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仰大金融系毕业论文选的题.doc
23页2012届金融系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 〔本专业学生可根据以下选题围拟定具体论文题目,也可超出选题围自定题目,但应注意选题不要超越金融学科的围>一、世界经济与中国金融方面 1. 欧美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启示2. 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3.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4. 东亚区域货币一体化研究5. 中元的发展前景及中国经济6. 我国开放条件下的金融效率与金融风险7. 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问题8.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调整9.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财政政策目标的协调10. 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取11. 利率应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12. 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终结13. 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14. 储蓄投资的转化机制与效果分析15. 我国目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16. 入世后我国国债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17.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对投资领域的影响18. 通胀背景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19. 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对我国货币流通的影响20. 资本项目开放下的中国金融安全问题21. 通货膨胀问题研究22. 我国经济运行方式转换中的金融问题23.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金融问题研究24. 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关系研究25. 我国利用外资问题研究26. 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27. 论货币市场与财政政策的配合28. 中国金融国际化的思考29. 论金融服务业的全球化趋势30. 论全球性通货膨胀问题31.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我国人民币汇率32. 外国金融体制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33. 国际金融危机产生与对策34. 金融监管研究35. 21世纪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探讨36. 亚元的前景展望及可行性分析37. 欧元、日元和美元汇率走势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38. 港澳台金融业与大陆金融业的竞争与合作39. 欧元区的货币金融政策及影响40.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存在的问题41. 我国国际收支可持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42.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43. 中国货币流动性过剩与宏观经济政策44. 浅析宏观调控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45. 国际游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46. 汇率改革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47. 宏观调控与地方经济发展48. 我国金融生态的问题与对策49. 利用IS-LM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实证分析50. 人民币境外流通状况分析51. 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后金融安全问题52. 地下金融的现状及对策分析53. 我国房地产金融存在问题及对策54. 中国金融改革问题中的金融脆弱性问题55.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现状及改革56. 境外战略投资者与中国银行改革57. 中国反洗钱工作问题58. 民间借贷与中国金融调控59.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0. 亚洲区域金融合作中的日本与中国61. 宏观经济波动与信用风险62. 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机制重构63. 宏观调控中的系统性风险64. 国际宏观调控政策协调的博弈分析65. 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区域金融稳定66.中央汇金模式下的金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建设67.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结构性风险及对策68.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适应性及修正69.现代金融监管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监管制度选择70.美国开放式金融保护主义政策的分析与借鉴71.货币政策透明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72.中国的货币乘数变动与金融创新73.美国场外债券市场的债券交易监管及启示74.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企业结构分析75.货币政策执行与银行监管协调的研究76.国际金融监管集中程度的实证分析77.美国、日本、欧元区和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方式比较78.论货币政策在扩大需方面的效用79.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80.法德美日四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制度比较与中国借鉴81.我国财政政策主要目标的调整与和谐社会的构建82.中部崛起的财政职能定位和政策选择83.住宅金融体系国际经验借鉴和分析84.浅析我国国债的挤出效应85.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货币政策的影响86.论我国国债发行制度87.宏观政策的微观创新88.国债与宏观经济动态分析89.财政政策部时滞的微观分析90.西方财政政策对我国宏观调控效果不足的原因分析91.建立我国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问题研究92.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及对策93.当前我国征信体制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及对策94.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95.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96.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97.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关系98.产业资本与金融业资本融合发展问题研究99.民间融资与农村金融生态相关问题研究100.金融开放对金融监管的影响及对策二、资本市场方面1.论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2.论中国金融衍生市场发展前景3.论国际投资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的作用4.论国际投资风险和风险管理5.国际投资理论分析6.论资本市场对国际投资的影响7.证券市场发展对经济的影响8.证券监管的国际比较9.论我国对外投资的制约因素10.论投资基金运作的制约因素11.论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前景12.我国保险业的开放问题13.我国的开放式基金14.关于我国股票指数期货问题研究15.论对冲基金的投机与避险16.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问题研究17.