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病虫害防治》PPT课件.ppt
51页毛竹病虫害及防治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喻爱林喻爱林一、病 害1、竹水枯病竹水枯病 n n为害对象为害对象 毛竹、刚竹、淡竹毛竹、刚竹、淡竹n n症状症状 水枯病开始时,竹梢有部分叶子卷缩,变为枯水枯病开始时,竹梢有部分叶子卷缩,变为枯黄至淡红,最后成灰白色脱落小枝逐渐枯死,黄至淡红,最后成灰白色脱落小枝逐渐枯死,并向下部小校扩展,致使全株枯死夏季枯死的并向下部小校扩展,致使全株枯死夏季枯死的竹子,节间有水,色黄而气臭在竹子,节间有水,色黄而气臭在2 2~~3 3m高的节m高的节间贮水量最多,近地面节间则较少秋季枯死的间贮水量最多,近地面节间则较少秋季枯死的竹子,节间贮水少,或没贮水,有灰褐色斑点竹子,节间贮水少,或没贮水,有灰褐色斑点 2、毛竹枯梢病毛竹枯梢病 n n为害对象为害对象 毛竹毛竹n n症状症状 枯梢病常发生在枯梢病常发生在1 1年生新竹上,最初侧枝叶色年生新竹上,最初侧枝叶色逐渐变黄至棕黄色,而后叶片开始卷曲并渐次脱逐渐变黄至棕黄色,而后叶片开始卷曲并渐次脱落,枝梢枯死,以至全株枯死。
在枯枝基部上往落,枝梢枯死,以至全株枯死在枯枝基部上往往可看到红褐色舌状斑块,引起枝梢死亡或整竹往可看到红褐色舌状斑块,引起枝梢死亡或整竹枯死 3、毛竹烂脚病毛竹烂脚病 n n为害对象 主要危害当年出土的毛竹嫩竹n n症状 新竹基部的小病斑迅速连合成大块状斑当病斑包围竹秆一圈时,病竹便枯死轻度发病则竹秆基部留下伤疤,易风折4、竹丛枝病(竹扫帚病)竹丛枝病(竹扫帚病) n n为害对象 刚竹、淡竹、苦竹及哺鸡竹等竹种毛竹上尚未发现 n n症状 病枝的侧枝丛生,丛生枝节间缩短,叶退化成鳞片状,其顶端叶梢内,在5~7月间,有白色米粒状物,即病菌的分生抱子器秋后病校多数枯死病竹数年内全部枝条逐渐发病最后全株枯死 5、竹秆锈病竹秆锈病 n n为害对象为害对象 淡竹、刚竹、哺鸡竹、箭竹及刺竹等竹种毛竹上尚未淡竹、刚竹、哺鸡竹、箭竹及刺竹等竹种毛竹上尚未发现 n n症状症状 病害多发生在竹秆的中下部或基部,有时小枝上也发生病害多发生在竹秆的中下部或基部,有时小枝上也发生6 6~~7 7月间,受害部分产生黄褐色或暗褐色粉质的垫状物月间,受害部分产生黄褐色或暗褐色粉质的垫状物(病菌的夏抱子堆),成椭圆形或长条形。
到(病菌的夏抱子堆),成椭圆形或长条形到1111月~第月~第2 2年春产生橙褐色如天鹅绒状,着生紧密,不易分离,呈革年春产生橙褐色如天鹅绒状,着生紧密,不易分离,呈革质的垫状物(病菌的冬抱子堆)这黄褐色垫状物脱落后,质的垫状物(病菌的冬抱子堆)这黄褐色垫状物脱落后,竹秆发病部位成黑褐色竹秆发病部位成黑褐色6、竹煤污病 n n为害对象为害对象 各种竹子都可能发生各种竹子都可能发生 n n症状症状 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及小枝上开始时,叶片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及小枝上开始时,叶片正面有黑色煤污状斑点,形状不规则,后扩展使正面有黑色煤污状斑点,形状不规则,后扩展使整个叶表面布满黑色煤污层,影响叶片的光合作整个叶表面布满黑色煤污层,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病叶常易脱落,致使竹林生长衰弱病叶常易脱落,致使竹林生长衰弱 竹煤病由蚜虫或故壳虫的为害而引起蚜虫和竹煤病由蚜虫或故壳虫的为害而引起蚜虫和阶壳虫的分泌物正是煤病菌的营养来源因此,阶壳虫的分泌物正是煤病菌的营养来源因此,蚜虫或协壳虫的为害常伴随有煤病的发生蚜虫或协壳虫的为害常伴随有煤病的发生 二、虫 害1、竹笋夜蛾、竹笋夜蛾 n n 又名笋蛀虫,为笋期的主要害虫之一。
