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植物景观营造文化空间应用探究.docx
18页校园植物景观营造文化空间应用探究 周乐乐 李屹楠 李瑞婷 郭龙坤 马苗苗摘 要: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高校应两手抓,即要注重人才培养,也要重视美好生态校园的创建植物景观承载着人们寄托的人文审美,通过园林艺术手法表达出高校自身特色的学术造诣以及历史文化精神该文梳理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园植物景观形式及植物品种等,提出校园植物景观配置设计应在遵循园林设计审美原则基础上,合理布局空间,以全局观来看待植物整体配置,并加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空间的需求,采用相应的植物配置方法,为师生营造出一个更好的校园文化空间氛围Key:植物景观;校园文化;文化空间TU986 A 1007-7731(2022)07-0076-05近年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出台相关教育政策,大力推进高校人才培养建设校园文化是高校独特的内在精神和灵魂,如何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及交流场所,潜移默化地输送其历史人文、学术等文化内涵,去感染、启迪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这是校园植物景观营造文化空间中最应探究的问题植物景观作为软质要素,是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富有生命力的构景要素,亦是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中重要的景观载体和表现形式。
在遵循生态学原理、景观艺术构图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设计,利用赋予寓意的植物种类,搭配相关文化景观小品,营造出各种景观实用的校园文化空间环境打造绿色校园,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还能传达出高校独特的人文历史及学术精神的文化内涵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校园活动为形式、以校园空间为载体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体现在校园建筑、校园景观空间等物化形式上,同时又融入校风、校训、校貌等精神方面的内容校园文化建设是由师生之间相互促进成就的,两者间的活动影响学校的精神文化高度校园文化空间是指在大学校园里蕴含着大学校园文化的场所空间,它主要为大学生服务,并为之提供可交往交流、安静休憩的文化活动场地1 高校植物景观营造文化空间的重要性及必要性1.1 重要性 调整心态、净化心灵、保持冷静绿色是人们眼睛最敏感的颜色,它代表了活力与生机当人们身处绿色优美的环境时,警惕性自然而然地放松,情绪也会随之稳定安静在这种环境下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或提高人休闲娱乐的兴致了解和增长植物知识,加强校园文化内涵通过与假山、雕塑等小品组合的植物景观,能增加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使校园文化精神内涵深入学生内心,激发学习与探索的积极性。
1.2 必要性 把校园文化当作主旨,植物景观作为辅助、衬托,在有限的环境空间中,将品种丰富的植物与小品等合理组合搭配,不仅美化环境,营造出美丽的景观空间效果,为师生群体创造出具备大学校园文化的特色空间,而且可以在其中进行学术讨论、社团活动、人际交往等活动;同时,高校本身经受了历史沉淀、社会变革背景、教育政策及自身创新发展等多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属于本校特色的历史文化、学术主旨与追求植物景观营造文化空间,有利于人们认识和了解校园文化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学术文化精神,有利于营造学术学习氛围环境,使学生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既是对学校人文底蕴的形象化彰显,又倾诉了高校历史文化精神,是對学校历史文化、学术造诣的传承与弘扬2 植物景观营造高校文化空间策略校园文化空间类型多样,植物景观营造效果丰富譬如,由建筑物衍生出的楼前空间、广场空间、宿舍生活空间等场地,临水而建的亲水平台,由植物及景观小品组合的休憩空间,又或是以主次道路为基础营造的慷慨大道、林荫小道校园同植物景观绿化配置既要符合功能要求,又要达到观赏的效果;要因地制宜,选用种植乡土植物,结合场地采用不同的配置方法,如孤植、对植、列植等,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可以利用植物景观来分隔空间;利用垂直绿化的方法,利于扩大绿化面积率和调节小气候,营造出和谐、自然的校园文化空间。
