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趣味地理故事(10篇).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G***
  • 文档编号:370701948
  • 上传时间:2023-12-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33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趣味地理故事(10篇)趣味地理故事1 16世纪初,西班牙已经成为西方各国的霸主,尤其是其不可一世的强大武装之一——西班牙海军,更被吹嘘为“无敌舰队”到16世纪后半期,随着英国实力的增强,英国为了自身巨大的经济利益,在诸如贩卖黑人、掠夺殖民地等方面,同西班牙屡屡冲突,在这种背景下,导致了大西洋海战 1588年4月25日,西班牙海军誓师征讨英军,以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为统帅的西班牙舰队刚驶出特茹河口,突然狂风大起,波浪滔天,整个舰队无法开航,经过数小时的搏斗,整个舰队进入了大西洋没过几天,舰队再次遭到罕见狂风的袭击,旗舰“圣马丁”号被迫躲进附近的泊锚地,其它舰只散的散,沉的沉,水手们疲惫不堪,两次狂风使“无敌舰队”的装备和战斗力损失10%以上 “无敌舰队”经过短时期整顿,恢复队形,列开阵式,扑向英国海军基地——朴茨茅斯港令人不解的是,港外海面却没有遇到任何来自英国人的抵抗西多尼亚下令乘风鼓帆的西班牙舰队停止前进,疑惑地观察起来 原来,英国人也早作出应战准备,发誓要将西班牙军队拒于国门之外不幸的是,英国舰队离开朴茨茅斯基地后,遭到了和西班牙海军同样的厄运——狂暴风浪的袭击,英国海军不能出航,因而除留下几艘轻型帆船监视海峡外,主力舰队躲入港内,这便出现了上述一幕。

      由于西班牙海军的疑虑、迟滞,丧失了对英军一举而胜的战机,英国主力舰队,在德雷克率领下,利用夜色做掩护,从西班牙舰队侧翼包抄到其后方,抢占了上风向,船借风势,风助船威,首战重创“无敌舰队”,西班牙海军被迫退往加来 加来距英国很近,利于登陆,但此处海峡最窄,形成风道,风力比外海还大加之西班牙舰只庞大,在狭小的水域不利周旋,英军决定用火攻作为大决战的序幕决战开始,英军趁夜放出十几艘火船,随风势冲入西班牙舰队,西班牙海军用小船加以堵截,由于风力太猛而无济于事,倾刻间烈焰腾腾,火光一片,西班牙海军船舰拥挤,相互碰撞,被烧溺而死的水兵有1000多人,损失惨重 西班牙军队斗志全无,望风而逃,海上忽然一阵狂风暴雨,西班牙海军扯起风帆向南逃去忙中出错,由于风力太大,战舰失去控制,马上要在浅滩搁浅,狂风忽然改了方向,强劲的北风使面临绝境的“无敌舰队”摆脱了灭顶之灾狂风一直将舰队向北吹去西班牙将士要想回到祖国,只有向南,再次经过英吉利海峡,这无异于自投罗网为不使舰队全军覆没,只有绕过英伦三岛向西再向南,从茫茫的大西洋返回祖国这是一段艰苦的航程,大西洋上的飓风不断的袭击,使本已破损不堪的一些战舰沉没在无底深渊,另外一些舰船被爱尔兰外海的礁石吞噬,生还者廖廖无几。

      经此役,西班牙海军损失战舰70多艘、将士9000多人,从此一蹶不振,失去西方霸主的地位 综观整个战役,西班牙人始终没有摆脱一个凶恶的敌人——风暴那么,使“无敌舰队”濒临灭亡的大西洋风暴是怎样形成的呢? 早春4月,亚欧大陆上仍残留着势力较强的蒙古高压,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逐渐减弱气压的急剧变化,使大西洋沿岸的风力大增,且方向不变,西班牙海军选在4月出征,正遇此类天气经过激战,败退的西班牙海军经过数月颠簸,又碰上了大西洋飓风,这是由低气压而形成的热带气旋,由于中心气压低,四周气流向中心汇聚,并辐合上升,之后,在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顺时针旋转如果中心气压很低,旋转的气流强度就会很大,有时超过12级,并且上升的气流会冷凝成雨西班牙舰队几度遭到飓风的袭扰而疲于奔命,再与以逸待劳的英军开战,焉有不败之理 趣味地理故事2 故事发生在2022多年前的鲁国一天,孔子在路上碰到两个孩子正争得面红耳赤孔子上前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事争得不可开交呀?” 两个孩子争先恐后地告诉孔子,他们正在争论早晨和中午的太阳哪一个离我们近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早晨太阳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的时候离人远。