幼虫蛀食毛竹、淡竹刚竹、又名笋蛀虫,为笋期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蛀食毛竹、淡竹刚竹、哺鸡竹之笋,发生严重地区大量竹笋被害,不能成竹,即使成竹,亦哺鸡竹之笋,发生严重地区大量竹笋被害,不能成竹,即使成竹,亦断头折梢断头折梢n n 成虫成虫 灰褐色,体长灰褐色,体长20mm20mm左右,翅展约左右,翅展约43mm43mm,前翅基部及顶角,前翅基部及顶角各有各有1 1个三角形的深色斑,翅面还有不明显的齿状横纹数条个三角形的深色斑,翅面还有不明显的齿状横纹数条n n 卵卵 近圆形,长约近圆形,长约0 0..5mm5mmn n 幼虫幼虫 共有共有5 5龄,头部红橙色,体紫褐色,龄期愈大体色愈深,背龄,头部红橙色,体紫褐色,龄期愈大体色愈深,背线细,亚背线较宽,第线细,亚背线较宽,第5 5节的亚背线前半段缺老熟幼虫体长节的亚背线前半段缺老熟幼虫体长2626~~45mm45mmn n 蛹蛹 红褐色,长红褐色,长20mm20mmn n 每年发生每年发生1 1代,以卵在竹林地面的禾本科杂草上越冬,次年代,以卵在竹林地面的禾本科杂草上越冬,次年2 2月下月下旬,越冬卵孵化为幼虫,先蛀食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
旬,越冬卵孵化为幼虫,先蛀食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4 4月初,当竹月初,当竹笋出土时,幼虫即爬到笋上,蛀人笋尖小叶,蛀口外有绿色碎屑堆积,笋出土时,幼虫即爬到笋上,蛀人笋尖小叶,蛀口外有绿色碎屑堆积,3 3龄幼虫蛀人笋内,取食柔软部分竹笋被害后,表面失去光泽,内龄幼虫蛀人笋内,取食柔软部分竹笋被害后,表面失去光泽,内有蛀孔、虫粪幼虫在笋内生活有蛀孔、虫粪幼虫在笋内生活 1818~~ 2525天,至天,至 5 5月上旬老熟幼虫出月上旬老熟幼虫出笋入土结茧化蛹蛹期笋入土结茧化蛹蛹期2020~~3030天至6 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成虫在禾月上旬羽化为成虫成虫在禾本科杂草叶面边缘产卵,数十粒排成条状卵裹于叶内越冬本科杂草叶面边缘产卵,数十粒排成条状卵裹于叶内越冬2 2月中月中下旬先为害杂草,下旬先为害杂草,4 4月上旬蛀笋幼虫蛀笋,使笋败退月上旬蛀笋幼虫蛀笋,使笋败退2、竹笋泉蝇 n n 以幼虫蛀食竹笋,使内部腐烂,造成退笋以幼虫蛀食竹笋,使内部腐烂,造成退笋n n 成虫成虫 体暗灰色,长约体暗灰色,长约5 5~~7mm7mm,复眼紫褐色,,复眼紫褐色,单眼单眼3 3个,橙黄色,胸部背面有个,橙黄色,胸部背面有3 3条深色纵纹,翅条深色纵纹,翅脉淡黄色,中后足黄褐色。
脉淡黄色,中后足黄褐色n n 幼虫幼虫 蛆状,黄白色,前端细末端科,头部不明蛆状,黄白色,前端细末端科,头部不明显,口器呈黑色钩状,老熟幼虫尾部变黑每年显,口器呈黑色钩状,老熟幼虫尾部变黑每年发生发生1 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蛹于次年出笋前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蛹于次年出笋前1515~~ 2020天羽化为成虫飞出,当笋出土天羽化为成虫飞出,当笋出土3 3~~5cm5cm时,时,成虫即产卵于笋箨内壁,笋外不易发现,每笋内成虫即产卵于笋箨内壁,笋外不易发现,每笋内可产卵可产卵 1010~~200200粒,幼虫孵出后即蛀食笋肉,形粒,幼虫孵出后即蛀食笋肉,形成不规则的虫道,引起笋内腐烂老熟幼虫于成不规则的虫道,引起笋内腐烂老熟幼虫于5 5月月中旬出笋人土化蛹越冬中旬出笋人土化蛹越冬3、竹笋绒茎蝇n n分布于江西、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危害毛竹、分布于江西、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危害毛竹、红壳竹、篓竹等的笋根,使竹根短截,中间蛀空而成退笋红壳竹、篓竹等的笋根,使竹根短截,中间蛀空而成退笋n n 成虫成虫 雌成虫体长雌成虫体长6 6~~7mm7mm,翅长,翅长5 5~~6mm6mm,雄虫体长,雄虫体长6 6~~8mm8mm,翅长,翅长5 5~~6mm6mm。
