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课件.ppt
62页第一第一节 肾 一、肾的形态 二、肾的位置与毗邻 三、肾的被膜 四、肾的结构第二第二节 输尿管尿管 一、输尿管的位置和分部 二、输尿管的狭窄第三第三节 膀胱膀胱 一、膀胱的形态 二、膀胱的内部结构 三、膀胱的位置和毗邻第四第四节 尿道尿道第五第五节 泌尿系泌尿系统的微的微细结构构 一、肾的微细结构 二、膀胱的微细结构目目录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位置、形态和结构;肾的被膜;输尿管的狭窄部位;膀胱三角的位置、构造特点及临床意义;肾单位和集合小管的结构和功能熟悉泌尿系统的功能;肾的毗邻;输尿管的行程与分部;膀胱的位置及与腹膜的关系;女性尿道的结构特点;球旁复合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了解膀胱的一般结构;女性尿道的行程;肾间质的结构特点;肾血液循环的特点学学习目目标 泌尿系统肾输尿管尿道膀胱输尿管7a膀胱8a男性尿道男性骨盆矢状断面图膀胱膀胱尿道内口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尿道膜部尿道海尿道海绵体部体部尿道外口尿道外口直直肠尿道前列腺部尿道前列腺部泌尿系泌尿系统概述概述尿液的形成及排出尿液的形成及排出过程:程:组成:成: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主要功能:主要功能:排出机体的代谢产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经血液运送到肾,在肾内形成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储存,再经尿道排出体外 第一第一节 肾 肾门:肾内侧缘中部凹陷,是肾动脉、肾静脉、肾盂、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肾的部位。
肾蒂:蒂: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右肾短于左肾肾窦:肾门向肾内凹陷并扩大所形成的腔隙上端上端 宽薄下端下端 窄厚前面前面 隆突后面后面 平坦外外侧缘内内侧缘 肾的形的形态蚕豆形 10*5*4一、肾的形态第一第一节 肾 二、肾的位置与毗邻 肾区:区:在腰背部,肾门的体表投影点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 肋下缘所形成的夹角内左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体下缘,下端平第23腰椎之间,第12肋斜过其后面的中部;右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体上缘,下端平第3腰椎体上缘,第12肋斜过其后面上部肾门:约平第1腰椎体平面肾第十二肋骨第三腰椎肾的体表投影与毗的体表投影与毗邻 第一第一节 肾 三、肾的被膜 保护、支持肾(一)(一)纤维囊囊(二)脂肪囊(二)脂肪囊(三)(三)肾筋膜筋膜紧贴肾表面,薄而坚韧,由致密结缔组织和少量弹性纤维构成位于纤维囊外周的脂肪组织层,经肾门深入到肾窦内,填充于各管道和神经之间位于脂肪囊的外面,分前、后两层包裹肾和肾上腺肾的被膜的被膜第一第一节 肾 四、肾的结构(一)(一)肾皮皮质主要位于肾实质的浅部,富含血管肉眼可见红色点状小颗粒为肾小体肾柱柱:肾皮质深入肾髓质的部分称肾柱髓放髓放线:从肾锥体底呈辐射状深入皮质的条纹,髓放线之间的称皮质纹路。