植物组合景观要考虑在不同校园空间环境中的应用手法,同时也要重视高校的历史人文,传播、弘扬高校背后的文化精神3 植物景观在校园空间中的设计应用3.1 校园广场空间 校园广场通常作为校园节点景观,一般处于校园主次干道的交叉口,承担着对大量人群的聚集、疏散的作用,亦是校园户外交流、活动的重要公共场地本身即为满足校园学生群居式生活的需求而建设的场地,以步行为主,可供学生漫步、休闲、用餐、交流等校园广场空间人流量大,为保证学生有序集散,要求地形平坦,交通组织有序,功能分区明确,顺畅引导行人的通行路线;同时,有序规划大面积的植物绿化,种植树木的种类要丰富,广场铺装及其颜色也应丰富,利于增强广场空间层次的效果3.2 校园亲水空间 选择种植水生植物,如睡莲、荷花,呈现出红花挺水、绿叶浮水的美丽水景,并且水生的浮游藻类具有净化水体的重要作用沿水周围可充分利用藤本植物,如扶芳藤、蔷薇等,通过对其进行垂直绿化种植来扩展绿化空间立体感,从而美化环境,调节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柳树喜生于水岸两旁湿地,耐水湿柳树树干姿态婀娜,柳条挂珠,拂风飘摇将其配植在池水岸边,再间植些许花桃,绿丝摇曳,红花枝头,是校园亲水池岸边的春景特色。
3.3 校园休憩空间 校园休憩空间有动态与静态之分动态休憩空间一般是围绕交通路线来活动的空间,可满足行人散步、跑步、人际交流等活动;静态休憩空间是带有个人领域感的私密休憩区域,满足小集体或个人的私密要求譬如,合理利用大叶黄杨、小叶女贞等常绿灌木与坐凳形成半封闭休憩空间,利于行人交往、活动3.4 校园道路空间 校园主干道路一般笔直狭长,主要功能为遮荫避暑,在道路两侧充分利用间植行道树来形成深邃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及方向性,将人的视线引向空间的深处校园行道树一般多采用主干明显又高大的乔木,如梧桐、水杉、银杏等落叶乔木夏季树冠茂密遮荫避暑,冬季落叶后枝干间隙能透射阳光,为人们营造出“冬暖夏凉”的舒适环境树冠茂密,顶平面覆盖率大,树干高大,不会阻碍行人视线,形成垂直空间,给人的压迫感不会太强3.5 校园楼前空间 教学楼是学校的主体建筑群,也是校园绿化的核心在教学楼前进行植物景观布局,多应用雕塑小品与树木、花草等组合配植,共同营造出幽静美丽的学习文化空间将一些低矮花灌木与草本植物品种进行高低错落的搭配种植,既给人景观层次美感,又达到了通风透光的效果,不影响师生进行学术交流而在教学楼前空间,可以选择种植一些低矮灌木或乔木,平视、俯视都是最佳观赏景观的角度。
3.6 宿舍生活空间 宿舍生活空间是学生主要的休憩生活空间,人群活动频繁高校校园可选择多应用藤本或爬藤植物,采用“立体绿化”方式,不仅能增加整体绿化率,而且缓解了土地面积紧张的问题在宿舍生活空间周围的空地区域栽植植物时,应加强栽培树木或杂草丛的定期管理,不仅能提高观赏效果,而且也能预防蚊虫的生长繁殖对学生造成叮咬、噪扰的负面影响;还可以种植稍带芳香味或净化力强的植物,给学生带来空气清新的生活环境4 校园植物景观特性4.1 观赏性4.1.1 个体形态美 每个植物类型有多种表现形态,或孤植,或疏植,尽可能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使植物自由生长,充分满足其对空间的生长需求,形成其独特的冠型、姿态等,如垂柳的“万条垂下绿丝绦”、枫树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广玉兰的“点破银花玉雪香”,与自然事物融为意境4.1.2 季相变化 在植物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其叶、花、果等形状、色彩、姿态等随着四季变化而丰富多彩在四季分明的合肥校园里,体验春赏樱花满天、夏观荷花满塘、秋闻丹桂飘香、冬有腊梅满园,感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番景象,领悟明代造园家计成口中的“收四时之烂漫”景色4.1.3 自然形态美 如乔木主干明显又高大,树冠茂密。