头黄褐色,额间具大黑斑,复眼头黄褐色,额间具大黑斑,复眼大,后缘微凹,单眼三角小,具单眼鬃大,后缘微凹,单眼三角小,具单眼鬃n n 卵卵 长椭圆形,长径,短径,乳白色长椭圆形,长径,短径,乳白色n n 幼虫幼虫 初孵幼虫的体长为初孵幼虫的体长为0.50.5~~0.90mm0.90mm,乳白色老熟,乳白色老熟幼虫体长幼虫体长8.58.5~~11.5mm11.5mm,淡黄色n n 蛹蛹 体长体长6.16.1~~7.5mm7.5mm,红黄色n n 在江西在江西1 1年年1 1代以蛹在其被蛀的竹根中越冬以蛹在其被蛀的竹根中越冬翌年3 3月月下~下~4 4月中旬羽化为成虫,月中旬羽化为成虫,4 4月底卵孵化出幼虫,经过月底卵孵化出幼虫,经过1818~~2525天,幼虫化蛹天,幼虫化蛹4、竹大象虫 n n 分布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等地区危害毛竹、青分布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等地区危害毛竹、青皮竹、粉单竹、甜竹、绿竹、水竹、茶竹等幼虫蛀食竹笋,使竹笋内部霉皮竹、粉单竹、甜竹、绿竹、水竹、茶竹等。
幼虫蛀食竹笋,使竹笋内部霉烂而死n n 成虫成虫 体梭形,红褐色,长约体梭形,红褐色,长约2121~~33mm33mm,雄虫略小体表面光滑有光泽,,雄虫略小体表面光滑有光泽,头管及口器为黑褐色,触角肘状,前胸背面后缘中央有一长方形黑斑,鞘翅头管及口器为黑褐色,触角肘状,前胸背面后缘中央有一长方形黑斑,鞘翅的肩部各有的肩部各有1 1个黑斑,鞘翅上各有点刻组成的纵纹个黑斑,鞘翅上各有点刻组成的纵纹9 9条,足细长条,足细长n n 卵卵 椭圆形,长椭圆形,长3mm3mmn n 幼虫幼虫 乳黄色,肥胖,无足,头棕色有毛,体第乳黄色,肥胖,无足,头棕色有毛,体第1 1~~4 4节略隆起,第节略隆起,第1 1节背面节背面两侧各有一块方形硬度板,每体节有横皱两侧各有一块方形硬度板,每体节有横皱2 2~~4 4条,幼虫共条,幼虫共5 5龄,老熟幼虫体长龄,老熟幼虫体长约约35mm35mmn n 蛹蛹 离蛹,长约离蛹,长约30mm30mmn n 每年发生每年发生1 1代,以成虫于室中越冬次年代,以成虫于室中越冬。
次年5 5月份越冬成虫开始出土后活动,月份越冬成虫开始出土后活动,以以6 6月旬~月旬~7 7月上旬为出土盛期成虫有伪死性喜栖息于阴凉处,啃咬笋肉月上旬为出土盛期成虫有伪死性喜栖息于阴凉处,啃咬笋肉作为补充营养产卵时,先在笋的上部用头咬作为补充营养产卵时,先在笋的上部用头咬1 1个个1 1~~2cm2cm的刻槽,然后产的刻槽,然后产1 1粒粒卵,再咬笋箨纤维堵塞槽口卵的经卵,再咬笋箨纤维堵塞槽口卵的经1 1周孵化,幼虫蛀人笋内取食,蛀道宽大周孵化,幼虫蛀人笋内取食,蛀道宽大充满虫粪,被害笋逐渐霉烂枯死幼虫老熟后于地下充满虫粪,被害笋逐渐霉烂枯死幼虫老熟后于地下6 6~~28cm28cm处做上室化蛹处做上室化蛹成虫羽化后当年不出土,于室内越冬成虫羽化后当年不出土,于室内越冬5、一字竹象虫 n n 发生于江西、湖南、江苏、安徽、福建、陕西、越南等地区危害发生于江西、湖南、江苏、安徽、福建、陕西、越南等地区危害毛竹、刚竹、桂竹、淡竹、红竹等雌成虫取食竹笋,作为补充营养;毛竹、刚竹、桂竹、淡竹、红竹等雌成虫取食竹笋,作为补充营养;幼虫蛀食笋肉,使竹笋腐烂折倒,或笋成竹后节距缩短,竹材易被风幼虫蛀食笋肉,使竹笋腐烂折倒,或笋成竹后节距缩短,竹材易被风折。
折n n 成虫成虫 体梭形,黑色,雌雄成虫前胸背板上均有一字形黑斑体梭形,黑色,雌雄成虫前胸背板上均有一字形黑斑n n 卵卵 长卵圆形,褐色,长约长卵圆形,褐色,长约3mm3mmn n 幼虫幼虫 黄色,头赤褐色,口器黑色,体多皱纹黄色,头赤褐色,口器黑色,体多皱纹n n 蛹蛹 淡黄色,长约淡黄色,长约15mm15mm,尾部有两个突起尾部有两个突起 n n 每年发生每年发生1 1代,以成虫在土茧中越冬,次年代,以成虫在土茧中越冬,次年4 4月底成虫出土,雌虫以月底成虫出土,雌虫以笋肉为补充营养,将笋啄成很多小洞,产卵时头向下在笋上产卵,数笋肉为补充营养,将笋啄成很多小洞,产卵时头向下在笋上产卵,数量最多可达量最多可达8080粒卵经3 3~~5 5天孵化,幼虫老熟,咬破笋箨入土,在地天孵化,幼虫老熟,咬破笋箨入土,在地下下 8 8~~15mm15mm深处做土茧,经半月以后化蛹,蛹期半个月,深处做土茧,经半月以后化蛹,蛹期半个月,6 6月下旬~月下旬~7 7月下旬羽化为成虫,于土茧内越冬。
