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艺术第06讲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艺术肖李斯特.ppt
33页第六讲 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艺术(续)•浪漫主义代表人物介绍–肖邦(F.F.Chopin 1810-1849 )肖邦(Frederick Chopin 1810-1849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爱国音乐家•音乐史中最神秘最富诗意的钢琴诗人–他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既提高了民间音乐体裁的艺术水平,又保持着它的纯净的风格敢于大胆突破传统进行创新–他深入地挖掘和丰富了如前奏曲、练习曲、叙事曲、夜曲、即兴曲、谐谑曲等一系列音乐体裁的潜在艺术表现力,赋予它们新的内容生平•父亲是住在波兰的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6岁学琴,7岁发表第一部作品(波罗涅兹g小调),8岁公演•1825年1829年进华沙音乐学院学习,被老师称为音乐天才•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波兰时局也动荡不安,肖邦动身到国外旅行,用音乐为祖国服务•1831年到巴黎,他的音乐演出和教课活动很快为他打开局面,获得当时云集巴黎的音乐家的好评,并结识大量的艺术家•1834年同门德尔松等人一起沿莱茵河区旅行演奏,到莱比锡又结识了舒曼,感受着文学艺术界进步人士的精神影响,使之打开了眼界,对他的思想形成起到有益的作用生平(续)•1835年,与波兰一贵族的女儿玛丽亚恋爱,次年求婚遭拒。
•1836年底,结识法国作家乔治·桑,约一年后同居期间肖邦创作了许多最优秀的作品,如《24首前奏曲》1847年两人关系破裂,给了他致命的打击,此后便是他一生中最阴暗的日子,生活没有保障,肖邦的灵感和健康日益衰退•1848年病情严重,仍访问了英格兰与苏格兰•1849年11月,带着重病回到巴黎,不久辞世音乐创作•肖邦的创作几乎全是钢琴曲,几乎涉及到钢琴音乐的各种体裁,并且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创作的两个时期–1830年前,创作与波兰民间音乐直接联系,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1830年后,创作完全成熟,他的爱国热忱,对祖国的思念由于希望破灭而引起的沉痛情绪,在各类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他的爱国思想在波兰舞曲与玛祖卡舞曲中表现尤其突出•1838-1845年是他最丰产的时期,他的最重要的作品,如几首叙事曲、奏鸣曲,最优秀的波兰舞曲,都在此期间写成•肖邦是他那个时代最先进思想的代表和喉舌,他的音乐和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紧密联系,发挥着富于革命性的作用,因此被舒曼称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作品概述•主要作品包括:–52首玛祖卡、20首波兰舞曲、24首前奏曲、27首练习曲、4首叙事曲、2部协奏曲、3部奏鸣曲、19首夜曲、14首圆舞曲,以及一些幻想曲、即兴曲、摇篮曲、回旋曲等。
