理面积(完成数)六、解决人饮困难1、需解决人数(牲畜):人畜饮水需要解决的数量,是指因当地水源缺乏,常年需要到远距离的地点取水,或因水质不好(如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以及血吸虫病区),需要改善饮水条件的人畜数量缺水牲畜的统计,是指骡、马、牛、骆驼、羊和猪2003年年报开始只统计“十五”现状数,即2001年初的时点数,包括未解决的历史性的饮水困难人口以及新发生的饮水困难人口新发生的饮水困难人口包括经过已解决有恶化的饮水困难人口2、已解决人数(牲畜),是指因修建水利设施和各类集雨设备,解决了水源、改良水质,并有一定保证率,而改善和解决饮水困难的人口、牲畜数量3、氟毒病区需要解决饮水的人数:是指引水水源氟砷含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氟砷病人口数。

      氟毒病区的规定是居民饮用水源的含氟量在1.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