落叶乔木夏季树冠茂密遮荫避暑,冬季落叶后枝干间隙能透射阳光,为人们营造出“冬暖夏凉”的舒适环境4.2 科普性 如通过在历史舞台上有特定意义或与历史人物有一定关联的小故事的植物,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植物识别的素材,还能了解植物背后的故事,加深校园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4.3 功能性 选择植物景观类型,首先要关注整体景观布局,以满足人们对总体景观功能的需要为基础来构建整体景观布局框架譬如,某处临水而建的平台,可在水边栽柳树、搭廊架,利于行人遮荫纳凉;某处周围空旷,没有隐私可言,可用密林围挡视线、减弱噪音,又或是建条林荫小道,曲径通幽,怡然自得4.4 装饰性 植物景观装饰是一门艺术,为场所服务对象展示了别具特色的植物景观装饰空间从植物景观装饰角度来切入景观设计,进行不同的装饰创意与效果在平静的校园生活中,用植物来装饰校园,其表现形式也不同,如花坛、花境、花海等,具有观赏效果,使其充满活力与生命力4.5 可持续性 植物本身及其群落具有防风固沙、降噪除尘、净化空气及水体、调节空气湿度、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等功能,科学合理的植物景观配置,有利于促进人、城市与自然的持续、共生与发展在校园植物景观的绿化配置中,可选择乔木及灌木类的植物,两者“强强联手”,最大效果地消除空气中的污染物,置换清新的空气,使学校成为清洁、干净的学习文化空间场所,能更好积极地进行学术交流、人际社交等活动。
譬如,桂花、玉兰花、含笑等植物自身带有清香,可以去除异味;马褂木、大葉黄杨、枫杨等植物净化空气能力强,而个头相对较小的栀子花吸收有害物质的能力也不容小觑4.6 生产性 如油菜、麦子、水稻等是人们常见的农田粮食生产作物,其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景观效果,展现了植物景观的生产性目前,农业正在转型升级,“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兴农业的概念不断被提及对于一些研究农学为主的高校,可以腾出几块田地作为新兴农业的实验基地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植物景观营造实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建设是于1995年12月由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确定的一批重点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1958年6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主持召开学校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郭沫若提出“红专并进,理实交融”校训,这8个字鼓励学生应积极研究学术,探索科研奥秘,并将其应用实践投入于社会国家中,这也体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学术文化精神运用带有特别寓意的植物或植物同雕塑、小品组合,利于彰显中科大科学研究的学术特色,营造更有内涵的校园文化空间5.1 广场空间设计5.1.1 郭沫若广场 在郭沫若广场中,小径通幽,豁然开朗。
小场地处放置1块石碑,一面刻着1988年郭沫若先生赠“勤奋学习,红专并进”,一面刻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歌,由郭沫若先生写词、吕骥写曲(图1)石碑两边红花檵木在旁对植,麦冬作前景,简洁朴素,让人一目了然在郭沫若雕像后方,以桂花、棕榈为中景,梧桐遮荫为背景,两侧雪松、金叶女贞散植,体量大、数量少,突显广场空间肃立、大气(图2)5.1.2 魔纹花坛台阶平台 图书馆—魔纹花坛台阶—雕塑像,呈现一条直线,对称且庄严气势(图3)台阶为6层18阶,花坛为1958和2018数字字样,在特定空间里设计图案造型,植物层次分明、使人醒目、简洁大方,这寓意为庆祝中科大1958年创校至2018年六十周年校史而往前走便是正对着的严济慈雕像,周围为规则对称式植物组合雕像后方主要以直立的柏树为背景;前方两侧规则地对植侧柏侧柏如寒梅傲雪般坚忍不拔,素为忍耐、正气、不朽的象征,以表达后人对严济慈的敬仰与怀念(图4)5.2 也西湖亲水空间设计 在也西湖处,湖畔廊架紫藤攀附于上,藤蔓垂落,散植垂柳,半遮半掩,随风摇曳,为休憩空间增添了几分懒散悠闲之意(图5)湖中建有一心亭,亭前木质走廊弯曲回折,有步移景异的空间效果(图6)湖中丛植落羽杉,耐水湿、喜阳光,枝叶茂盛,其叶如羽毛,每年冬至前后,叶子变色红如火,观赏价。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