•风格分两大类–一类是雄伟壮丽,富于英雄气概的;–二类是抒情、幻想,富有诗意的肖邦作品风格分类•宏伟壮丽,富于英雄气概的•抒情、幻想,充满诗意的肖邦舞曲创作类型•玛祖卡•波兰舞曲•圆舞曲作品欣赏•前奏曲•圆舞曲•练习曲•玛祖卡•夜曲•等……“雨滴”前奏曲•此曲是24首前奏曲中的第15首,有感于屋檐下雨滴声而作,巧妙地用持续的同音反复来描写那不停的雨滴,并把它贯穿全曲•乐曲为三段体结构,中间段与前后两段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肖邦的前奏曲中很少见“华丽”圆舞曲•肖邦的圆舞曲可以分两大类–技巧性强、风格华丽的音乐会圆舞曲;–抒情如歌、带有音诗性质的圆舞曲•此曲是对热闹舞会的描绘,全曲由7首短小而形象不同的圆舞曲组成,有的活泼、轻快、富有弹性,有的温柔、圆润,而潇洒自如,表现了以渲染五彩缤纷的华丽色彩,与绰约多姿的舞会景象,构成了一幅灿烂似锦的艳丽图象“小狗”圆舞曲•又名《bD大调圆舞曲》及《一分钟圆舞曲》•圆舞曲主要起源于奥地利农村地区,是一种三拍子的民间舞曲•此曲表现一只调皮的小狗追咬自己尾巴的情景“离别”练习曲•此曲主题节奏缓慢,气息悠长,线条起伏不大,并没有肖邦作品中常见的华丽的音调、复杂的织体、色彩性的转调等,显得十分纯朴自然,就像是一尊白玉雕成的女神像那样温柔、端庄、厚重,富于内在的精神力量。
•中段转为更活泼,情绪也更高扬高潮过后,音调又逐渐平息下来,回到前面的优美主题“革命”练习曲•此曲是以练习左手的音阶,分解和弦技巧的练习曲,但从音乐形象上看,它深刻地表现了肖邦高昂的爱国热情,纵情倾吐了波兰人民反抗沙俄侵略压迫的心情•左手持续不断的音流,右手奏出号角般的动机,犹如奔腾向前的怒潮狂涛表现了内心不可抑制的悲愤与激怒情绪a小调玛祖卡•玛祖卡:16世纪以来流传于波兰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基本上有两种类型:1 明朗、欢快;2 伤感、忧郁•采用三段结构–第一段:活泼的民间舞蹈;–第二段:情绪激烈,起伏增强;–第三段:回到第一主题“军队”波兰舞曲•波兰舞曲是16世纪以来流传在波兰民间的舞曲但它不像玛祖卡那样富有民俗性,而常有庄重华丽的波兰贵族气息•全曲分为三部分–A大调,开始便显出庄严、雄伟的气魄,好似一队威武的骑兵,正列队行进,给人以英雄凯旋的形象;–调性有游离的倾向,但音乐情调没变,管弦乐的音响被嘹亮的号角声代替;–回到A大调再现部,情绪更加雄伟,一直到结束#c小调幻想即兴曲•即兴曲——19世纪初,由舒伯特首创的一种体裁它形式简洁自如,结构完整具有即兴性质的中小器乐独奏曲•幻想曲——用复调手法写成的即兴独奏曲。
它的主题多采用民歌、舞曲式浪漫曲,结构较自由•此曲第一和第三部分为#c小调,热情的,2/2拍,小快板•中段为中板,奏出如歌的抒情主题,旋律带有梦幻般情调,充满对未来的希望bb小调夜曲•全曲共三段:–幽静的夜晚凝神沉思;–色彩更明朗,表现青年人无忧无虑的遐想,体现了尚未经受生活磨难的青年时代的肖邦乐观、开朗,甚至是天真无邪的性格;–又回到宁静而光彩夺目的音调,令人想起银色的月光下,宽阔的湖面水波闪烁着点点银辉的景象bE大调夜曲•肖邦夜曲类型:–菲尔德式(夜曲发明人)–建立在歌唱性和戏剧激动性的对比上–类似音诗性质的,内容深刻,构思精巧•此曲属第一类–此夜曲是20首夜曲中最明朗的,最通俗易懂–行板,主题旋律柔美如歌,右手和声色彩丰富,多变让人感觉到四周如此恬静和安谧,充满着幸福感风格正如肖邦本人:真诚、坦白、乐观、文雅、富于幻想......bb小调谐谑曲•由小步舞曲发展而来,肖邦对此体裁作了重大发展,将谐谑曲写成了独立、较大型的钢琴曲•此曲有一定的幻想性和戏剧性,也有抒情、歌唱性的优美段落•第一主题是建立在谐谑性与英雄性的对比之上,第二主题是抒情性旋律中间段落是在结构上相对独立的段落,包括三个互相对比的形象:–庄严、柔和的;婉转如歌的;轻盈流畅的形象。
bD大调摇篮曲•唯一的一首摇篮曲,曲中的和声旋律及伴奏都极其简单共只用了两个和弦,不断重复同一伴奏音型模仿摇篮摇动的节奏•虽然主题变化重复多达16次,但并不像变奏曲那样段落分明,而是将其织成一支自始至终连成一体的抒情旋律•主题旋律朴素而深沉,充满了温柔圆润的女性气息,表达着母亲对孩子的爱g小调叙事曲•叙事曲——最早指游吟歌手表演的一种民间歌舞,后演变为只歌不舞的叙事性质的独唱曲至19世纪则常取材于文学作品或民间传说具有史诗、幻想和戏剧性特征的音乐作品•此曲具有史诗般气慨,序奏有叙事诗的意境,像立陶宛的老人拨动琴弦边叙边唱,以启发爱国意识第一主题安祥、略带忧伤,像老人回忆,讲述一个遥远的故事;第二主题舒展、明朗,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之情两个主题在展开部中构成了惊心动魄的戏剧性效果•后发展成英雄气慨的主题,结尾是悲壮的,象征着主人公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慨#F大调船歌•唯一一首船歌,是纯粹的威尼斯水乡著名的船夫之歌•此曲不论是从整体结构、主题材料的精密发展,旋律或和声的优雅性等方面,都堪称完美无缺•序奏主题婉转悠长,含有淡淡的忧愁之后出现两小节犹如荡桨的伴奏音型,主题起伏回荡,有较强的歌唱性,仿佛诉说心事。
