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59683264
  • 上传时间:2024-0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6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有感请地朗读、背诵《石灰吟》《竹石》2、 借助解释自主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在古诗中表达的志向3、 分析三首古诗表达方法的共同点,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出示课件16】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李贺的《马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三首》中的《石灰吟》和《竹石》这两首古诗板书:石灰吟竹石)二、初步感知,理解诗意1)简介【出示课件17】于谦(1398 — 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郑板桥(1693-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等,著有《郑板桥集》2)初步感知大意:以自学、汇报为主① 《石灰吟》【出示课件18]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A逐句理解:“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指用铁锤击,用钢钎凿千、万:虚词,形容很多若等闲:好像很平常诗意: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对待烈火焚烧、锤炼看作很平常的事。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身碎骨”指石灰使用时,要碎散成粉末浑不怕:一点也不怕浑:全,全然清白:指高尚的节操诗意: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B整体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② 《竹石》【出示课件19】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A逐句理解:“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 一样破岩:破裂的岩石这句诗的意思是: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破裂的山岩之中体会竹子坚忍不拔的性格)“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强调jing四声读音)任:任凭 尔:你这句诗的意思是:遭受无数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让它屈服B整体理解: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诗歌的意思三、感悟诗歌,体会情感① 初步感知诗歌情感:这两首诗,分别描绘的是石灰与竹子,说一说,石灰与竹子给你分别留下怎样的印象?(板书:石灰 竹子)石灰:开采石灰时非常艰苦,烧制石灰时面对严峻的考验朗读,读出石灰的面对各种考验泰然自若。

      竹子:长在高山岩石中的竹子它高大挺拔,扎根艰难与顽强看图,感受竹子的坚强朗读,读出长在岩石中的竹子在那种艰难、恶劣的环境中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② 深入感知的情感:再读古诗,诗人仅仅是在赞美石灰、竹子吗?用上咱们上节课学会的方法,联系写诗时的时代背景,联系生平,小组讨论,你有什么新的发现《石灰吟》: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来感受重点体会“清白",这个“清白"到底指什么?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是拿石灰自喻说明自己不管遭受多大的挫折,即使是粉身碎骨,也要保持高尚的品格表达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于谦就是这样,到死也不向恶势力低头,实践了他的誓言板书:不怕牺牲)教师小结:这就叫做“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石灰与诗人之间有什么联系?朗读,把诗中“物”的形象与所蕴含的精神融合起来,读出的情感《竹石》呢?汇报: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引导学生认识到:A. 《竹石》也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诗人的情感借赞美岩竹的坚定、顽强,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板书:要有骨气)朗读,读出这做人的道理B. 再联系诗人的时代背景,我们也能看到诗人自己对当时黑暗、污秽的社会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

      朗读,读出诗人所言的志向四、总结方法,深华主题1.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古诗,具有什么特点?(托物言志)在学古诗时,我们一方面要从字面上理解古诗表面的意思,还要结合生平与时代背景来看诗隐含的意思这种方法你学会了吗?2, 背诵这三首古诗板书设计:《石灰吟》石灰 不怕牺牲《竹石》 竹子要有骨气托物言志教学反思《古诗三首》是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写的事物抒发了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教学过程中遵循“整体感知一知人识文一分析品味一理解共鸣”的古诗教学程序,通过一个个层层推进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紧紧扣在理解思想情感上来推进课堂,放手给学生思考、讨论,教学秩序井然,教学收效良好但学生真正能感悟到心境,为什么?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来体会这首诗的感情的1、抓住诗眼,挖掘诗的内涵教学中要抓住重点词句,围绕重点词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的意境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教学时,必须启发学生逐句逐段地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3、反复吟咏,从感性意象到达理性领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诗必须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首先要使学生对诗歌充分感知,通过诵读,在头脑中想象,逐步形成诗歌所表达的整体形象。

      4、注重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能够自学简单的古诗5、从本节课来看,总体效果还可以,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