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doc
14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林芝地区防雷检测所规章制度一、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1、检测周期1.1 对安装在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重点保护文物古迹、通信和广播电视设备的防雷装置,应每半年检测一次1.2 对其他场所防雷装置应每年检测一次2、检测程序2.1 检测前应对使用仪器仪表进行检查,查明计量检定合格证及有效使用期查看以前的检测记录,制定检测方案2.2 首次检测单位,应先通过查阅防雷工程技术资料、图纸了解被检测单位的防雷设施的基本情况,然后进行现场检测2.3 现场检测进行时可按先检测外部防雷装置,后检测内部防雷装置的顺序进行,将检测结果填入防雷装置安全检测原始记录表2.4 首次检测单位,应根据检测记录,按滚球法计算防直击雷保护范围图,绘制防雷设施分布图后续检测时应查对原防雷设施变更情况,并应相应处理2.5 根据检测报告提出整改意见对被检单位出具防雷装置检测合格证3、检测数据处理3.1 检测结果的处理在现场将各项检测结果如实记入原始记录表,原始记录表应有检测人员、校核人员和现场负责人签名原始记录表应作为用户档案保存两年初检测时,应绘制建筑物防雷装置平面示意图根据检测数据按照建筑物防雷分类计算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并绘制保护范围示意图。
检测结果的判定用修约制比较法将经计算或整理的各项检测结果与相应的技术仪器相比较,判定各项检测项目是否合格防雷装置经检测后,所有检测项目均达到技术规范要求,发给检测合格证;否则只提供检测报告,并对不合格项目提出整改意见防雷装置检测报告应及时将检测结果及结论填入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由检测员填写、校核员校核并签字,经技术负责人签发,加盖检测单位公章检测报告一式两份,一份送受检单位,一份由检测单位存档小型石油库、液化气站、加油站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一、 了解防雷装置所处环境、地理位置、油站及油库的规模,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及后果,确定各建(构)筑物的防雷类别二、 查阅设计的图纸,了解钢油罐的性能,壁厚及安装形式,了解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并画出平面示意图,测量各需保护物的尺寸以及与防雷装置间距离三、 防雷装置接闪器的检测1、 独立避雷针:测量高度、用材规格,检查防腐情况、电气连接情况并作详细记录2、 避雷线(网),测量其高度及材料规格、分布情况,避雷网的网格尺寸,检查防腐措施,电气连接情况,并作详细记录3、 生产车间按《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中二类防雷建(构)筑物标准检测四、 引下线测量材料规格、防腐、连接、固定、敷设方式、间距情况,近地面绝缘保护情况,并作详细记录。
五、 接地装置参考设计图纸,向施工员、甲方代表了解接地装置情况,记录下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材料、规格、数量、布局等,并作详细记录六、 接地工频电阻的检测按第一章第四条和第二章第四条规定测量七、 金属油罐防雷及接地检测1、 金属油罐壁厚﹤4mm时,应有防直击雷装置避厚≥4mm时,可不装设防直雷装置,在多雷区仍可装设防直击雷装置2、 金属油罐必须有环型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少于两处,其弧形间距不大于30m,接地体距罐壁的距离≥3m3、 浮顶金属罐可不装设防直击雷装置,但必须有两根截面积≥25mm2的软铀绞线将浮顶与罐体作电气连接,连接点不少于两处4、 金属油罐的阻火器、呼吸阀、量油孔入孔、透光孔等金属附件必须等电位连接5、 人工石油库罐的金属呼吸管和通风管的露出洞外部分,应有独立避雷针,其保护范围应高出管口2m6、 接地电阻检测,接地冲击电阻≤10Ω八、 防感应雷、防静电及电气接地1、 金属油罐应有防静电接地2、 地上或管沟敷设的输油管线的始端、末端,应有防感应雷和防静电接地3、 输油管路的法兰、阀门的连接处,应有金属跨接线当法兰用5根以上螺栓连接时,法兰可不用金属线跨接,但必须构成电气通路4、 进入人工洞石油库的金属管路,当洞外埋地长度>50m时,可不设接地装置,当油外不埋地或埋地长度<50m时,在洞外应有两处接地,接地点间距≤100m。
5、 电源线路应有防感应雷措施6、 进入人工洞石油库的电力和通信线路应用铠装电缆埋地50m引入洞内,并安装电源避雷器将金属铠装层、电源避雷器、瓷瓶铁脚作电气连接并接地7、 加油机应有防静电接地8、 卸油场地应有防静电接地9、 接地电阻的测量,防雷接地电阻≤10Ω,防感应雷和防静电接地电阻≤30Ω,卸油防静电接地电阻应≤100Ω10、 防雷接地、电气设备接地、防静电接地防感应雷接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装置防雷接地为单独接地时,与其它接地装置的距离不小于3m,接地体距地面不小于0.5m九、 资料的整理1、 把工频接地电阻值换算成冲击接地电阻2、 计算保护范围,用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3、 数据的处理、各项检测读数、计算结果应保留一位小数,按GB817-87文件修约上述检测工作结束后,校核人全面核对原始记录、仪器等各项结果是否都有相应的记录,防雷装置连接件是否恢复检测前的状况微波站(台)、综合通信大楼、电力通信站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二、 测前检查1、 了解防雷装置所处的环境、位置,建筑物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及后果,确定各建(构)筑物的防雷类别2、 查阅设计图纸,了解隐蔽工程施工情况三、 防直击雷1、 微波(天线)塔顶端应有接闪器并与建筑物防雷装置相连,接收天线应在其保护范围内。
