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乙烷生产技术进展及市场分析(下).pdf
3页第34卷第4期 2009年4月 上海 化工 ShanghaiChemical Industry 产技术进展及市场分析(下) 3我国环氧乙烷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 3.1生产现状 我国环氧乙烷 的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采 用以乙醇为原料的氯醇法工艺生产环氧乙烷20世 纪70年代后期,随着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和辽阳 石油化纤公司分别引进了美国SD公司和美国U C C 公司的两套环氧乙烷/乙二醇(E O / EG )联产生产装 置的建成投产,我国环氧乙烷的生产改为以乙烯为 原料进行生产目前,我国环氧乙烷和乙二醇多为联 产装置,厂家可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环氧乙烷和 乙二醇的生产比例,以达到最佳经济收益截止到 2007年底 ,我国有 10多家企业生产环氧乙烷 ,当量 环氧乙烷(E O E)的总生产能力达到209.4万t /a,商 品环氧乙烷生产能力达到约60.8万t , a其中中石化 上海石油化工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当量环氧乙烷 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为52.9万l /a,约占国内总生产 能力的25 .26%;其次是中海 一 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 司,生产 能力 为25 .6万妇 ,约占总生产 能力的 12.25%。
其他主要的生产厂家还有中石化北京燕山 石油化工公司(生产能力为6.4万妇)、中石油辽阳 石油化纤公司( 生产能力为16.0万t/a)、中石油抚顺 石油化工公司(生产能力为6.5万t/a)、中石油吉林 石油化工公司(生产能力为19.5万如)、中石化北京 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生产能力为5.0万以)、中 石化扬子石油化工公司( 生产能力为24.0万妇)、中 石化茂名石油化工公司( 生产能力为10.4万t/a)、中 石化天津联合化学有限公司 (生产能力 为7.0万 t , a)、中石油新山子石油化工公司(生产能力为 4.1万“a)、南京扬子 一 巴斯夫有限公司 (生产能力 为24 .0万妇) 、浙江嘉兴三江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能 力为6 .0万妇)以及安徽宿州丰原生物化工有限公 司(生产能力为2.0万t/ a)等 ◆李玉芳 李明◆ 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我国环氧乙烷的产 量也不断增加2001年我国环氧乙烷的产量为8 5 .8 万t,2002年突破100.0万t大关,达到102.0万t, 2006年达到15 1.4万t,2007年产量增加到约174.5 万t,同比增长约15.26% 随着我国聚酯以及表面活性剂等领域的快速发 展,对环氧乙烷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而 目前的产量 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而有许多厂家计划建设规模 化的EO /EG生产装置。
扬子石油化工公司拟将现有 环氧乙烷装置生产能力扩建到18.0万t /a,四川乙烯 拟建 一 套5 .0万t /a环氧乙烷和36.0万妇乙二醇装 置,计划于2009年建成投产;茂名石油化工公 司拟 新建 一 套10 .0万妇乙二醇生产装置 ,计划于2008 年建成投产;镇海炼化拟建 一 套4 .0万池环氧乙烷 和65万妇乙二醇生产装置,计划于2009年建成投 产;天津乙烯拟新建 一 套4 .0万妇环氧乙烷和4 2.0 万如乙二醇装置,计划于2009年建成投产;武汉乙 烯拟建6.0万妇环氧乙烷和30.0万“a乙二醇装 置;北京东方化工厂环氧乙烷在现有生产能力基础 上增加40%的装置扩容改造,预计2012年我国当 量环氧乙烷 的生产能力将达到约400.0万t,将在 一 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环氧乙烷的供需矛盾 3.2 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我国环氧乙烷主要用于生产乙二醇,商品环氧 乙烷主要用作生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乙二 醇醚、聚氨酯原料聚醚等,此外在医药、染料以及橡 胶等领域也有 一 定的消费量 2007年 ,我国环氧乙 烷的表观消费量约为175.0万t,其中乙二醇的需求 量为13 1.0万t,约 占总消费量 的74.8 6%;乙醇胺的 需求量为4 .7万t,约 占总消费量 的2.69% ;乙二醇 醚的需求量为4 .5万t,约占总消费量的2.57% ;非 离子表面活性剂 的需求量为23.0万t,约占总消费 量 的13.14 %;其他方面的需求量为11.8万t,约 占 第34卷 总消费量的6.74%。
