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检验学士学位论文.docx
12页医学检验学士学位论文 引导语:相信很多人都有过撰写论文的经验,那么有关医学检验学士学位论文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检验技术也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自动化但方法、技术的使用是需要相应的高素质工作人员和建立严格的室内质量控制制度才能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本文通过分析临床医学检验过程实际存在的或已发生的若干问题,从检验前、中、后三个方面对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对策 临床医学检验是一门综合了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交叉渗透的科学技术临床检验与临床医学日益紧密连接,为临床筛检疾病提供重要依据,其检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临床诊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2]本文通过临床医学检验前、中、后三个方面对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对应的措施 1临床医学检验过程存在的若干问题 1.1临床医学检验人员质量管理意识的淡薄在临床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由于质量管理意识的淡薄,认为质量控制只是为了应付检查,从而在临床检验中容易出现一些潜在的质量隐患。
一些检验技术人员在工作中未严格执行检验操作规程,并抱有应付的态度,对检验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更加不负责任另外一些上层领导者主要负责安排工作任务,重视经济效益,忽略医学检验质量,导致检验工作出现严重问题 1.2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机制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大部分医院的检验科都建立了相应的质量管理机制,这些管理机制也对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并未将这些制度真正落实,从而影响到检验工作的质量2017年1月发生在浙江省中医院的一起重大医疗事故—检验科技术人员工作中严重违反操作规程,造成部分治疗者感染艾滋病毒这个事故证明了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确保把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的重要性 1.3临床检验技术人员与临床医师缺乏良好的沟通临床医师和检验人员平常忙于自己的业务工作,二者之间缺乏一座“便捷、实用”的沟通桥梁临床医师越来越依赖医学检验报告,但他们对医学检验专业了解过于简单,缺乏从检验专业视角的探讨和分析许多检验工作者把自己定位于“化验员”的角色,对临床医师的疑问、咨询没有做出良好的沟通笔者工作中遇到一次血培养结果阳性,马上报告临床医生,医生也根据药敏给患者用药,同时也做了进一步检查以及复检,最终确诊患者并没有菌血症或败血症感染。
培养出的细菌仅仅是因护士抽血消毒不严格污染了皮肤表层的细菌由于没有及时沟通,没有向医生了解患者病情,草率发了报告,导致诊断错误 2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问题的应对策略分析 2.1全面提升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的意识只有全面提升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的意识,才能使工作人员从主观方面意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才能积极主动地做好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医院应鼓励检验人员加强自身学习,多阅读有关检验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其次,医院应定期召开座谈会,通过检验人员的相互探讨和交流,及时发现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3-4]我们常规的工作模式:单次检验→发放报告由于工作繁重且试剂成本高,除了异常的结果一般不会复查,那我们应如何保证我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呢?检验人员必须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把工作质量作为核心,严格控制检测误差,杜绝差错事故比如:接收标本前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和检验项目;如果患者检测血脂,要交代患者检查前3d不要食用高脂食物,空腹12h后抽血;收集细菌培养标本时要严格无菌操作;仪器的维护、试剂的添加、质控人员最好为同一操作者,这样可以降低失控率和差错事故。
2.2加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在现阶段的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只有检验工作者严格依据标准操作规程办事,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医学制定的相关管理机制对技术人员进行监控,从而保证检验质量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2.3促进临床医生与检验技术人员积极沟通检验医学在现代医学事业上的作用越发明显,不仅与患者息息相关,而且与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密切相关,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必须与临床科室保持紧密的联系,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5]检验人员应与临床医生定期交流,交换意见,可将医生的建议和专业问题深入阐述除了合格的标本、准确的操作外,临床用药等治疗措施也会影响检验结果检验人员应对所发出报告给予恰当的解释,收集患者和临床医生的反馈意见,接受合理的建议,改进检验工作和开展新业务,满足临床要求 3结语 质量是行业发展及赖以生存永恒的话题,当前的医疗环境下,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我们的期望值是很高的,我们质量控制的目的应当是满足你(临床医生)、我(实验室自身发展)、他(患者)的需求和期望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通过加强对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各个重点环节的质量控制和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为医院临床诊治和就诊患者了解病情提供精确的检验数据,不断实现医学检验的自动化、网络化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医学检验的准确性和医院的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1]孟娟.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J].