      因为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有车盖那么大,中午的太阳看起来只有菜盘子那么小这不就说明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才显得大,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远才显得小吗?” 孔子听了觉得有道理但还没等他点头称是,另一个孩子马上反驳说:“早晨太阳出来时,到处凉气袭人,中午却热得像站在沸水边一样难受,这不是因为早晨太阳离我们远才觉得凉,中午太阳离我们近才觉得热吗?” 孔子一听也觉得有道理可这样一来他就无法断定两个孩子谁说的真有道理了 两个孩子看到孔子似是而非的样子,急得直跺脚,一个拉着孔子一只手说:“孔大人,您可得给我们评个准理,看到底谁说得对呀!” 两个小孩子给满腹经纶的孔子出了个难题,大学问家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搞不清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十分失望,望着孔子远去的背影取笑说:“还说他学问大得很呢!原来也不过如此而已!” 2022多年前的儿童,从他们的生活体验中能悟出物体近则大远则小;同一热源近则热远则凉的道理,并且以此来判断太阳的远近,这是难能可贵的但受当时科学认识水平的制约,不能准确认识地球之外的许多天文现象是不足为怪的孔圣人也非先知先觉,他的学问也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我们同样不能苛求他。

      现在我们知道日地距离在一天内的变化是微不足道的早晨太阳离我们稍远一点,中午稍近一些,两者相差约等于地球半径,仅相当于日地距离的1/2300,这对观察太阳的大小和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能都不起多大影响 早晨的太阳看起来大一些,中午的太阳小一些,实际上是一种视觉误差因为,早晨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来时,有山峰、树木等地面物体作对比,太阳就显得大一些;而中午的太阳高悬在空旷的天空,相形之下就显得小一些实际上用仪器测太阳的视直径,若不考虑地平线上大气折射的影响,早晚都是一样的 至于地面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角早晨,太阳斜射,同束阳光照射的面积大,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辐射少;同时,因为斜射阳光通过大气层的厚度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多,再加上夜晚地面辐射散热,日出前后地面热量亏损到极大值,因此,早晨气温低,显得凉爽而中午呢,一方面太阳高度最大,阳光直射或接近直射,热量集中,另一方面阳光通过大气的厚度小,太阳辐射被削弱得少,再加上地面热量盈余,气温已经升高,因此,中午就热得多实际上对于每秒30万千米的光速来说,早晨和中午日地距离的微小差别根本不会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趣味地理故事3 炎热的夏天,蝉儿不停地在树上高喊:“知了,知了,”树叶、小草被太阳照得低下了头,所有的生命都在无可奈何地忍受着唯有池塘里、田野里、小溪里的小水滴不愿忍受,相聚在一起议论着到什么地方去避暑其中一个小水滴说:“昨天下雨时,从天上来的伙伴说他们那里可凉快了,他们已经变成水汽又回去了不等他们商量好,小水滴们就被太阳烤得变成了水汽,踏上了到天上去避暑的征途 一路上,小水滴们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有高楼大厦、茂密的森林、宽阔无垠的田野、连绵不断的高山,有一会儿象山,一会儿象群羊似的白云,还有从未见过的万里长城……他们又说又笑、高兴极了突然,小水滴们觉得有些冷,停下来互相看看,伙伴们又变成了在池塘里、小溪里、田野里的样子再往不远处一看,啊,原来白云里都是和大家一样的伙伴小水滴们为一下子能有这么多的朋友感到高兴,忘记了旅途的疲劳,立即和新伙伴一起,追逐嬉闹,玩得开心极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小小的水滴突然哭着喊:“妈妈,我要妈妈,我要回家听到哭声,小水滴们立刻停止了游戏,都感到又饿又累,想回家了,可谁也找不着回家的路,于是哭成一片这时,一个小水滴说:“咱们的家就在脚底下,大家往下跳吧!”随即谁也顾不上大家,就急忙往下跳。

