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中考生物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课件.ppt
38页中考方向知识导图考点考点1. 生命起源的过程生命起源的过程 1. 生命起源的假说: 起源说、神创论、自然发生论、宇宙生命论等 2. 海洋化学起源说认为:原始地球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 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和雷电作用下,形成了 后来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汇入 ,经过10亿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 3. 原始大气主要成分包括:氨气、氢气、甲烷、水蒸气,没有 4. 米勒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原始大气可以产生 (如氨基酸) 5. 科学的推测需要有一定的 做基础,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考点梳理海洋化学海洋化学有机物有机物简单有机物简单有机物原始海洋原始海洋原始生命原始生命氧气氧气简单的有机物简单的有机物证据证据典例典例1 1 (2015·广东)下列生物学研究过程中不能利用模拟实验的是( )A. 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B. 探究动物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C. 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D. 米勒研究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A 本题考察的核心知识点是模拟实验的概念,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会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易于直接拿水蚤做实验,并且易于计算其心率,故A项未利用模拟实验B和C需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D模仿实验条件,故都需进行模拟实验A A考点考点2. 2. 生物进化的过程生物进化的过程 1. 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 ,它是按照一定的 顺序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2. 研究生物进化最常用的方法是 : 3. 生物进化总趋势:由 到 、由 到 、由 到 化石化石时间时间比较法比较法越近越近祖先祖先简单简单低等低等越远越远简单简单复杂复杂低等低等高等高等水生水生陆生陆生 4. 动植物的进化历程:① ② .③ ④ .蕨类蕨类被子被子节肢节肢爬行爬行 5. 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生物通过 、 和 ,不断进化其中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自然选择是指生物通过激烈的 ,适应者 ,不适应者被 遗传遗传变异变异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生存斗争生存斗争生存生存 淘汰淘汰长颈长颈深色深色同色同色 6.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比较: 典例典例2 2 (2016·广东)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能形成新品种,它们共同的选择基础是( )A. 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 遗传和变异普遍存在 C. 都在进行生存竞争D. 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B。
本题考察的核心知识点是自然选择的基础,有差异才能进行选择,而这种差异是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结果本题的错误率为45%,许多同学错选D,ABCD四项均为自然选择的内容,D项中,生存着的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而不是选择的基础B B考点考点3. 3. 实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提出问题:动物的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 ●作出假设:动物的保护色受自身变异、环境和天敌的影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制定计划:实验材料、用具:一块面积为1米×1米的彩色纸(如绿色纸)、100张各种颜色的小纸片 ●实验步骤:1. 展开彩纸,将小纸片均匀且不相互覆盖地散落在彩纸上; 2. 同学模拟捕食者,不要特意寻找某个颜色,迅速取一张小纸片(模拟猎物); 3. 重复2步骤,直至彩纸上只剩下25张小纸片; 4. 统计25个“幸存者”中各种颜色的数目并记录; 5. 每个幸存者产生3个相同体色的后代,在彩纸上增加代表“后代”的小纸片,并混合使其均匀分布; 6. 重复2、3、4、5步,至少重复4次 7. 实验数据记录表: ●实施计划:按计划实施实验,认真观察,如实记录,整理数据,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动物的保护色的形成是 的结果 ●表达和交流:生物进化的原因:动物因为 存在不同体色,在生存斗争中,和环境颜色相同的不易被天敌捕食,可将这种体色遗传下来,和环境颜色差异较大的易被天敌捕食,后代越来越少,直至被淘汰自然选择自然选择遗传和变异遗传和变异典例典例3 3 (2017·广东)真菌使某森林中树干的颜色由褐色变成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数量变化结果是( )D D【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D本题考查的核心知识点是动物保护色的形成动物因为自身变异会产生多种体色,与环境颜色相近的体色不易被天敌发现,为有利变异,数量增加与环境颜色不一致的体色易被天敌捕食为不利变异,数量越来越少由题意可知,树干的颜色变为灰白色,则灰色和白色的蛾类存活率较高,数量增多,褐色的蛾类数量减少,故选择D项本题错误率为19%,错误率最高的为C项,错因是只考虑了白色蛾类数量增多,而忽视了灰色蛾类考点1.