二)(二)肾髓髓质位于肾实质的深部,呈淡红色,血管较少主要由1520个肾锥体组成23个肾锥体尖端合成肾乳头尿液经乳头孔流入肾小盏内肾窦内7-8个肾小盏包绕肾乳头,2-3个肾小盏合成肾大盏,肾大盏(2-3)汇合为肾盂,出肾后变细为输尿管上输尿道铸型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右肾冠状断面(背部观)肾椎体肾乳头髓放线皮质迷路肾柱皮皮质纤维囊右右肾冠状切面冠状切面 第二第二节 输尿管尿管输尿管的位置与形态输尿管是位于腹膜后方、成对的肌性管道,通过蠕动性收缩可将尿液从肾排入膀胱约平第2腰椎上缘起自肾盂末端,终于膀胱,长2030cm,管径0.51.0cm,最狭窄处只有0.20.3cm,按位置分为腹部、盆部和壁内部三部分第二第二节 输尿管尿管一、输尿管的位置和分部输尿管盆部自小骨盆入口处,沿盆腔侧壁向后下,约在坐骨棘水平转向前内侧达膀胱底男性在膀胱底与输精管交叉女性与子宫动脉交叉一)(一)输尿管腹部尿管腹部在腹后壁沿腰大肌前面下降,至小骨盆入口处,进入盆腔移行为盆部左输尿管跨过左髂总动脉末端的前方 右输尿管跨过右髂外动脉起始部的前方(二)(二)输尿管盆部尿管盆部(三)(三)输尿管壁内部尿管壁内部为斜穿膀胱壁的部分,以输尿管口开口于膀胱内面。
男性腹后部冠状剖面图男性骨盆矢状断面图膀胱膀胱尿道内口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尿道膜部尿道海尿道海绵体部体部尿道外口尿道外口直直肠尿道前列腺部尿道前列腺部第二第二节 输尿管尿管二、输尿管的狭窄位于小骨盆上口并与髂血管交叉处上狭窄上狭窄位于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中狭窄中狭窄下狭窄下狭窄位于输尿管的壁内部 尿路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之一,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尿路结石多在肾和膀胱内形成,随尿液流动时,可停留或嵌顿于输尿管或男性尿道的生理性狭窄处,从而引起剧烈的绞痛或伴有血尿,若未及时处理可严重损害肾功能,出现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基基础与与临床床尿路尿路结石石第三第三节 膀膀 胱胱一、膀胱的形态膀胱贮存尿液的囊性肌性器官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膀胱充盈时呈卵圆形正常成人的容量为350-500ml,最大可达800ml女性小于男性,老年人肌张力降低,容积增大膀胱尖膀胱尖细小,朝向前上方膀胱底膀胱底膀胱体膀胱体膀胱膀胱颈近似三角形,朝向后下方膀胱尖与膀胱底之间的部分为膀胱体膀胱的最下部称膀胱颈,以尿道内口与尿道相接第三第三节 膀膀 胱胱二、膀胱的内部结构膀胱襞膀胱襞膀胱内面被覆黏膜,当空虚时,由于壁内平滑肌收缩,黏膜形成许多皱襞,称膀胱襞。
膀胱三角膀胱三角输尿管尿管间襞襞两输尿管口之间的横行皱襞,呈苍白色,是膀胱镜检查时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在膀胱底内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此处黏膜与肌层紧密相贴,缺少黏膜下组织,无论膀胱空虚或充盈时,黏膜均保持平滑状态第三第三节 膀膀 胱胱三、膀胱的位置和毗邻前方前方为耻骨联合后方后方下方下方在男性邻接前列腺女性邻接尿生殖膈在男性邻精囊腺、输精管壶腹和直肠在女性邻子宫和阴道上面上面男性邻小肠女性则有子宫伏于其上男性膀胱剖面(前部男性膀胱剖面(前部观)尿道尿道膀胱膀胱颈膀胱三角膀胱三角膀胱体膀胱体输尿管尿管膀胱尖膀胱尖输尿管尿管间襞襞输尿管口尿管口尿道内口尿道内口男性盆腔左侧面观膀胱输尿管尿道前列腺精囊输精管耻骨直肠补充:充:新新生生儿儿膀膀胱胱位位置置比比成成人人的的高高,大大部部分分位位于于腹腹腔腔内内随随着着年年龄的的增增长和和盆盆腔腔的的发育育而而逐逐渐降降入入盆盆腔腔,至至青青春春期期达达成成人人位位置置老老年年人人因因盆底肌肉松弛,膀胱位置盆底肌肉松弛,膀胱位置则更低膀胱穿刺术是用穿刺针刺入膀胱,以解除尿道梗阻所致的尿滞留或经穿刺抽出膀胱内尿液进行检验和细菌培养的技术。
