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吹响课堂教学改革号角.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38808825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吹响课堂教学改革号角吹响课堂教学改革的号角,一线老师如何如何理解、怎样推进“课堂革命”?原创20__-10-26陈如平徐明马金平 HYPERLINK “/s___biz=MzA5NDE2MDY3NA==mid=2649941770id_=1sn=5c0e6842f49fb05ec14d1b0cece5865bchksmf231c5153b9cfdd9b1ee1f5331adeab5e85e6e433f4fca9d26f37d1e3678534e245mpshare=1scene=23srcid=1029j5sit8uToGw3GRWa7ybG” \l “#” 导?读十九大报告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日前,教育部长陈宝生撰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坚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深化根底教育人才培养形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课堂革命”这一概念引发了教育工作者的热议有人认为,这一阐述吹响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号角如何理解、怎样推进“课堂革命”?看看教育专家、一线老师怎么说专家视角厘清课改的四个问题陈如平开展课堂革命首先需要明晰:要明确“为什么革命”,要清楚“往哪儿革命”,要明确“为谁而革命”,要清楚“该怎么革命”。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展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教育改革关注的核心领域20__1年启动的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我国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的复杂性,这种变化与理想中的课堂教学还有一定差距,与期待的人才培养形式还不太匹配,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的培养还具有改良空间因此,如何从根本上攻克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难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成为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陈宝生部长关于“课堂革命”的阐述,展示了在教育改革的关键阶段,教育人直面问题、敢于担当、精准识别教改打破口的智慧,以及攻坚克难、真刀真枪、敢啃硬骨头的决心但是,课堂革命不是朝夕之事它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既要有理念层面的革新,也要有理论层面的探究,还需要制度上的保障因此,开展课堂革命首先需要明晰以下几个问题:要明确“为什么革命”首先,它是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的要求20__年公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标志着课程改革由全面施行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如何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成为这一阶段的重点和核心工作其次,全面深化课堂改革是顺势而为,符合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开展了学校层面的教学改革。

      日本20__2年施行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开展的空间,为学生掌握根本内容和开展个性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芬兰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前几年芬兰明确提出“基于现象的教学”这一新概念,主要将以多学科、基于现象、基于工程的形式进展教学再次,在新的社会开展阶段,课堂教学呈现出新样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络原住民”的增多,传统的课程边界、学校边界以及求知边界被打破了,时时可学、处处可学、人人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初见端倪这些因素都促使课堂教学不得不改要清楚“往哪儿革命”深化根底教育人才培养形式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这是教育改革进程本身向前推进提出的客观要求,表达了对当前课堂革命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其中,深化根底教育人才培养形式改革,是对当前我国根底教育改革目的的宏观描绘,是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的根本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那么是对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的微观定位两句话放在一起,完好地表达了课堂革命的方向要明确“为谁而革命”课堂革命毫无疑问首先是为学生而“革命”它必须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根本取向,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把学生置于课堂的最中央,为学习者提供多样、灵敏、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开展。

      其次,课堂革命要为老师而“革命”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老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主力军,然而也常常成为教育改革的“弱势群体”课堂革命必需要改变老师被动承受的场面,在改革过程中既要为老师“松绑”,也要调动老师的参与性,进步老师的获得感再次,课堂革命要为学校而“革命”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学校在改革中面临宏大的压力一方面要积极投入教育改革浪潮中,为改革铺路搭桥,另一方面还要应付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种检查,以及来自社会、家长对于升学的期许,这些都无形中让学校扮演着“黑脸”的角色因此,必须减少名目繁多的评比,不按分数给学校论资排辈,要为学校“降压”,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增强学校对课堂革命的认同感要清楚“该怎么革命”课堂教学改革涉及的工作千头万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课堂这一特殊情境下就会变得尤为复杂课堂革命要想改得准、改得稳,离不开科学的方法论,需要把握和处理好几组重要关系:第一,处理好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基层探究之间的关系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究相辅相成,课堂改革进入深水区,必须做好顶层设计以保证方向不偏离正轨,“摸着石头过河”的思维已经使课堂教学很难顺利到达改革的此岸。

      但是,基层探究的理论意义也不容无视,需要因时因地灵敏制订改革方案,根据自身实际探寻更加适宜的道路;第二,处理好整体建构与重点打破之间的关系课堂革命涉及学校诸多领域的协调和配合,需要运用系统思维进展整体建构同时,在改革过程中又要擅长抓住关键问题和重要领域,实现重点打破;第三,既要雷厉风行又要持之以恒课堂革命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长期性等特点,需要教育工作者既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同时又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信念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根底教育研究所所长教研视角向志愿者学习课改徐明真正的课堂革命既是“群众的革命”,必须唤醒校长、老师的使命感与工作激情;又是“有序的革命”,必须提出详细、可实现的目的与任务;更是“专业的革命”,必须付出更多的科学理性与专业精神课堂变革的根底性、广泛性,决定了真正的“课堂革命”绝不是少数人的“精英式”革命,而要寄望于“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但是,课堂革命的深入性、复杂性,又决定了真正的课堂革命不能指望同步推进、限时结束,而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有时甚至还只能“烂泥萝卜揩一段吃一段”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一方面,没有全体一线校长、老师积极主动广泛的参与,任何课堂革命不过是少数人的孤芳自赏;另一方面,限于校长、老师现实的态度、才能,没有少数人的带头示范和专业人士的指导跟进,任何课堂革命终将是不彻底的革命。