由于环氧乙烷不易长途运输,所以国内环氧乙 烷 的进口量非常少根据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环 氧乙烷的进口量为0.4 5t,2007年进口量只有6.6t, 因而环氧乙烷 的巨大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乙二醇、乙 醇胺等为代表的下游产品上 乙二醇是我国环氧乙烷最 主要的消费领域 ,其 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75.0%近年来,随着我国聚 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我 国乙二醇的生产和消费发展 很快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乙二醇的生产厂家达 到10多家,总生产能力为207.8万池,产量约为 175.0万t /a,表观消费量达到约650.0万t /a,净进口 量约为4 8 0.0万池,以生产1t乙二醇需要环氧乙烷 0.75t的单耗计算 ,环氧乙烷的消费量约为 131.0万 如 ,进口量折合消耗环氧乙烷约360 .0万t /a虽然今 后几年,我国有多套大型乙二醇装置将建成投产,预 计到2012年 我 国乙二醇 的总生产能 力将达 到 约 4 20.0万t,但仍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 ,仍需 要大量进口,乙二醇在我 国发展前景广阔乙二醇的 不断发展,将推动其主要原料环氧乙烷 的需求增长 届时对环氧乙烷的当量需求量将超过560 .0万池 , 乙二醇仍将是推动我国环氧乙烷发展的主要动力。
2007年 ,我国乙醇胺的生产厂家有 10多家 ,总 生产能力约为5.7万t,主要的生产厂家有抚顺北方 化工公司、江苏宜兴银燕化工公司以及茂名石化实 华股份有限公司等,2007年的表观消费量约为16.2 万t,产量约为5 .0万t,净进口量为1 1.2万t,环氧乙 烷 的消费量约为4 .7万t,进口量折合消耗环氧乙烷 约为10.3万t预计到2012年,我国对乙醇胺的表 观消费量将达到约28 .0万妇 ,届时产量仍不能满足 实际生产的需求,仍需要大量进口,发展前景乐观 加上在乙二醇醚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方面的 需求,2007年我国对环氧乙烷的当量消费量达到约 580.0万t预计到2012年,我国对环氧乙烷的当量 消费量将达到约680.0万t / a,而届时环氧乙烷的当 量生产能力只有约400 .0万妇 ,产不足需,环氧乙烷 在我 国的发展潜力很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4 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随着我国石油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乙烯生产 装置建设明显加快,国内在未来几年里将有多家企 业建设规模化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环氧乙烷 的 生产能力和产量将得到较大的发展但目前国内环 氧乙烷生产与市场呈现以下几大趋势: (1)环氧乙烷及其主要下游产品乙二醇缺口巨 大,环氧乙烷商品量将随之快速增加,发展前景看 好; (2)受进口产品影响较大。
尽管商品环氧乙烷 是极度危险的化学品,不能直接进出口,但环氧乙烷 的下游产品乙二醇、醚类、乙醇胺、聚醚等进口量非 常大, 一 旦国内环氧乙烷下游产品受进口货冲击严 重,环氧乙烷下游产业装置甚至环氧乙烷/乙二醇 装置中商品环氧乙烷的装置将面临开工不足 的窘 境; (3)下游产品开发不足尽管环氧乙烷其他下 游产品消耗环氧乙烷数量相对乙二醇来说较小 ,但 是许多产品用途广泛,国内市场需求强劲,附加值高 的好产品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许多产品仍主 要依赖进口来解决; (4)产业 地域分布不合理国内环氧乙烷生产 商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四地,但我国环 氧乙烷市场主要在华东,由于环氧乙烷不易运输,所 以物流成本的增加削弱了下游产品同进口产品的竞 争力 (5)销售策略有待进 一 步改进国内商品环氧 乙烷资源缺乏 ,商品环氧乙烷生产商获取超额垄断 利润,市场售价严重背离价值规律;尽管商品环氧乙 烷效益 一 直高于乙二醇,但环氧乙烷生产商仍然经 常调减商品环氧乙烷产量,对下游产业的生产经营 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制约了我国环氧乙烷下 游精细化工业的发展;另外,国内环氧乙烷下游装置 普遍规模偏小,技术也较落后,外商利用非常明显的 成本优势和规模效益经常对 国内同行进行打压,导 致环氧乙烷市场经常大起大落; (6)产业链设计不尽合理。