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19世纪音乐界最激动人心的人物之一•钢琴之王•天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生平•父亲是匈牙利人,母亲是德意志人•幼年家住匈牙利,教育全靠父母六岁学琴,九岁公开演出,被誉为莫扎特第二曾先后师从萨列里、车尔尼、雷哈、巴埃尔•以后定居巴黎,1833年结识玛丽·达伯爵夫人,不久同居1844年两人关系破裂1847年又同卡罗琳·塞因公主同居,1848年两人定居威玛,任宫廷乐长,从事创作1861年辞职去罗马1875年创建布达佩斯国立音乐院,任院长1886年7月染上肺炎,月底逝世简介•从小受到系统严格的训练,不断实践,大胆创新,形成一套特有的技巧•除了演奏达到神出鬼没的境界,在浪漫派的标题音乐中创造了更进步的交响诗这一音乐艺术形式在标题音乐的历史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钢琴演奏独树一帜,以技巧艰深、形象鲜明而著称是一位罗曼蒂克的怪才,略带江湖意气•为人慷慨仁慈,充满传奇色彩主要作品•作有《塔索》、《前奏曲》、《匈牙利》等交响诗共十三部;•创作了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和几十首钢琴练习曲–《匈牙利狂想曲》是和李斯特的名字分不开的,正如圆舞曲和施特劳斯、交响曲与贝多芬的名字分不开一样。
作品欣赏•匈牙利舞曲—之二•爱之梦—之三•两首音乐会练习曲•A小调拉科基进行曲•b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匈牙利舞曲—之二•此曲充满随想曲的风格,又体现坚定沉着,气宇轩昂的气概具有浓郁的匈牙利民间音乐色彩无论是细腻的回转还是宏大的变幻或停顿,都把握得丝丝入扣,分毫不差•全曲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速度较慢的“拉绍” ;–后半部:活泼的“弗里斯”,速度迅急,多用切分音,气氛热烈,构成有对比又统一的艺术整体爱之梦—之三•前段–婉转,热情洋溢起始在中音区出现一个轻声吟颂,情意绵绵的旋律含有爱的柔情和愉悦•中段–随情绪不断高涨,原来含情脉脉的内心独白发展成大胆炽烈的爱情倾诉,散发着火一样的情思华彩之后,转调变化重复中段达到高潮•结尾–更为缠绵的段落,并在中音区再现开始的主题在梦一般美丽的旋律中,恋恋不舍地结束全曲两首音乐会练习曲•森林的细语•侏儒进行曲A小调拉科基进行曲•是一首在近代音乐史上有突出地位的一首军队进行曲•乐曲由长琶音作序奏,然后是进行曲的主题,富有跳跃感充满生气中段旋律起伏较大,轻快有力,优美生动,和第一段形成对比第三段主题变奏之后,发展成轻巧的华彩段,导致第一段的再现,最后以气势豪迈的尾声结束全曲。
b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由单乐章写成,像一首交响诗但又很容易分辩出4个既独立同时又互相紧密联系的段落–庄严的快板:第一主题像军号合奏那样雄伟美丽,是明朗的英雄形象,热情而充满活力第二主题悠长如歌,与第一主题形成对比–抒情的柔板:采用自由处理的变奏曲式,像匈牙利民间即兴演奏那样从容自如,颇有狂想曲的意味–谐谑曲:大量运用三角铁,清脆震颤的音响给音乐增色不少钢琴进入时有相当长的段落是采用自由随想的风格–辉煌的终曲:生气勃勃,像一首凯旋进行曲。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