月下旬羽化为成虫,于土茧内越冬6、黄脊竹蝗 n n 我国产竹区的主要害虫分布于江西、湖南、福建、四川、广西、广东、安徽、湖我国产竹区的主要害虫分布于江西、湖南、福建、四川、广西、广东、安徽、湖北等地区常大面积危害,成虫除取食毛竹,淡竹及刚竹等的叶片外,也危害水稻、北等地区常大面积危害,成虫除取食毛竹,淡竹及刚竹等的叶片外,也危害水稻、玉米等大发生时,将竹叶吃尽,如同火烧一般,新竹被害即枯死,老竹被害后玉米等大发生时,将竹叶吃尽,如同火烧一般,新竹被害即枯死,老竹被害后2 2~~3 3年内不发新笋,被害竹的竹秆内往往积水,不能利用年内不发新笋,被害竹的竹秆内往往积水,不能利用 n n 成虫成虫 绿色,体长约绿色,体长约33mm33mm,雄虫略小,由头顶至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显著的黄色纵,雄虫略小,由头顶至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显著的黄色纵纹,愈向后而愈宽,触角末端淡黄色后足腿节粗大,两侧有人字形沟纹,胫节瘦小,纹,愈向后而愈宽,触角末端淡黄色后足腿节粗大,两侧有人字形沟纹,胫节瘦小,有刺两排有刺两排n n 若虫若虫 又叫跳蝻,体形似成虫,无翅。
共又叫跳蝻,体形似成虫,无翅共5 5龄,第龄,第1 1龄体长约龄体长约10mm10mm,浅黄色;第,浅黄色;第 2 2龄龄体长约体长约 12mm12mm,黄色;第,黄色;第 3 3~~5 5龄依次为龄依次为1616、、2222、、 26mm26mm,体色均为黑黄色羽化时变,体色均为黑黄色羽化时变为翠绿色为翠绿色n n 卵卵 长椭圆形,长长椭圆形,长6 6~~8mm8mm,土黄色n n 每年发生每年发生1 1代,以卵越冬,越冬卵于代,以卵越冬,越冬卵于5 5月初开始孵化,月初开始孵化,5 5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6 6月底月底孵化完毕跳蝻出土后,初群集于地面的小竹及禾本科杂草上取食,孵化完毕跳蝻出土后,初群集于地面的小竹及禾本科杂草上取食,1010天以后即上大天以后即上大竹危害,群集在竹梢取食,使竹梢呈现枯黄色竹危害,群集在竹梢取食,使竹梢呈现枯黄色3 3龄以后,逐渐分散跳蝻有迁移性,龄以后,逐渐分散跳蝻有迁移性,当天气炎热时,中午常成群下竹,躲到阴凉处,待下午气温降低后再上竹活动,一般当天气炎热时,中午常成群下竹,躲到阴凉处,待下午气温降低后再上竹活动,一般天黑至次日露水未干前很少活动。
天黑至次日露水未干前很少活动7 7月份跳成蝻熟,陆续羽化为成虫,成虫群集取食叶月份跳成蝻熟,陆续羽化为成虫,成虫群集取食叶片,在性器官未成熟前颇喜飞翔当天气炎热时,交尾后经过片,在性器官未成熟前颇喜飞翔当天气炎热时,交尾后经过1616天左右,于天左右,于9 9月底至下月底至下月初产卵,把腹部插人土中将卵粒一层层斜产于泡沫状物质中,形成卵块每卵块有月初产卵,把腹部插人土中将卵粒一层层斜产于泡沫状物质中,形成卵块每卵块有卵卵2020粒左右,卵块上端有黑色卵块盖覆产卵地点多在竹山柴草稀少、土质松软的阳粒左右,卵块上端有黑色卵块盖覆产卵地点多在竹山柴草稀少、土质松软的阳坡山腰或山窝斜坡上,每雌虫产卵坡山腰或山窝斜坡上,每雌虫产卵6 6块左右,产卵后成虫逐渐死亡以卵在土中越冬块左右,产卵后成虫逐渐死亡以卵在土中越冬7、竹织叶野螟 n n 发生于江西、河南、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山东、安徽、福建、广东、发生于江西、河南、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山东、安徽、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台湾以及越南、缅甸、日本、印尼等地危害毛竹、淡竹、刚广西、四川、台湾以及越南、缅甸、日本、印尼等地危害毛竹、淡竹、刚竹、红壳竹、石竹、桂竹、角竹、青皮竹、苦竹等。