国外环氧乙烷生产 商 一 般都把环氧乙烷直接做成终端产品,以降低产 品成本而在我国情况刚好相反,除吉化以自用为主 外,其他大多把环氧乙烷直接当商品出售 针对我国环氧乙烷的生产现状、市场分析及未 来发展趋势,对我 国环氧乙烷工业今后的发展提出 以下建议 (1)在引进规模化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的同 时,加快消化吸收 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发展 国内技 术,开发大型环氧乙烷反应器,从规模上获取经济效 第4期李玉芳等:环氧乙烷生产技术进展及市场分析(下) 益继续加强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提高产品的收 率,增加商品环氧乙烷市场供给量以满足我国日益 增长的商品环氧乙烷市场需求 (2)加大下游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加 大下游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不仅可以满足 国 内相关行业的发展需要,还可以加快环氧乙烷消费 结构的调整,形成环氧乙烷下游精细化工产业链,获 取较高经济效益,保证我国环氧乙烷工业健康稳定 发展根据我国的开发研究与生产应用现状,借鉴国 外的发展模式,我国环氧乙烷的下游精细化工产品 加工的方向应为:深挖环氧乙烷后加工产品乙氧基 化合物、乙醇胺、乙二醇醚、乙二醛等装置的潜力;加 大乙二胺、哌嗪、乙烯碳酸酯、羟乙基纤维素等产品 的研究开发力度。
加快以环氧乙烷和乙二 醇为原料 进行1,3 一 丙二醇和2,6 一 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产品的 研究与开发加快环氧乙烷在石油 、纺织、农药、医 药、建材和日用化学品等领域中的新技术应用和推 广,尤其是油田强化采油剂、农药乳化剂、特殊功能 乳化剂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3)下游装置宜与环氧乙烷配套建设由于环 氧乙烷不易运输,因此,今后国家在加强规模化环氧 乙烷装置建设布点的同时,应该考虑生产商分布与 我国环氧乙烷目标市场分布的合理性,环氧乙烷下 游产业也应主动向环氧乙烷产地集中以节省物流成 本另外应该合理安排表面活性剂、乙醇胺等下游精 细化工项 目,以提高我国环氧乙烷深加工企业的国 际竞争力 (续完 ) PPG航空底色漆/清漆系统:减重 、省时、更持久 由PPG 工业公司航空材料事 业部研发的航空底 色漆/清漆涂 料系统,由于比传统的涂料重量更 轻、更持久且喷涂更省时,因此可 帮助航空公司每年节省数百万美 元 飞机原本都需要喷涂两 层色 漆 而使用P P G底色漆/清漆系 统 ,第 一 层喷涂后明显比使用传统 双涂层系统时喷涂首层 面漆后更 具浓厚色彩在新的涂料系统中, 第二层使用清漆,从 而使飞机表面 更具 光泽、平滑且性能持久。
PP G航空商用涂料全球 部门 经理~anScho eder先生表示 : “ P PG底色漆/清漆系统可以使 一 架小型商业飞机减重约45.4k g,大 型飞机减重近272.4 kg预期使用 P PG的底色漆/清漆系统来为飞 机上色,将比使用传统双涂层系统 减重15% ~ 35%较深 的颜色会减重 约35%,而较浅的颜色则会减重 约 15% ” Scho eder先生还指出 ,如果飞 机 减重0.4 54kg相当于每年省下 约1000美元燃油费,那么使用 P PG底色漆/清漆系统的 一 架小 飞机可以省下10万美元,大飞机 则可以省下 近60万美元的燃油 费由此推算,对于 一 个飞行队来 说 ,使 用P PG底 色漆/清漆系统, 单单在燃料费上就可节省数百万 美元P PG底色漆/清漆系统也可 节省飞机制造 的时间,使飞机的喷 涂环节缩短 1d色漆的干燥时 间 只需2h,而传统涂料系统为了得 到光泽平滑的表面,必须减缓干燥 过程 ,需5 ~ 7h新技术因为使用 了 清漆,则无需这样做同样,在底色 漆上喷绘航空公司的标志 与标语 后 , 只需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