上证指数及沪市研究18.风险投资案例研究19.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发展与市场需求研究20.我国证券市场投资与融资功能分析21.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性特征研究22.流通股决策权利研究23.中国证券市场证券指数统计性研究24.流动性过剩与中国股票市场的繁荣25.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途径综合分析27. 发展环境产业融资问题研究28. BOT项目融资方式在环境产业的应用研究29. 中国基金业绩效评估实证分析30. 风险投资资金投资效率分析31.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32. 论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33. 国债效应理论与我国国债的实证分析34. 中国国债规模的整协研究35. 我国基金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创新方向研究.36.中国上市公司MBO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 37.中国证券投资者的保护问题38.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与成因分析39.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之进展40. 房地产证券化研究41. 股市与房市关联性分析42. 论现行独立董事制度的利与弊43.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研究44.QDII制度研究45.中国资本市场结构研究46.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研究47.中国国际资本流入的金融安全分析48.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监管49.资产证券化与资本市场发展50.QFII对股市的影响51.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制度创新 52.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市场发展问题探讨53.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54.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55.房地产信托投资的风险与防对策56.论股东的质询权57.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及其启示58.论传统期货交易所的公司化改造59.论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及其监管60.基金管理公司资产委托管理业务61.指数基金的指数化投资方法62.中国证券业市场结构与绩效问题63.委托单类型及对市场流动性影响64.中介机构的信誉与股票市场信息质量65.前景理论及其对证券市场投资者启示66.强积金与中国地企业年金模式选择67.从买卖差价看我国证券市场流动性68.股权激励与管理层薪酬制度探析69.券商如何拓展证券电子商务70.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的国际比较71.论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72.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73.金融投资中介化及其对市场的影响74.银证合作开展经纪业务模式研究75.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级体系研究76.中小企业发展与民营金融制度研究77.创业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融资研究78.美国共同基金的独立董事制度及其启示79.证券投资基金的利益冲突问题及法律防80.对市值配售发行方式及其相关问题研究81.我国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82.证券市场转板机制动因及其影响83.论创业资本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84.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85.英国债务管理及债券市场发展战略86.独立董事报酬制度研究87.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隐形化及其治理对策88.中国证券市场羊群效应分析89.期货市场流动性研究90.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部激励约束机制91.中外资产管理业务的比较92.欧盟对市场操纵的监管及其启示93.上市开放式基金运作机理探讨94.特区与新加坡基金管理业的比较及启示95.资产证券化中的税收问题96.证券公司会计制度与风险控制问题97.中美证券公司资本配置效率比较及启示98.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99.海外做市商制度理论及实践100.国际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与借鉴三、货币利率\汇率方面1.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2.论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3.论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4.美元贬值的国际影响5.联系汇率制度的前景预测6.汇率制度与金融危机7.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股市的影响8.日本低利率与零利率的政策效应9.日元汇率与日本经济10.美联储的利率政策效应11.美元与欧元之间汇率变化研究12.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问题研究13.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风险问题研究14. 我国的利率弹性问题研究15.小议如何提高存款利率弹性16.小议如何提高贷款利率弹性17.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优化18.提高商业银行在利率传导中的效果19.人民币升值的成因与效应分析20.论强势美元政策21.美联储利率政策与全球经济22.美国双赤字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3.人民币汇率与货币政策24.港币利率与美元利率的联动机制及变化25.资产替代与货币政策26.日元与亚洲货币单位27.美元加息对中国金融的影响28.利率与汇率联动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29.利率、汇率与通货膨胀关系30.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31.利率对我国居民经济活动决策的影响32.中国利率市场化与若干经济问题33.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集中化管理探析34.汇率波动的贸易条件效应研究35.我国同业拆借利率决定模型研究36.人民币硬币流通规律及问题37.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38.我国推出利率互换业务初探39.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中的若干问题40.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策略41.试论基准利率提高对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影响42.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形成的若干因素43.利率互换定价存在的障碍及解决办法44.利率变动的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45.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分析及借鉴46.利率、汇率变动对保险业影响的比较分析47.从利率的传导途径看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48.利率衍生工具与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49.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波动性50.转轨国家利率改革中的存款准备金政策51.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应性52.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基准利率的选择53.美国利率变动趋势与市场的联系54.中国民间金融市场利率的决定55.我国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