竹、红壳竹、石竹、桂竹、角竹、青皮竹、苦竹等n n 成虫成虫 雌成虫体长雌成虫体长9 9~~11mm11mm,翅展,翅展2424~~30mm30mm;雄成虫体长;雄成虫体长1010~~13mm13mm,,翅展翅展2525~~30mm30mm体黄至黄褐色,腹面银白色触角黄色,复体黄至黄褐色,腹面银白色触角黄色,复 眼与额面交界眼与额面交界处银白色前翅有处银白色前翅有3 3条褐色弯曲的横线,后翅有条褐色弯曲的横线,后翅有1 1条褐横线,前后翅外缘有宽条褐横线,前后翅外缘有宽的褐色边的褐色边n n 卵卵 扁椭圆形,半透明状,长径为扁椭圆形,半透明状,长径为 0 0.. 84mm84mm,短径为,短径为0.75mm0.75mm初产时蜡初产时蜡黄色n n 幼虫幼虫 绿色,头褐色,老熟时身体变为乳白色,各节有淡褐色的硬皮板,老绿色,头褐色,老熟时身体变为乳白色,各节有淡褐色的硬皮板,老熟幼虫长约熟幼虫长约 1818~~24mm24mmn n 蛹蛹 橙色,长橙色,长 1212~~14mm14mm,橙黄色尾部突起中间凹人分两叉。
茧椭圆形,,橙黄色尾部突起中间凹人分两叉茧椭圆形,长长1414~~16mm16mm,灰褐色,外粘小土粒灰褐色,外粘小土粒n n 一年一年1 1~~4 4代,世代重叠第代,世代重叠第1 1代幼虫危害最重,第代幼虫危害最重,第2 2代较轻,第代较轻,第3 3、、4 4代较少均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均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4 4月底化蛹,月底化蛹,5 5月中、下旬出现成虫,月中、下旬出现成虫,6 6月上旬为羽化月上旬为羽化高峰8、小竹斑蛾 n n 幼虫危害毛竹、刚竹、淡竹、苦竹、青篱竹等竹叶初龄幼虫啃食幼虫危害毛竹、刚竹、淡竹、苦竹、青篱竹等竹叶初龄幼虫啃食叶肉,残留表皮叶肉,残留表皮3 3龄以后啃食叶片,影响竹林生长,甚至枯死龄以后啃食叶片,影响竹林生长,甚至枯死n n 成虫成虫 黑色,具青兰光泽,体长黑色,具青兰光泽,体长 9 9~~11mm11mm,雄蛾触角羽状,雌蛾,雄蛾触角羽状,雌蛾触角丝状触角丝状n n 卵卵 椭圆形,乳白色,长约椭圆形,乳白色,长约0.7mm0.7mmn n 幼虫幼虫 浅黄色,前胸宽大,常将头盖住,体各节背面生有浅黄色,前胸宽大,常将头盖住,体各节背面生有4 4个毛瘤,个毛瘤,上有黑色短毛及成束的白色长毛,老熟幼虫长约上有黑色短毛及成束的白色长毛,老熟幼虫长约 1313~~19mm19mm。
n n 蛹蛹 黄褐色,长约黄褐色,长约10mm10mm,腹部各节前半段生有黄褐色小刺突茧,腹部各节前半段生有黄褐色小刺突茧扁椭圆形扁椭圆形n n 每年发生每年发生1 1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次年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次年4 4月下旬~月下旬~5 5月上旬化蛹,月上旬化蛹,5 5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成虫白天活动,夜间及阴雨天潜伏枝叶间不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成虫白天活动,夜间及阴雨天潜伏枝叶间不动,产卵于叶背呈块状初龄幼虫有群集性,动,产卵于叶背呈块状初龄幼虫有群集性,2 2~~3 3龄幼虫能吐丝下垂,龄幼虫能吐丝下垂,分散活动各代幼虫的危害期:第分散活动各代幼虫的危害期:第1 1代为代为6 6月份,第月份,第2 2代为代为8 8月份,第月份,第3 3代为代为1010月份1111月上旬老熟幼虫下竹寻找隐蔽场所,笋壳内、枯叶下月上旬老熟幼虫下竹寻找隐蔽场所,笋壳内、枯叶下结茧,在茧内越冬结茧,在茧内越冬9、黄纹竹斑蛾 n n 分布于江西、湖南、浙江等地主要危害毛竹、水竹等分布于江西、湖南、浙江等地主要危害毛竹、水竹等n n 成虫成虫 雌成虫体长雌成虫体长8 8~~9mm9mm,翅展,翅展1919~~24mm24mm;雄成虫体长;雄成虫体长 7 7~~9mm9mm,翅展,翅展1818~~21mm21mm,翅黄褐色,翅脉布满褐色鳞片,形成黑褐色,翅黄褐色,翅脉布满褐色鳞片,形成黑褐色环纹;翅缘毛黑褐色。