充盈的膀胱为腹膜间位器官,膀胱的上面、两侧和后面均有腹膜覆盖,而前面并无腹膜当膀胱充盈上升时,腹前壁的腹膜也随膀胱的上升而向上推移,故膀胱壁与腹前壁相贴,此时,在耻骨联合上方经腹前壁进行膀胱穿刺,穿刺针可不经过腹膜腔而直接进入膀胱,以避免腹膜腔感染基基础与与临床床膀胱穿刺膀胱穿刺术的的应用解剖用解剖第四第四节 尿道尿道女性尿道走行走行女性尿道长35cm,直径约0.6cm,较男性尿道短、宽、直尿道阴道括约肌控制起于膀胱的尿道内口,经阴道的前方行向前下,穿过尿生殖膈,开口于阴道前庭的尿道外口特点特点由于女性尿道短、由于女性尿道短、宽而而直,故易引起逆行尿路直,故易引起逆行尿路感染,也可感染,也可经尿道移除尿道移除小的小的结石、异物和石、异物和赘生生物女性骨盆矢状断面图输尿管尿管膀胱膀胱尿道尿道直直肠子子宫阴道阴道男性尿道男性尿道分部分部前列腺部 膜部 海绵体部 后尿道 前尿道 3 3个狭窄个狭窄 :分别位于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 2 2个弯曲个弯曲 耻骨下弯:位于耻骨联合下方、凹向前上方 耻骨前弯:位于耻骨联合前下方、凹向后下方 男性尿道有排尿和排精的双重功能男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男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 基基础与与临床床 行男性导尿术时应结合男性尿道的解剖学特点,操作时需提起阴茎,与腹前壁成60角,使耻骨前弯消失以便顺利插入导尿管,动作宜轻柔,否则会引起尿道损伤。
膜部为尿道狭窄部,尿道球部后壁凹陷,导尿管前端到达此凹处而不能进入膜部,这时可轻轻转动导尿管便可顺利通过当导尿管通过尿道膜部或尿道内口时,因刺激而使括约肌痉挛,导致插管困难,此时切勿强行插入,可稍待片刻,让患者做深呼吸,使腹部和会阴部放松,再缓慢插入老年患者因前列腺增生可使尿道前列腺部狭窄,造成插管困难,应予注意男性男性导尿尿术基基础与与临床床 女性尿道是单纯的排尿管道,因其短、宽、直的特点,在导尿时导尿管容易脱出,应注意固定妥当经产妇和老年妇女因会阴肌松弛而尿道回缩,使尿道外口位置发生变化,初次操作者常可因尿道外口辨认不清而误将导尿管插入阴道,故应仔细辨认尿道外口的位置导尿管一旦误入阴道,不能将导尿管从阴道拔出后直接插入尿道,必须更换导尿管以防污染女性女性导尿尿术一、一、肾的微的微细结构构概 况肾单位:位:肾实质:主要由大量肾单位和集合管组成,肾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侧肾有100万150万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肾小管和集合管都是单层上皮构成的管道,合称泌尿小管肾间质:由肾实质之间的少量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等构成浅表浅表肾单位位:主要位于皮质浅部,数量多,体积小,髓袢短,占肾单位总数的85%90%,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
髓旁髓旁肾单位位:位于皮质深部,数量少,体积大,髓袢长,占肾单位总数的10%15%,主要功能为参与尿液的浓缩和稀释肾单位和集合管示意位和集合管示意图一、一、肾的微的微细结构构(一)肾单位 1 1肾小体小体 (1 1)血管球)血管球 (2 2)肾小囊小囊 一团盘曲成球状的毛细血管,连接入球微动脉和出球微动脉,毛细血管为孔形,有利于血液中物质滤出脏层:由一层多突起的足细胞构成壁层: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肾小囊腔:两层之间的腔隙足细胞血管极:有血管出入尿 极:与血管极相对,与肾小管相连入球微动脉:短而粗出球微动脉:细而长滤过屏障:血浆内小分子物质经过有孔的内皮、基膜、足内皮、基膜、足细胞裂空膜胞裂空膜滤入肾小囊腔,这三层膜称滤过膜滤液为原尿,每天过滤180L肾小体模式小体模式图 肾皮皮质光光镜图 足足细胞与毛胞与毛细血管超微血管超微结构模式构模式图 滤过屏障模式屏障模式图 一、一、肾的微的微细结构构(一)肾单位 2 2肾小管小管 单层上皮,重吸收原尿和排泄(1 1)近端小管)近端小管 (2 2)细 段段 近曲小管:盘曲走行于肾小体周围 管腔小而不规则 管壁上皮细胞呈单层立方形近直小管:近曲小管相续,直行入髓质管径最细,管壁薄,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 (3 3)远端小管端小管 远直小管:是髓质内直行的部分。