当代医药论丛:下半月,2014,19(3):175-176. [2]何在虎.浅谈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的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9):1760,1763. [3]何克钢.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环节中的有效策略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40):13. [4]匡萃峰.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J].医学信息,2015,28(20):124-125. [5]季建芳.浅谈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8):263-264.第二篇:医学检验论文 3400字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通过系统学习,我们会了解如何鉴定人的血型、确定一个人是否贫血、肝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医学检验论文1 老年人膝关节本体感觉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对老年人关节本体感觉进行测试,反应老年人膝关节功能,由此来对老年人的运动能力进行评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X-SENS三维本体感觉测试系统,对北京市海淀区某社区40位老人年膝关节本体感觉。
结果:研究发现,老年人膝关节左右侧本体感觉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结论:老年人膝关节在大幅度运动时对肌肉的控制能力要高于小角度运动 【论文关键词】老年人;运动能力;膝关节;本体感觉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国老年人的数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其中老年跌倒就是一个问题 有研究显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为60.6% [1]跌倒已成为美国老年人死因第六位,是英国75岁以上老年人受损伤后的主要死亡原因 其中膝关节本体感觉的缺失是老年跌倒的重要因素 [2]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关节,同时也是运动时最易损伤到的关节 研究老年人膝关节的本体感觉,可以观察到老年人的本体感觉功能,评估老年人的运动能力,为预防损伤提供一定参考 本研究采用关节位置重置方法测量膝关节本体感觉,此方法被众多研究者采用 [3]目前国内本体感觉的研究主要以膝关节居多,且大多以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4,5],本文对无规律运动史的老年人膝关节本体感觉进行研究,旨在发现一些规律,并未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受试对象 选取北京市某社区内健康老年人40名,其中12名男性,28名女性。
平均年龄为60.2岁,身高161.8cm,体重66.8kg 1.2 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 1.2.1 测试仪器 应用X-SENS三位本体感觉测试系统进行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 1.2.2 测试方法 本实验采取受试者主动定位主动复位的方式测量受试者膝关节位置觉 具体方法如下:①受试者取坐位,固定测试侧大腿,小腿下垂,纵轴与水平面垂直,踝关节自然放松;②佩戴X-SENS三维本体感觉测试仪 惯性传感器固定于受试者小腿前外侧,传感器Y轴正方向竖直向上,X轴与人体冠状轴平行,Z轴与人体矢状轴平行;③测试开始,受试者根据提示主动伸展膝关节到指定位置,停留5s,记录目标角度值;回到初始状态,然后主动伸膝,重现前次运动角度,记录实测角度值,测试结束;④记录目标角度和实测角度的误差,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 1.3 统计学分析 将资料收集,并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对左右两侧膝关节本体感觉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测试中,左侧膝关节在15°结果为2.90±2.30,30°结果为3.07±1.76,60°结果为2.67±1.50 右侧15°结果3.17±2.11,30°结果2.93±2.35,60°结果2.60±1.94。
可以看出在膝关节伸膝15°时,左侧差值角度比右侧小,说明在此角度上,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膝关节左侧本体感觉要优于右侧 在30°和60°上右侧差值角度低于左侧,膝关节在这两个角度上右侧本体感觉要优于左侧 两侧膝关节本体感觉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3.1 膝关节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指在进行各种活动的同时人体能判断出身体及四肢所在位置的信息[6] 本体感觉主要依赖于分布于韧带、关节囊、肌腱、肌肉、皮肤、关节软骨和其他一些关节内结构的力学感受器 膝关节由上方的股骨和下方的胫骨组成,同时还有一块髌骨随着膝关节运动在股骨表面滑动 膝关节周围有一圈韧带连接股骨和胫骨来保证膝关节运动的稳定 但运动不当或疾病等影响极易造成膝关节损伤 而在膝关节周围组织中存在大量本体感受器 损伤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本体感受器也会受到影响 [7] 3.2 左右两侧膝关节本体感觉比较 本研究显示,在15°测试时,左侧膝关节本体感觉好于右侧 而在30°和60°角度中则相反 即大角度测试右侧要优于左侧 这可能与惯用侧肢体与非惯用侧肢体有关 惯用侧的活动相比于非惯用侧的活动要多,这可能就使得惯用侧肢体内的本体感受器较多,在动用肌肉的过程中可以募集到更多的肌纤维,同时ATP供能也较充足,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活动更加明显。
进而惯用侧对于肌肉的控制相比于非惯用侧来说更加精细,稳定 同时,很多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踝关节和肘关节的本体感觉,目标角度和起始角度的差距越小,受试者就会产生更大的误差 受试者在肘关节屈曲50°位置的绝对误差角度小于屈曲30°位置 国外学者解释的原因是关节选取的参考角度与其运动的幅度越大,测试的绝对误差角度也越大,因为运动的幅度增大,需要的神经控制信号也就越多 [8] 这就给预防损伤提供了一定参考 在平时运动中,就需要有意通过大幅度动作来锻炼自己的膝关节本体感觉,加强关节的稳定,从而预防损伤的发生 本次实验采用的方法是主动定位主动复位,运用X-SENS三位本体感觉测试系统 这种方法能否全面的反应老年人膝关节本体感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但本研究也预防损伤提供了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素珍,李继平,成翼娟,等.社区老年人身体机能状态及跌到的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4.19(6):5-7.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