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开原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高频考点卷(附答案).docx
13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1、 “在上海及其附近的松江、太仓一带,手工纺织业素称发达,但随着上海的开埠,外国棉纱棉布的源源输入,这里的手工纺织业受到沉重的打击;”这一现象的出现可以印证( )A.西方科学技术不断引入B.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C.上海等地地理位置优越D.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 下图是中国近代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示意图;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分析,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A.通商口岸的变化反映了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B.通商口岸由内地向沿海逐渐扩展C.南京是在《南京条约》中开放为通商口岸的D.图中天津等沿海5个城市都是在《天津条约》中开放的3、 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这次起义爆发的标志是( )A.天京陷落B.天京事变C.金田起义D.永安建制4、 《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允许日本在华设厂B.赔款白银2亿两C.开放沙市为商埠D.割让台湾全岛5、 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坚决捍卫了民族尊严B.打击了清朝的统治C.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D.具有盲目的排外性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他们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这表明辛亥革命( )A.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B.对美帝国主义抱有幻想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D.完全抛弃中国政治传统7、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行政主体是( )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南京国民政府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8、 一位国人对某历史人物的后半生作出了这样的总结:“抗孙黄以作总统,先临时,后正式,旋改国号,一片心称皇呼帝,忽焉取消,我也笑鳌入紫泥;”该历史人物是( )A.宋教仁B.黎元洪C.孙中山D.袁世凯9、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选自诗人徐志摩于20世纪20年代写的一首新诗;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哪篇文章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A.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B.顾炎武的《生员论》C.陈独秀的《敬告青年》D.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0、 “近来山东、青岛二问题均大失败,京津学界大为愤恨;而今,若不极力争之,则将一落千丈,吾国之无日矣!”与该材料相关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1、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在军阀吴佩孚的镇压下失败,而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所到之处吴佩孚望风而靡,通告下野;可见中国近代革命胜利的关键在于( )A.明确彻底的民主革命任务B.革命力量实现了积极联合C.革命者掌握必要军事力量D.帝国主义放弃对中国控制12、 给下图所示的大事表添加一个标题,最符合的是( )事件内容或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秋收起义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A.中国近代化的探索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C.井冈山道路的开辟D.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13、 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秋收起义D.遵义会议14、 据史书记载,张学良对周恩来说:“这次蒋介石来西安后,逼迫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去打红军,不捉他就无法改变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捉了他,可以促其反省,逼其抗日;”从材料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西安事变的()A.影响B.目的C.意义D.经过15、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七七事变 ②八一三事变 ③南京大屠杀 ④九一八事变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①②③D.③②①④16、 中国共青团达州市委员会组织中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们在抗日战争纪念馆能够看到的相关内容有A.林则徐虎门销烟B.邓世昌黄海御敌C.聂士成收复新疆D.张自忠枣宜殉国17、 毛泽东曾说:“□□和陕甘宁边区,从1936年到1948年,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经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总后方;”下列适合填入空白处的内容是A.延安B.瑞金C.吴起镇D.西柏坡18、 从全国抗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抗日战场抗击和牵制着日军总兵力78%—9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四年中,中国仍然抗击着日本总兵力的34%—69%;这表明中国战场( )A.是抗击日军的唯一战场B.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C.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D.最早结束了二战的战事19、 毛泽东说,这次双方会谈,全国乃至全世界人士都很关心,因为我们所谈的,不是一二个党派的问题,而是全国人民利害相关的问题.…在和平、团结、民主、统一的大原则下,在蒋先生的领导下,我们中国人民是可以克服任何困难的……一定可以建设新中国.毛泽东这段讲话的历史背景是A.卢沟桥事变B.重庆谈判举行C.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D.西安事变20、 1947年的华北解放区,农民纷纷购买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主要是因为A.抗日战争胜利B.土地改革的开展C.华北全境解放D.国民党政权覆亡21、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骞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B.维护清政府的统治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2、 20世纪20年代以后,都市女子结婚时多头披白纱,身着丝织礼服;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婚礼依然以红色为基调,女子结婚时穿红袄戴珠冠,乘红轿;由此可见( )A.男女平等的观念日益普遍B.西洋风尚在全国流行开来C.集体婚礼在近代风行一时D.社会生活变化的新旧并呈二、综合题23、 在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两次合作,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材料二: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中共中央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积极调停,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挽救了民族危机;1937年9月下旬,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开始了近代以来空前规模的民族解放战争;材料三: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事,毛泽东冒着弥天之大勇,赴蒋介石的“鸿门宴”;(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战争?战争的目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为实现国共合作而对蒋介石实行“兵谏”的两位爱国将领是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3)结合材料二,在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同时,也标志着什么正式建立?(4)根据材料三,说说蒋介石设“鸿门宴”的目的是什么?(5)综合几材料,谈谈你对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认识;24、 中国近代化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据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材料二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粱启超〔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3〕为实现材料三中“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结果和影响如何?25、 面对晚清时期内忧外患,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不懈抗争;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1〕【内忧外患】近代中国面临深切的内忧外患;简述下面两个历史遗址见证的重大史事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图一 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园林风景百余处,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图二 南京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是中国保存较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为研究历史上的农民运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2〕【国家危难】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近代中国的劫难;请将下表中的相关内容补充完整;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对应条款危害鸦片战争①______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中国关税主权开始遭到破坏;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②_______________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③_______________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3〕【救亡图存】逆境中抗争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请完成邓世昌的名片制作;人物:邓世昌身份:_________主要事迹: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