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 用橡皮筋作动力 教学课件.pptx
11页第2课时 用橡皮筋作动力第四单元 运动和力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活动:有什么办法让小车动起来呢?小贴士:小小的橡皮筋有很大的作用,你有什么办法利用这个橡皮筋让小车动起来么?探索活动:安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1.把橡皮筋圈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架上,一端固定在车轴上2.转动车轮,让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松开手,车轮就会转动车头车尾探索活动:安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开始测试;我们的小车能运动起来吗?思考:若要让小车向前运动,橡皮筋的缠绕方向应该是怎样的?想一想?探索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猜测: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和小车行驶距离可能有什么关系?探索探索: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缠绕好橡皮筋的小车摆放在起点,轻轻松手2)小车停止运动后,测量行驶距离3)同圈数的实验反复做3次,做好记录4)实验结束后,将实验材料放回原处5)计算本组的平均值,分析实验数据设计实验探索探索: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操作并记录(1)测量车头行进的距离或者车尾行进的距离并记录2)每次实验做三次并取平均值3)根据测量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研讨探索: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交流并讨论1.不同圈数下,橡皮筋产生的弹力大小一样吗? (鼓励学生去感受)2.不同圈数下,橡皮筋产生的弹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一样吗?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研讨橡皮筋的力是怎么产生的?橡皮筋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会改变,在形状改变时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当橡皮筋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拓展生活中的弹力拓展课后习题:(1)像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 )A. 弹性 B.弹力 C.反弹力(2)做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的实验时,在一种缠绕圈数下应该做几次实验比较科学?( ) A.1次 B.2次 C.3次及以上BC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