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13《群英会借东风》1957年.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402781700
  • 上传时间:2022-09-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3.5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戏曲电影片 100 部之 013 《群英会 · 借东风》(京剧)1957 年戏曲电影片 100 部之 013《群英会·借东风》(京剧) 1957 年故事梗概:取材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 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曹,曹操亲率八十万兵马进攻夏口大敌当前,刘备派遣诸葛亮到江东,与东吴都督周瑜共商破曹大计,决定由周瑜统率大军水路御敌大战前夕,曹操谋士蒋干过江访周,欲以同窗旧谊劝周瑜降曹周瑜料知蒋干来意,故与同榻,伪造曹营水军头领蔡瑁、张允降吴假信,夹于书中,故意诱蒋干窃取蒋干中计,窃信潜回曹营曹操一怒之下斩了蔡、张二将,旋即觉察中计,便遣蔡瑁之弟蔡中、蔡和二人,以不满曹操杀兄为由,到江东诈降孙、刘虽联合抗曹,但周瑜深忌诸葛亮谋略,视其为东吴后患,欲乘机杀之当他借刀除掉曹营二水军头领的计策为诸葛亮识破后,更欲寻机杀之,乃借军中缺箭为由,限令诸葛亮在一月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明知周瑜用心, 却反而提出只需三天时间, 并自愿立军令状周瑜以为诸葛亮自投罗网,心中暗喜不料诸葛亮利用江上浓雾“草船借箭”之计,从曹军手中轻易获得十万支箭蔡氏兄弟到江东后,周瑜已察觉出他俩诈降,乃不露声色,将计就计用苦肉计屈打黄盖。

      曹操听信蔡氏兄弟关于东吴将帅不和的密报,接受黄盖诈降,并遣蒋干再次过江核实情报大战迫在眉睫,周瑜与诸葛亮商定采用火攻战术进攻曹军,但曹军战船散置江上, 火攻不易奏效, 乃遣谋士庞统取信蒋干,由蒋干引荐诈投曹操庞统劝说曹操采纳连锁战船,以利惯于陆战的北军适应水战开战前夕,周瑜因江上西北风向不利于火攻、正愁破曹无计之际,诸葛亮提议在南屏山设坛祭借东风周瑜一面备战攻曹,一面暗遣武士埋伏祭坛山后,一俟东风吹起即刺杀诸葛亮傍晚时分,果然风向东转,黄盖驾降船满载易燃柴草,于逼近曹操战船时点火焚烧连锁艨艟待曹操看出有诈,已阻拦不及,艨艟连片起火,曹军大乱,死伤无数待东风吹起,埋伏山后的武士赶至祭坛,诸葛亮早已逃至江边,由事先等候的赵子龙接回夏口刘备营地群英会”蒋干盗书,中了周瑜借刀之计,曹操错斩了蔡瑁、张允曹操悔恨之余,派蔡瑁之弟蔡中、蔡和来诈降,周瑜已发现其诈,遂将计就计,把二人留下瑜并与东吴老将黄盖定下诈曹营的苦肉计孔明借箭回营,周瑜设宴庆贺席间谈论军事, 黄盖故意坚主降曹; 周瑜佯装大怒, 责打黄盖黄盖被打后,请大夫阚泽去曹营下诈降书曹操发觉信中有诈,欲杀阚泽但阚泽机智镇定,从容对答这时,蔡中、蔡和将周瑜打黄盖的消息密报与曹操。