管腔较大而规则,管壁上皮细胞为单层立方形 远曲小管:管腔大而规则,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离子交换重要部位,维持体液酸碱平衡近直小管细 段远直小管髓襻泌尿小管各段上皮泌尿小管各段上皮细胞胞结构模式构模式图 一、一、肾的微的微细结构构(二)集合管弓形集合管弓形集合管:直集合管直集合管:乳乳头管管:较短,位于皮质迷路内,一端与远曲小管相接,另一端呈弓形进入髓放线在髓放线下行,至肾乳头处改称乳头管开口于肾小盏终尿形成:肾小体滤过形成的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原尿中约99%的水分、营养物质和无机盐等均被重新吸收入血液,同时将体内一些代谢产物排入管腔中,浓缩后经乳头管排入肾小盏形成终尿终尿为原尿的1%,成人每天为1-2L一、一、肾的微的微细结构构(三)球旁复合体1 1球旁球旁细胞胞 :是入球微动脉在近血管极处,平滑肌细胞特化而成的上皮样细胞细胞质有较多分泌颗粒,其内含肾素可使血管平滑肌收可使血管平滑肌收缩,血,血压升高2 2致密斑致密斑 :由远曲小管近血管极一侧的管壁上皮细胞特化形成的椭圆形斑是一种离子感受器,能感受远端小管滤液内Na+浓度的变化降低时使球旁细胞分泌肾素3 3球外系膜球外系膜细胞胞 :位于入球微动脉、出球微动脉和致密斑之间的三角形区域内。
球旁复合体模式球旁复合体模式图 一、一、肾的微的微细结构构(四)肾的血液循环1.肾动脉直接发自腹主动脉,血管粗短,压力高,流速快,血流量大2.肾小体的入球微动脉较出球微动脉粗,因而肾小体内的压力较高,有利于肾小体的滤过3.动脉在肾内先后形成2次毛细血管,第1次是入球微动脉形成血管球,第2次是出球微动脉在肾小管周围形成球后毛细血管网前者滤过形成原尿,后者有利于重吸收4.直小动脉和直小静脉与髓襻相伴行,有利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尿液的浓缩肾血液循血液循环示意示意图 肾的功能的功能排出机体内的代排出机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物和多余的水,维持体液持体液电解解质和水的平衡和水的平衡肾还有内分泌功能,有内分泌功能,产生和生和释放放红细胞胞生成素、生成素、肾素素、髓脂、髓脂和前列腺素等和前列腺素等肾动脉入球微动脉血管球滤过膜肾小囊腔肾小管集合管乳头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尿液的尿液的产生及排出途径生及排出途径 二、膀胱的微二、膀胱的微细结构构1.1.黏膜黏膜 上皮上皮:为变移上皮 膀胱空虚时较厚,有810层细胞,表层盖细胞大,呈矩形;膀胱充盈时变薄,仅有34层细胞,盖细胞也变扁固有固有层:含较多弹性纤维 由内纵行、中环行和外纵行3层平滑肌组成 2.2.肌肌层 除膀胱顶部为浆膜外,多为疏松结缔组织。
3.3.外膜外膜 膀胱的微膀胱的微细结构构 章小章小结1.1.泌尿系泌尿系统概况概况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经血液运送到肾,在肾内形成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再经尿道排出体外肾动脉入球微动脉血管球滤过膜肾小囊腔肾小管集合管乳头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3.3.尿液的尿液的产生及排出途径生及排出途径 2.2.肾的微的微细结构构血管球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囊近端小管远端小管细段近曲小管近直小管远曲小管远直小管。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