生命起源的过程 ( )1. 科学推测需要A. 一定的证据 B. 严密的逻辑C. 丰富的联想 D. 以上都正确( )2. 下列叙述不属于科学推测的是A. 原始地球温度很高B.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C. 原始生命由神创造D. 原始大气能形成简单有机物( )3. 按照海洋化学起源学说,原始生命最可能产生于A. 原始大气 B. 原始森林C. 原始海洋 D. 原始宇宙基础冲关D DC CC C考点考点1.生命起源的生命起源的过过程程 ( )1. 科学推测需要A. 一定的证据 B. 严密的逻辑C. 丰富的联想 D. 以上都正确( )2. 下列叙述不属于科学推测的是A. 原始地球温度很高B.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C. 原始生命由神创造D. 原始大气能形成简单有机物( )3. 按照海洋化学起源学说,原始生命最可能产生于A. 原始大气 B. 原始森林C. 原始海洋 D. 原始宇宙基础冲关D DC CC C( )4. 海洋化学起源学说支持A. 原始大气中的简单有机物可以形成复杂有机物B. 原始地球温度很高,紫外线较强,但能形成生命 C. 无机物形成简单有机物,简单有机物形成原始生命 D. 原始生命可能来自其他星球( )5. 米勒和其他学者进行的模拟实验说明了A. 原始地球能形成生命B. 原始地球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C. 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D. 有机物能形成原始生命C CB B( )6. 如右图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A. 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B. ②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C. ③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D. ①内没有氧气C C考点考点2.生物生物进进化的化的过过程程( )7. 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方法有A. 比较法 B. 实验法C. 调查法 D. 以上都正确( )8. 关于化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化石只能是生物的遗体B. 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C. 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结构较简单D. 地震会影响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 )9. 科学家研究郑氏始孔子鸟化石发现这种动物同时具有鸟类和爬行动物的某些特征,据此可推测A. 鸟类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B. 鸟类和爬行类具有共同祖先C. 爬行类由鸟类进化而来D. 以上说法都正确A AA AA A( )10. 关于生物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由简单到复杂B. 由不适应环境到适应环境C. 由水生到陆生D. 由低等到高等( )11.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先出现的脊椎动物和种子植物是A. 节肢动物 裸子植物B. 鱼类 被子植物 C. 鱼类 裸子植物D. 两栖动物 蕨类植物B BC C( )12. 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物具有过度繁殖能力B. 生物为获取食物和空间会进行生存斗争C. 生物的变异有些适应环境,有些不适应环境D. 适应环境的变异将永远对生物有利( )13. 下列关于某抗生素杀菌效果的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一项是A. 细菌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具有抗药性变异的后代B. 细菌为了适应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变异C. 抗生素使用之后,具有抗药性的细菌生存下来 D. 抗生素使用之后,不具抗药性的细菌死亡D DB B考点考点3.模模拟动拟动物保物保护护色的形成色的形成( )14. 关于保护色的叙述正确的是A. 毒蛇往往具有鲜艳的体色,这属于保护色B. 保护色都有利于生物生存 C. 保护色是生物为了躲避天敌而主动变化而成D. 保护色是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15. 下列实验需要采用模拟实验的是 A. 观察蚯蚓的运动B. 检验抗生素能否消灭细菌C. 探究生物保护色的形成过程D. 比较蛙、家鸽、鼠的前肢骨骼组成D DC C( )1. 按照海洋化学起源学说,简单有机物和原始生命的形成场所分别是A. 原始海洋 原始陆地B. 原始大气 原始海洋C. 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D. 原始大气 原始大气( )2. 下列证据和推测之间不存在严密逻辑关系的是能力冲关B BD D( )3.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 有机物形成原始生命的过程还缺少实验证据C. 生物进化的方向与环境变化关系不大D. 被子植物的祖先生活在水中( )4. 如图是马的前肢进化过程图,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A. 始祖马的化石出现在更晚近地层中B. 现代马比始祖马结构更简单,进化地位较低等C. 马的进化的过程说明变异是定向的D. 马的前肢进化是由于环境变化引起的C CD D( )5. 右图为一从未受到破坏的沉积地层,各发现物种化石,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 物种①②可能都是脊椎动物 B. 物种②比物种①复杂高等C. 物种①②不可能是植物 D. 若②为鱼类,则①一定为爬行类( )6. 按照生物进化的趋势,下列植物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的是A. 肾蕨 B. 水绵C. 油松 D. 苹果A AB B( )7. 右图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最可能生活在陆地上B. 结构最复杂的可能是丁和戊C. 戊最有可能是水生的D. 丙比丁更适应陆地环境( )8. 右图表示脊椎动物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甲最可能生活在水中B. 