      事实上,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人有强烈的“革命意识”,却少有“革命行动”,而另一些人外表上虽有“革命行动”,却在根本上是敷衍的态度至于“革命的技术”“革命的方式方法”,那么是又一个更加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这样看来,假如用“奥卡姆剃刀”原那么对课堂革命进展尽可能的简化,首先必须答复的问题是,广阔的一线校长和老师到底想不想、会不会革命?对这一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不少指导意见,许多专家更是出了不少主意,支了不少新招但坦率地说,要么“橘生淮南”难以推广,要么自说自话在此情况下,我想,我们的目光能否跳出学校,甚至跳出教育,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干的教育是最根本的民生,也可以说是最不应该营利的公益仅就公益的目的性、实效性而言,与教育最为相近的部门当属各种公益性非营利性社会机构,特别是各种社会关爱性质的志愿者组织学校是通过知识的输送与人格的塑造传递人类最为根本的爱,各种公益组织是通过详细任务、目的的达成传递人类最直接的爱假如说公办学校是爱的公益传递的“正规军”,那么某种意义上说,各种志愿者组织就是爱的公益传递的“游击队”在课堂革命问题上,特别是在促进校长、老师“想革命”“会革命”问题上,我们可以向志愿者学些什么呢?一是更鼓励人心的使命感。

      观察、研究当前各种社会公益组织的志愿者,普遍有热情的投入、不怕苦的精神特别是随着社会开放度日益加大,一些普通老师也参加到各种志愿者组织之中我们发现,也许这些老师在学校很年轻、很普通,可是在志愿活动中却更投入、更有奉献精神这是为什么呢?有人曾观察、研究那些来自不同行业、具有不同背景的志愿者,得到几乎一致的答案是:因为在现有工作岗位上,他们看不到太大的挑战,得不到什么成就感,没有足够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在现有的工作中感受不到使命的召唤,有的只是利害权衡既然远大的使命可以唤醒一名普通的甚至平庸的人投入志愿效劳之中,那么给我们的启迪就是,如何在课堂革命中看到使命的光辉?二是更详细、可实现的目的与任务任何革命都不是一蹴而就的1862年美国就公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如今美国的种族问题仍然时常牵动社会的神经但是,毕竟一步一步从解放奴隶到黑人选举权,美国的种族问题正在不断解决再看各类社会公益组织,从关注艾滋病到母亲水窖,从红十字救助到留守儿童之家,其目的任务无一不是很详细、可把握、可操作比方教育公益组织“真爱梦想”为了培养“自信、沉着、有尊严的中国人”,没有提多么宏大的设想,而是开发了遥远落后地区学生普遍缺乏又极受欢送的“去远方”“理财”等课程,通过这些详细课程目的的落实,接近组织的终极使命。

      这样看来,意义宏大的课堂革命,也可以从老师和校长可把控、可操作的详细任务做起只有这样,革命才会有真正的“根据地”三是更专业的管理由于一般的社会公益组织都是由有实力的爱心人士和组织投资、筹款组成,所以日常管理理所当然由这些骨干负责人们普遍认为,由于志愿者都不领取薪水,他们能来做事就很不错了,因此很难太严格要求他们可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专家指出,“事实上,志愿者的性质正从一个乐于行善的业余工作者,逐渐转变为一个受过良好训练、具备专业知识的不支薪的专业人员”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公益组织之一——美国红十字会,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聘请了专职经理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要真正开展课堂革命,没有专业的指导和培训,所有的革命都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总体而言,真正的课堂革命既是“群众的革命”,必须唤醒校长、老师的使命感与工作激情;又是“有序的革命”,必须提出详细、可实现的目的与任务;更是“专业的革命”,必须付出更多的科学理性与专业精神或许,这就是越来越多活泼在各种公益组织的志愿者们,为我们上的有关课堂革命、有关校长和老师“想革命”“会革命”的最好一课 作者系江苏省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一线观察重建课堂从我做起马金平真正的课堂革命既是“群众的革命”,必须唤醒校长、老师的使命感与工作激情;又是“有序的革命”,必须提出详细、可实现的目的与任务;更是“专业的革命”,必须付出更多的科学理性与专业精神。

      革命”与“回归”应该是一个矛盾体彻底推翻与重建叫革命,而回归就是要返回、归到,当然不能是倒退但说到“课堂革命”,这二者却能殊途同归20__年,我在青海省海东市一个县级高中任职该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学生日常用语是撒拉族语言和青海地方方言作为全县唯一的高中,学校的成绩在全市垫底,学生每天的学校生活就是上课和下课,老师也羞于谈起任教的学校对于这样一所学校,我们该怎么办?学校所处的环境和各种条件短期内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唯有课堂,我一直相信“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改变课堂构造教室撤掉了讲台,墙壁上多装了两块黑板,学生由排排坐变成一个个小团体,用这样的方式强迫老师走下讲台,让学生走向展台,让学习成为主体虽说形式的改变是浅层次的,但对这所学校而言,这就是革命这样一种形式的改变,让课堂教学根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与重组比方,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由基于教材和备课经历的教与学,转变为基于学生问题和学生学习经历的导与学;课堂的教学环境由老师充分预设地讲和学生静悄悄地听,转变为老师带着学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