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写景手法课件.pptx

41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605232676
  • 上传时间:2025-05-20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460.37K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9-04-27,#,诗歌鉴赏之写景手法,中国古典诗歌“贵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说恨,而是借助于外界事物来表达,诗人惯用的手法便是借景达情,于是就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写景诗但写景因抒情的不同而方式各异,常用写景方式有:,诗词中常见的写景手法:,1.,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2.,衬托、对比、烘托、色彩渲染、绘形绘色、名词列锦(意象叠加)、白描等表现手法3.,正侧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写动、以声衬寂)、声和色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典例】,月夕陆游,开户满庭雪,徐看知月明微风入丛竹,复作雪来声俗尘不待扫,凛然肝肺清村深无漏鼓,鹤唳报三更赏析:,本诗由视觉到听觉,有静到动,以动衬静,融情于景首联从视觉角度写明月满庭院,颔联从听觉角度写风吹竹子的声音似是下雪的声音,两联共同渲染庭满落雪、月明风清的宁谧、安闲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1.,名词列锦:,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例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佳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句由十个纯名词构成六个意象,叠映出商山黎明之前的一幅完整的画面:残月高悬,雄鸡清声;,茅房,客舍,思归心切的客人早早地起来赶路,谁料,板桥横渡,冷霜冽冽,一行足印,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了整句诗仅由叠加的六个意象来突出“,早行,”二字,不着一闲词,尽得“早”之风流韵味再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完全撇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直抒胸臆的字眼,也没有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段,,而是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再把“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上一清新、一凄惋形象剪接进去,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和呼应,使人获得空间宽广、时间连绵的审美感受,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朦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经典的列锦还有“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2.,正与侧的结合,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注:,阿谁:唐宋时期口头语言,也常用作,禅林,语译文:春风里,一株柳树竟能抽出千万条绿枝来,那柳枝的色彩比金子还要鲜艳,比丝缕还要柔软可惜啊,这样美好的一株柳树,竟然长在永丰西角的荒园里,终日无人瞩目,又有谁会来照看你呢,?,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3.,动和静的结合,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4.,声与色的结合,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

      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5.,虚与实的结合,分析柳永,雨霖铃,的写景角度,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分析:,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阅读王昌龄的,送魏二,,回答问题(,8,分)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注释,】,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小题,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

      2,分)小题,2:,说说第二句中的“凉”字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3,分)小题,3:,这首诗在艺术构想上虚实结合,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答案:,小题,1:,橘柚香小题,2:“,凉”运用双关的手法,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1,分),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倍感凄凉的内心感受(,2,分)小题,3:,第一二句是写眼前实景(,1,分)后两句诗人以“忆”字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1,分)借助想像,虚实结合,更有助于表现作者对朋友的留恋之情及惆怅的别情(,1,分)6.,点与面的结合,什么是点面结合呢?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到“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

      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7.,远与近的结合,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分析】,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8,.白描手法,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田家,唐代 聂夷中,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注释:,斫:大锄,这里用作动词有掘的意思禾:禾苗,特指稻苗秀:谷物吐穗扬花爸爸在山上耕田,儿子在山下开荒,都,6,月份了,地里的稻谷还没有抽穗,而官家收税的仓库已经修好了等待征敛本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却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诗歌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请作简要赏析。

      本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筑仓虎视以待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设问角度,鉴赏古典诗歌写景特色的五个角度,鉴赏古典诗歌写景特色的五个角度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大家都知道,我国古典诗歌或借景抒情,或触景生情,或寓情于景,要想读懂一首古诗,关键是读懂其写景特色,写景特点能把握住,就能把握住一首诗歌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析形象、品语言、赏技巧我们平时做古典诗歌鉴赏题时,经常也见到这样一类问题:,(,1,)你认为这首词写景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析2,)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3,)请简析本诗的写景特点4,)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5,)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春色的?,(,6,)试从“静”“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以上问题问法不同,但无论开放还是限制都是要求对古典诗歌写景特色做赏析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这句话也强调了写景在古典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诗人是通过写景来表现自己的感情。

      既然写景在创作时重要,那么在鉴赏时也很重要,究竟该如何去鉴赏诗歌的写景特色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总结出以下五个鉴赏的角度:,一、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去赏析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角度去描写景物我们在阅读时,读出这些角度的话,就能读懂诗歌写景的特色1,)空间角度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苏轼,鹧鸪天,,上片写景,由远到近、由高到低,层次分明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可见空间顺序是写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季节:春夏秋冬,时间:早晨 中午 傍晚 夜晚(,2015,湖北),(,2,)色彩角度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王维,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红绿相映,色彩分明,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红”“绿”两种色彩在鉴赏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赏析诗歌抓表示颜色的词语,分析绘形绘色的画面美,写景的特色就突出了。

      3,)感觉器官角度赏析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比如白居易,夜雪,这首诗,描写对象是雪,诗中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视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觉是又一个鉴赏角度二、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人写景时,除安排顺序外,总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最常见的是一些抒情方式和描写方式,前者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后者如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虚实结合(或以虚写实),这些手法是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需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的王昌龄,送魏二,前两句写实景,是送别时的环境描写,后两句虚景,想象别后的情景,虚实结合,扩大意境,深化主题表现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精彩,赏析时当然不能错过了三、从诗歌的结构特点角度赏析,古诗讲究起承转合,词一般上片写景叙事,下片抒情议论,如果一首诗词没有按一般规律写作,那在结构上就会有自己的特色,鉴赏时需要对这方面的特点加以分析或一句一景,或句句写景,或景语作结,或前后照应好,结构严谨这些都是诗歌结构方面的特色,是赏析时容易忽略的,我们一定要有结构观念,从结构角度鉴赏诗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前面提到的王维的,田园乐,,依次写了红桃、绿柳、落花、啼莺,一句一景,并且“落花”照应“桃红”“莺啼”照应“柳绿”,使诗歌结构严谨,这一点同样可以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创新发展联盟高三下学期一模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版考前信息必刷卷(黑吉辽蒙专用)高三下学期化学试题一(含答案).docx 河北省省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河北省保定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广西柳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广东省惠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调研-地理试卷(学生版).docx 广东省高考研究会2025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调研考试(一)-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 广东省大湾区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福建省六市地区2025届高三上学期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安徽江南十校一模江南十校高三下学期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北京丰台区2025届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五)物理试题(学生版).docx 河北省邢台市金太阳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八省联考2025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模拟演练试题-俄语试题(学生版).docx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金太阳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轮收官验收-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八省2025年云南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模拟联考-物理试卷(学生版).docx 2025届陕西菁师教育联盟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创新发展联盟高三下学期一模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