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1).docx
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的是( ) A.病毒 B.细菌 C.四氯化碳 D.立克次体 E.疟原虫 2.细胞核缩小、消散见于( ) A.水肿细胞 B.变性细胞 C.萎缩细胞 D.坏死细胞 E.以上均不成 3.有关湿性坏疽的正确描述是( ) A.四肢末端最为常见 B.腐败茵的感染一般较轻 C.常发生于肺、子宫、阑尾等内脏 D.坏死组织内产生大量气体 E.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界明显 4.从一种类型的成熟组织细胞转变成另一种成熟的组织细胞的过程称为( ) A.增生 B.化生 C.间变 D.不典型增生 E.肿瘤性增生 5.肺淤血时,痰中展现含有棕褐色颗粒的巨噬细胞称为( ) A.脂褐素细胞 B.含铁血黄素细胞 C.心力衰竭细胞 D.异物巨噬细胞 E.尘细胞 6.下述不易展现血栓形成的是( )。
A.大面积烧伤 B.晚期胃癌 C.严重创伤 D.心肌梗死 E.皮肤荨麻疹 7.不属于DIC理由的是( ) A.细菌感染 B.恶性肿瘤转移 C.严重挤压伤 D.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抑制 E.白血病 8.早期易发生休克的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是( )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水中毒 D.低钾血症 E.高钾血症 9.判断不同类型脱水的依据是( ) A. 体液损失的总量 B.细胞外液损失的总量 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D.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变化 E.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变化 10.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理由是( ) A.血浆白蛋白裁减 B.血浆球蛋白裁减 C.血液浓缩 D.血红蛋白裁减 E.血Na+含量降低 11.血液pH的上下取决于血浆中( ) A. NaHCO3浓度 B. PaCO; C. 阴离子间隙 D. [HCO3- ]/[H2CO3]的比值 E.有机酸含量 12.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增高可见于( ) A. 代谢性酸中毒 B. 代谢性碱中毒 C. 呼吸性酸中毒 D. 呼吸性碱中毒 E. 以上都是 13.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而动一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小见于( ) A. 心力衰竭 B. 呼吸衰竭. C. 室间隔缺损 D. 氰化物中毒 E. 慢性贫血 14.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
A. 心脏 B. 大脑 C. 肺 D. 肾 E. 胃肠道 15.属于内生致热原的是( ) A. 细菌 B. 病毒 C. 致热性类固醇 D. 肿瘤坏死因子 E. 螺旋体 16.不属于发热激活物的是( ) A. 细菌. B. 类固醇 C. cAMP D. 疟原虫 E. 抗原抗体复合物 17. 关于纤维素渗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见于胸膜炎 B. 见于细菌性痢疾 C. 见于绒毛心 D. 见于病毒性肝炎 E. 见于白喉 18.以下说法最正确的是( ) A.炎症回响均对机体有利 B.任何有机体均可发生炎症 C.炎症是一种防卫回响 D.损伤必然导致炎症 E.炎症是活体组织的损伤回响 19.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最常引起( ) A.浆液性炎 B.假膜性炎 C.出血性炎 D.蜂窝织炎 E.脓肿 20.休克时心力衰竭的发生与以下哪项机制无关?( ) A.冠脉血流量裁减 B.心肌耗氧量增加 C.前负荷增加 D.酸中毒、高血钾抑制心肌 E.多种毒性因子抑制心肌 21.休克治疗时应遵循的补液原那么是( )。
