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世界现代的经济发展历程 学案.docx

18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36787609
  • 上传时间:2023-06-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9.47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重点难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正确分析“自由放任”政策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分析其特点和历史影响【知识梳理】一、 虚假“繁荣”的幻灭1.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2. 经济危机的爆发: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 跌3.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具体原因:国民贫富差距大市场虚假繁荣股票投机严重二、 经济危机的特点(the Great Depression)1. 范围广泛2. 持续时间长3. 破坏性强4. 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5. 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三、 “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面对严重危机,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结果,经济危机不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四、 罗斯福临危受命面对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1932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重点难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美国的“新经 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主要特点认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知识梳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 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发展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经济发展出现“黄金时期气2. “滞胀” (Stagflation )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滞胀”: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继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

      3. “混合经济”的发展面对经济滞胀,美英等国发展出国家干预与市场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座合经济二、 建立“福利国家"1. “福利国家”的出现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2. “福利国家”的内容: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3. “福利国家”的弊端: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三、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1. 第三产业的兴起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2. 知识经济的兴起美国的“新经济”: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 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背景1、 “大萧条"及二战的教训促各国反思2、 各国经济实力发生变化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过程1. 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1944年7月,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2. 内容① 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② 确立了 “双挂钩原则”: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 元挂勾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主要任务: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② 世界银行(The Word Bank)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4.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初期的影响① 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稳定② 有利于世界经贸发展③ 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三、 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一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1. 背景:① 二战后初期,由于西欧各国实力大减,国际经济萎缩,进而导致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②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③ 美国为扩大世界市场,着手建立国际贸易体系2. 建立:1947年10月,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1948.1.1,正式实 施3. 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4. 评价:① 性质: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② 作用: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 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思维拓展】有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

      试结合二战 后至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加以说明【课后检测】1、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结合下图,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 实施社会福利,实现了社会平等B. “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削减贫困C. 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D. 国家福利就是保障就业和收入2、 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 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 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① 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② 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③ 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④ 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A. ①②③ B.①® C.②④ D.②③©3、 某组织于2010年9月27日表示:“英国政府收紧财政的计划有利于长期经济复苏, 但将损害短期经济增长,如果此风险显现,英国的货币政策需要快速作出反应从其关 注的内容看,该组织很有可能是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贸组织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4、 世界银行是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

      在成立初期,其贷款的主要对象是A.西欧国家 B.亚洲国家C.拉美国家 D.非洲国家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源于战前世界经济的无序恶性竞争,战后初期国际 社会为实现自由贸易,消除关税壁垒,采取的措施是A.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 成立关贸总协定C. 建立世界银行D. 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参考答案:【思维拓展】说明:在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发展,20世纪70年代,面对“滞 胀”现象,美英等国又发展出“混合经济”社会保障方面,推行社会福利政策,逐步建 立起“福利国家”制度课后检测】1、 B解析:二战后,西方国家从缓解社会矛盾等角度,提出建立“福利国家”的主张;实施 社会福利并不是实现了社会平等;福利制度助长了人的情性心理;国家福利与保障就业 和收入不能划等号,A、C、D三项均不正确社会福利的核心是为了消减贫困,B项符合 题意2、 C3、 B4、 A5、 B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重点难点】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成立与发展的主要事实欧洲一体化的重要影响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经济全球化的条件及影响【知识梳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一、 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1. 背景(1) 必要性:①从欧洲历史看:要缓和民族矛盾,防止战争的重演。

      ② 从欧洲现实看: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2) 可能性:二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欧洲人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具有认同感;杰 出政治家的推动2. 过程: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1957年,六国签订《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 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于1958年成立;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成欧洲共同体;1992 年,欧共体成员国签订《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1999年,欧元问 世,2002年1月正式流通,2007年,欧盟成员国发展到27个3. 欧洲联合产生的影响(1) 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2) 70年代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美、西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3) 提高欧洲国际地位,改变世界政治格局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1、 成立背景:(1) 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 欧共体日益成熟3) 亚洲的经济区域化也己起步2、 过程: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起北美自 由贸易区域组织该协定从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1、 出现背景(1)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向缓和。

      2) 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渐成潮流2、 形成过程(1) 1989年,澳大利亚等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 级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2) 1991年,史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2001年, 中国在上海举行成功举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3、 最大特点:多样性4、 协商方式:承认和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逐步形成了自主自愿、协商一致为基本特点的合作方式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①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经济联系加强(雏形)② 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③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④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⑤ 20世纪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2、 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条件① 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一提供技术手段② 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一一成为推动力景③ 两极格局的瓦解一一扫清政治障碍④ 市场经济体制普遍实行——疏通商品流通渠道⑤ 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一一物质基础和根3、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一一WT0取代关贸总协定(1995年)① 贸易的全球化一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② 生产的全球化③ 资本的全球化④ 经济管理制度与经济习惯的国际化4、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资金、技术、资源、市场等方面展开紧密的交往与合作,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了相互联系与依存、相互竞争与制约局面。

      5、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利: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弊: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 漫长的“入世”过程① 1947年中国参与签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创始国之一② 1986年7月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③ 1995年11月中国“复关”谈判转为申请加入WTO的谈判④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 中国“入世”的影响① 对中国:利: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弊:国内企业面临更强竞争,受到冲击② 对世界: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思维拓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机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1)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的观点2) 中国应该怎样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课后检测】1、以下哪一徽记所代表的组织体现了其成员“由单一的经济联合逐步走向货币、政治和B.防务全方位的联合” ?★ ★ ★★ ★ ★ ★A.C.World Trade OrganizationD.★ ★ *★*2、 “它成立之初,就拥有3. 6亿消费者,国民生产总值总计超过6万亿美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