      可是一个也没有跳下去,因为下面有气流往上涌,而它们的身子又特别轻,跳来跳去,仍悬在空中于是,这些小水滴因找不到回家的路又哭了起来,而且越哭越伤心有一个聪明的小水滴没有哭,他仔细想了想,大声说:“别哭了,咱们想办法,人多力量大,你们在前面手拉手,我在后面推,我们合成一个整体往下跳,怎么样?”小水滴们觉得这位大哥的话有道理,就按他的说法去做,可是大家身上光溜溜的,谁也抓不住谁那个聪明的水滴喊道:“小尘粒有粘性,大家都抓它于是小尘粒把大家连起来,三五成群的,满天都是,气流再也浮不住它们了,大部分小水滴都回到了家 同学们,小水滴的旅行结束了,他们的旅行就是雨的形成过程你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吗? 趣味地理故事4 1994年3月26日晨,南非的德边维彻海滨,7岁的夏蒂随父母在散步突然,夏蒂发现海边躺着一只晶莹的宝葫芦——一只漂流瓶小夏蒂捡起漂流瓶,打开瓶盖,发现里面有一封中英文邀请信、一枚金光闪闪的“金钥匙”和一个用彩纸精制的小五角星,她高兴得跳了起来 小夏蒂确实应该高兴,这只漂流瓶来历不凡,它来自于1994年上海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的一项重大活动——“我托大海捎封信”。

      1993年年初,上海市长亲手将200把象征上海城门的“金钥匙”授予少年儿童代表孩子们就将这200把“金钥匙”和中外文邀请信等分别装进了晶莹剔透的漂流瓶里1994年1月31日少年儿童代表登上海军舰船,将漂流瓶分别投进了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世界各地的哪一位少年儿童如果有幸收到这种漂流瓶,就会被邀请于这年7月份到上海来作客 小夏蒂的父母将此事告知南非《每日新闻报》,《每日新闻报》很快刊出消息,引起了轰动夏蒂应邀于7月23日来上海参加了少年儿童艺术节活动 大海为什么会传送信件呢?这得归功于海洋里的“河流”——洋流因为洋流运动可以把海域中的某种物质携带到别的海域中去 洋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首先,大气运动和行星风系的存在,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吹拂着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动,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风海流,如南北半球盛行西风和信风所形成的洋流 其次,由于各地海水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从而导致海水流动,这叫密度流如大西洋表层海水经由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地中海的海水由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大西洋 第三,由于风力和密度差异而产生的洋流,使出发海区的海水减少,而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补偿流,如秘鲁寒流。

      在自然界中,洋流的形成,往往不是单独受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同时受几个因素的综合影响此外,地转偏向力以及陆地的形状突出,也迫使洋流的方向发生改变 由于形成洋流的诸因素大多是有规律的,所以,世界洋流的分布也是有规律可循如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的气旋型大洋环流;南极大陆外围形成的西风漂流;在北印度洋海区形成的季风洋流等等这些具有规律性的海水流动,对其流经的大陆沿岸气候、海洋渔业,以及大洋航行等方面都有影响,这种影响又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由于洋流的作用,漂流瓶随波逐浪,在茫茫大海里漂流,成了海洋上的一位“信使”,传递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也引出了种种趣闻 趣味地理故事5 1519年9月12日,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在礼炮声和欢呼声中,离开了圣路卡尔港,向西开航,人类历史上的环球旅行就这样开始了 船队绕过美洲南部进入太平洋,船员们与风浪搏斗,机警地避开暗礁险滩,向西挺进 在这次远航中,有一只船中途溜走,三只船葬身海底,麦哲伦本人在1521年4月27日的一次战斗中牺牲,剩下唯一的小船——维多利亚号,在埃里?卡诺的指挥下,依然顽强地向西挺进,经过3年的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绕过非洲,胜利到达佛德角群岛,这时船员们异常兴奋,因为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回到西班牙了,埃里?卡诺拿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