腹部黄色,腹节被黑褐色鳞片环纹;翅缘毛黑褐色腹部黄色,腹节被黑褐色鳞片 n n 卵卵 乳白色,椭圆形,长径乳白色,椭圆形,长径0.6mm0.6mm,短径,短径 0.4mm0.4mmn n 幼虫幼虫 体长体长1313~~17mm17mm,淡黄色1 1~~2 2龄时乳白色,老熟时红色龄时乳白色,老熟时红色n n 蛹蛹 长长9 9~~10mm10mm,淡黄色n n 一年一年3 3~~4 4代,发生代,发生3 3代的代的1010月中旬,发生月中旬,发生4 4代的代的1212月中旬、下旬,月中旬、下旬,下竹结茧,以老熟幼虫或蛹在茧内越冬翌年下竹结茧,以老熟幼虫或蛹在茧内越冬翌年3 3月中旬,越冬幼虫开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蛹期始化蛹蛹期2020天左右4 4月中旬成虫羽化产卵月中旬成虫羽化产卵8 8~~1010天,天,4 4月下旬月下旬第第1 1代幼虫孵化,危害期代幼虫孵化,危害期5 5~~6 6月中旬;第月中旬;第2 2代危害期代危害期7 7~~8 8月;第月;第3 3代危代危害期害期9 9月~月~1010月上旬。
月上旬1010月月 中旬结茧越冬中旬结茧越冬10、竹楼舟蛾 n n 分布于江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分布于江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为害毛竹、刚竹、淡竹、红壳竹、桂竹、苦竹等幼虫取云南等地为害毛竹、刚竹、淡竹、红壳竹、桂竹、苦竹等幼虫取食竹叶 n n 成虫成虫 雌成虫体长雌成虫体长1717~~23mm23mm,翅展,翅展4646~~54mm54mm,体黄白至淡黄色,,体黄白至淡黄色,复眼黑色,触角丝状,黄白色雄成虫体长复眼黑色,触角丝状,黄白色雄成虫体长 1212~~18mm18mm,翅展,翅展3535~~42mm42mm,体黄褐色,复眼黑色,触角羽毛状体黄褐色,复眼黑色,触角羽毛状n n 卵卵 圆形,长度为圆形,长度为1.691.69~~1. 88mm1. 88mm,顶端略平顶端略平n n 幼虫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老熟幼虫体长 4545~~60mm60mm,头宽,头宽 4.34.3~~5mm5mm;头土黄色,体;头土黄色,体翠绿色。
翠绿色n n 蛹蛹 长长1818~~24mm24mm,初为绿色,后为红褐色初为绿色,后为红褐色n n 一年一年3 3代或代或4 4代3 3代者以幼虫在土表茧中越冬;代者以幼虫在土表茧中越冬;4 4代者以幼虫在竹代者以幼虫在竹上取食过冬在湖南,上取食过冬在湖南,1 1年年3 3代者以蛹越冬;代者以蛹越冬;4 4代者以幼虫越冬代者以幼虫越冬11、刚竹毒蛾 n n 分布于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危害毛分布于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危害毛竹、慈竹、白夹竹、寿竹等发生时可食尽竹叶,竹节内积水,竹子竹、慈竹、白夹竹、寿竹等发生时可食尽竹叶,竹节内积水,竹子死亡n n 成虫成虫 雌成虫体长雌成虫体长1212~~13mm13mm,翅展,翅展3232~~35mm35mm;雄成虫体长;雄成虫体长1010~~13mm13mm,翅展,翅展2626~~30mm30mm体黄色,复眼黑色触角柑齿状,触角干体黄色,复眼黑色触角柑齿状,触角干黄白色,树齿灰黑色,雌成虫批齿短而稀黄白色,树齿灰黑色,雌成虫批齿短而稀。
n n 卵卵 鼓形,高鼓形,高0.80.8~~0.9mm0.9mm,黄白色n n 幼虫幼虫 老熟幼虫长老熟幼虫长2020~~25mm25mm,体灰黑色,被黄色毛和黑色长毛体灰黑色,被黄色毛和黑色长毛n n 蛹蛹 长长 9 9~~14mm14mm,黄棕或红棕色,个体节被黄白色绒毛黄棕或红棕色,个体节被黄白色绒毛n n 一年一年3 3~~4 4代以卵和代以卵和1 1~~2 2龄幼虫越冬翌年龄幼虫越冬翌年3 3月中旬,越冬幼虫开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越冬卵也陆续孵化,到始活动、取食;越冬卵也陆续孵化,到4 4月上旬孵化完毕成虫羽化月上旬孵化完毕成虫羽化多在清晨和傍晚老熟幼虫在竹的上部竹叶或竹秆上结茧多在清晨和傍晚老熟幼虫在竹的上部竹叶或竹秆上结茧12、竹后刺长蝽 n n 分布于江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南、东南亚等地以成分布于江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南、东南亚等地以成虫吸食毛竹、金竹等被害竹秆内积水,竹黄变褐,竹材发脆,易风虫吸食毛竹、金竹等被害竹秆内积水,竹黄变褐,竹材发脆,易风折。