2、 微波(天线)塔及房屋建筑物按《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中二类防雷建(构)筑物标准检测四、 接地系统1、 查阅设计图纸,向甲方了解接地系统情况,记录下接地和接地线的材料、规格、数量、布局等,并作详细记录2、 地网应围绕建筑物做成环形闭合网格状地网,网格尺寸不大于3m×3m,对微波塔地网、建筑物防雷地网、变压器地网应等电位连接3、 防雷接地、工作接地、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防感应雷接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装置防雷接地为单独接地时,与其它接地装置的距离不小于5m,接地体距地面不小于0.7m4、 水平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小于0.7m,垂直接地体长度为1.5~2.5m,间距为5.0m当垂直接地体敷设有困难时,可设多根环形水平接地体并互相连通人工接地体应使用热镀锌钢材接地体材料规格:材料规格圆钢(mm)扁钢(mm)角钢(mm)钢管(mm)Φ≥10≥40×4≥50×50×5Φ≥50,壁厚≥3.55、 机房接地引入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95mm2的多股铜绞线或≥40×4mm的扁钢,长度应不大于30m接地引入线在地网上的接入点与防雷引下线相距不小于5m接地引入线不少于2根6、 接地汇集排(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120mm2的钢材或扁钢。
7、 直流工作地和安全保护地的接地干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35mm2的多股铜绞线从接地汇集排(线)引出五、 防感应雷1、 天线的馈线应用双层屏蔽电缆或单层屏蔽电缆套金属管在铁塔中央敷设,屏蔽层应在铁塔上端和下端各接地一次,入户处再接地一次2、 进入前端的天馈线应安装避雷器3、 架空电缆吊线的两端和架空电缆线路中的金属管道应接地4、 信号电缆宜采用屏蔽电缆或电缆套金属管埋地进线,应安装信号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层应接地,空线对应短接并接地5、 机房内的各种信号线应采取屏蔽措施,屏蔽槽应接地6、 电源应该是50Hz、220/380V三相五线(TN-S或TN-C-S)制或单相三线制,交流地线在入户处重复接地入户电源为三相四线制的,交流零线在入户处重复接地7、 高压电源线在入户前应安装电源避雷器,变压器低压侧还应安装电源避雷器8、 机房电源应采用屏蔽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金属管埋地进线,电缆埋地长度不应小于15m,电缆金属外皮或金属套管应在入户端接地在配电盘应安装电源避雷器9、 电源线应尽可能远离信号线,并避免并排敷设,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六、 等电位连接在机房地板下敷设环形线作为防静电地板金属支架的等电位连接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50mm2的铜材或扁钢。
进出机房的各种金属管道、电缆屏蔽层、机房内的走线架、设备外壳、屏蔽槽、金属门窗、吊顶、地板架等均应进行等电位连接并接地七、 接地电阻测量按《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测量测量时电流极棒埋设位置到联合地中心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地网等效直径的3-5倍,电压棒埋设位置于电流棒到地网中心距离的0.68倍处,并进行多个方位的测量,各次测量结果平均值即为该站接地电阻的实测值接地电阻的数值不宜大于5Ω八、 保护范围计算用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九、 数据处理各项检测读数、计算结果应保留一位小数(避雷装置材料型号规格除外),按GB817-87文件修约上述检测工作结束后,校核人员全面核对原始记录仪器等各项结果是否都有相应的记录,防雷装置连接件是否恢复检测前的状况爆炸危险器材工厂仓库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一、 测前检查1、 了解防雷装置所处环境、位置、建筑物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可能性及其后果,确定各建(构)筑物的防雷类别2、 查阅设计图纸,了解隐蔽工程施工情况二、 防直击雷1、 依据建(构)筑物的使用性质、地理位置、气候、建(构)筑物形状等确定该建(构)筑物的防雷类别2、 建筑物必须有防直击雷措施并应符合各自防雷类别的要求,按《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第二条的方法进行检测。
三、 防感应雷和防静电1、 电源和通信线路应用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金属管埋地引入,并在入户端安装避雷器将金属铠装层、避雷器电气连接并接地采用接零保护的电源零线应重复接地2、 建筑物内所有金属物应有防静电接地,并进行等电位连接危险性建筑物内有可能积聚静电的非金属物应间接接地3、 输送危险物品的各种室外架空管道,应每隔20-25m接地一次平等敷设的管道,当净距小于100mm时,在接地处管道之间应设跨接线管道的法兰、阀门的连接处,应有金属跨接线当管道进入危险性建筑物时,还应与建筑物的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连接4、 危险性建筑物的出入口,应有消除人体静电的接地装置四、 接地装置参考设计图纸,向施工员、甲方代表了解接地装置情况,记录下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材料、规格、数量、布局,并作详细记录1、 第一类防雷独立避雷针为单独接地,电气设备接地、弱电设备接地、防雷电感应接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当接闪器安装在建筑物上时,防直击雷接、电气设备接地,弱电设备接地、防雷电感应接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闭合环形接地体防雷接地为单独接地时,与其它接地装置的距离不小于3米接地体距地面不小于0.5米2、 第二、三类防雷装置宜利用建筑物基础内的钢筋作为防雷接地装置,防直击雷接地、电气设备接地、弱电设备接地、防雷电感应接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装置。
防雷接地为单独接地时,与其它接地装置的距离不小于3米接地体距地面不小于0.5米3、 人工接地体包括人工水平接地体和人工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小于0.5米,垂直接地体长度为1.5~2.5米,间距为5.0米,人工接地体应使用热镀锌钢材接地体材料:材料规格圆钢(mm)扁钢(mm)角钢(mm)钢管(mm)Φ≥10≥40×4≥50×50×5Φ≥50,壁厚≥3.5五、 接地电阻的测量按《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测量接地电阻值≤10Ω六、 计算保护范围用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七、 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