A. 失多少,补多少 B.需多少,补多少 C.宁多勿少 D.宁少勿多 E.血压变化不明显时可不必补液 22.MODS是指( ) A.多发创伤同时损伤了多个器官而引起的综合征 B.急性危重病中短时间内不止一个系统或器官发生衰竭 C.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D.发生于大手术和严重创伤的综合征 E.一个器官衰竭导致另一些器官相继衰竭 23.与高分化鳞癌不符的是( ) A.镜下形成巢、索 B.常见于老年人 C.癌巢中央可见癌珠 D.不发生转移 E.可发生在非鳞状上皮被覆部位 24.不属于肿瘤的是( ) A.霍奇金淋巴瘤 B.白血病 C.血管瘤 D.动脉瘤 E.色素痣 25.良性高血压最早期影响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是( ) A.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B. 左心室肥大 C. 全身细小动脉痉挛 D. 肌型动脉中膜、内膜增厚 E. 脑动脉壁的纤维素样坏死 26.乳腺癌最常见的类型是( ) A.小叶原位癌 B.浸润性导管癌 C.导管内癌 D.典型髓样癌 E.浸润性小叶癌 27.子宫颈原位癌的病理特点是( )。
A.癌细胞穿破上皮基底膜侵入固有膜 B.癌细胞局限于上皮全层内 C.上皮层仅片面为癌细胞所取代 D.癌组织确定侵及腺体 E.癌细胞分化较好 28.最常展现砂粒体的甲状腺癌是( ) A.滤泡性癌 B.乳头状癌 C.髓样癌 D.未分化癌 E.鳞状细胞癌 29.具有重要传染性的肺结核病是( ) A.浸润型肺结核 B.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C.结核球 D.结核性胸膜炎 E.局灶型肺结核 30.细菌性痢疾的炎症性质是( ) A.浆液性炎 B.化脓性炎 C.卡他性炎 D.纤维素性炎 E.增生性炎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31.因果交替:致病理由作用于机体后,机体发生确定的变化,这些变化又可作为新的理由引起另一些新的变化,这种疾病的链式进展形式称为因果交替 32.萎缩: 是指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体积缩小器官、组织萎缩时不仅实质细胞体积变小、数目也裁减,而间质细胞增生,同时伴有代谢的减弱和功能的降低 33.炎症介质: 急性炎症的血管扩张、管壁通透性巩固和白细胞渗出的发活力制是炎症的中心环节,这一炎症回响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因子介导而实现的,这些化学因子称为炎症介质。
34.心力衰竭: 是指由于心肌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心排血量十足或相对裁减,即心泵功能减弱,以致不能得志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过程 35.急性肾功能衰竭: 是各种理由引起肾脏泌尿功能在短期内急剧降低,以致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从而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代谢废物蓄积的综合征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36.简述血栓形成的条件 1)心血管内膜的损伤:正常活体血液在心血管内滚动时,血小板不易粘附在内膜上留心、血管内膜受损时,暴露出胶原纤维,那么有利于血小板在受损部位沉积和粘附2分) 2)血流状态的变更:①血流速度减慢、停滞; ②血流方向展现紊乱,涡流形成当血流缓慢、涡流形成时,血流中有形成分进入边流,血小板那么有机遇同受损的血管内膜接触而导致血栓形成3分) 3)血液凝固性增加:临床上常展现在:①广泛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如胰腺癌、肺癌、乳腺癌等,癌细胞释放促凝因子,如组织因子等,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②胎盘早期剥离患者,因组织凝血因子大量释放入血,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而发生静脉血栓;③在严重创伤、产后及手术后,由于失血量多,补充大量童稚的血小板,使血液凝固性升高;同时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因子凝血酶等含量也增虮,易形成血栓。
5分) 37.简述呼吸衰竭时呼吸性酸中毒的特点 呼吸性酸中毒主要见于通气障碍所致的Ⅱ型呼吸衰竭,因大量二氧化碳潴留引起呼吸性酸中毒4分)此时血液中电解质主要变化为:①血清钾浓度增高: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细胞内K+外移而引起血钾浓度升高;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由于肾小管泌H+增多而排K+裁减,也可导致血清钾升高;(3分)②血清氯浓度降低:当血液中二氧化碳潴留时,在碳酸酐酶作用下,红细胞中HC03 -生成增多,HC03 -与细胞外CI-交换使Cl-进入细胞;以及酸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NH3增多及NaHC03重吸收增多,使尿中NH4 Cl排出增加,均使血清氯浓度降低3分)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