折 n n 成虫,体黑而光亮,被金黄色长毛雌虫体长成虫,体黑而光亮,被金黄色长毛雌虫体长9mm9mm,雄虫,雄虫8mm8mm单眼和复眼均为淡红色腹部腹面有密集斑点单眼和复眼均为淡红色腹部腹面有密集斑点n n 卵卵 长圆形,长圆形,1.21.2~~1.3mm1.3mmn n 若虫若虫 末龄若虫长末龄若虫长7 7~~8mm8mm黄棕色,前胸背板深褐色黄棕色,前胸背板深褐色n n 一年发生一年发生 4 4代,以若虫和少数成虫在竹秆内越冬越冬若虫于代,以若虫和少数成虫在竹秆内越冬越冬若虫于 3 3月月中、下旬开始羽化为成虫各代出现期:中、下旬开始羽化为成虫各代出现期:4 4月上旬~月上旬~5 5月上旬,月上旬,5 5月下月下旬~旬~6 6月下旬,月下旬,7 7月中旬~月中旬~8 8月上旬,月上旬,8 8月下旬~月下旬~9 9月下旬钻人竹秆内月下旬钻人竹秆内危害,故被害竹一定是被笋间害虫为害过留有虫孔的竹此虫要求阴危害,故被害竹一定是被笋间害虫为害过留有虫孔的竹此虫要求阴暗、潮湿环境条件当竹秆被风吹动时,成虫静伏在竹秆上。
遇惊动暗、潮湿环境条件当竹秆被风吹动时,成虫静伏在竹秆上遇惊动还会分泌出腐蚀性液体,发出臭气还会分泌出腐蚀性液体,发出臭气13、卵圆蝽 n n 分布于江西、浙江、福建以及印度等地被害竹林新竹减少,竹株枯死分布于江西、浙江、福建以及印度等地被害竹林新竹减少,竹株枯死n n 成虫成虫 体长体长1313~~16mm16mm,宽,宽7 7~~8mm8mm灰黄、灰褐色,密布黑色刻点,具白灰黄、灰褐色,密布黑色刻点,具白粉头钝三角形,前端缺口状,中叶短于侧叶前胸背板前侧缘黑色,脏黄粉头钝三角形,前端缺口状,中叶短于侧叶前胸背板前侧缘黑色,脏黄色,刻点少小盾片末端有黄色月牙形斑,无刻点色,刻点少小盾片末端有黄色月牙形斑,无刻点n n 卵卵 桶形卵近孵化前,在卵盖一侧出现三角形黑线,中间被桶形卵近孵化前,在卵盖一侧出现三角形黑线,中间被1 1条条黑线垂直一分为二,两底角下方各有黑线垂直一分为二,两底角下方各有1 1个椭圆形红点个椭圆形红点n n 若虫若虫 老熟若虫体长棕黄色有黑色刻点头前端缺口状复眼红色触老熟若虫体长棕黄色有黑色刻点。
头前端缺口状复眼红色触角角4 4节,灰黑色从胜前到前胸、中胸侧缘黑色,翅芽黑邑:从翅芽沿腹育形节,灰黑色从胜前到前胸、中胸侧缘黑色,翅芽黑邑:从翅芽沿腹育形成成“ “VV” ”字黑斑n n 一年一年4 4代,以代,以2 2~~4 4龄若虫越冬,龄若虫越冬,4 4龄占龄占9595%以上翌年%以上翌年4 4月上、中旬活动取月上、中旬活动取食;食;5 5月底~月底~6 6月上旬成虫羽化;月上旬成虫羽化;6 6目下旬开始产卵,目下旬开始产卵,7 7月中旬出现为产卵盛期,月中旬出现为产卵盛期,8 8月中、下旬卵终见;月中、下旬卵终见;7 7目上旬出现若虫,目上旬出现若虫,1010月底~月底~1111月上旬越冬老熟若虫月上旬越冬老熟若虫群聚竹节上下取食羽化前群聚竹节上下取食羽化前2 2~~5 5天停止取食,爬到竹秆下部枝上停息,足抱天停止取食,爬到竹秆下部枝上停息,足抱竹固定羽化过程需竹固定羽化过程需 100min100min以上2 2天后,体由软变硬,色由浅到深,便可天后,体由软变硬,色由浅到深,便可活动成虫在相对湿度活动成虫在相对湿度7070%以上日夜均可羽化,而%以上日夜均可羽化,而7070%以下羽化的成虫展翅%以下羽化的成虫展翅不正常。
