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苏教版第6册《练习六》教学实录和反思(练习6).doc
5页教育资料】苏教版第6册《练习六》教学实录和反思(练习6)师:谁来把这几句名言读一读?一生读得有滋有味师:连名言都读出了诗歌的味道,真是个朗读高手!同学们发现了吗?编辑把这组名言安排得很有节奏感,读起来的确是琅琅上口,谁再来读?一生读得更投入了,还摇头晃脑读读背背里的内容安排巧妙,非常讲究押韵与对仗,一开始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节奏之美,押韵之妙,从而让学生在朗读中激起对学习的欲望师:读着读着,哪个句子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啊?能举个例子或说个故事给大家听听吗?生:我举个例子吧!如果我们周围的绿树变多了,小草更绿了,那我们所呼吸到的空气一定会更加新鲜了,这样,心情舒畅了,感觉也自然更好了我想,这应该就是树木成阴,空气清新绿了大地,润了人心这两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吧!师:说得不错,其实植树造林除了净化空气外,还有很多作用,你知道哪些?生:可以抵挡风沙!生:我曾经在我姐姐的语文书上读到过一篇文章,名字叫《云雀的心愿》......(该学生把这篇课文的内容说了个大概,虽然语言不太连贯,但大家都对植树造林的作用了解得更深刻了,真感谢这位爱读书爱发言的孩子!)......(接着,还有同学讲了很多破环森林,破坏绿化的危害,就是在这样一种很随意的,聊天似的交流中学生接受了很多环保知识,这比单纯的让孩子讲讲对这几句话的理解应该是更有效的。
师:同学们交流了很多,所以现在,我们再读这些名言,就是带着自己的深刻感受去读的,希望这次听到的是大家发自内心的朗读接着,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从而增加语言的积累,受到哲理的熏陶语文教学,拉近与生活的距离《练习6》第二课时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们又一次学习《古今贤文》去年学习了《学习篇》和《志向篇》,同学们对这内容的教学已不陌生,因此,今天教学我整合了后面想想做做中的部分内容,让学生们先交流表格开始的学生们在课前通过调查,知道我校树木总棵树为101棵(不包括生态园里一排排小叶黄杨树及综合楼后面的一排排常绿树),学校几乎所有树木都为常青树木在实验室前面一块空地上种一些矮牵牛花,另外校长室前面有25盆茶花学生认为,校园环境不够美,色彩不丰富建议校长多种植一些花草,可以在教学楼前的草坪种些矮一些的小野花,尤其是在生态园,让学生自己开辟一块可供他们种植培管的园地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我归纳道: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种些花草植些树可以美化环境,它还可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今贤文环保篇》你们先自己读读这些句子,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你已经理解了哪些句子?生1:我知道植树造林镇风沙,遍地都是好庄稼这句话,它告诉我们,植树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庄稼。
师:你们发现还有哪些句子也是与植树有关的?生2: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2:不栽树,遇上大雨山上泥土会冲下山来,水会到处蔓延,会给人们带来灾难生3: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也是讲了不植树的坏处生4:树木成阴,空气清新是讲了植树可以使空气清新生5:功在当代,造福子孙这句话从表面上看与植树无关,其实它是告诉我们,植树可以造福子孙一棵树成材要很长时间,我们现在种下树,到我们的后代才可以用树木制作家具或造纸等师:树木给我们人类带来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应该怎样做?生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反思: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上面这个片段,师生之间几乎是在互相对话中慢慢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的教师把学生的各种生活体验融入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中,在闲聊中帮助学生丰富语感《练习六》教学反思班上的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进行写话训练,感到头疼的问题不是不会写字,而是不会点标点大多数同学都存在着想怎么点就怎么点,不管语句通不通顺,不管用得恰不恰当,要不就是从头到尾不见个标点,很是苦恼随着年级的上升,关于逗号、句号的用法学生倒也熟稔起来,可是对双引号的用法却仍摸不着门路,尤其是当提示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之后,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今天的练习课提供给了同学一次尝试的机会,不知是课前的标点符号歌起了作用还是书上的题目比较简单,对的同学居然还挺多的,真是出乎预料正当我暗自得意的时候,麻烦一会就出现了,在语文《一课一练》上有道习题,可难住他们了,正确率极低,真是让我大伤脑筋,不知有何妙招来解决页码 / 总页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