乙和丙比较适应陆地生活C. 鸟类是由古代丙类进化来的D. 丁类结构最复杂B BB B( )9. 枯叶蝶很像一片枯叶,竹节虫伪装成竹节,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这是A. 过度繁殖的结果B. 保护色 C. 自然选择的结果D. 人工选择的结果( )10. 下表是几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差异的比较,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研究运用了比较法B. 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C. 与人亲缘关系最远的是酵母菌D. 这些生物的共同祖先可能是酵母菌C CD D( )11.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 生存斗争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C. 环境的改变会影响生物进化的方向 D. 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内容是过度繁殖D D( )12. 右图是某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①时,害虫群体中不存在抗药性个体B. ②时,害虫密度下降到最低的原因是无抗药性个体被淘汰C. ③时,害虫大多具有抗药性,能抵抗多种农药D. 从①到②,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以繁衍下去B B( )13. 关于模拟实验“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100张各种颜色的小纸片模拟100只不同体色的同种动物B. 彩色的背景布模拟动物生活环境的颜色C. 同学快速选取一个纸片模拟捕食过程D. 25个幸存者的颜色都是相同的( )14. 人工饲养狗与野生狗相比,产生的新品种的速度较快,原因是A. 二者基因差异较大B. 人工饲养狗按照人类需求被选择C. 人工饲养狗可得到充足的营养D. 野生狗不能大量繁殖D DB B( )15. 下列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 青蛙的体色是发生定向变异的结果B. 灭虫药灭虫效果变差是因为害虫过度繁殖C. 长颈鹿长颈的形成原因是努力吃高处树叶的结果 D. 猎豹和羚羊奔跑速度都很快,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D D( )1. (2015·广东)从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B.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C.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D. “孔子鸟”化石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中考冲关D D( )2. (2014·广东)今年5月在阿根廷中部发现了身长超过40米的泰坦巨龙类恐龙化石,这种巨型恐龙比以前发现的霸王龙、剑龙等都要大,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重也是最长的恐龙物种。
得出这一结论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或依据是 ①模拟实验 ②观察化石③进行比较 ④科学推测A. ①③④ B. ②③④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3. (2013·广东)关于生物进化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可采用模拟实验法B. 最好的研究方法之一是比较法C. 化石是唯一的研究证据D. 生物进化的研究需要科学的推测B BC C( )4. (2017·湖南)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A. 遗传变异 B. 自然选择C. 人工选择 D. 过度繁殖( )5. (2017·河北)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 化石为研究生物的进化提供了重要证据B. 陆生生物一定比水生生物具有更复杂的结构C.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D.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B BB B( )6. (2017·江苏)现代长颈鹿的颈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其原因是A. 繁殖后代的需要B. 颈短的个体被淘汰,颈长的个体被保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 经常吃高处叶子的结果D. 变异始终朝着有利生物生存的方向发展( )7. (2017·贵州)从生物的生活环境来看,生物进化的趋势是A. 从简单到复杂B. 从低等到高等C. 从水生到陆生D. ABC都是B BD D( )8. (2017·山东)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
这个事例说明A.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B. 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C. 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 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9. (2017·四川)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C. 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是可能的D. 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能从外界获取营养并排出代谢废物,能进行生长和繁殖等B BA A( )10. (2016·河北)依据生物简意“进化树”,你认为下列各组动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 熊和浣熊B. 熊和大熊猫C. 浣熊和大熊猫D. 小熊猫和大熊猫B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