成虫不舌跃,少飞翔,爬行到竹节上下进行补充营养,喜群聚在老不正常成虫不舌跃,少飞翔,爬行到竹节上下进行补充营养,喜群聚在老龄竹、倒伏竹及濒死竹上取食龄竹、倒伏竹及濒死竹上取食14、竹介壳虫 n n 竹介壳虫寄生于竹叶背面吸食时液,危害竹类竹介壳虫寄生于竹叶背面吸食时液,危害竹类n n 成虫成虫 雌雄异态雌成虫灰白色,长约雌雄异态雌成虫灰白色,长约2mm2mm,,略呈卵圆形,后端较宽大,腹部有明显的环节略呈卵圆形,后端较宽大,腹部有明显的环节n n 卵卵 黄色,扁椭圆形黄色,扁椭圆形n n 若虫若虫 黄白色n n 每年发生每年发生1 1代,以雌成虫在竹叶上越冬,若虫代,以雌成虫在竹叶上越冬,若虫于于6 6月底~月底~7 7月和出现,群居于叶背,用口器刺人月和出现,群居于叶背,用口器刺人叶内吸食时液,叶内吸食时液,9 9月份老熟,雄成虫交尾后即死去,月份老熟,雄成虫交尾后即死去,雌成虫留在叶上越冬雌成虫留在叶上越冬15、半球竹链阶 n n 分布于江西、广东、江苏、浙江、安徽、山东、上海、陕西等地。
分布于江西、广东、江苏、浙江、安徽、山东、上海、陕西等地主要寄生于当年新发出的嫩枝及嫩梢的节间和芽眼,被害后嫩枝停止主要寄生于当年新发出的嫩枝及嫩梢的节间和芽眼,被害后嫩枝停止生长、节间缩短,造成竹叶落枝枯,严重影响竹的生长、发笋和竹林生长、节间缩短,造成竹叶落枝枯,严重影响竹的生长、发笋和竹林衰败n n 成虫成虫 雌成虫蜡壳背面隆起,呈半球形,前端圆,后端狭,质坚硬,雌成虫蜡壳背面隆起,呈半球形,前端圆,后端狭,质坚硬,光滑透明长度光滑透明长度2.52.5~~3.0mm3.0mm,宽,宽 1.51.5~~2.0mm2.0mm雄虫蜡壳长椭圆形,雄虫蜡壳长椭圆形,两侧近平行,体长约两侧近平行,体长约1mm1mmn n 卵卵 椭圆形,淡黄色,长椭圆形,淡黄色,长 0.4mm0.4mm,宽,宽 0.2mm0.2mmn n 若虫若虫 初孵若虫体椭圆形,淡赤褐色.体长度初孵若虫体椭圆形,淡赤褐色.体长度0.40.4~~0.45mm0.45mm,宽度,宽度0.20.2~~0.25mm0.25mmn n 该虫以一年该虫以一年1 1代为主,亦有一年代为主,亦有一年2 2代。
以受精雌成虫和代以受精雌成虫和2 2龄若虫越冬龄若虫越冬次年次年5 5月陆续发育为成虫雌成虫月陆续发育为成虫雌成虫5 5月中旬盛出,月中旬盛出,6 6月上旬开始产卵月上旬开始产卵越冬的受精雌成虫,次年越冬的受精雌成虫,次年2 2月恢复取食,虫体膨大,开始孕卵,孕期月恢复取食,虫体膨大,开始孕卵,孕期3 3个月,个月,5 5月中旬开始产卵每只产卵月中旬开始产卵每只产卵400400粒左右卵期粒左右卵期1 1~~2 2天,第天,第1 1代代若虫若虫5 5月中旬孵化月中旬孵化 三、病虫害防治中的问题1、思想不重视、思想不重视 2、观念未转变、观念未转变 3、技术缺乏、技术缺乏 4、管理部门力量薄弱管理部门力量薄弱 5、科研投入不够、科研投入不够 6、技术人员缺乏、技术人员缺乏 7、宣传力度要加强、宣传力度要加强 四、病虫害防治中的对策1、提高认识提高认识 2、转变观念转变观念 3、加强林农的培训工作,提高林农、加强林农的培训工作,提高林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 4、加强管理部门和技术人员力量、加强管理部门和技术人员力量 5、加大科研投入、加大科研投入 6、加强病虫害的宣传工作、加强病虫害的宣传工作 7、建立病虫害防治信息服务网、建立病虫害防治信息服务网 8、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 五、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综合治理的策略1、严把检疫关、严把检疫关 2、加强科学研究力度,多开发、加强科学研究力度,多开发研究、使用适应性强抗病虫的植研究、使用适应性强抗病虫的植物新品种物新品种 3、合理利用植物间相生、相互的关、合理利用植物间相生、相互的关系,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系,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原则 4、加强养护管理措施,增强植物本、加强养护管理措施,增强植物本身的抵抗力身的抵抗力 六、采用物理方法进行防治六、采用物理方法进行防治 七、化学防治1、药剂选择2、施药方式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