      操遂允许黄盖投降,但仍不放心,故命蒋干再次过江,打听实信周瑜与孔明早已决定用火攻曹营,现闻蒋干又来,急召庞统定下连环计蒋干一到周营,便被周瑜发往西山茅庵他夜间出门闲游,遇见庞统统故意说周瑜不能容人,蒋干劝说庞统归曹二人连夜潜回江北庞统劝曹操将满江战船,一列列地连锁起来,以便不惯乘船的北军也能水战, 操大喜战船钉锁已毕,曹操以为此番顺流而下,必灭东吴在江中大宴诸将时月上东山,将士云集,曹操顾盼自雄,横槊赋诗周瑜见曹操中连环计,江台观望,十分得意,也以为此番必可破曹了不料一阵西北风将他惊醒,吴军位于东南,曹军位于西北,这时候若用火攻,必烧自己而不能破敌,遂忧虑成疾鲁肃见主帅卧病,求计于孔明孔明伪言自己会医病,写了一张“病源”给周瑜,“欲破曹兵,须用火攻;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 周瑜一看,病体豁然而愈孔明自言能把东风借来请周瑜为他在南屏山筑台祭风至甲子日,东风果然大作周瑜原已派将士埋伏山后,单等东风一起,就将孔明杀死可是孔明见东风一起,却悄悄地逃到江边,那里早有大将赵子龙奉命备好船只,迎候孔明回转夏口群英会: 剧97:24借东风: 剧87:03北京电影制片厂艺术指导:萧长华艺术顾问:郝寿臣导演:岑范摄影:连城、吴生汉美工:张先得、田世珍副导演:魏荣主演:马连良、叶盛兰、裘盛戎、谭富英、袁世海1957 年的中国电影就已拍摄了《赤壁》的故事,影片从曹操亲率八十万兵马进攻夏口,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曹开始,诸葛亮到江东与东吴都督周瑜共商破曹大计;曹操谋士蒋干与周瑜叙旧,周瑜设计使曹操斩了二员大将,在联合抗曹中周瑜深忌诸葛亮的谋略,视其为后患,欲其乘机杀之;并借军中缺箭为由,限令诸葛亮在一月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明知周瑜用心, 却反而提出只需三天时间, 并自愿立军令状,这就是著名的“草船借箭”;周瑜再次设计屈打黄盖,黄盖诈降,蒋干再次过江核实情报,后引荐庞统诈投曹操,曹操采纳了庞统的连锁战船,周瑜与诸葛亮的火攻战术就能奏效,但江面上西北风飘飘,傍晚时分,果然风向东转,这就是著名的“借东风、火烧赤壁”;周瑜暗遣武士欲杀诸葛亮,但此时诸葛亮以被等候的赵子龙接回了夏口的刘备营地。

      《群英会》 即京剧经典 《群英会·借东风》,影片由岑范导演,有富连成社的著名京剧艺术家马连良(扮演诸葛亮) 、谭富英(扮演鲁肃)、裘盛戎(扮演黄盖) 、叶盛兰(扮演周瑜) 、袁世海(扮演曹操) 、萧长华(扮演蒋干)等演出《群英会·借东风》自清道光中叶流传至今已 150 余年,它凝聚着富连成社众多艺术家的精华,被誉为一部中国京剧的发展史,也是一本京剧流派的传承史;新中国合并组成的北京京剧团公演的第一出戏就是《群英会·借东风》 ,如果你喜欢京剧你一定会陶醉其中影片演员阵容空前,基本上以文戏来描绘赤壁之战的过程,把绝大多数的冲突放在了“斗智”上, 孔明和周瑜的明争暗斗、貌合神离被刻画的非常经典;当然几位前辈艺术家留下的经典唱段更是令票友们熟记心中;影片既是对国粹的一种保存,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随着时光的流逝,它已经成为了经典,但它还会流芳百世京剧《群英会》 《借东风》:举重若轻千古绝唱作者:刘福民 转自新浪博客《新编历史剧(平沙落雁) 》在号称 "汉唐三千宋明八百 "的浩繁京剧剧目中,以《三国演义》人物故事为题材的大戏小戏真是不少,可像《群英会·借东风》这样至今久演不衰的却不是很多从 "同光十三绝 "的卢胜奎以擅演此剧得享盛名,到富连成拿此剧做 "镇社之宝 ", 经过多年在不断演出过程中的不断修改加工,这出骨子老戏在演出市场中出落成真正意义上的国粹艺术经典。

      1957 年拍就的同名戏曲电影,堪称经典中的经典这里面积淀着百年来许许多多前辈艺人的心血结晶,聚焦着几多现代京剧流派创始人盛年的舞台风采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回过头静下心再来细细欣赏,还能令人平添出许多叹为观止的感慨与回味无穷的意蕴京剧作为民族传统艺术的载体,从文本的结构方式到艺术语言的构成元素都是彻头彻尾中国化的在剧本的场次编排、情节铺陈,如何起承转合、怎样形成张力等等诸方面,都有其自成体系的套路,与西方戏剧奉行的 "三一律 "截然不同拿《群英会·借东风》来说,原本是表现一场波澜壮阔战争风云的宏大题材,可在京剧舞台上人们看到的,却不是那种全景油画式的 "战争与和平 ",而是线性散点聚焦式的 "清明上河图". 表面上平铺直叙,内中却有一股举重若轻的气度,很像是古典小说中的白描 --没有更多的心理独白,绝少景色景物的细致描绘,甚至难见人物大块整场的独角戏,但往往寥寥几笔乃至零打碎敲中略加点染,一个个人物就活灵活现起来,简洁而又清晰地勾勒出一幅幅撩人心魄的画面这样的描写手段正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常用的白描手法 --形散而神不散再有就是京剧作为世俗艺术,和它的母体通俗演义一样,很善于从民间的视角诠释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的天下大势,把 " 高处不胜寒 "的帝王将相心智与权谋的政治较量, 表现得处处充满常人常情的道德标准与生活趣味。

      没有什么概念化的生硬说教,也不显露什么先验的主题,一切故事、一切人物都那么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真正达到雅俗共赏的境地诸葛亮是中国百姓妇孺皆知的智慧化身,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被鲁迅先生评为 "多智而近妖 ",这个 "近妖 "的特征,在京剧《群英会·借东风》的舞台形象上,似乎更被夸张到一种极致表面看来,这样的诸葛亮似乎是离历史的真实、离人物的复杂多面更远了,然而不,京剧舞台上的诸葛亮更接近普通人对心灵自由王国向往追求的理想状态, 更从 "心有灵犀一点通 "的复杂微妙处表达出超常智慧完美人格与庸常人生所感所悟的深层共鸣用出神入化来形容京剧大师马连良塑造的诸葛亮是再恰当不过了没有剑拔弩张的火爆劲儿, 没有刻意做作的雕琢气,更没有卖弄技巧的躁动与廉价低俗的噱头无论是初次登场的"小锣打上 "念两句 "不惜一身探虎穴,智高哪怕入龙潭 "的 "官中 "对儿,还是首次开唱就那么几句不显山不露水的 [散板 ], 舒云漫卷的流动中,诸葛亮的神态与气度就全有了不是不讲究,分解开来细品,每一句念白的抑扬顿挫、每一句行腔的开阖收放, 都是格律严整, 只不过到了那种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显得大道无形罢了前半部《群英会》中的诸葛亮,几乎没有什么大块的整戏, 然而 "形散神不散 "." 草船借箭"一场的那几句 [西皮原板 ]如疾风扫落叶似的酣畅,一下子把戏推向迭起的高潮; "打黄盖 "一场径自饮酒不动声色的 "没戏"中的有戏,一个抖袖、一个眼神,看似漫不经意,实则 "弹无虚发 ". 直到《借东风》的最后一场,诸葛亮的戏才 "化零为整", 显出经过九曲十八弯之后蓄势而发的磅礴与浩荡来, [二黄导板 ]过门响起,一句 "习天书学兵法犹如反掌 "将出,早已收"未曾有声先有情 "的事半功倍之效,接下来的大段 [回龙 ]、[原板 ],格律规整的唱词与旋律优美的唱腔相互映衬, 把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的诗情意蕴渲染得一波三折有声有色, 总体气势浩渺恢宏,然而每一个细部却百转千回变化多端,尽得动与静、疾与缓、张与驰相辅相成的韵律谐和之妙,又完全符合诸葛亮彼时彼地境遇心态。

      赤壁之战本是一场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可从《三国演义》的小说到京剧舞台的《群英会·借东风》 ,都把描写的重点放在故事中的人物心智与权谋的较量、人格与品格的对比上特别是京剧舞台上周瑜与曹操这两个艺术形象,更是把褒贬的界定模糊化,而活力与魅力则凸现在人物典型性格的多重组合的微妙复杂之中 《群英会·借东风》的文本属于那种典型的京剧式网络结构,即往往不是密不透风,而常常是疏能走马,在台词的铺陈构架中留有很大的表演空间,使表演者能够通过唱念做打的程式化手段,把文本中所包容的丰富意蕴,非常立体灵动地表达出来演员个人的风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整出戏的格调浑然天成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